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2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必備】端午節的作文300字(精選12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端午節的作文1
端午節也稱女兒節是因為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漂亮裝扮小閨女。
當然吃粽子也成為大家人盡皆知的端午風俗,但除了吃粽子端午節還有吃櫻桃、桑葚、茡薺、桃、杏及五毒餅,玫瑰餅的風俗。所謂的五毒餅,其實與玫瑰餅沒什麼兩樣,這是在玫瑰餅的上面印上刻有蠍子、蛤蟆、壁虎、蜈蚣、蛇,五毒形象的印子罷了。
記古人的記載,端午的粽子有各種形狀:有角粽、茭粽、筒棕、秤錘棕和九子棕。
端午闢毒用雄黃酒,雄黃被古人稱為“黃金石”,因“丹之雄”而命名,古人說它能避百毒、殺百邪,佩在身上,鬼神不敢靠近,因此,端午有用雄黃酒塗在小兒的額頭上畫王字的風俗。但此物有毒,所以雄黃酒不是用來喝的,而是從五月初一起用雄黃許少泡酒,在陽光下曬熟後塗在小孩耳根與額頭,以此闢毒。
每逢端午佳節,人們還要:給孩子綁五色線,五色線也稱長命縷,只能在夏季第一場大雨或洗澡時拋到河裡沖走,沖走的還有百病之災;還有賽龍舟;蘭湯沐浴;插艾草……
端午節的作文2
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到了,這是一個特別的日子。
五月初五那天是紀念屈原以身殉國,跳入汨羅江的日子。為了不讓魚蝦把屈原身體上的肉吃掉,人們就用粽葉包著糯米,投到汨羅江裡,我們家鄉端午節主要風俗是包粽子和插艾葉。
到了端午節就開始包粽子了,媽媽拿了幾片事先泡好的粽葉,把粽葉捲成圓錐體,把糯米放進去,中間再放上幾顆蜜棗,一會一個粽子就包成了,媽媽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後,把粽子放進鍋裡煮,一鍋香噴噴的粽子就出鍋了,清香四溢。
在媽媽包粽子的時候,我和爸爸也忙個不停,那就是插艾葉,我把艾葉用紅毛線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葉插在屋門上,傳說這樣可以辟邪福。艾葉還可以做藥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時候,奶奶用艾葉燒一大盆熱水,給我泡澡,可以治療皮膚病。
我愛家鄉的端午節。
端午節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端午節是我國全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許多風俗如:包粽子、賽龍舟…… 說到端午吃粽子,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呢。我國古代有一位詩人叫屈原,他因為國家淪陷,而又不肯向敵人屈服,最後投江了。後人為了紀念他,選擇在這一天包粽子投進江裡。後來這一習俗廣為流傳,直到今天。
今天,我一大早就起床了,準備回老家過端午節,一到老家,我跑去對婆婆說:“婆婆、婆婆我們一起來包粽子吧!”婆婆說:“好呀!”於是,婆婆拿出了包粽子的材料。5千克左右的香糯米,2斤去皮的紅豆、粽子葉、線條……先拿起一片粽子葉,用清涼的水去滋潤它的青綠色皮膚,然後在裡面放入香糯米和紅豆,一片片的讓粽葉合攏,最後用一根繩子把它困起來。它就變成一個小三角。一個粽子就這樣包好了,聞一聞好香。
這是我過的最好的一個端午節,今天的粽子最好吃了,真是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哦!
端午節的作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我的家鄉也就在湖南——長沙。在端午節我們要吃粽子,賽龍舟——可熱鬧了!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個傳統的習俗,之所以這個習俗可以流傳至今,是因為——它深受大家的喜愛。因為吃粽子時,總是一大家子坐在一個大大的庭院裡一邊聊天一邊吃粽子。吃粽子時大家並不是自己吃自己的,而是先幫別人剝了讓別人先吃,自己再吃。父母給孩子剝,妻子給丈夫剝,丈夫給妻子剝······這就是中華人民的傳統美德——謙讓精神。你幫我剝,我幫你剝,我推給你,你推給我,就這樣整個庭院就被你一言,我一語,給鬧熱鬧了。吃粽子時大家都笑著。笑聲洋溢著整個庭院。賽龍舟 ?龍舟,同樣是端午節的一個主要的傳統的習俗。賽龍舟時的場面異常的壯觀。
幾十條龍舟上插著不同顏色的旗子,每面旗子上都繡著一條龍。一面旗子就是一個龍舟隊。龍舟隊上大概有8或9排划船的隊員,最前面還有一個鼓手,鼓手主要是給本隊增加氣勢的。鼓手和划船隊員的力氣必須大,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把鼓打響,把船劃快,才能得第一名。看著一個個龍舟隊員的臉上佈滿了汗珠,頭上和手上都爆出了青筋,可見他們是多麼的賣力啊! 端午節是個盛大的節日。在端午節裡,我們大家都開開心心的。天空中都瀰漫著我們大家的笑聲!
端午節的作文5
6月16日是端午節,我與爸爸媽媽一起騎摩托車到離城很遠的山上踏青。一路順風順水,景色宜人。可是天有不測風雲,剛到了半山腰,好好地摩托車後輪胎突然癟了。我們只好推著洩了氣的摩托車打道回府。
因為這裡離市區很遠,所以在短時間內沒有地方修理。摩托車本來就比較重,再加上沒有氣,大大的增加了它的重量,推著非常吃力。我在後面推,爸爸在前面推,過了不大一會兒,我們兩個就氣喘吁吁、汗流滿面。媽媽不但一直給我們鼓勁,而且還積極的尋找修理點。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因為我自己也盡了一份力量,全家人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
經過一番拼搏與努力,我們足足走了5公里,但還是沒有到達目的地。向當地村民一打聽,說再往前走半小時會有一個修車的地方,到那裡就會有希望了。雖然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但一聽到這話,我還是信心百倍的推了起來。在這半小時裡,可能是我這一生中最漫長的30分鐘,路上我竭盡全力的向前走,心裡只有一個念頭,堅持就是勝利。終於,在我與爸爸的密切配合下,英勇的走完了這段艱難的旅程。
這次特殊的旅行,讓我真正的體會到了勞動的艱辛。相信這次旅行會讓我終身難忘,我想今後遇到再大的困難也不會束手無策了。
端午節的作文6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今天在家裡包粽子。
我們先準備材料。材料分別是糯米、粽葉,還有豬肉。因為我喜歡吃肉粽子,所以我們就準備了一些豬肉。
我們先把粽葉握成像鑽頭一樣的形狀。然後往裡邊一點一點的放糯米,再用繩子紮緊,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等粽子煮熟的時候,把粽葉剝開,一個白白胖胖的粽子就會出現。接下來我們做肉粽。我們像剛才一樣,先把粽葉握成鑽頭一樣的,再把糯米一點一點放進去,再放幾顆肉,最後用繩子紮緊就好了。
有一個粽子我扎得特別緊,也放到鍋裡煮了。過不了幾分鐘,就有一個巨大響聲。我走過去一看呀,原來是粽子像炸彈一樣炸開了啊!那個炸開的粽子就是我包得特別緊的粽子呀!
大家聽見了都跑過來,紛紛大笑。我連忙說道:“我只是想看看扎的緊會怎麼樣?以後我不會再這樣了。”
端午節的作文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唱起這支歌,我就想起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
端午又稱重五,在我的家鄉,許多端午節風俗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人們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為“長命縷”。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一到中午,我們就可以大飽口福了。餐桌上都要放上“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看了就讓人流口水。
每到端午節,家長都要在孩子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那時候人們還要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家裡的每個角落都撒上雄黃水,可以殺死毒蟲。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度是為了撈救投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這就是我家鄉的端午節,我期望著端午節的到來。
端午節的作文8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有關端午節的兒歌。今天我們來說說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五節。每逢五月初五,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汩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米飯投進江中,讓魚蝦吃飽,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不光是漢族,壯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仡佬族等民族地區的人們也過端午節,也非常敬佩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作文9
盼星星,盼月亮,端午節終於到了。小蘭和奶奶一起去院子裡包粽子。
小蘭搬來了兩張凳子,又和奶奶一起把包粽子的材料拿了出來。奶奶坐下,把一桶泡好的糯米放在身前,又將洗好的粽葉放在腳邊,就忙開了。小蘭搖著扇子說:“奶奶,我也想包粽子!”奶奶說:“那你可要看仔細嘍!”只見她把兩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捲成圓錐形,往裡面舀了一勺糯米,壓壓平,再用餘下的粽葉把口封住,最後用繩子綁緊。一個金字塔形狀的粽子就包好了。而小蘭呢,早就扔了扇子,脫了鞋子,盤著腿,雙手支著頭,目不轉睛地盯著奶奶的手。奶奶提著粽子笑著問道:“學會了嗎?”“會了,會了。”小蘭連聲說。她們一起報了喝多粽子,一邊的小狗“汪汪汪”直叫,好像在說:“我也想吃呀!”
包粽子可真有趣啊!
端午節的作文10
兩千多年前,楚國有一位大官叫屈原,他是一位的'愛國詩人。那時候有一個大的國家叫秦國,一直想攻佔楚國和齊國,屈原就提議楚國聯合齊國一起去攻打秦國。可楚國的國君沒有聽屈原的建議,反而把他貶官流放。
後來秦國果然侵佔了楚國。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消滅心如刀絞。所以他在農曆五月初五寫下了最後一首詩《懷沙》,然後抱著石頭投入了汨羅江。
人們聽到這個訊息後,爭先恐後地划著船來救屈原。可他們一直追到洞庭湖,還沒有看見屈原的蹤影。人們悲痛欲絕,生怕魚蝦來吃屈原的屍體,就用那棕葉包著糯米紮好扔進水裡,給魚蝦去吃。
從此以後,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直到今天,每年的端午節人們還在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
端午節的作文11
有人喜愛中秋節,有人喜愛兒童節,有人喜愛青年節,而我最喜歡濃情的端午節,因為端午節不僅可以吃粽子,還可以佩帶好看的荷包。
在端午節,粽子和艾草的香葉摻雜一起,也別有一番韻味。今天,小時老師要帶我們做荷包,因為我之前並沒有做過荷包,所以,就早早的來到了教室,迫不及待的等待著小時老師的到來。
上課了,小時老師大概講了一下怎麼做,我就兩眼發光蠢蠢欲動做了起來,可是做荷包並沒有這麼簡單,哎呀!又壞了!”我氣餒說到。先從布的正面折一下,用針線封住兩個口,把艾草裝進去想著想著,不禁想到奶奶每年給我的荷包,不但樣子精美,還有股特別的香味。荷包針難繡,奶奶為了我每年能佩帶上新的荷包,不辭辛苦。今年我也要給奶奶做一個荷包。腦海裡突然蹦出這樣一絲念想,我重新打起針線,打起精神,重新制作
我望了望窗外,收拾了書包,手裡拿著荷包,踏上了回家之路,想著奶奶看到我親手送來的荷包會是怎樣的喜悅。
端午節的作文1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每年端午節,我們家有包粽子的習俗,外婆就和我一起包粽子,我有左手拿著粽葉,右手往粽葉裡舀一勺勺糯米和五花肉,學著外婆的樣子,一邊包一邊想:包粽子不是很簡單,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包粽子很難呢?可是粽子裡的糯米就像一個頑皮的小孩,一會往東,一會往西跑。外婆笑了笑說:“裡面的糯米放的太多了。”外婆接過粽子,搗騰了一下,一個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樣子包好了一個,吃著自己包的粽子,感覺比誰都吃的香。
吃完午飯,我來到南湖邊看龍舟。隱隱聽到一陣鑼鼓聲,龍舟出現了,十幾條龍舟同時加速,猶如一支支飛劍,向前飛奔而去,有的龍舟像在奔跑,有的龍舟像在吼叫,還有的龍舟像在各自回首遙望。那真是龍騰達海,壯觀極了。
這就是一個快樂的端午節,讓人久久不能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