1. 首頁
  2. 其他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一)

《三隻熊的早餐》

活動目標:

1、 在故事情節中感受並發現物體的數量、大小與三隻熊的關係。

2、 樂意三隻熊擺放早餐並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隻小盒子,6個蘋果。畫有3只熊的底板.

活動過程:

一、觀察圖片,找出熊愛吃的食物

1、出示小熊,這是誰的家?它們家有幾隻熊,猜猜分別是誰。

2、小熊一家要吃早餐啦,找找哪些東西是熊喜歡吃的。

二、分配食物,感知熊大小與數量

1、分餐具並陳述理由

2、分玉米和蜂蜜並陳述理由

3、操作遊戲:分蘋果並陳述理由

三、延伸活動,思考留下的疑問

1、找找剩下哪樣東西沒有分。猜猜熊爸爸會找哪個盒子裡的魚。

2、開啟蓋子引發思考。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二)

《開心果果》

開心果果教案--理論依據:

皮亞傑認為“智慧自動作發端”,兒童是與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透過同化、順應,實現認知的發展。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來說,在組織教學活動中,不要把知識強行灌輸給幼兒,而應創設豐富刺激的環境,提供可操作性、挑戰性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材料的過程中積極主動的學習。

開心果果教案--實施策略:

1、創設情境。從幼兒實際出發,設計了小猴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激發幼兒的興趣來自主探索4的形成。

2、玩中學。把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於各種遊戲之中,讓幼兒從“遊戲動作”中感知、體驗、積累有關數學的知識和經驗。

3、做中學。提供可操作性的材料,讓幼兒透過與材料相互作用主動獲取知識。

4、循序漸進。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從複習舊知識——學習新知識——應用新知識,層層遞進,逐步提升幼兒能力。

開心果果教案--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4的形成。

2、感受招待客人的快樂。

開心果果教案--活動準備:

小猴手偶4個、課件(餐桌)、果盤人手一個、模擬水果若干、沙包若干。

開心果果教案--活動重難點:

感知4的形成。

開心果果教案--活動過程:

1、隨音樂《玩具進行曲》入活動室。

2、遊戲《抱一抱》複習3以內的數,為學習4的形成做好知識鋪墊。

3、以小猴子一家來做客的生活情景,引導幼兒初步感知4的形成。感知招待客人的禮儀。

(1)利用手偶依次出示小猴子一家,引導幼兒點數4,感知3添1是4,4去1是3 。

(2)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怎樣招待客人。

師:“小猴子一家來我們幼兒園做客,該怎樣招待他們呢?”

4、(出示餐桌課件)準備餐具,強化4的形成3添1是4。

師:“餐桌上有些餐具準備的不夠,寶寶們幫老師找找是那些餐具呢?”(引導幼兒把不夠4個的餐具添1變成4個)

5、操作遊戲分水果,進一步感知4的多種形成。

(1)盤子裡的水果有1個的、2個的、3個的,要求幼兒把每個盤子裡的水果都變成4個。(幼兒分組操作)

(2)師檢查是否每個盤子都是4個。

(3)請幼兒說一說是怎樣把水果變成4個的。

6、遊戲《貓捉老鼠》鞏固提升幼兒對4的形成的感知。

遊戲:準備4個洞,每個洞裡最多住4只小老鼠,大花貓來的時候小老鼠們趕緊到洞裡躲起來。大花貓打破一個洞,洞內的小老鼠馬上分散到另外3個洞,最多住4只小老鼠。幼兒集體出洞,每人取4個沙包,把大花貓打跑。

7、結束

歡送小猴子一家。

小班數學公開課教案(三)

鋪路

目的:

1.複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的認識及兩種圖形的轉換關係。

2.培養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準備:

1.彩色立體房子、紙製小路(上面鏤刻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圖形)。

2.兔子頭飾1個。請1名大班幼兒學會情境表演。

3.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多個,小塑膠筐6個。

過程:

一、觀看情境表演

1.這是小兔的家。你們瞧,小兔出來了。

2.天氣真好,小兔想到外邊去玩。剛走出家門,就摔了一交,小兔只好一瘸一拐地回家了。

3.小兔為什麼會摔倒呢?(因為地上有坑)這些坑是什麼樣子的?(長方形、圓形……)

二、複習圖形

1.瞧,這裡也有一些圖形。你們看,這是什麼形?(長方形)長方形是什麼樣子的?

2.正方形是什麼樣的?正方形和長方形什麼地方不一樣?

3.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

4.圓形有沒有角?

5.這是什麼形?(半圓形)

6.你們看,這裡有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我只要說聲“變”,它們就會立刻變成另一種圖形。不信,你們瞧,它們現在變成什麼形狀了?(長方形)這個長方形是怎麼變出來的?(兩個一樣大的正方形拼在一起變出來的)

7.用同樣方法把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變成圓形。

三、鋪路

1.小兔家門口的小路上有各種形狀的坑。誰能想出好辦法,讓小兔走在路上不摔倒?(把坑填平)

2.我們一起來鋪路吧,請你們把圓形材料放進圓形的坑裡,把三角形材料放進三角形的坑裡,把正方形材料放進正方形坑裡……直到把坑全部填平(邊講解邊演示)。

3.幼兒操作。要求幼兒根據坑的形狀、大小尋找相對應的材料。引導幼兒思考當長方形、圓形材料較少時,怎樣做才能把坑填完。(分別用正方形和半圓形拼合而成)

四、遊戲

1.小兔出來啦,小朋友快藏起來!(眾幼兒藏在椅子背後)

2.小兔從家中出來,見到坑坑窪窪的小路鋪平了,高興地說:“是誰幫我把路鋪平了?我去找找看。”

3.找到小朋友後,小兔向大家表示感謝。

活動延伸:引導幼兒用彩色紙、皺紙等材料把這條小路裝飾成一條五彩路。評析:教幼兒辯認平面幾何圖形是小班數學教育中的難點。原因是幾何圖形的認識過程往往過於單調,容易使幼兒失去學習興趣。因此在這個活動中,我們以遊戲情節貫穿始終,使幼兒的情感得到了滿足。首先,漂亮的房子、坑坑窪窪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兔的表演吸引了幼兒;其次,鋪路的遊戲又使幼兒體驗到助人為樂的美好情感;最後,“捉迷藏”的遊戲又使幼兒興味盎然,把整個活動推向了高潮。從活動材料的準備來講,我們用吹塑紙製成小路,並在上面挖出一些大小不一的幾何圖形作為坑,又以這些幾何圖形片作為鋪路的材料。這樣,既鞏固了幼兒對幾何圖形的認識,又便於幼兒發現並改正錯誤。圖形轉換的內容選取了幾種圖形轉換中較為簡單的部分,以適合小班幼兒的理解水平。這一內容的練習是在完成“鋪路”任務遇到困難時進行的,它不僅使幼兒再次明確了某些圖形的轉換關係,而且使他們在完成鋪路任務之後獲得成功感,提高自信心,這比單純的練習具有更大的教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