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改寫>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推薦】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推薦】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1

  這天,賈島騎著毛驢,慕名前去拜訪一位隱居的高人。走了五百里路,翻過九座大山,他來到目的地。

  只見山峰一座連著一座,層層疊疊,連綿起伏。山上樹木鬱鬱蔥蔥,一條小溪清澈見底,穿過樹林。

  隱者家門口有幾棵高大挺拔的松樹,院子外一片竹林青翠欲滴。賈島上前輕輕敲門。一位童子打開了門。

  賈島問:小童子,請問你師傅在家嗎?

  先生來得不巧,師傅出去了。童子回答。

  唉,真不巧。賈島感到一絲失望,可他心想:隱者可能還未走遠,我說不定能找到他。於是,賈島又問:你師傅去哪裡啦?

  童子答道:他正在山上採藥呢,就在這座山上。

  賈島又感到一絲希望,問:你能帶我去找他嗎?

  山間雲霧繚繞,我不知道師傅在哪兒呀!童子為難地說。

  那他什麼時候回來呢?

  少則三五天,多則半個月,我也不知道師傅什麼時候回來。

  賈島望著那雲霧繚繞的山間,樹木若隱若現,不禁感慨萬千。他隨口吟出了著名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2

  賈島聽說某某某山裡有一位很有名的某某某隱居者,於是決定騎著小騾子去找那位某某某名人。

  賈島終於到了這座山裡,進了山,走了一點路就看到四周有大片大片的松林,那一片松樹林包括每一棵松樹,都像一個翩翩起舞的小姑娘。極目遠眺你就能看到幾座大山威風凜凜得像一個大將軍坐在那裡,還很嚴肅呢!大山四周環繞著雲霧,那雲霧可頑皮了一會變成冰山,一會變成在展翅高飛的老鷹。…………都讓人不知道它到底是誰了。

  賈島又走了一段路,看到了一位正在玩耍的小童子。便下了毛驢,鞠了一個躬,彬彬有禮的問道,小朋友你知道某某某人嗎!那小朋友抿了抿嘴,咳嗽了一聲自豪地說道:“那就是我師父,賈島這時欣喜若狂的抓住了那名小童子的手急切的問道,那小童子歪了歪頭,保守的答道,恩,我師父可能是去採藥了,賈島這時一點希望被撲滅了。接著小童子說你不要灰心喪氣,我師父沒去別的地方,就在這座山中,賈島的心裡又燃起了一點希望之火,問道你師傅現在在哪裡小童子抱歉地說道雲太深了看不見。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3

  這天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天是那麼的藍,空氣是那麼的清新我準備去拜訪我多年不見的恩師。

  山中,百花盛開迎來了一陣陣撲鼻的芳香,那綠油油小草上鑲嵌著無數野花;蝴蝶在花叢裡翩翩起舞;小蜜蜂在花朵上辛勤的採蜜小鳥在枝頭歌唱……我彷彿在人間仙境一般那!我懷著愉快的心情走著走著不知不覺的走到了一棵直插雲霄的大樹旁歇歇腳。我忽然看到前面有一位小孩子正在唱著小曲更小狗玩呢。我便走上去問道:“小朋友,你認識隱居在這座山裡的'高人嗎?”()“噢,那你可找對人了,他就是我師傅。”“原來是這樣啊,那對不起了,我真實有眼不識泰山你師傅呢他是我多年不見的恩師你知道他去哪了嗎?”“我師父他去採藥了就在這座山裡。”“那你能帶我去找他嗎?”“對不起了,你看這座山,山高林密,雲霧繚繞師傅具體的位置我也不清楚。”聽到這我情不自禁地吟誦道: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看來恩師採藥去了,我也不打擾他了,還是下次在來拜訪吧!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4

  現在已經是新年了,我決定去拜訪一位隱居深山的朋友。 我一邊走路一邊沿途觀賞深山美麗的風景,這裡的樹木高大蒼翠,野花竟競相開放,爭奇鬥豔,讓人一看就生愛慕之心,我正陶醉在這一片詩情畫意之中。忽然,一個童稚的聲音把我喚了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個頭扎“沖天辮”,小臉蛋兒紅紅的小書童,他的眼珠好奇地打量著我,笑著說:“這位先生到這:“這位先生到這兒來找誰啊!”我笑笑說:“找泛隱君。”牧童搔了搔頭皮,突然哈哈大笑,嬉皮笑臉地對我說:“哈,您找我的師傅啊,可他不在這裡哦!”我連忙問道:“他在哪裡啊!”“我師傅正在山上採藥哩!” 我正要去找,牧童攔住了我,焦急地說:“這座山可高了,又有云霧繚繞,危險極了!”我莫默不做聲,沉思片刻,就寫了這首詩《尋隱者不遇》。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5

  一次,賈島想去深山去看一下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他從天剛矇矇亮就騎著毛驢,出發了,到了快要吃飯的時候,賈島看見前方不遠處有一間茅屋,他滿心歡喜,啊,終於能見到多年不見的老朋友了,我要與他暢飲一番,好好聊聊家常。

  他迫不及待的走向茅屋,說:老朋友,老朋友,在家嗎?快開開門啊!門打開了,只見開門的不是他的老朋友,是一位童子。賈島問:你師父在家嗎?童子說:師父不在家,他去採藥了。接著,他又問:你師父去哪裡採 藥了。童子回答,說:就在這座山裡。賈島感覺有了一線希望,立刻又問:你師父去哪裡採藥了,能帶我去找他嗎?童子說:雲霧瀰漫,我也不知道在哪裡。賈島徹底失望了。後來,他想了又想,他既然已經隱居山林,就是不行再幹涉人間的瑣事,人間有太多的殺戮,陷害了,他不想再幹涉了,想過個休閒自在的下輩子。他高潔的性格,真是令我對他起了仰慕之情,這趟我也沒白來,這少讓我明白了他的高尚純潔、與世無爭。

  賈島就寫下了這首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為的就是紀念他的老朋友。只要他看到這首詩,就會想起老朋友,讓他深刻的記住老朋友的高尚純潔、與世無爭。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6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賈島跋山涉水、不辭辛苦,來到了一座山林中,拜訪隱居的隱者。一路上,鳥語花香,經過一段時間,他在一間被山霧籠罩的草屋前見到了正在於小狗嬉戲的隱者徒弟。賈島不慌不忙的走到了一棵高大的松樹前,徒弟一看,便走過去接待他。賈島一看這個童子像是隱者徒弟,便和氣地問:“你的師父到哪裡去啦?”徒弟微笑著說:“我的師傅去採藥去啦!”賈島一聽,向四周張望,不見人影,所以有點失望。可是一點希望又油然而生,他又問:“你的師傅去哪兒採藥去啦?”徒弟連忙回答:“對不起,因為這山中雲霧太濃,很難看清人影,而且還很容易迷路,所以我不知他在哪兒。”賈島一聽,很是沮喪,這句話把賈島的一線希望徹底打破了。可是賈島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詩篇:

  松下問童子,

  言師採藥去。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7

  又是秋高氣爽,瓜果飄香的秋季,我提著一壺陳年老酒走向深山,尋找隱居多年的朋友吳隱。山上的菊花遍地開放,霞光耀眼,把菊花襯托得更加美麗,五彩繽紛,色彩斑斕,讓人禁不住提筆作詩。

  一路迎著菊花,順著山泉,只見不遠前有戶人家,一間馬虎建造的茅屋坐落在樹林當中,有位小童正在松樹下吟詩,“喜兒,你的師傅呢?”我問,“師傅上山採藥去了”,喜兒一本正經地說,“師傅就在此山,先進屋吃杯熱茶再走吧”。“師傅這會兒應該在那!”,我照著喜兒指的方向,瞭望遠處,那裡雲霧繚繞,哪裡有什麼人呢?小童又低頭吟詩,也把我的事兒拋到九霄雲外。深山老林裡空無一人,時時會聽見幾聲百靈鳥叫,讓人心曠神怡。天是藍的,水是甜的,土是黑的,我真為我朋友住宿的環境感到高興啊。

  我又伴隨著菊花香下了山。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8

  今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去尋找隱居在山中的朋友。我沿著石頭小徑走著,旁邊野花爭奇鬥豔、芳香撲鼻,小草翠綠翠綠、生機勃勃。山上的樹高大挺拔、枝繁葉茂,樹葉青翠欲滴。潺潺的溪水清澈見底,景色秀麗宜人。我被陶醉了,可我去哪裡找我的朋友啊?

  走著走著,我忽然看見前面一棵大松樹下站著一個小男孩,我滿懷希望地走過去問他:“小朋友,你認識某某嗎?我是他的朋友,我找他有事。”小孩仰起頭,打量了我一下,說:“你找的是我師父嗎?他現在去了採藥。”我說:“那你知道他在哪兒採藥呢?你能不能帶我去呢?”小孩摸摸頭,手往山上一指,笑著說:“你看,山上雲霧迷濛,我也不知道師父在哪個位置採藥。”我搖搖頭,徹底地失望了,看來這次是白跑一趟了。

  在回去的路上,呼吸著滿山清新的空氣,沐浴著涼涼的輕風,我心裡不由自主地想著:若我也能避開塵世間的糾紛,住在這兒那該多好,我真羨慕我的朋友啊!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9

  一天,詩人賈島知道了一位隱者很高明,就一直想去會會他,可就是沒有時間。終於,他抽出了空餘時間,踏上了尋找隱者的路途。

  在路上,他走著走著,他看見了綠水青山,瀑布直往下流,鮮花小草個個都嫩綠嫩綠的,一片都是生機勃勃。賈島似乎被這場景所迷住,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想起來還得趕路,不再被迷住,繼續前進了。

  過了一會兒,賈島看見了在長安城郊外拜訪的李凝,於是馬上談了起來:

  “賈島,你在這裡做什麼?”

  “哎,我是想見到一位隱者才來的。”

  “哦,要不我們邊走邊談?”

  “好。”

  這樣你談談我,我談談你,不知不覺到達了隱者居住的森林高山。賈島告別了李凝,自己一個走進去。

  賈島走到了隱者的房子,一位童子走了過來,賈島說:“小徒弟,你師傅在家嗎?”“我師傅老人家去採藥了。”“到哪兒採藥去了?”“就在這座山上。”“你能帶我去看看?”“這裡雲霧迷漫,我也不知道他在哪?”

  賈島聽了,不死心,連忙走向山上,最終還是沒有找到。他很失望,於是就寫出了這麼一首詩:

  《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10

  一天,賈島請朋友做客,他擺了幾碟小菜,打了幾壺好酒,和朋友一邊痛飲一邊談笑風生。突然,朋友放下酒杯,對賈島說:“賈兄,我最近打聽到一件事:朝廷為了招一位隱居在桃花村松林中的賢士,竟不惜重金聘請,可沒想到,那位賢士竟然拒絕了,現在,全城的老百姓都在議論此事呢!”賈島聽了,心想:世上竟有性格如此高潔之人,有時間,我一定要去拜訪他。

  一天早晨,賈島一身輕裝,經過長途跋涉,終於來到桃花村的松林中,只見林中鬱鬱蔥蔥,小鳥在唧唧喳喳地叫著,彷彿在唱著一支歡快、動聽的歌。繼續前進,賈島看到了一座簡陋的小茅屋,外面圍著一圈高高的籬笆。這是,從屋裡走出一個童子。賈島走上前去,問道:“童兒,你師父呢?”“他上山採藥去了。”童子答道。”上哪採藥去了?“童子指著松林一邊的大山說:”就在這座山中。可是雲霧太濃,我也不知他在何處。“賈島順著童子手指的方向看過去,只見雲霧繚繞在山腰間,那鬱鬱蔥蔥的樹林被掩映在厚厚的雲霧中,別有一番風韻。賈島自言自語道:”雖然沒能拜訪到隱者,但欣賞到這麼美麗的景色,也知足了。“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11

  這是風和日麗的一天,我準備去山上拜訪多年不見的老朋友。

  我漫步在山間的小路上,聞著撲鼻的花香,蝴蝶在花叢間翩翩起舞,蜜蜂忙著採蜜,聽著小鳥在歡樂的唱歌,看到直插雲霄的大樹。邊走邊欣賞風景,不一會就來到了山上,我坐在一棵高大的松樹下休息,迎面走來了一個小孩子,我趕忙起身,走上前去問道:“請問小朋友,你認識隱居在山上的一位高人嗎?”小孩子自豪地說:“當然認識啊!他是我的師父哩!”“那真是太好了,我是你師父的一位好朋友,我和他有屈指可數的老交情了,算是老兄弟了了,”我停了停又說,“你知道你的師父去哪了嗎?”小孩子撓了撓頭說:“這個,我的師父去採藥了。”我急忙又問:“你的師父去哪採藥去了?”“我也不知道他去哪採藥了,一定在這座山中,只是山中雲霧迷濛,山高林密我也不知道他具體在哪。”我聽到這不僅詩興大發,吟誦道: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12

  有一天,他揹著一個包袱,手拿一把雨傘去山中拜訪一位隱者。他一路走去,看見了一棵棵拔地而起的松樹長得鬱鬱蔥蔥。一片片五彩繽紛是野花、野草,有紅的、黃的、紫的、粉的、藍的……

  不知不覺,他已經來到了隱者居住的地方。只見,一個童子正在專心致志地讀書,還時不時的搖頭。他眼睛一亮,心裡想到:這小孩一定是隱者的徒弟,徒弟在家想必師傅也會在家。於是便滿懷希望地問童子:“請問你師傅在家嗎?”

  不在,他上山採藥去了”童子回答道。此時此刻,他的一半希望落空了。

  童子又說道:“我師傅就在這座山上。”這時,他彷彿覺得又有了一丁點希望。心想到隱者就在這座山上出去找找,或者在這裡等一會說不定會遇到。

  “但是山上大片大片的雲霧想必師傅一時半會是回不來的!”。此時賈島就好像從天空中掉到了谷底。

  “我還是次日再來拜訪吧!請你代我向你師傅問好,回見。”說完,賈島便揹著包袱,拿著雨傘悶悶不樂的下山了。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13

  一天,我千里迢迢來找隱居在深林的朋友——徐隱君。因為現在唐朝人才稀少,我接到了“尋才”的任務,所以來找徐隱君。 我走了將近1時辰的路,累得氣喘吁吁,在一棵松樹下乘涼休息。正當我稍稍喘了一口氣的時候,終於見到了導航燈,一個可愛的小牧童揹著柴火朝我走來。

  他扎著兩根“牛角辮”,晃盪著大腦袋,小嘴微笑著。他朝我望望,問:“你在幹嗎呀?”我彎下腰,說:“你知道一個姓徐的師傅在哪裡嗎?”小童子用疑惑的目小童子用疑惑的目光看著我,搔了搔頭皮,晃著腦袋,忽然恍然大悟,小嘴邊的酒窩凹了進去,“咯咯”的笑著說:“原來你找我師傅啊,師傅他正在山裡採藥呢!”我看看這座山,有萬丈多高,高大的樹木格外地茂盛,野花爭奇鬥豔隨風起舞。我只聽到小鳥的鳴叫聲和泉水的嘩嘩聲,哪兒才有徐隱君呢?雖然知道他就在這座山裡,可我連他的人影也沒看見!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14

  一天,我去拜訪隱者。因為我的媽媽生病了,好多天病都沒好。大家都說東山隱居著一位高人,人不管得了什麼病,只要找到他,藥到病除,一定能治好。

  轉過一個山角,一棵綠油油的大松樹映入眼簾:我心裡感覺離目標又近了一步,便更努力的往上爬。慢慢的終於爬到山頂了。

  我怕驚動隱者,不敢冒然進入,只好輕輕地敲他的門。“咚咚——”“咚咚——”連續敲了好幾下都沒人開門。我心想:隱者今天可能不在家。我正準備原路返回,突然看到一個小童子——這肯定是隱者的童子。我就連忙問他:“小師父,你師父去哪了。”

  “我師父去山中採草藥去了。”

  “在哪座山?”

  “就在這座山,可是隻見這雲霧繚繞,哪能師父見人影呀,你要是有什麼事,明天再來吧。”

  “噢”果然如我所料,隱者不在家,看來只能改天再來拜訪了。

  回到家,想起這一天的經歷,我提筆寫下一首詩: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改寫作文15

  “噠,噠……”清脆的馬蹄聲從彎彎曲曲的山路上遠遠傳來,打破了山林的寧靜,原來是大詩人賈島騎著馬兒要來拜訪一位隱居山林的賢士。

  放眼望去,一座巍峨的青山忽隱忽現,瀰漫的雲霧好似一條不斷飛舞的綢帶纏繞在半腰間,還有明鏡一般的湖面,雲霧、青山、湖泊……“好美的風光!”賈島情不自禁地嘆道,突然,他眼前一亮,一處小木屋映入眼簾,屋頂覆蓋著金黃色的茅草。正巧一個童子從小木屋蹦蹦跳跳地跑了出來,後面跟著一條可愛的小狗,賈島急忙下馬,上前鞠了一躬,問道:“小師弟,是某某某大賢士居住在此處嗎?”小童子抿嘴一笑,得意地說道:“他可是我的師父。”“太好了,我可算找對人了。啊!今日終於可以會見那位聞名於世的賢士了!”賈島迫不及待走向小木屋,正要去敲門,小童子攔到,說:“你找我師父幹嗎?”“哦,我要拜訪他。”“啊?那麼先生您可太不湊巧了,我師父去採藥了。”賈島趕忙問道:“那麼在哪裡呢?”“噢,就在這座山裡。”賈島心頭一亮,準備上馬去找,“不過雲霧太深了,我也不知道我師父在哪裡?”賈島一聽,抬眼仔細一看,確實煙霧迷濛,不禁有些沮喪,“改日再來吧。”唉聲嘆氣地騎上馬,身影慢慢消失在山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