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哲理故事> 關於氣量的哲理故事

氣量的哲理故事

關於氣量的哲理故事

  氣量指的是胸懷和量度,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氣量的哲理故事,供大家閱讀!

 

  一:

  在飯店裡有一口大鍋,在這個鍋裡炒出的菜成千上萬,於是它開始驕傲,總覺得自己是個有功之臣,應該得到不一樣的待遇。可廚師們並沒有把它當寶貝一樣洗洗乾淨放在櫃櫥裡,而是對它一點也不尊重,隨便扔在灶臺上。

  大鍋非常不開心,有些生氣,它把氣撒在平時炒菜的時候,把鍋上的鏽色掉到菜上,要不就把菜炒糊了,讓廚師丟手藝,用著不順手。它想用這樣的方法來引起出事對它的重視,來找到自己的平衡。

  果然廚師開始注意它,“過去用得很順手,想著怎麼不順手了”,經常刷洗,每次用完後都會把它仔細的擦拭一遍。

  但是鍋子還是不滿意,“你把我擦得這麼幹淨,但為什麼還是會把我扔在灶臺上不理不睬呢?”為了得到改善,鍋子變本加厲自己的惡作劇,讓廚師炒出的菜怎麼也不完美。期間灶火曾勸鍋要適可而止,可鍋不肯聽,它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了。

  終於廚師在一次被客人投訴後,舉起了鍋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鍋變成了一堆廢鐵,永遠沒有用武之地了。

  【感悟】: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偉大,要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在佛教中叫大雄。為什麼廟宇有大雄寶殿?能忍耐的菩薩,心中就有偉大的雄心,廟宇上的大雄寶殿講的就是這個大雄。心量小的人煩惱多,氣量小的人苦惱多,心量越小煩惱越多,心量越大煩惱越少。

  二:

  曾國藩在擔任禮部侍郎期間,開辦了一個專講理學的講堂。京城中不管滿族權貴還是漢族官員,都慕名前去聽課,其中就有李鴻章。曾國藩很是欣賞他,常對人說:“此人將來必成大器,是棟樑之才。”

  但時任翰林院庶吉士的李鴻章運氣實在不怎麼樣,每次向皇帝呈奏摺都被晾在一邊,弄得他心裡很鬱悶。聽說曾國藩要帶湘軍出境,他立刻想去投奔。當時朝廷非常重視軍隊的'建設,只有在部隊,才有機會得到發展。再說,曾國藩是自己的老師,投奔他,一定錯不了。

  這天,李鴻章精心修飾了一番,前去拜見曾國藩。帖子遞上後,差役將他領到了便室,告之曾大人在洗腳,讓他稍等。這一等,就等了兩個時辰,正在李鴻章窩著滿肚子火時,差役適時而來,這回徑直將他領到內室門口。李鴻章一腳跨進去,只見曾國藩捧著一本書,很悠閒地坐在椅子上,面前的水盆正冒著熱氣。他全無一點禮節,頭也不抬,一面低頭泡腳,一面冷漠地說:“坐吧。”李鴻章大小也是朝中官員,從來沒受過這樣的冷遇。他終於沒能壓住火氣,大聲質問:“先前差役告訴我你在洗腳,我等了好長時間,你的腳怎麼還沒洗完?”曾國藩並不惱,慢吞吞地回答:“腳是百穴之地,洗腳乃健康大事,百病之擾,一洗了之。”李鴻章氣壞了,這是什麼話?我來拜見是有要事相商,又不是來聽你講中醫的。他氣得臉色發紫,這時只聽候在門外的僕人們都笑了起來。這一笑,讓李鴻章更覺沒面子,於是他站起身來,氣呼呼地拂袖而去。曾國藩並不挽留,說了句“少年氣盛,如何做事”,接著哈哈大笑。聽著刺耳的笑聲,李鴻章又羞又氣,恨不得立刻回頭把曾國藩的洗腳盆掀翻。他強忍住怒火,大步跨出門外,發誓再也不到這個地方來了。

  騎馬走到橋邊時,忽聽背後傳來洪亮的喊聲:“兄弟慢走。”回頭一看,只見他的老同學程學啟騎在馬背上,正衝著他微笑。程學啟一開口就告訴他中了曾國藩的計,程學啟說:“老師說你才大如海,可惜鋒芒太露,如果能改掉這個毛病,你將是一個全才。老師故意怠慢你,好讓你自己醒悟,這不,他讓我來找你府上敘談。”李鴻章聽到這兒,心裡既震驚又慚愧,自己從沒意識到自身性格上的狹隘,更沒想到老師竟會用心良苦,想出這樣的辦法。於是,他和程學啟策馬回頭,拜見老師。只見曾國藩盛裝站在通道上迎接他們,笑容滿面,同先前好似換了一個人。

  曾國藩為什麼要當面羞辱李鴻章呢?他有一句:器量比才乾重要,有才幹者為人所用,有器量者才能用人。曾國藩深知,李鴻章是個人才,但他一向才高氣盛,要讓他成為棟樑之才,性格必須圓潤通達。於是,曾國藩由怠慢開始,處處磨鍊他。讓李鴻章參與大事,鍛鍊他的決斷能力;與能言善辯之士爭論,收斂其銳氣;用全體人士等他吃飯的方法,逼他改掉早睡晚起的毛病;數次當著眾人的面批評他說大話的毛病等。在曾國藩的苦心孤詣下,李鴻章的思想、性格和生活習慣都有了很大的改變。

  對於驁不馴者,常規激勵不能使他幡然醒悟,只有觸及靈魂的深處,他才能意識到自己的短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