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

班主任能夠為每一位學生終身幸福奠基——有創造幸福的能力,有理解幸福的思維,有奉獻幸福的風格,有體驗幸福的境界。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一:

蘇霍姆林斯基說:

“從我手裡經過的學生成千上萬,奇怪的是,留給我印象最深的並不是無可挑剔的模範生,而是別具特點,與眾不同的孩子。”

教育的這種反差效應告訴我們,每個學生都有“可塑性”。作為一名班主任,不能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育。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批評或表揚都要深淺有度,積極尋找突破口,因材施教。也許就是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能在不經意間與學生建立良好的親和關係,達到心靈的溝通,獲得學生的信任,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面對學生所犯的錯誤,要在嚴愛中把握好批評的藝術與方法,儘可能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捕捉學生“閃光點”,對“問題”生來說,他們的心靈深處同樣蘊藏著進取奮發的心理需要。班主任不能只是被動地等待“問題生”的“閃光點”的出現,而應主動地抓住或創設條件,誘發他們的自尊心和榮譽感,哪怕只是閃電般的那麼一瞬間,也往往是“問題生”轉化的最佳時機。

首先、嚴字當頭、愛字為首,批評時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優點;裁決時“糊塗”些,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

班主任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正在成長中的個體,任何一次過火的

指責、無意的歧視,都會給學生的成長帶來心理陰影。

尤其是對個別學習成績差、行為表現散漫的後進生,一怒之下甚至會例數學生的許多缺點,新帳舊帳一起算,將學生批個一無是處,心毀意冷。

其實班主任更應關心和愛護他們,對他們不嫌棄、不歧視,不疏遠。

在處理班級事情時,面對後進生,應謹慎對待,不能簡單粗野地呵斥和指責,也不能過早地“蓋棺定論”,應以誠相見,循循善誘,和他們交朋友,促膝談心,消除他們心中的隔閡,讓學生對老師敞開心扉,心悅誠服地接受老師的批評和教育,自覺地去轉變自己。

蘇霍姆林斯基說:

“教育者的任務在於發現每個受教育者身上一切美好的東西。鼓勵他們獨立工作,進行創造,獲取成功。”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是:

嚴字當頭、愛字為首。批評要積極肯定學生的優點,對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短板理論告訴我們一個桶能裝水的量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對犯了錯誤甚至是很嚴重錯誤的同學耐心的做工作裁決時“糊塗”些,營造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

班裡一名父母離異的女同學,從小一直跟著母親生活,生活很貧困。

特殊的成長環境加之家長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致使她性格很怪癖,不善於交際,同學關係不好,因小事經常與老師、同學發火。

有時甚至故意給班幹部出難題,在不喜歡的課上惡作劇。一次竟與班裡一位女生因一點小事鬧得不可開交。

我多次找她談話,做思想工作,從小事著手關心她,用事實說明學會寬容的重要性,並對她體育訓練積極,肯於吃苦,積極參加勞動等優點予以肯定。有時候我故意“糊塗”地安排一些好事給她做,把一些管理班級的事情交給她,幫助她重樹信心,給她創造充分發揮自己特長和潛能的鍛鍊機會,引導她學會與人相處,鼓勵她融入集體,並要求班幹部不計前嫌主動幫助她、關心她、團結她,使她終於有了轉變,樹立了生活的信心,逐步融入了集體。誠然,教育學生善於發現自身優勢與長處,更應該教育他們看到自身的不足,方能揚長避短。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其次、水火相容、嚴愛相濟,批評要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面對犯錯誤的同學,批評時“糊塗”些,為學生的自尊心設計一把保護傘。

嚴格管理學生是每位班主任必須重視的問題。

只有從嚴要求、從嚴管理,才會形成好的班風,但需注意嚴而不兇,愛而不溺,嚴愛相濟,在愛中求嚴,在嚴中見愛。

尤其是批評的語言要有一定的藝術性,注意時間,場合,教師應放下架子,以平等的身份,關心的語氣去幫助教育學生。

記得一次語文課,我班一個男同學沒有學習而是在忙著寫一封信。後來讓細心的我還是發現了:滿滿兩張紙,寫的工工整整,字裡行間情真意切,主要是向一位異性同學傾訴自己的煩惱、思念、以及不被理解和關注的痛苦心情。從中不難看出:

他在朦朦朧朧的暗戀著一位同學,正陷於無法自拔的情感泥潭中,難怪上課心不在焉、悶悶不樂,成績下滑明顯。事後,我沒有聲張,假裝糊塗,並在班級替他保了密。我多次找他談心、及時引導他並且上課經常找藉口表揚他。經過耐心的思想工作,他如實地說出了真情,並自覺地承認了錯誤。青少年時期是長知識長身體的黃金時期,很多看法和想法很不成熟,等將來有了立足社會的本領,再考慮這些大問題。人不可能一輩子不做錯事,人生關鍵時只有幾步,不能讓同樣的錯誤重犯,後悔過去不如奮鬥將來。

他含著眼淚不住的點頭,我瞭解此時他複雜的心情。無需太多的語言,老師給予他的尊重和信任比什麼都重要。因此,他很感激我,從此他轉變了:臉上重見了笑容,學習成績也呈上升趨勢。

有一天,我班的王小明同學自習課大聲喧譁,又不聽值日學生幹部的制止,反而反唇相譏,值日干部要將這位學生拉到講臺前站著,結果兩人鬧彆扭,當我來到教室,聽見裡面吵吵鬧鬧,推開門一看,只見兩個男生正在吵架,大有兵戎相見之勢。吵了起來我當時非常生氣,本想衝過去嚴厲批評他們一頓,但理智告訴我,這時她們正在氣頭上,萬一弄不好,他們同我頂上了,那可下不了臺。於是,我咳了一聲,同學們見了我都乖乖地坐到了座位上。我裝作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拿出語文課本來說道:“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這一大家都熟悉的句子,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情不自禁地“哇聲一片”。

由此可見,教師批評得當,方法適宜,能夠多為學生考慮,批評的效果會比嚴厲的訓斥好。老師批評不當,刺傷學生自尊心、學生必定對老師產生對抗情緒和逆反心理。本學期班裡的幾位男生在宿舍打撲克,我當時當眾嚴厲批評他們,結果這幾位男生好一段時間感覺自己沒“面子”,經常鬧情緒,以抄襲作業、值日敷衍了事等來表示對受約束的不滿。後來,我冷靜的反思自己的工作,常言說得好:“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班主任工作中我們何嘗不把忠言變的順耳,讓學生聽得進去,應該會更利於行吧。於是我換位思考他們為什麼會這樣做,試著理解他們,擠時間坐下來找他們談心,表態時“糊塗”些,不在公開場合揭露學生的傷疤,給自己也給同學留下回旋的餘地,放下老師的架子,像朋友一樣聆聽他們的傾訴,傾聽他們的心聲,結果如此溝通並冷處理後,這四位同學有了很大的轉變,師生關係也由緊張變得融洽起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再次、嚴為心聲,愛是雨露,嚴愛適時、適度;批評時“糊塗”些,批評學生應持有愛心,批評方式應因人而異。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二:

張平的宿舍裡晚上說話違反紀律,班級被扣分,而且學生推卸責任,沒有人承認熄燈後說話,老師在上課時讓全體學生用站起來,說如果沒有人承認,全班學生要站一節課。這種株連政策處理違紀學生,實際上是運用舊矛盾製造更大更新的矛盾,形成尖銳矛盾的一種很不理智的行為。

教師錯誤有二:第一,集體體罰;隨意停課,違反教育規定。第二,故意讓學生“丟臉”,以損傷人的尊嚴為代價來維繫表面的紀律。

解決方案:紀律要適度,苛嚴地處理違紀導致有三個後果:學生百般推卸責任,逃避懲罰、集體團結對抗老師、故意破壞紀律,最大限度愚弄老師,“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學生形成人格障礙;表揚該寢室學習、衛生或體育方面做的團結優秀的地方,要求寢室成員自己討論找出問題所在,並寫出保證改進與做好的措施;

給違紀學生有改過與反省機會,讓他在感到對不起班級過程中認識並立即改正錯誤,在“立功贖罪”的自我心理壓力下獲得“新生”,看到希望;建立學生“成長記錄卡”,讓學生時刻警惕不良傾向,防範自己的“不良記錄”,從而實現由“他律”到“自律”。

感受:學生是權利主體,學校和教師要保護學生的合法權利;學生是責任主體,學校和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對學習、對生活,對自己、對他人負責,學會承擔責任。視學生為責權主體的觀念,是建立民主、道德、合法的教育關係的基本前提。強化這一觀念,是時代的.要求。

班主任工作案例分析三:

一位學生上學期因為打架受到學校記過處分。他想透過積極表現能夠在本學期撤消處分。有次上課遲到,班主任說:“忘記學校處分了?”。一

次作業沒交班主任說:“是不是記不住記過處分了?”。課外活動兩個班籃球比賽,對方一位球員反覆故意違規攔截他的投籃並撞擊他,他忍無可忍推倒了該同學。該同學告到他的班主任,班主任當全班面對他訓斥道:“打球是友誼賽,你老毛病又犯了?”。

每過一個星期,好心的班主任就要在週末總結紀律時當全班面提醒他本人,警戒其他同學。這位同學終於由傷心到灰心,由失望到憤怒,最後和班主任對立起來,天天故意違紀,受到了留校檢視處分。

分析:老師“善良的動機”在多次負強化的心理暗示下終於終止了一位力圖改過自新的學生的良好願望,不知道這位老師是否在“沾沾自喜”自己的“優秀經驗”?

老師錯誤有三:第一,放大學生錯誤,為學生的過去糾纏不休,為學生的小小違紀糾纏不休;第二,用揭傷疤等侮辱人格的方式企圖逼迫學生改造自己;第三,從成見出發,不是從實際出發搞清事情的真相

解決方案:熱心找學生的閃光點而不是熱心找不足之處;私下提醒其缺點,公開表揚優點,促進學生向優秀方面轉化;調查清楚事實比倉促做出結論重要。

感受:現代的師生關係是以教師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地對待學生、熱愛學生為基礎,同時又看到學生是處於半成熟、發展中的個體,需要對他們正確指導;教師不僅要成為“經師”,而且要成為“人師”;在對待師生關係上,新課程強調尊重、讚賞--尊重被孤立和拒絕的學生、尊重有過錯的學生、尊重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尊重和自己意見不一致的學生。

儘管是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可是我們畢竟面對的是鮮活的學生,面對的是父母們心肝爸寶貝,面對的是中華民族未來的希望。我們難道不能採取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的處理方式嗎?“師生之間的關係決定著學校的面貌。”;班級管理需要的也不僅僅是權力,更重要的是思想和精神。讓我們老師們用這兩句話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