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600字> 莫高窟作文600字(精選20篇)

莫高窟作文600字

莫高窟作文600字(精選2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莫高窟作文600字,歡迎大家分享。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

  很久,莫高窟在我的心中都如神話一般存在。大漠戈壁,敦煌絲綢之路,這些地域都充滿了神秘的色彩,讓人仰而生畏,不可觸及。

  茫茫的大漠中,當三危山閃耀出一束振奮人心的光芒時,當樂樽和尚在佛光的照映下開採出第一個洞窟時,我的心,便已被牢牢地束縛在此了,不斷在中國的南方遠望北方,想象著這神話一般的地方。

  遠處,我似乎能看到洞窟中千年的壁畫和佛像散發著歷史的氣息和信仰;似乎聽到了月牙泉在不斷地呻吟,請求人們不要破壞環境了。

  走進莫高窟,每一個洞窟都充滿著無限的吸引力,洞窟內的壁畫,佛像,都不再是古人捏出畫出的工藝品,已成為了紀念歷史的象徵,她們代表了莫高窟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代表了大西北,更是代表了中國的精神內涵。

  盯著眼前的壁畫,周圍寂靜,似乎每一位同學都在與古人默語,思考著曾經的一切,猜想著歷史的一個個謎底。

  莫高窟它就像一個無聲的傾聽者,聽著歷史的低吟淺唱。莫高窟是絕美的,但它永遠不是藝術品,因為膚淺的藝術品永遠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窟,意味著文化,意味著美,還意味著人類永久的信仰……

  莫高窟不是妖豔的,不是淒涼的,它的顏色是渾濁沉重的,累積起來的是千年的文化砂石。莫高窟,它撐起了千年的風沙,千年的歷史,千年的興衰榮辱。有甜美,有辛酸,有憤恨,有苦澀,這些情感不斷交織著,鋪灑著,飛揚著,洋洋灑灑地鑄成了一個個神話。

  莫高窟,是一首意蘊深長的詩;莫高窟,是一支悠遠迴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個永遠不滅的神話。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2

  聽說在祖國的西部有一處世界遺產,它就是莫高窟,我很想一睹它的真容。今年暑假,爸爸帶我圓了這個夢想。

  暑假的一天,爸爸對我說:“女兒,你不是一直都想去敦煌莫高窟嗎?今年暑假爸爸帶你去,好不好!”我一聽要去莫高窟,心裡萬分激動,一口答應了。

  在路上,爸爸給我講解了敦煌和莫高窟:“敦煌是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城市,它和張掖、武威、酒泉並稱河西四郡。在敦煌還有兩處著名的邊關,分別是玉門關和陽關。”講到這時,我馬上說:“我知道,有古詩這樣寫‘春風不度玉門關,西出陽關無故人’。”爸爸說:“是的,莫高窟是敦煌的一處文化景觀,也是我們國家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坐了兩天的車,終於到了莫高窟,我們先看了介紹莫高窟的形成和莫高窟壁畫影片,接著又到實體洞窟。哇!怪不得叫莫高窟了,一座山崖上佈滿了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羅棋佈的排列在三危山上。我們跟著講解員一起步入石窟,講解員阿姨講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從石窟屋頂的構造、壁畫,再到石窟的彩塑,我如同聽天書一般。爸爸對我說:“你還小,聽不懂很正常,等你大了,就會對中國文化產生熱愛。”

  一路上,我們去了好幾個石窟,其中一個就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96號窟。它好大呀!光腳背就可以坐四五個人。人熙熙攘攘,我與講解員走散了,精彩的講解自然錯過了。後來,我瞭解到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叫九層樓,因為它的外圍建有九層樓閣保護著,它也是莫高窟的標誌性建築。

  夕陽西下,我們結束了一天快樂的旅行。這一天,我學到了許許多多的知識,莫高窟是我們祖國的瑰寶,體現了我們祖國的博大精深文化!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3

  我們今天來到著名的景點——莫高窟參觀。莫高窟表面看上去沒什麼特別,只不過是山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窟窿,等到進去了才知道,裡面可真是別有洞天。

  我們首先來到16——17窟,裡面有三座佛像,中間最大的就是如來佛祖,他的兩邊站著兩座佛像分別是他的兩個徒弟。牆壁上有許多漂亮的壁畫,讓我覺得很驚訝,原來古人的畫技這麼高超啊!但是我又感到很奇怪,為什麼壁畫上人的臉是黑色的呢?導遊解釋說:壁畫上人的臉本來是白色的,經過許多年的氧化作用,白色的顏料才變成了黑色。

  我們又來到了一個洞窟。這個洞窟裡有一座橫臥著的佛像,他的眼睛半睜半閉。導遊說這是他去世時的樣子,表示他不是死了,而是睡著了,所以他又被稱為“睡佛”。

  還有一個洞窟的牆壁上畫著一幅連環畫,講的是這樣的一個故事:從前有三個王子,其中的小王子就是佛祖。一天,三個王子騎著馬去森林裡遊玩,路上碰到一隻母老虎和七隻小老虎。母老虎骨瘦如柴,沒有奶水餵養小老虎,眼看著它們就要被餓死了。小王子就脫掉衣服讓母老虎去吃他,可是母老虎沒有力氣。於是小王子就爬到山上,用竹子刺破自己的血管,並從山上跳了下來。小王子死了,母老虎吃了他,母老虎和小老虎都得救了。這就是佛祖“以身飼虎”的故事。這個故事太感人了,讓我感受到了佛祖的大慈大悲。

  我最喜歡的還是“九層樓”。九層樓高大壯觀,但它並不是真正的樓房,它的裡面是空心的,擺放著一尊巨大的佛像,腳掌的厚度比人還要高,他就是“彌勒佛”。導遊說彌勒佛現在還是一個高僧,他是未來佛,等他成了佛,人世間的生活將會變得非常美好。多麼令人期待啊,真希望他能早點成佛。

  參觀結束了,莫高窟巨大的洞窟、佛像以及精美的壁畫深深地打動了我。莫高窟是佛教文化藝術的瑰寶,我們一定要好好地保護它!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4

  在中國西部甘肅省敦煌市東南25公里處鳴沙崖壁上,長長的棧道將上下四層的近五百多個石窟曲折相連。在蒼茫的戈壁中,形成一道巍巍壯觀的奇景,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便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殿堂——莫高窟。今天我就隨著爸爸媽媽,來到了這個神秘的地方。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最初開鑿於前秦建元二年,距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

  首先,我們跟隨導遊來到第220窟——維摩詰的故事。阿彌陀佛經變中間畫碧綠的水池,這象徵著佛經所說的七寶池、八功德水。水池中阿彌陀佛坐在水中的蓮花空座上說法,兩側是觀世音、大師至菩薩。周圍有許多聽法菩薩,從壁畫上來看,阿彌陀佛雙眼炯炯有神,維摩詰坐在那裡彷彿是在聽那些他認為沒有用的東西,就產生了動靜結合的樣子,看起來十分有趣。我們還參觀了許多小的洞,其中我映像最深的是“彌勒大佛塑像”和“臥佛”了。彌勒大佛塑像俗稱“通往佛國的九層樓”說它九層樓是因為大佛高達35米。佛雙腿下垂,作倚作之勢,雙目俯視,一手上揚,一手平伸,大佛超常的高度,產生出一種震懾人心的氣勢和威力。“臥佛”是佛涅。長15米的佛靜靜的躺在佛床上,他頭靠在枕頭上,右手枕在頭下,雙目半閉,神態安詳,彷彿一個假寐的少女。大佛後,壁畫上的人物,表情各不相同,有的嚎啕大哭,萬分悲痛,有的則充滿快樂喜悅之情;有的充滿憂鬱,有的則表情淡定。人物的表情、動作不同,對佛的瞭解境界也就不同了。

  我們參觀了很多的洞窟,每一個都有它的文化背景,它們給我帶來了不同的感受和深刻的影響。讓我對祖國的`文化又有了更多的瞭解。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5

  三危山中,講解的孩子聲音清脆而不含糊,像是薄荷般清爽。窟星星點點地綴在上面,時疏時密,好像被某個有著寬厚手掌的老人細細揉搓過一遍,再從指縫間撒漏在山間。那些窟有著落滿灰塵的舊皮囊,有一絲不復存在的意味,而人卻能實實在在地感受到存在的氣息,那氣息底下,卻是飄忽不定的神秘,和真切的、令人神往而想要去回應的召喚。

  時而有窟的上部會存在著被風雨洗滌過的飛天壁畫,朦朦朧朧,透著不水潤卻靈動透明的彩色,可窟的故事,卻不是時有時無。膠底鞋在九層塔之下的花磚上輕輕地按壓,定神細視,只見不少磚上精細的蓮花花紋因時光的洗滌,早已被磨損得不留痕跡,或是凹陷崩裂。想必,那些古老的文物,無論是窟內的還是窟外的,總有一天會被時間攜走,不再回頭。

  踏進莫高窟96窟,只見身為龐然大物的彌勒像在卑微的遊人面前是那麼的高大而不可侵犯。他巍峨似一座山,微闔眼,似是在俯視腳下凡夫俗子們的低語,又猶如安詳地普渡眾生;他厚實而寬大的手掌靜靜側立,一襲長袍風塵僕僕,唯有上部未破損的星點藍綠花色,與下端紋路紅與綠交錯縱橫。傳說五十二億七千年後,彌勒成佛,而世界將變為充滿極樂的淨土,而那時候,這些瑰麗的珍寶是否還能存在在那極樂世界?壁畫上是被氧化的菩薩像,本應可以看到他們仁慈的帶笑的眉眼,而可見的,只有那一張張沒有五官的黝黑麵孔。偶有幾位壁畫中的菩薩眉眼清晰可見,卻因人為破壞而坑坑窪窪,有的被剮去了眼,有的被消去了唇,有的被燻黑了面孔,甚至面目全非,無“顏”以對。最終剩下的完好壁畫,寥寥無幾。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6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有許多藝術珍品,我要介紹的就是中國藝術奇蹟之一——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多在莫高窟,它的來歷很是特別。傳說,有一位樂尊和尚在公元366年雲遊至此,見鳴沙山上有吉祥異象,便在這裡建造了第一個石窟。後來,許多商人為求生意發達,紛紛在此開鑿石窟,並請人畫上神靈的形象,一直延續了10個朝代、1200多年。這時的壁畫十分簡單,多以飛天為主,沒有立體感和具體內容。而且商人都是透過絲綢之路的印度人,所以形象多為皮膚黝黑的印度人。

  到了十六國時期,形成的壁畫不多,以因果報應、苦修行善的故事畫和說法圖為主,開始出現大概的內容了,人物也出現了大概的五官,但他們半裸體,有著極其誇張的動作,帶有西方佛教的風格。

  北魏時期的壁畫內容增加了許多,出現了離奇曲折的因緣故事,人物的臉略顯袖長,線條更加熟練圓潤,顯得更加真實、可親,偏向中原人。

  北周時出現了一種新式的佛像畫,菩薩們體態短壯,半裸或著僧祉衣,腰裹重裙,肩披大巾,部分臉呈白色,像一種特殊的裝扮。值得一提的是,壁畫所用的粉白色會被氧化,所以現在看到的壁畫人物臉都是黑色的。

  隋唐是敦煌壁畫發展的昌盛階段,出現了經變類壁畫100多幅,風格明亮歡快,細節也更多,更有立體感,徹底演變成中原人形象,很有時代特色,出現了較多成對的飛天,優美而空靈,為藝術佳品。

  敦煌壁畫是珍貴的藝術瑰寶,可惜在元代就開始逐漸衰落,再加上後期沒有好好保護,已經風化消失了很多,還是很值得去欣賞一下。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7

  走進莫高窟,我們走進了過去的敦煌,走進莫高窟,我們走進了河西走廊的悠悠歲月,走進莫高窟,我們走進了古中華精緻工藝歷史的滾滾長河……

  是那腳下踩著的石磚,讓我們走進了歷史:有的很完整,上面雕刻著精緻的紋樣,讓人憶起古人民用簡陋的工具和自己的雙手,反反覆覆地勞作著。還有的有部分破損,原本尖銳的破損處被歲月磨圓了稜角,是不是曾經戰亂的鐵蹄將它打破。

  是那精緻的壁畫、雕塑工藝,讓我們走進了歷史:那先用木架固定,再用泥打出模子最後用顏料塗色的工藝讓人不由得拍手稱讚古工匠的智慧,那丹青妙筆勾勒的圖樣極細膩如繡花針落地,筆鋒由濃轉淡間讓人不由得遐想曾經老工匠們拿著筆靈活地轉著手腕,那隨著光照而逐漸變化,最終頓悟展露笑顏的佛像,讓人驚歎,他們的身上傳承著古老的製作手藝和工匠精神。

  是那別國的器皿紋樣,讓我們走進了歷史:那眼中閃爍著耀眼的光,是西域的琉璃珠,那菩薩衣裳上多姿多彩的西域紋樣,青墨丹紅點綴、塗抹間,滿是當年漢族對外貿易、經濟的盛況,哪怕是顏料,也是藍寶石、青松石製作而成的。

  是那搖搖欲墜的木房和後世的修繕,讓我們走進了歷史:那破舊的木房岌岌可危,歲月的塵已經蓋滿,那是百年前的虔徒所修建的,那壁畫上的千人佛,內外不同的畫風,那原已褪色的佛像被一筆一筆仔細的重新上色,是多麼堅定的信仰啊!

  走進,是用車一米一米地駛進,是用腳一步一步地邁進,是用心一點一點地靠近。

  走進歷史,是心靈的對話,更是跨越時空的凝望。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8

  指尖,是那粗糙不平的牆面,粒粒來自於各個品種的小石頭,鑲嵌在上面,看似有些髒,但觸控後,卻不帶一點塵土。我實在難以想象,古代的人民究竟是怎麼用一釘一錘,這樣簡陋的工具,在這樣堅硬的石牆上,鑿出一個個大小不一的石洞,創造出一個個古代的絢爛文明。

  隨著“啪嗒”一聲的開鎖聲,戶外燦爛的陽光,開始照進了石窟洞裡,原本的昏暗,瞬間明亮了起來。低頭向裡走去,空氣突然變得陰冷,低沉,彷彿能聞到一股淡淡的腐朽味,那是時間的味道。

  抬起頭時,眼睛因驚豔變得有些放大,雖然事先有在電影上看到過,但當人真真切切地站在那裡時,帶來的震撼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圓頂式或尖頂式的建築結構框架,給予了壁畫和塑像的充分空間,每一個石窟洞裡無一不外都是佛像像,旁邊還站著他的弟子或幾個菩薩,但只要稍微留心看,你就會發現,每一個都是不一樣的,隨著雕塑者的朝代時代不同,那些佛像也因此而變化,如唐代,菩薩的小腹微隆,體現了唐代以胖為美的審美,而其他朝代又各有各的特色。牆壁上,畫著千佛像和飛天,每一個石窟的單個大小都不一樣,但都上色精美,勾勒精緻。

  每一個石窟藝術,經過時間的推移,都有些損耗,後代又為了保護,對其進行覆蓋上色,聽到、看到這裡,我突然明白了其實並無多少科學理論支援的佛教文化,為何能在國內傳播開來,它是人民的心靈寄託,當戰爭帶給他們慌亂貧苦,當暴君帶給他們殘酷虐待,只有佛教給予了他們心靈的慰藉,讓他們行善以祈求下輩子的好運。

  古代人民天才卻又可悲的命運。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9

  暑假裡,我來到了甘肅省塔克拉瑪干沙漠的敦煌莫高窟,據說這裡是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足足有500個洞窟,是一個歷史的奇蹟。

  我們到了莫高窟,首先看見的是這裡最有名的建築---九層塔,這個洞窟顧名思義,一共有九次層,從外表看上去上窄下寬,頂上還插著一根針,甚是宏偉,古人居然這麼早就學會如此高超的技術了,要不是有考古學家的證明,真是讓人難以置信,他們真是偉大啊!進入洞窟,眼前最注目的是一個巨大的佛,目測至少有三四十米之高,七八米之寬,高大雄偉的外觀令人驚歎不已,旁邊還坐著兩個小佛,坐在地上,十指併攏,看上去十分莊重。四周的牆壁上還有許多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與神有關,看上去十分生動形象,活靈活現,與現代藝術可以相比。

  走出九層塔,第二個就是100號洞窟,剛走到那條走廊上,就可以看見四個拿著武器的佛像,似乎像是在保衛著裡面的金銀財寶。走到了主窟,洞有兩三米左右,在天花板的位置,畫了許多奇奇怪怪的圖案,我想:這不就是傳說中的陣法,走進這

  裡面,就會發生許多的奇怪的事情。我連忙退到了旁邊,離開這陣法的詛咒,就在我退後的時候,我還發現了很多小洞,往下望去,能看見許多四通八達的地道,不知是用來幹嘛呢?而在旁邊的牆,很多佛像都在壁旁邊,像是在祈禱的著什麼。

  走出洞外,最後兩個洞窟與前兩個洞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第四個洞窟裡有一個巨大的銅鈴,令我震撼不已。

  洞窟都參觀完了,我們來到外面的博物館,裡面記載著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的故事,見證了敦煌研究的歷史,也呼籲我們要守護這裡,不要去破壞這個奇蹟,要讓這個歷史的奇蹟一直存在下去。

  這次敦煌旅行,使我受益匪淺。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0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王佳欣,歡迎大家來到敦煌,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建於十六國的前秦時期,有洞窟七百三十五個,壁畫四點五萬平方米,泥質彩塑二千四百一十五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87年,莫高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百聞不如一見,一進門,你們便會看見許多壁畫,大家跟我往上看,莫高窟四百九十二個洞窟中都畫有飛天。憑藉飄曵的衣裙、飛舞的綵帶而凌空翱翔的飛天。其姿態多樣,體態輕盈,富有生氣。但最有特色的是一幅大畫:上面畫了一排女子,她們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和真人一般高!旁邊是為她們打傘的奴才,皇帝則坐在龍椅上,好像在挑選哪個女子才適合做他的娘娘,這幅畫畫得非常逼真,眼前彷彿出現了那個緊張而興奮的畫面。

  洞窟北壁繪製了《張騫出使西域》,講述了霍去病在攻打匈奴勝利後獲得了兩個“祭天金人”,漢武帝雖每日帶領群臣焚香禮拜,但不知金人名號,故而派張騫赴西域問金人名號的故事。畫面上漢武帝騎在馬上,群臣持傘與張騫告別,張騫一行人馬長途跋涉已近大夏國,城外已有比丘出城迎接。

  走過壁畫區便來到了彩塑大睡佛面前。它躺在一個畫滿佛像的石床上,頭在石枕上微斜著,一手放在頭下,一手放在彎曲的腿上,床前還放著一雙石鞋,它的眼睛閉著顯得那麼安祥,嘴角微微揚起,彷彿正做著美夢,夢裡是那千年歷史。

  你們對敦煌莫高窟瞭解了嗎?壁畫和彩塑互相結合,互為一體。你們看了有什麼感受呢?如果喜歡,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1

  很久,莫高窟在我心中是不變的神話,大漠,敦煌,神一樣的地城,讓我仰而生畏,不可觸及。

  茫茫大漠,當三危山閃耀出攝人心魄的金光,當樂樽和尚在月牙泉的映照下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我的心,便已被束縛於此,在千里之外的北國,遙望。似乎,我看到了,看到了窟內盤旋不息的色彩與信仰;似乎,我聽到了,聽到了鳴沙山千年不斷的迴響。大漠,敦煌,莫高,神一樣的地方,永遠遍地金黃,那是滿地生命的明亮!

  莫高窟是活著的,它是活了一千多年的生命。它見證著歷史,記錄著歷史,聆聽著歷史。它就像一個無聲的傾聽者,聽著歷史的低吟淺唱。莫高窟是絕美的,但它永遠不是藝術品,因為膚淺的藝術品永遠不及莫高窟的深度。莫高,意味著文化,意味著美。還意味著永久的信仰莫高窟是站在歷史的高度俯視人類。是人類文明的精粹,是人類靈魂的凝結。它是永恆,是神的力量。

  不是妖豔,不是淒涼,莫高窟的顏色是渾厚,因為,它積澱了一千多年的風沙,它撐起了一千多年的分量。朝代的興衰,歲月的輪迴,生命的存亡,莫高窟中,有辛酸,有甜美,有苦澀,有憤恨這些味道,這些情感,交織著,鋪灑著,飛揚著,洋洋灑灑地築成了一個莫高窟,一個永久的神話。

  莫高窟,是一首意蘊深長的詩;莫高窟,是一支悠遠迴旋的古曲;莫高窟,是一個永遠不滅的神話。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2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從公元幾百年到現在,中國擁有了許多世界級文化遺產,如,規模宏大的秦始皇兵馬俑、綿延無際的萬里長城等等,都十分壯觀。而在這些遺產中,有個叫做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名:千佛洞。地理位置在河西走廊的西端,也就是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先秦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等歷代的興建因而建成如此巨大的規模據。據百度上搜集的資料個紹:莫高窟有洞窟735個,壁畫4.5萬平方米,泥質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

  據唐《李克讓重修莫商窟佛龕碑》一書的記載,前秦建元二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便在巖壁上開了第一個石窟,之後法良禪師等又在比建洞修禪,稱之為“漠高窟”。後來因“莫“和“漠”通用,便改為了“莫高窟”意思是沙漠的高處。之後又因為北魏,西魏、北周時得到王公貴族們的支援與隋唐時期絲綢之路的繁榮,莫高窟也隨之變得更加興盛。然而到了北宋、西夏和元代時,莫高窟逐漸開始衰落,元代以後己經完全停止開窟,漸漸冷落荒廢。直至乾隆二十五年,也就是1760年。敦煌的經濟才開始恢復。敦煌的經濟才開始恢復,莫高窟也開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莫高窟的每個石均是由洞窟建築繪畫、彩塑構成的。據相介關紹,煌熟石窟存有500多個洞密中有繪畫、彩塑492個,洞窟建築最大有200多平方米,最小才不到1平方米。主要形式有禪窟、中心塔窟、佛龕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繪與彩繪結合的彩塑內容多為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等。彩塑形式有圓塑、彩塑,影塑等。

  我國古代藝術家繼們在繼承了中原漢和西域民族藝術之外,吸收、融化來了外來的表現手法,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宗教,民族關係,中外友好往來等提供了珍貴資料,是人類珍貴的文化寶藏和精神財富!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3

  在我們人類絢麗多姿、異彩紛呈的歷史創造中有四種文化範圍最廣、自成體系、光芒四射,他們是希臘文化、伊斯蘭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國文化;而這四種文化在一個地方迷人地交匯過,並被最燦爛的表現出來,這個地方就是中國的文化聖地——敦煌。今天,我們一起來到敦煌莫高窟,親自體驗了莫高窟的無限神奇魅力。

  我們來到了第96窟,導遊說這座大佛高35.5米呢!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它有十幾層樓那麼高,站在他腳下,仰望大佛,感覺我們就像一隻只渺小的螞蟻。這麼高大的佛像,古代的藝術家卻把它雕塑的線條流暢、栩栩如生。

  接下來,我們來到第130窟,這座佛高約26米,是莫高窟第二大窟。古代匠師將佛像頭部塑的較大,高達7米,超過人體的正常比例。匠師巧妙地利用來自洞窟前明窗的光線在這些面上投下的陰影,使得我們抬頭仰視的人覺得佛像五官輪廓分明,高大雄偉、莊嚴神聖。由於長期被流沙掩埋,受潮氣侵蝕,此畫已受到嚴重損壞。

  隨後,我們又來到第148窟,這是佛像的涅槃塑像。佛身長14.7米。由於涅槃像採用橫臥姿勢,俗稱為“臥佛”或者“睡佛”。塑像雖然經過後代重修,但佛像仍然線條流暢。因為孔子有72個弟子,所以臥佛身邊也有72個弟子,它們形態各異都站在臥佛後面。因為這座佛像已經涅槃,所以這個洞窟形狀像棺材,洞窟壁上和頂上全部畫滿了姿態萬千、栩栩如生的佛像。

  我們又參觀了第17窟、103窟、112窟……其中有些洞窟的佛像都被卑鄙的盜賊給盜走了,有的被賣到國外展出。我國珍貴的文物流失了,多麼可惜啊!

  離開莫高窟,我萬分捨不得,心裡默默祝願著:擁有無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啊,希望你永遠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燦爛輝煌的一頁……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4

  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中西文化經濟交流的“絲綢之路”。敦煌,地處“絲綢之路”交通樞紐,東來西往的文化都在此交匯,極大地促進了它的繁華。“敦”意為“大”,“煌”意為“盛”。

  道士王圓祿在1900年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裡面完好儲存著歷代文書、寫經、文物4萬餘件。這一發現被稱為本世紀世界文化史上最有價值的發現。它轟動了世界。它的規模之大、歷時之長、內容之豐富、技術之精湛、儲存之完好都是舉世罕見的。

  敦煌壁畫,始自十六國,歷經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回鶻、西夏、元直到清代。1500年來,敦煌壁畫既有整體的風格特徵,也有不同的時代特徵。

  魏晉南北朝時期。敦煌壁畫,是在石窟的窟頂、四壁以及佛龕內外創作的。因此石窟的形制、佛龕的大小以及彩塑的內容、擺放等都會對壁畫產生影響。

  有佛像和說法圖,以彩塑為主尊,四周繪菩薩、飛天像,或者直接繪佛說法圖。也有佛教故事畫,包含佛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和因緣故事。還有經變畫。

  隋唐時期,莫高窟石窟藝術進入全面發展時期。此時,石窟形制有所變化,以覆鬥形殿堂式石窟為主,中心塔柱窟已不再是主流窟形。覆鬥形石窟窟頂的中間是方形藻井,四邊常常繪製千佛圖或說法圖。主室西壁開設大型佛龕,龕內供奉彩塑佛像,龕內後壁繪有弟子、菩薩及諸神像等。南北兩壁、東壁門洞兩側通常繪製經變畫,東壁門洞上方常常繪有說法圖。

  五代時期的敦煌壁畫,大體與晚唐壁畫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相似的是內容和形式,比如藻井花紋,四披畫千佛,四壁畫大型經變畫和供養人畫像等;不同的是時代風尚,比如有些石窟牆壁上出現了大型聯屏式連環畫和山水畫,鋪演佛傳故事或者佛經。

  西夏和宋朝,敦煌壁畫仍以佛像、經變畫為主,又有少量的佛教史蹟畫。宋以後,經變畫逐漸減少。到了元代,尊像畫取代了經變畫。同時,壁畫規模縮小,內容減少。從風格來說,元代壁畫分為藏密壁畫和中原壁畫,兩者風格大相徑庭。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5

  大家好,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敦煌莫高窟,那麼,首先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莫高窟的構造。

  莫高窟,它開鑿於敦煌城東南25公里的鳴沙山麓崖壁上,前臨宕泉,東向祁連支脈三危山。它上下分佈一到四層不等。分為南、北兩區,其中南區是禮佛活動的場所;北區的243個洞窟是僧侶修行、居住、瘞埋的場所,內有修行設施、土坑、灶坑、煙道、壁龕、燈臺等,但多五彩塑和壁畫。彩塑2400多身,壁畫4.5萬多平方米。莫高窟南北長約1600多米,上、下排列有10層,高低錯落有致,鱗次櫛比,形如蜂房鴿舍,異常壯觀。這莫高窟有那麼多彩塑和壁畫。讓我們繼續向前遊覽。

  我們現在可以看見許許多多的壁畫,你們看,這些壁畫,每一幅都是那麼栩栩如生。尤其是這些“飛天”的壁畫,它們被以前古代唐朝的人們譽為“天衣飛揚,滿壁風動”,它們已經成為了敦煌莫高窟中壁畫的象徵,大家可以盡情欣賞。

  莫高窟,不僅有壁畫還有數不勝數各種各樣的佛像,也很著名。大家向前看,這有樂尊和尚、彌勒佛、東方微笑、三世佛、金剛力士等等,在這裡,大家可以看到這些佛像雕刻的也很精美。

  而且,這莫高窟中所珍藏的藝術珍品是中外交流的瑰寶。敦煌可是古代絲綢之路3上的重鎮,我們中國人都把這雄偉、壯麗的莫高窟稱為甘肅的一顆亮麗的明珠。

  說到這兒,我還想起莫高窟的一個傳說,我來給大家講一講:在公元366年,有一位叫樂尊的僧人云游到鳴沙山東麓腳下,此時,太陽西下,夕陽照射在對面的三危山上,他舉目觀看,忽然間,他看見山頂上金光萬道,彷彿有千萬尊佛在金光中閃爍,又好想像香音神在金光中飄舞,一心修行的樂尊被這奇妙的佛光影象感動了,他認為這就是佛光顯現,此地,是佛祖的聖地。

  敦煌那悠久的歷史,透過這些美麗的畫像和這些逼真的雕像,透露出了濃厚的文化氣息,讓人陶醉在其中!這就是甘肅敦煌莫高窟,甘肅的一顆亮麗的明珠!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6

  敦煌莫高窟是個美麗又神秘的地方,課文中說,它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今年暑假,我就要去看看它的真面目。

  因為我們提前一個月訂了票,所以我們有機會去看數字電影。裡面講的是莫高窟的來歷。在公元366年,有一位叫樂僔的和尚,看到三危山上佛光萬仗,就認為是佛祖的召喚。於是在山邊找了一個小窟,鑽進去,盤坐唸經。後來,很多人看到樂僔這樣做,也在山邊找了許多深深淺淺,大大小小的洞窟。

  我們得坐大巴去莫高窟,車子開了大約十分鐘,才看到莫高窟的真面目。窟像蜂窩似的排列著,共492個。我彷彿看到了古代工匠頂著炎炎烈日,站在梯子上,聽到了他們敲擊石壁發出的鐺鐺聲。這座藝術寶庫凝聚著多少古代工匠的汗水啊!

  我們到了莫高窟,要參觀八個洞窟,一個導遊帶二、三十個人進去參觀。這些窟裡都有雕刻的佛像:最外面兩個是天王,天王裡面是菩薩,菩薩里面分別是佛祖最大的弟子迦葉和最小的弟子阿難,最中間的是佛像。每一窟裡,除了巧奪天工的佛像,還有惟妙惟肖的壁畫。那都是古代勞動人民一筆一筆勾勒出來的。古時候沒有燈,工匠們只能靠白天日照的一點時間,去勾畫這些佛像。一幅壁畫可能就要花上幾年的時間。古代人民對佛教是多麼的真誠啊!

  讓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7號洞窟:藏經洞。藏經洞的面積很小,只有3平方米,但曾經裡面藏了5萬多卷經書,是不是很不可思議呢?經書都是哪兒的呢?只要從一位姓王的道士說起。

  據說莫高窟王道士打掃時,無意間發現了這些經書。他就立刻稟報清政府,在當時,清政府內憂外患,腐敗無能,根本就沒有理睬王道士,王道士想:政府不要經書,那就說明這些經書不重要,於是就用很便宜的價格賣給外國人。現在藏經洞中的許多經書都在外國的博物館裡。

  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也更有能力保護莫高窟的文化遺產。希望有一天,我們流失在海外的文物,能夠重新回到祖國的懷抱!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7

  我們中國的文化遺產有很多。如,宏偉的故宮,雄偉的萬里長城,神奇的秦始皇兵馬俑,秀麗的西湖……而今天,我就帶大家看一看中國文化遺產之一,美麗的敦煌莫高。

  敦煌莫高窟,簡稱“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它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於十六國的前朝時期,歷經十六國、北朝、隋、唐、王代、西、夏、元等歷代的興建,形成巨大的規模。它也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內容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地。1961年,莫高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1987年,莫高窟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莫高窟擁有4.5萬平方米宏偉瑰麗的壁畫。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有的是描繪生活形象的,有的是描摹自然風光的,還有的是反映民間生活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成百上千的飛天。這些飛天有的臂挎花籃,採摘著鮮花,有的懷抱琵琶,輕撥著銀弦,有的倒懸著身子,從天而降……看著這些精美無比的變化,彷彿走進了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莫高窟還有一個面積不太大的洞窟,名叫“藏經洞”。這個洞中曾經有我國古代的各種經卷、文書、刺繡、銅像等六萬多件珍貴的文物。但是,由於清王府的腐敗無能,大量文物被掠走,剩下的部分經卷,現在陳列於北京故宮等處。

  你想知道“敦煌莫高窟”這個名字的由來嗎?“敦煌”是因為地理位置。而“莫高窟”這個名字,據唐巜李克讓重修莫高窟佛龕碑》一書記載,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樂尊路經此山,忽見金光閃耀,如現萬佛,於是便在巖壁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此後,法良禪師等又繼續在此建洞修禪,稱為“漠高窟”,意為“沙漠的高處”。後世因“漠”與“莫”通用,便改稱為“莫高窟”。還有一種說法: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無量,莫者,不可能,沒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說沒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為了。

  最美是莫高窟,而莫高窟的美,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只有親身體會,才能真正體會到它的美。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8

  敦煌莫高窟是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據文字記載,它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這個暑假,我將去看看它的真面目。

  因為我們提前一個月訂票,所以我們有機會看數字電影。它講述了莫高窟的故事。公元366年,一位名叫樂的和尚在三維山看到了佛光,認為這是佛祖的召喚。於是他在山邊找到一個山洞,走進去,坐在那裡唸經。後來,許多人看到樂這樣做,並發現了許多深和淺的洞穴,大大小小,沿著山。

  我們不得不坐公交車去莫高窟。我們花了大約十分鐘才看到莫高窟的真實面貌。洞穴像蜂窩一樣排列,總共有492個。我似乎見過古代工匠站在烈日下的梯子上,聽到他們敲擊巖壁的聲音。這座藝術寶庫凝聚了多少古代工匠的汗水!

  當我們到達莫高窟,我們將參觀八個洞穴。導遊會帶20或30人參觀。這些石窟裡有雕刻的佛像:最外面的兩個是天王,天王是菩薩,菩薩是佛陀最大的弟子葉佳和最小的弟子阿難,佛像在中間。在每個石窟中,除了奇妙的佛像,還有栩栩如生的壁畫。這都是古代勞動人民一個一個勾畫出來的。在古代,沒有燈,所以工匠只能在白天用一點陽光勾勒出這些佛像的輪廓。一幅壁畫可能需要幾年時間。古人對佛教是多麼真誠啊!

  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我們能夠更好地保護莫高窟的文化遺產。我希望有一天,我們在海外丟失的文物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19

  這個暑假,我來到了美麗富饒的敦煌,那裡有浩瀚無際的鳴沙山,有碧波如洗的月牙泉,但最令我震撼的還是那神奇的千年莫高窟。

  莫高窟經歷了十六國、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等多個朝代,在一次次戰亂中被保留了下來。它接受了時間的洗禮,是中國歷史變遷的見證人,更是那古絲綢之路上人們心中永存的吉祥。

  莫高窟展現出中國佛教藝術的燦爛輝煌、博大精深,令人歎為觀止。至今,莫高窟儲存有七百三十五個洞窟,但其中最令我難忘的還是第一百四十八窟——李家窟。

  李家窟開鑿於盛唐時期,是當時的豪門大姓李太賓所建的功德窟。這個洞窟分為前室和主室。前室中鑿有獅子和麒麟各一隻,它們神態逼真,兩隻眼睛如水晶般閃閃發光,千年過去了,它們依然炯炯有神。

  主室為拱形頂,中間有一尊長達十四米多的臥佛像,那是佛祖快離開人世時的形態,他雙目微閉,神態安詳。佛祖身後有七十三尊菩薩,神態各異。有的雙手合十,默默超度;有的雙手掩面,悲痛欲絕;還有的面帶微笑,因為他知道佛祖只有涅槃,才能夠脫離人間苦海,去往西方極樂世界,到達“常樂我淨”的永恆境界。壁畫上的飛天身著翡翠色的衣襟,襟飄帶舞,手持花籃為佛祖送行。

  莫高窟七百多窟我雖沒有一一親眼目睹,但我所見所聞,都讓我沉醉在這濃烈的藝術享受之中。千年莫高,夢幻佛宮,這神奇莫高窟,萬載不摧!

  莫高窟作文600字 篇20

  敦煌,位於我國甘肅省西部,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點城鎮。譽有“千佛洞”美稱的莫高窟,就在敦煌鳴沙山東麓的斷崖上,現存洞窟735個,分為南北兩區,每個洞窟都有編號,其中存有塑像、壁畫的洞窟多集中在南區,為古代僧侶信眾禮佛的地方。

  一進入第268窟,只見左邊有一尊交腳佛坐像,右邊是一個菩薩的壁畫。導遊介紹道:“這個洞窟是在北涼420年到439年間建好的,它位於莫高窟南區中段三層,北面與272,275窟相鄰。”聽完導遊的解說,我又發現,這尊佛像的眼睛輕輕地閉著,嘴角微翹,它的造型精巧,顏色鮮豔,我真佩服古代這些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

  遊覽完268窟,我們又來到了249號窟,這個洞窟和上一個可不一樣,這個主要的是壁畫。第249窟滿壁都是風動的神仙圖,導遊指著西面牆上那個壁畫問我們:“西披中央的阿修羅有什麼特徵啊?”我仔細的看了看,只聽有人回答:“他有四隻眼睛和四隻手臂。”“對,他還手託著日月立在大海中呢!”導遊補充道。我問導遊:“古代人就有畫畫的顏料了嗎?”導遊笑笑,告訴我:“那是的顏料和我們現在的不一樣,人們需要去懸崖上採一些珍貴的植物,然後提取精華,混合在一起,才能製成各種不同顏色的染料,這些染料的顏色不容易脫落,所以至今還這麼鮮豔。”我心中油然而生敬佩之情。

  敦煌莫高窟是先人智慧的一個證明,我們不禁嘖嘖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