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登長城作文五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登長城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登長城作文 篇1
放暑假了,我跟隨媽媽去北京旅遊。今天的目的地是長城。坐在車上,我焦急地盼望著,心早已飛到了長城。
終於到了山腳下,見到了我魂牽夢縈的長城。抬頭仰望大山,長城像一條巨龍盤旋在起伏的高山上,多麼雄偉壯麗呀!
我懷著迫不及待的心情開始登長城。長城的階梯很高,可我卻三步並作兩步輕鬆地登上了第一座烽火臺。看見了烽火臺,使我不禁想起了歷史書中的一個典故:“烽火戲諸侯。”我繼續往上走,出了第二個烽火臺,路就變得很陡了。因為沒有階梯,所以很多人只能手腳並用“爬”長城了。幸虧長城兩旁有扶手,做我們的得力“助手”,才使我們登上了第三個烽火臺。第三個烽火臺特別大,四周有許多視窗,可以眺望遠方。頭一探出去一陣涼風便迎面撲來,非常涼爽。媽媽賴在這兒不肯走了,我和外婆堅持著要上去,到了第四個烽火臺,我們終於看見了毛主席親筆題詞的:“不到長城非好漢。”
雄偉的長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是多少古代勞動人民用汗水和生命築成的呀!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有責任保護好這偉大的歷史遺蹟。
登長城作文 篇2
8月9日是一個好日子,我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了八達嶺長城。
我們一家來到了八達嶺長城腳下。在明媚的陽光下,遠遠望去,長城真長呀!就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之中,沒有盡頭。開始爬長城了。我一鼓作氣登上了第一個烽火臺。站在烽火臺上向下望,人可真多呀,像小螞蟻一樣。長城真險啊,長城在綠樹群山的映襯下雄偉壯觀。我高興的來到第二個烽火臺,我們進不去,裡面的人出不來,人像洪水一樣,真是進退兩難呀!我在這裡看到了好多老外。我好不容易才登上第三個烽火臺,我看到了毛主席寫的“不到長城非好漢”。今天我登上了長城,我就是好漢了!
啊!美麗的萬里長城,你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登長城作文 篇3
“為保長城不倒,烈馬長槍握好”,正如歌詞中所體現,長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中國的代名詞了。萬里長城的背後,不只是孟姜女的心酸冤屈和埋骨於青磚之下的亡魂,更是以其為屏才得以安定繁榮的中華大地。所謂“不到長城非好漢” ,長城早已不似封建時期那樣發揮著巨大的軍事屏護作用,如今它更多地是中國文化的代表。
那曲折蜿蜒中,是古時人民在酷暑寒冬中血淚和流的堅韌頑強,是修屏障以庇中華的智慧和戰略。城彎轉曲折卻始終向前,似能看到外敵入侵是燃起的滾滾狼煙,聽到刀槍碰撞的錚錚之聲,感受到“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豪邁與激昂 那契合的磚塊與大山之間似乎還回蕩著震耳欲聾的鼓聲和吶喊,這是穿越時空而來的慷慨之音,是千年之後的我們與先輩的共情交流。如果說長城是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那麼書法就是中國非物質文化的領袖了。
中國有一句話叫“字如其人”,便是書寫中能看出一個人的品性與胸懷。中國書法有許多講究,楷書的方正端直如國人不屈的脊樑,橫平豎直間是底線與道德的堅守 行書的瀟灑飄逸如詩人行走在山水之間,不附權貴,不事高官 連頓有章間是對汙濁的鄙夷,對自我的救贖;草書的龍飛鳳舞如藝術家天馬行空的創作,不拘泥一角,不安於現狀,看似雜亂無章,實則筋骨健全,渾然無忌間是對本心的放逐,對創新的追求。“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古人為追求書法極致勤於練習的例子不勝列舉,各家書法各不相同,各有千秋,也體現出中華文化在發展中的創新與包容,這與當今時代所追求的殊途同歸。
書法需要臨摹,更需要有自己的風格,所謂魚便曳尾,鳥便高飛,有屬於自己的筋骨結構,方能借鑑,各需要創新以符合本國現狀。若說長城是中國文化的骨骼,那麼書法便是血肉,他們所共同體現出的堅韌、創新、剛正等構築成中華民族精神,如此,則可以說“你看我巍巍河山,中華屹立不倒”。
登長城作文 篇4
7月18日,北京的天空是多麼晴朗。我們與北京人一樣早早地起程,才七點半,街道上已是車水馬龍。隨著車流,經過幾個紅燈綠燈,環繞過幾座立交橋,閃過一排排的高樓大廈,我們的旅遊車終於擠出市區,行駛上通往八達嶺的高速路上。經過一小時的行程,長城的輪廓就呈現在我們眼前了----是呀,她就像一條長龍臥在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中,中間直立著的烽火臺就是她的爪子了。這樣連綿起伏的崇山峻嶺在北方是很難能看到的!我還沒來得及留下她的宏偉的倩影,車子已帶著我們走到了她的跟前。
我們要參觀的是八達嶺水關長城。我終於有機會走近她了!我終於有機會與她融為一體了!我終於可以投入她的寬廣而又讓人生畏的懷抱了!早就有登長城的願望了,之前我總是以為在陽光燦爛的日子裡,手撐一把小小的漂亮的花傘,嘴裡哼著歡快的小曲,腳下邁著輕快的步伐,不經意間就到頂峰的。我終於站下她的腳下了,抬頭看看她,不會吧,簡直成直角呀!再看看我眼前的人群,他們哪兒像登長城,分明就是在爬長城!你看吧,不管是年長的,年輕的,還是小孩,都有一個相同的姿勢-----兩腳總是一前一後,前腳踏上一層臺階後,兩隻扶著欄杆的手往前一使勁,後腳就跟著前進一步,誰都不敢掉以輕心,那一刻,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小心!小心點!”我也加入了爬長城的行列。開始上兩個臺階還行,上到第三四級臺階,才真正感覺到這哪兒上一般的臺階呀!每一級臺階足有三十到四十釐米高,每上一階都感到有點吃力;沿著筆陡的石級再往上登,沒上幾級臺階,就聽到後面傳來了尖叫聲,我循聲往後一瞥,這一瞥可不得了,我立刻感到腿發軟,心發冷,頭皮發麻。還是我兒子勇敢,在我前邊約六級臺階處喊:“媽,媽,快呀!”我又繼續往上登,兩隻手一前一後,緊緊地抓住欄杆,雙膝幾乎是跪在臺階上,胸也快要貼著地面了,就這樣,隨著緩緩的人流,像一隻蝸牛一樣,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登上了第一個烽火臺,雖然上面的風很大,天也很涼(有的人穿上兩件衣服),可我卻冒了一身冷汗!難道這不令人生畏嗎?不過我還是很激動的,畢竟我登上長城了!我也算是一條好漢了!不到長城非好漢嘛 !當然我也沒忘記在好漢碑前留下我的難忘的一幕。經過第一個烽火臺,中間是一段趨於平直的路,腳踩著地下的這一片片方磚,手撫摸著這用一塊塊古頭壘起的堅固的城牆,我的思緒飛到了幾千年前,我彷彿看到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修築長城的情景,看到了孟姜女哭泣著夫妻離別的悲慘的場面!是呀,我國古代的的勞動人民究竟用了多少的汗水,甚至付出了多少的生命,才給我們留下了這不朽的古蹟!走過了這段路,又是一段更為險峻的城牆,有了前面的經歷,也有了一定的經驗, 我又開始登。很遺憾的是,我有恐高的心理,沒能把這段登完。只能抬頭看看上面的.險峰了,對了,前方那一段缺了一角的城牆,可能就是孟姜女給哭倒的吧!登不了了,還是下山吧,下山的體驗一樣是很深刻的,呵呵,我還把腳給崴了,現在還疼呢!
在北京,處處都可聽到這樣一段流言:“不到長城非好漢,到了長城真遺憾,登上長城一身汗,登上峰頂是笨蛋。”登了長城,我就不敢苟同了。我遺憾的只是沒能把第二段城牆登完,至於峰頂,那上萬公里的長城,哪個遊人能登上呢?所以沒有人是笨蛋!
直到今天,我才真正領略到了長城的雄偉,長城的氣魄!
登長城作文 篇5
從居庸關山路到達居庸關長城,早已映入眼簾的則是綿延萬里的城牆,心裡按耐不住夢想之火,便登上了長城。
腳下踩的是古代人民傾訴此生的心血,有生之年,我終於來到了這兒,真真切切地看到了長城,行走在長城上。回首望了望後面的荒山野嶺,長城順流而下,薄薄的霧靄擋在眼前,可望不可及。。。
爬了好久,我登上了一座烽火臺,人很少,也許是很多人沒有爬到這,便中途放棄。我站在烽火臺的上面,看著遠方的山景,耳邊時不時傳來急促的風聲,不禁感慨萬分: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如這長城綿延萬里,如騰飛的巨龍,他傾訴了多少同胞對祖國的憂慮,傾吐了多少當時的人民與自己的家人生死離別,悲歡離合。我頓了頓,再用慷慨激昂的語氣說:“今朝,祖國終於國富民強,發揚光大了!現在卓越的生活經歷過幾代人的心血與奮鬥,這座城牆就是祖國的驕傲!不屈!江山的氣勢磅礴應猶在!風風雨雨,又算什麼?我們就是要用自己的雙腳行走在歷史上,把明天做的更好!”是的,耀眼的未來就在前方,但也不要忘記歷史,哪怕傷痕累累也不要停下,餘生,就為此綻放!
長城,之所以名揚全球,正是因為他代表了我國前進的希望與動力,展現出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表現出宏偉的氣質,贏得了全國乃至世界的讚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