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春天> 關於立春作文集合10篇

立春作文

關於立春作文集合10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立春作文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立春作文 篇1

  “春打六九頭,春播備耕早動手,一年四季在於春,農業生產創高優。”這首農業歌說的就是立春。立春是春天到來的“報信者”,是讓農民伯伯勤勞耕作的“喜鵲”……

  田野裡,農民們手握著犁開始播種了,將種子連同他們對春天到來的喜悅之情一起播種下去了;經過雪被子的覆蓋,小苗個個都像吃了什麼精神丸,變得精神抖擻,一個勁往上長呢。農民伯伯還做好了稻草人,打算嚇嚇那些貪吃的鳥兒……

  花園裡,園林工人手裡推著割草機,早已將冬天留下來的遺物——樹葉給攪碎了,給花草們添肥施料。花兒們都結下了一個個鑽石大小的花骨朵;樹木又擁有了年輕的活力;小湖裡的水又開始展示它那明亮的鏡子;樹枝上的鳥兒正在拉練它們的嗓子;蟲兒們也在為不久的音樂會準備著……

  在人們的心裡,早已將冬天的寒冷化作了春天的熱情,希望在新的一年裡快樂、幸福!

立春作文 篇2

  我心目中立春是春天的一個轉折,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象徵著新的事物與希望。

  夾雜著幾絲殘冬的餘寒,更多的是綻放著春的希望。“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夜春風吹遍江南大地,似乎吹走了嚴冬的憂傷與寂寞,既而整個大地笑靨如花,小小的花兒再也包裹不住那久懷心事的滿腹。那是在凌寒傲雪的季節就已經準備著下一個新的花潮的心。接著下來就是“千朵萬朵壓枝低”了。白雪漸漸消融,映入眼簾的是花如雲,花如海,花如霞的旖旎風光。好一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景象。那裡有清澈如水的藍天,有明媚可愛的陽光,有國色天香的牡丹,有新鮮嫩綠的'小草。好一幅春暖花開的立春圖!偶爾幾人泛舟湖上,細語幾句,船兒在湖面上畫出陣陣漣漪,那是春天的紋理。或是幾兒在綠茵中嬉戲,歡聲笑語瀰漫在芬芳的空氣中,那是春天的笑聲。或是幾隻好鳥在樹枝間和鳴嚶嚶,動聽悅耳,讓人心曠神怡,那是春天的聲音。

  立春,是一個“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時節,新的事物必將取代舊的事物,希望必定取代消極。

  但願美好永存人間。

立春作文 篇3

  今日是立春節氣,剛剛起床媽媽就喊著我們去樓下找找春天,看誰能找到春天,回來要寫一篇小作文。我和弟弟到樓下轉了一圈,卻沒有發現春天,感覺和昨天一樣,上樓我就給爸爸講,爸爸告訴我: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俗稱“打春”。立春,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在農曆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著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從古時候開始就流傳一個民諺“一年之計在於春”,俗稱立春。也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告訴人們春天已經來了要在陽光明媚,春暖花開的季節好好學習,好好工作……

  爸爸說以後每個節氣到的時候讓我寫一篇小作文,來學習和了解中國的24節氣。

立春作文 篇4

  今天是立春。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在自然界中、在人們的心目中,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

  立春的時候,以老規矩要吃春餅,名曰“咬春”。話說這一咬可就有來歷得狠了:《明宮史·飲食好尚》記載:“立春之前一日,順天府街東直門外,凡勳戚、內臣、達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時,無貴賤皆咬蘿蔔,名曰“咬春”,互相宴請,吃春餅、和菜。”這一習俗,可追溯到晉,而興於唐。《關中記》裡說唐人“於立春日做春餅,以春蒿、黃韭、蓼芽包之”,並將它互相贈送,取迎春之意。

  今天,我們家的晚飯吃的就是春餅,在裡面捲上一些豆芽菜,香香的,可真是太好吃啦!

立春作文 篇5

  今天立春了。早早的,很多人家裡就掛上了紅燈籠,也有些人採來了帶根的青菜、大蒜,用紅紙包好它們,放在家裡,準備迎接春天的到來。傍晚立春時刻,“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個不停,整個大地像炸開了鍋,新年的春天開始了!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天的開始。春天的天氣就像小朋友的臉,一會兒哭,一會兒笑。今天在我上街的時候,開始還沒下雨,走著走著,就下起了大雨,我急忙戴上羽絨服上的帽子,過了一會兒,雨又突然停了下來,真讓人難以捉摸。春天的風也不像冬天那麼刺骨了,吹在臉上暖暖的,舒服極了。

  春是溫暖,鳥語花香;春是生長,耕耘播種。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生之計在於勤”,在春天,人們都想把這一年的事計劃好,我也要在春天計劃好自己今年的學習,勤奮讀書!

立春作文 篇6

  過了一個漫長的冬天,今天立春了,春天來了!活動一下手指,我回來敲幾個字,慶祝這個日子。

  我這個冬天是漫長的,從20xx年開始,我的心一直在大雪裡,隨著那無情的地震一樣……這一年,我的心被媽媽帶去了開啟的鑰匙,為此我尋找……

  今天立春,又是一年的春天來了。萬物都開始新的歷程,我也該再為自己打造一把開心的鑰匙——為了自己開開自己的心。

  還是到這裡來,這裡也許就是最好的作坊。

立春作文 篇7

  2月4日除夕,家家戶戶都忙著過新年,可是大家都忘了今天還是個特殊的日子——立春姑娘的生日,立春姑娘可傷心啦!她想:今天我孤零零的,太孤單了,我要找我的朋友們一起來幫我慶祝生日。

  於是,立春姑娘走出了家門,屋外冷颼颼的,天空還下著下雨。立春姑娘來到小草家門外,抖了抖身上的雨滴,說:“小草妹妹,你開門呀,快來陪我玩!”小草妹妹伸伸懶腰,說:“立春姑娘,天氣太冷了,我要等天氣暖和一點探出頭來和你玩,你先去找別人吧!”

  立春姑娘只好往前走,看到了柳樹姑姑,她急切地跑上去說:“柳樹姑姑,你可以陪我玩嗎?”柳樹姑姑睡眼朦朧,慢吞吞地說道:“立春姑娘,天氣還冷,我要暖和點再抽芽陪你玩,你先去找別人吧!”

  立春姑娘縮了縮身子,抬頭看到了桃樹姐姐,他難過地說:“桃樹姐姐,你能陪我玩嗎?”桃樹姐姐搖了搖頭,說:“立春姑娘,天氣還冷,我要準備一下,等綻開花朵就陪你玩。”

  唉!沒人陪我玩。立春姑娘流下了眼淚。她想,我都出了家門找你們,都說天氣還冷。

  立春姑娘垂頭喪氣地走在回家路上,迎面遇上了北風哥哥。北風哥哥呼呼地吹著:“立春姑娘,我還要在這地方遊玩一會兒,你的好朋友呀要等我回家後才出來呢!”

  立春姑娘聽了,連忙回家過年了。因為她知道了,冬天還沒過去呢!

立春作文 篇8

  我很喜歡春天,因為在春天的時候,小草開始發芽,鮮花開始盛開,春天是一個讓人充滿活力的季節,今天正是立春的日子,我的心情很激動,我盼望的春天終於到來了,我就要走進春天的腳步了。

  但當我看到窗外楊柳青青的時候,我的心情忽然很沉重,他們早已經過嚴冬的肅殺,立春的時候,他們可曾欣賞喜悅?他們整日吸食雲雨天露,奮力的向上生長、可最終不是終究逃不過秋至葉枯的悲嗎?既然如此,為何還要如此勤勞,如此奮鬥?

  正在我苦思冥想的時候,一縷清風拂過送來楊柳枝葉純正的芳香,心神一陣清醒,我忽然想到,這楊柳的不懈輪迴,不就是為了這天地氤氳的清香嗎?它們的心早就在期盼那溫暖的立春,明知會有枯葉滿天,明知會有雪凍寒枝。但他們不在乎最終的結果,而是享受其中的過程,為這個春天奉獻自己的一份芬芳。

  我心中頓時驚喜,是的,本知道最終等待的結果是什麼,但還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給春天增添一點綠色,不為別的,只為心中的那個夢想,我瞭解了。

立春作文 篇9

  立春是一個節氣,是一個號令,是一個轉折,從這天開始,風柔了,天也暖了,隱隱約約,春的味道,甚濃了。

  我來到屋外,試著去發現春的氣息,春的足跡。

  看,園內的青草兒從大地黝黑的胸膛上探出了腦袋,懵懂無知地張望藍天,經受著還略帶寒意的東風,搖動著……它們將弱不禁風的野花苞簇擁著,在風中,小花骨朵兒爭先恐後地睜大好奇的眼睛,你們這是在和我一起探尋春的氣息嗎?

  小河兒一如既往地安安靜靜,只是,在陽光照耀下開始清澈起來,淺淺的綠,亮亮的綠,偶爾泛起的幾縷漣漪,讓小河更閃更活了。而河底的小魚也痛快了起來,時而游到水面遛個彎,時而躍出水面露個臉,你們這是在和我一起測量春的溫度嗎?

  瞧,河邊的大樹一動不動地將手臂指向南方,你這是早早地就在等待期盼著那群可愛的燕子來這邊築巢嗎?瓢蟲兒一整天都躺在剛冒尖的嫩葉上曬太陽,是這個冬天還沒睡夠還是如何?蚯蚓們早早地從冬眠的美夢中醒來,它們在泥土中鑽進轉出,是在為消耗囤積的脂肪,擁有完美身材而努力減肥嗎?你們這是在和我一起感受春的脈動嗎?

  這時,一縷淡淡的幽香讓我駐足,一棵乾巴巴的臘梅撲向我的視野,而我卻差點因為她嶙峋乾癟,與她擦肩而過,只見她挺著瘦弱的身姿頑強地熬過了這一整個冬天的折磨,她光禿禿的,沒有滿枝的綠,唯有燦黃如蠟的嬌嫩的花兒嵌在枝頭,始終在風雪中抵抗著,抽芽著,在嚴寒中美麗著,在脆弱中堅強著,在天地間默默地站立著……

  在尋春中,我忽然明白了,原來春的嬌柔中,也會隱藏著幾分剛強,幾分堅定,幾分希望,幾分活潑,人生亦是如此。世間萬物的變化都是極其細微,稍不留神就會被忽略。只有足夠細心,才會有許許多多奇妙幸福的感受。

立春作文 篇10

  窗外日光彈指過,席間花影坐前移。驚覺!已然立春了。

  數月的安靜,在沒有新冠的肆虐前,是不曾有的,而泱泱中華一路披荊斬棘,不知疲倦;滿腔責任,為國為民。病毒雖沒有被徹底消滅,但也為這不可阻擋的正氣嚇得不輕,趁它閒暇之時,帶一顆歸璞之心,赴一場年前允諾。

  蕭蕭春雨密還疏。下了車,踏上既熟悉又陌生的蜿蜒小道,兩道腳印。一道深,一道淺。眯起眼,看向盡頭,是那朦朧的靜謐白霧藹?還是久違的人間煙火氣?在立春之際,誠然,都是春天眉目間的溫柔。

  猛地,那條跟隨阿婆十幾年的老黃狗出現在眼前,他搖著尾巴似在催我快點趕路。

  一路飛奔,顧不得泥濘與否,直衝進廚房。“伢子喲,吃飯嘍!”緊緊地擁住正拿著鍋勺不停翻動著的阿婆,伴著熟悉的鄉音。許是那毫無顧忌的腳步聲,聯絡了跨越半個世紀的這頭與對岸,又許是對岸的怕這頭她的牽掛餓了肚子。一桌子熱騰騰的飯菜,每一粒米都很沉。

  “來,伢子,吃這個!”

  阿婆夾到碗裡的火腿腸與其他的土豆、紅薯、青菜……並不搭調,反倒萬抹綠中一點紅。“阿婆是不吃這東西的,怎麼……”抬眼循望四周,那火爐上的紅袋子裡,竟裝的我的一些“老友”,不禁想起那兩道腳印,一道出,一道入。

  跨一個山頭,走兩里路,在村子裡最繁盛的地方才會有這麼一個不到五十平方米的小賣部,那條路上灑滿了小時候我與阿婆的記憶,心頭猛地一震。

  一張舊桌,兩幅碗筷。這似乎成了亙古不變的劇情,只是如今來得遲了一個春天。驀地發現我已錯過春夏秋冬四季輪迴,看著阿婆仍大口吃飯,扯著我講田裡的大白菜和新生的玉米苗,還像往常一樣講到開心的事兒了就放聲大笑。我鬆了口氣,這也許能消除一些一年來帶來的擔心吧。

  傍晚風起,吹香而止。日子對於初三的我只能用匆匆來形容,縱有萬般不捨,總要踏上歸途,伴著花開傍柳,在望歲月流的慢些時進入了夢鄉。

  月光清幽,淅瀝的雨滴打在茅屋上,昏黃的燈光下,阿婆小心翼翼的裝著雞蛋、白菜、臘肉、鹹菜……

  忽然一陣春風擠進茅屋的窗隙,阿婆似乎著涼,帶著濃濃的倦意,咳嗽了幾聲。

  我於夢中驚醒,徵徵地看著燈下年邁的阿婆……

  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