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慣> 【精選】良好的習慣作文合集6篇

良好的習慣作文

【精選】良好的習慣作文合集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良好的習慣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良好的考試習慣與成績的關係”每當發下試卷,總有同學發出嘆氣聲:“唉,怎麼這麼粗心大意。”為此,我向同學們分享我的考試方法,從此不再因粗心大意而失分。

  一、畫重點,不可免

  每當我們考試的時候,畫重點是我們首要的一步。別看它只是畫線如此簡單,可它的作用卻十分驚人。例如:在數學中,當我們在做與分率有關的題目時,首先要畫出單位“1”,再判斷它是求單位“1”,還是已知單位“1”這樣就可保證萬無一失了。

  二、解題意,作分析

  每當我們考試的時候,總會遇到我們難以解答的題目,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理解題目的意思,再作簡要分析。例如:在做英語的語法題時:Could I have________juice?首先理解題目的意思,這道題目的意思是:我可以喝一些飲料嗎?再作分析:any用在否定句或疑問句;some用在肯定句或祈使句,由此可得知,此處應用some。

  三、完成後,再檢查

  每當我們考試的時候,有些題目是自己會的,但卻因粗心大意而失分,那麼,檢查就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在做語文的看拼音,寫漢字時,一些易錯的形近字常常使我們失分,例如:蜿蜒的“蜒”與蜻蜓的“蜓”;竟然的“竟”與競爭的“競”等。類似於這樣的字,在檢查的時候要多加註意。

  同學們,良好的考試習慣與成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讓我們一起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創造出一片蔚藍的天空。

  觀《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有感

  時光流逝,期中考已經過去三個多星期,再過幾個星期,令人振奮人心的期中考就要來啦!你已經準備“上戰場”了嗎?沒有的話,就讓我來告訴你考高分的秘籍吧!

  考高分,無疑是所有學生的願望,想考高分,可是要講究方法的哦!為此,我總結出來幾個要點:學習有計劃;上課認真聽講;課前做好預習;課後及時複習;作業認真完成。

  下面讓我為你分析分析吧!

  學習有計劃:每天晚上寫作業時會不會覺得心裡很煩,根本靜不下來,寫著這科作業想著那科作業,最後不僅寫得晚,並且效率低,錯誤率高。這是因為你沒有制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製作好學習計劃,能夠使你晚上的時間安排疏密有致,事半而功倍,對於學習拖拉,動作慢,寫完作業不知要幹嘛的同學有顯著的效果。最最重要的是它能夠保證你當天功課預習到,隔天功課預習到。但前提是:有嚴格按計劃實行。

  上課認真聽講:上課最起碼要做到“五到”:眼到,耳到,手到,口到,心到。眼到:眼睛要時刻盯著老師,盯著黑板,不要錯過每一張幻燈片,不能東張西望。耳到:耳朵要聽清楚老師講的每一句話,特別是老師重複的話,因為那很可能就是考試的考點以及知識點。手到:手到不是讓你做小動作,是讓你做筆記,有同學整節課都在記筆記,老師說的都沒有聽到,真正的好筆記,應該是老師講的知識點,上課還是以思考最重要。口到:口到不是讓你和同桌討論或說話,而是讓你積極回答問題。在我看來,心到是最重要的。心到就是專心聽課,時刻要開動腦筋,多想想為什麼,不懂時及時問老師,心要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否則,你很快就會掉隊。

  課前做好預習:預習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新課的內容,透過預習,我們可以提前找出不懂的地方,以便隔天上課時能更有針對性的聽課。預習步驟:1。透過閱讀材料,瞭解老師明天要上什麼課2。預習時可以發現與新課相聯絡的就知識,以便查漏補缺,能夠在明天聽講時特別注意3。可以採用作業前置法,預習完後把隔天練習拿出來練一練,不懂的問題或做錯的題目以便明天上課時更加認真聽講。

  課後及時複習:根據專家研究證明,一個知識點當天如果不復習,就會把這個知識點忘掉一半以上。因此,複習是克服遺忘的最有效方法。有的同學複習時只是把書翻一翻,然後就把本子丟在一邊。這樣做和沒複習一模一樣。真正的複習是:1。把老師講的內容先回想一遍,再翻書看2。整理筆記,理清重點,難點,易錯點,知識點3。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當天學完當天背誦4。數學多做題4。生物,地理要多看圖並理解。

  認真寫作業:把每一次作業當做考試。作業是瞭解自己在課堂上的不足,所以,不要邊看書邊做題,這樣寫沒有意義,複習後再做題,不會的題先不寫,先做其他題目,寫完在思考。這一套方法對於考試有著很大的作用。

  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名初中生了,我們要學會自主學習,想要考得好,必須把上面幾點落實好,不是說說就忘。只要肯努力,多用心多花時間在學習上,加上好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良好的心態+努力拼搏=成功

  第一個人看見了,長嘆一聲,自言自語:“我這一生不正如這蜘蛛嗎?忙忙碌碌而無所得。”於是,他日漸消沉萎靡。第二個人看見了,若有所思地說:“這隻蜘蛛真笨,怎麼不從旁邊乾燥的'地方繞過去年?我以後可不能像這隻蜘蛛這麼笨。”於是,他慢慢變得聰明起來。第三個人看舊案了,立刻被蜘蛛屢敗屢戰、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於是,創業失敗、欲尋短見的他變得積極起來,很快東山再起,重創偉業。 ——前言 在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事情就像那三個人對待蜘蛛的這一舉動的看法一樣,其實,成功並不遙遠,失敗也不可怕,關鍵是看你對細微之事的感悟心態。 屈原當年被流放到江南,眼看楚國一天天衰落下去,自己卻無能為力,最後跳入汨羅江而死。如果屈原有良好的心態,再加上他在江南的修身養性,等到楚王的悔改之日,他的事業一定會東山再起呀! 張海迪想必是眾儒皆知了吧。她五歲時因為緩上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癱。她因此沒能上學。但她童年起就開始以頑強的毅力自學,終於成為一位聞名的作家! 司馬遷在他快完成《史記》的時候,因皇上誤會他而將他打入天牢。他本來想自殺,但想到書很快就完成了,不想半途而廢。於是堅強地活了下來,堅持了幾年之後,書終於完成了。 如果不是張海迪和屈原有良好的心態,他們怎麼成功?後人怎麼能夠欣賞他們的佳作,學習他們的精神? 人生路途遙遠,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當我們遇到挫折和困難時,絕不能就此放棄,而是要在心中默默地算一道加法:良好的心態+努力拼搏=成功!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2

  一、教學目標:

  1、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經驗與教訓談談體會,再利用名人的寫作習慣引導學生認識到良好的寫作習慣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2、在課堂上做一些口頭練習,督促學生檢測自己的寫作習慣,促進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在課堂上做一些口頭練習,督促學生檢測自己的寫作習慣,促進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三、教學過程:

  (一)1、匯入:有一則古代笑話說:一秀才寫不出文章,痛苦萬分。其妻見曰:“怎麼比生小孩還難?”對曰:“當然更難。你生小孩是肚裡有貨,我寫文章是肚裡沒貨。”這則笑話說明了積累的重要性。積累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這節作文課就讓我們從寫作習慣談起,我們的話題是: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2、老師提問:你覺得良好的良好的寫作習慣有哪些?

  提示:良好的寫作習慣有:善於觀察和思考的習慣;勤於積累的習慣;反覆修改,精益求精的習慣;工整寫字、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多動筆、堅持寫日記的習慣。

  (二)、走進名人,瞭解他們的寫作習慣

  作家中有許多人的寫作習慣是很聞名的,仔細聽老師講,請你判

  斷:這寫作家的習慣好嗎?試說出理由。

  1、海明威寫作時,為讓句子和篇幅儘量短些,習慣站著寫。修改才坐下不厭其煩地精雕細刻。(《老人與海》)

  2、羅曼羅蘭寫作時,往往在案頭放一面鏡子,時刻觀察自己的面部表情,藉此刻畫作品中的人物。(《名人傳》)

  3、拉辛習慣邊走邊思考,有時在庭院裡發瘋似的來回走上幾百遍,反覆推敲。

  4、巴爾扎克寫作時,時而大笑,時而悲哭,常常與作品中的人物對話,有時竟和作品中的人物大吵起來。(《人間喜劇》)

  老師再說完這些故事之後,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寫作說一說。言之有理即可。

  (三)、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1、以小組為單位,認真研讀《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短文,從中體會良好的寫作方法。

  (提示:觀察要五官並舉,四肢皆用。

  借觀察認識現象,憑思考提煉主題。

  積累從三個方面入手:素材、語言、思想火花。

  動筆前先寫提綱。

  修改文章要重視修改標點。)

  2、學生根據自己的寫作經驗和教訓,談體會,進一步補充。

  學生說一說自己在作文寫做中的良好的寫作習慣,他們又是如何應用這些良好的習慣,使自己寫出了優秀的作文。

  3、老師技法指導。

  觀察,可以分解為觀和察。觀,是看到顯露在外的現象,察是伴著思考的過程。比較,是察的一個好方法。比較,有“此”與“彼”的橫比,有不同的階段,不同的時期的縱比,有同類事物的類比,有對立事物的反比。

  要學會觀察人物心理。人物心理是隱藏在內心的,不像肖像、言行那樣清楚,我們可以觀察人物在特定情景下的外在表現,揣摩、推測其心理活動。還可以去問問當事人是怎麼想的,想些什麼?

  積累材料的主要有四種方法:摘錄、提要、做卡片、寫心的。 修改詞語要關照詞語的感情色彩和其在具體語境中的含義。 要重視對精彩語句的朗讀和記憶。重視仿寫。

  想象和聯想也是一種良好的寫作習慣。

  堅持寫日記、讀後感、記讀書筆記,有助於良好的寫作習慣的養成和鞏固。

  老師總結:古人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養成良好的習慣對寫作來說尤為重要。我們往往會發現,同學們中作文程度差異明顯,在一大部分稚嫩之作中,總有那麼一些同學的作文讓老師都拍案叫絕。稍作了解,便會發現,這些同學之所以“會寫”,完全緣於他們已養成了良好的寫作習慣,平時注意多看、多思。多看了,胸有成竹,信手拈來;多思了,下筆如有神,洋洋灑灑,一揮而就。作文程度差的同學,總是非常羨慕那些作文屢屢被拿來當範文的同學,但卻苦於不知如何提高。

  對於很多學生來說,寫作都會面臨無話可說,無事可寫的境況。因此,只有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注意平時的積累,才能夠在寫作的時候“問如泉湧”。

  那麼,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的習慣呢?

  1、說真話、訴真情

  目前,在同學的作文中,存在著比較普遍的虛假現象,寫進作文中的人是虛的,事是假的,觀點是強加的,感情是浮泛的,失去了生活的真實性。這種情況不僅僅出現在應付作文的同學身上,即便有些同學,作文功底煞是了得,但沒有養成用心說話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他們的作文即使極有文采,依然脫不了胡編亂造的弊病,因此難以打動人,難以獲得高分。文章貴在真情,要寫好文章,一定要養成說真話訴真情的習慣。只有敢說真話,肯吐心聲,才能讓讀者感到真誠可信,才能使你寫出的那些話產生說服力和感染力。

  有些生學在寫作中,一味地說套話,以為只要朝著光明的一面去寫就是沒錯的,其實,這種思想的框框是完全應該摒棄的。人類的感情多種多樣,不論高下,只要是自己的真情就可以如實表現。有些同學在平時的言談中,對有些教師批評有加,但在寫老師的作文中卻一味地對教師歌功頌德,這樣的作文能寫得好嗎?只能給人作假的印象,倒不如直言不諱地指出老師的缺點。

  葉聖陶先生說:“在作文教學中,首先要求學生說老實話,絕不允許口是心非,弄虛作假。”學生作文創作是否有發自內心的真情,是衡量創作的一個重要尺度。作文創作應以敞開心靈,表現個性,真

  實坦白地抒寫自己為創作原則。真誠是一切文學之本,尤其是初學寫作者——學生所必須遵從的。

  2、觀察感知、體驗積累

  常常有一些同學害怕寫作文,說是無話可說,無事可寫,其原因大都是對生活缺乏觀察,或是不習慣於思考。殊不知,大至世界和社會,小至學校和家庭,叩擊我們心絃,引起我們關注和興奮的事時有發生。同時,我們每一個活生生的“人”,其中就有很多可取作寫作的材料。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善於思考,寫作的源泉一定是汩汩滔滔,長流不息。“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觀察就是汲取生活源泉、獲得作文素材的重要手段之一。

  寫作者必須熱愛生活,對生活有敏銳的感悟力。熱愛生活,筆底才會淌出源源清流,妙筆才會生花。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惡醜,積累生活,思考生活,才能擁有自己的思想,對周圍的點點滴滴形成自己的看法或獨到的見解。對生活觀察得越細緻,則描寫的事物越生動形象。因此,必須培養學生養成觀察感知的習慣。積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學提筆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來,一氣呵成,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之勢,究其原因,便是在積累上下過功夫,材料儲備豐富。不少同學寫作苦於無言,只好“望題興嘆”,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倉庫裡貯存的素材多寡,直接關係到作文的質量。有一則古代笑話說:一秀才寫不出文章,痛苦萬狀。其妻見曰:“怎麼比我生小孩還難?”對曰:“當然更難。你生孩子是肚裡有貨,我寫文章是肚裡沒貨。”學生寫作文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3

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怎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明確了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意義並瞭解哪些學習習慣是好習慣、哪些學習習慣是不良習慣以後,就應該自覺地培養好習慣,克服壞習慣,讓好習慣伴隨終生,讓壞習慣儘快與你告別。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第一步:耐心發動,逐漸加速。會開車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天氣冷時,車打著火後要過一會兒才能快速行駛,一打著火就快速行駛反而會滅火的。一個人培養習慣也是如此,要循序漸進。一開始先朝著理想目標動起來。一次行動的價值要超過一百句口號,一千次決心。一個學生,在前進的道路上,如果能說到做到,便很了不起。久而久之,便習慣成自然了。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為何常立志?原因是:很想好好做,就是做不好。因此,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第一步就要說到做到,堅定不移。計劃每天要記10個英語單詞,就一天不落地去記;認識到寫字潦草、做題馬虎這些毛病,就在寫字、做題時嚴加註意,確保字字工整,題題複查;意識到了不良學習習慣的危害,就自動自覺地克服;制訂了學習計劃,就定時定量地去完成;決心使自己的學習成績在全班、全校的位次前移,就要千方百計地挖掘自己學習的潛能。

  第二步:控制時空,約束自己。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情景因素的影響。比如,一箇中小學生,已經認識到打遊戲機的負作用了,不想再打遊戲機了,可是,一走近遊戲廳就忘乎以了,就把握不住自己了。因此,在習慣形成的過程中,在自己的自制力還不十分強的情況下,應從控制自己的活動時間和活動空間入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在時間上,從早上起床一直到晚上就寢,都安排滿有意義的學習內容和活動內容,不讓一日虛度,不讓一時空耗。在空間上,嚴格控制自己的活動範圍,歌廳、舞廳、遊戲廳、錄影廳、檯球室等遊樂場所,無論自己多麼好奇,無論別人怎麼引誘,也不要去。?

  第三步:偶有偏離,及時調整。中小學生多數自制力比較差,在好習慣形成過程中,或者在壞習慣克服過程中,容易出現反覆、拖拉、敷衍、放任等現象,容易出現跟著感覺走的現象。這就要求自己要嚴格監督自己,發現偶有偏離,立即作出調整。比如,發現自己的字寫得不規整了,發現上課時自己精神溜號了,發現自己沒有執行或沒有完成學習計劃了,發現自己躺著看書、看電視了,發現自己走路或騎腳踏車時思考問題了......立即作出調整。培養習慣,就像走路一樣,發現走的路線不對,及時調整到對的軌道上去,久而久之,一條小路便踩出來了。?

  第四步:進入軌道,自由飛行。按照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去努力,先是慢慢啟動,繼而逐漸加速,在行進中不斷調整,最後進入軌道。這就像衛星一樣,一旦進入軌道,就再也不會走走停停了,就會沿著軌道不停地飛行。進入軌道以後,你就彷彿進入了自由王國,你再不必著意約束自己,而是順其自然,你是在做慣性運動。這時你還需要注意兩件事:一是要消除外部干擾,二是要排除內部故障。外部干擾主要是那些可能使你偏離甚至脫離軌道的引力,內部故障主要是受挫折時情緒不佳而放縱自己。對付外部干擾有一種有效的辦法,就是改變環境,轉移注意力。當你的生活圈內有人向你施加不良引力時,你可以尋找理由暫時跳出這個圈子,消除不良引力,努力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排除內部故障的有效途徑也是轉移注意力。當你的內部發生故障時,如產生憂鬱、悔恨、憤懣、迷戀、惋惜、憂傷等情緒波動時,你可以透過做具體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有人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塊神奇的土地,播種了一種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穫,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穫,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穫,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穫。也有人說,行為養成習慣,習慣造就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些話似乎有些絕對,但良好的習慣對人生的確太重要了。習慣是一種慣量,也是一種能量的儲蓄,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人,要比那種沒有養成良好習慣的人以及養成不良學習習慣的人具有較大的潛在能量。

  讓我們共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吧,只有這樣,我們飛翔的翅膀才能飛得更遠,飛得更高!

  謝謝大家!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4

  現在的學生生活在一個多元化社會。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讓人目不暇接。每天的新聞資訊不停地充斥在每個人的大腦裡,即使是成年人還應付不過來。何況是小學生。

  網路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工作、生活都離不開網路。學生很早就接觸電腦。電腦上有大量的資訊資料,有美觀逼你眼的圖片,也有變化萬千的遊戲……

  剛開始上網,小學生最容易痴迷於網路遊戲而無法自拔。作為班主任,我遇到過學生因進網咖而忘了來上課;也有家長經常反映,孩子回家顧不上吃飯,也不出門找夥伴們玩,就躲在房間裡網遊戲,連續幾個小時都不厭倦。家長叫他吃飯,他就把飯碗端到電腦前,邊吃邊玩。眼睛死死地盯著電腦,玩不完一局,就不停止。有的孩子因白天父母看管的嚴格,在家不能玩遊戲,就等家長睡覺後,偷偷地跑去網咖玩一個通宵。第二天上課睏倦得抬不起頭來,趴在桌上睡大覺。老師制止也不聽。家長和老師共同做孩子工作,收效也不是很大。

  有人做過統計,不少的小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溺於網上,將90%的課餘時間用在網路遊戲上,做了網路的俘虜,不僅耽誤了學習,還出現許多自殺或殺害父母的兇案。

  作為當了多年班主任的我,認為應該理性看待學生的上網問題。對於學生上網,不能一味地堵,堵,只會令學生反感,產生逆反心理。就像一樣東西,他越是想得到,你不滿足他,他就越是渴望。然後越演越烈,達到無法挽回的局面。我認為應該疏,讓學生適當學一些電腦知識,適時玩一會電腦。並以一分為二觀點來幫學生分析其利弊關係,幫助學生認清網路的作用不僅僅侷限在遊戲,它有更廣泛的作用。我們應該好好利用它為己所用,而不能被網路遊戲牽著鼻子走,不能成為網路的奴隸。

  那麼,怎麼才能讓青少年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呢?

  第一,提前做工作。

  在孩子年齡還小時,他們看家長玩電腦,自己就會湊上去看。看著好玩,也就想動手操作。這樣一來二去,就會被網路遊戲所吸引。我們大人還經常玩呢,何況幾歲、十幾歲的孩子,他們辨別是非、自我控制能力能不強,因此,更容易燃上網癮。

  由此可見,上網前,家長或老師都要就提前給孩子打預防針。舉個例子:我兒子在親戚家看錶哥玩遊戲時,看著挺帶勁,感覺比較好玩。於是,他就自覺離開了電腦。然後,對我說的一句話:“媽媽,我看著遊戲好玩。也想玩,但終於孩子是忍住了,就離開了電腦。”兒子的話,讓我感動,也引發我思考。在孩子開始上網前,我就給兒子講過上網的好處與壞處,讓他明白電腦是怎麼一回事。讓孩子瞭解電腦不只是可以玩遊戲,它有更廣泛的用途。然後,你可以操作給孩子看,讓孩子瞭解電腦的其他功能,孩子就會漸漸明白用電腦可以做哪些事情,而不是侷限於遊戲。

  第二,做好孩子的榜樣。

  每當接到一個新班,我都會對學生講上網的好,也講因為上網玩遊戲而毀了自己的個案。然後,和家長做好溝通。要想不讓孩子沉迷與遊戲,除了提前打預防針以外,家長應做好孩子的榜樣。首先,自己就不能上網成癮。孩子在一邊寫作業,家長在一旁網上鬥地主。那麼孩子會怎麼想,又怎麼做呢?

  其實,家長可以在網上讀電子書,可以看電影,可以畫圖,可以聽音樂,更可以在網上開部落格寫文章。如果家長能做好孩子的榜樣,那麼,孩子基本不會侷限於玩遊戲這片狹窄的網路功能。

  我就是堅持在部落格裡寫文章,而不玩網路遊戲。每教一個新班,也教學生在網上寫文章,曾獲得河南省校訊通5次優秀輔導教師稱號,所教班級2次獲書香班級稱號。

  第三,適時疏導,冷靜處理

  如果學生真的上網成癮了。我們做班主任的就不能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大聲訓斥學生,而是在辦公桌或者周圍沒人的安靜空間和學生交流、談心,幫學生分析其上網原因:是家長因為忙而疏忽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得不到家庭溫暖,還是在學習或其他方面沒成就感,在網路遊戲中尋找成功和短暫的快樂感。找出問題原因後,對症下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學生內心深處醒悟,認識到過度上網的害處,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面對多元化社會,面對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青少年上網問題仍是教育迫切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因此,應引起學校、家庭、社會的重視。我們對學生的教育任重而道遠。在生活和工作中,不斷髮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才能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上網習慣。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5

  同學之間的友誼是珍貴的,從同學成為朋友則更加珍貴。有了朋友,生活就多了一份色彩;有了朋友,煩惱就多了一個人替幾分擔;有了朋友,快樂就都多了一個人與你共同分享。既然有了朋友能有這麼多好處,我們為什麼不珍惜這份珍貴的友誼呢?

  我喜歡處在同學、朋友感情融洽,和睦的環境中,我喜歡這種友誼特有的感覺,所以我才格外珍惜同學間的友誼,我也就最看不慣,或者說最不想看到同學之間搞分裂。

  前段時間,我們班的部分女同學因為某些誤會,鬧起了不和,搞得全班氣氛很惡劣,空氣中充滿了火藥的氣息,好像只要一不小心就會爆炸似的。原本充滿了歡聲笑語的教室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的,充滿了仇視的目光,讓人感覺很不舒服。一部分同學荒唐地籤起了什麼所謂的絕交書,把氣氛弄得越來越僵硬。最後,還是班主任出面,解決了問題。老師可是苦口婆心地說了一大堆大道理,她們才勉強同意不再鬧下去。

  同學們,好好想,這是何必呢?我們已是六年級的學生了,就要畢業了。也許以後,我們不在一個學校讀書,很難見面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在這小學階段僅剩的一點點的時光中鬧不和呢?這樣又有什麼意思呢?我們應該團結一致,友好相處,快快樂樂地度過這僅剩的時光,讓這段時光成為我們一生中美好的回憶吧!

良好的習慣作文 篇6

  首都文明辦即日起向各區縣徵集“美德少年”,引導未成年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選取的部分優秀美德少年將上報中央文明辦,參加全國集中展示。

  首都文明辦未成年人處負責人介紹,根據中央文明辦等五個部門的要求,“六一”期間,要在全國廣泛開展“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活動。為貫徹中央精神,首都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聯合在全市開展“最美少年在身邊——學習和爭做美德少年”活動,旨在培育樹立、宣傳表彰百名首都“最美少年”,引導未成年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培養良好道德行為習慣。

  按照活動要求,凡北京市中小學生在某一方面表現突出、並得到大家公認的,均可推薦上報。其中包括“在學校勤奮好學、尊敬老師、自立自強、助人為樂、關心集體、熱愛公物、全面發展”的,“在家裡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勤儉節約、熱愛勞動、講究衛生”的,以及“在社會熱心公益、友善待人、舉止文明、愛護環境、誠實正義、拾金不昧”的。每區縣可推薦10名美德少年。

  首都文明辦、市教委、團市委、市婦聯、市關工委聯合評選百名首都“最美少年”。首都文明網、北京少年報開闢專欄、專版,對“最美少年”進行宣傳報道,併為每個“最美少年”製作宣傳海報,在各中小學校進行宣傳展示,引導孩子們學習身邊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