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初一作文> 關於初一春節作文7篇

初一春節作文

關於初一春節作文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初一春節作文9篇,歡迎大家分享。

初一春節作文 篇1

  時光如流水匆匆而逝。轉眼間,一年又接近了尾聲。春節,一個無比歡樂,洋溢著幸福的節日。它,讓久別重逢的親人團聚,讓家家戶戶洋溢著幸福的滋味。

  在這一天裡,人們互相拜年,祝福,為新的一年做好準備。

  這一天,那麼多的習俗,讓人們團聚一堂。這一天,人們安排的滿滿當當。

  早晨,人們總會早早的起床,伸個懶腰,開始新的一年。穿上新衣服,新鞋,大人一起,便去做飯。而小孩子們,還是像往常一樣在小院裡嬉戲。只不過,大家在做事的時候,都期待著晚上……

  家人團聚在一塊,坐在一個餐桌上,吃著一樣的菜,說著統一的家鄉話,這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呀!

  孩子們早就等不及了,拿起煙花棒,叫爸爸媽媽幫忙點上,沉浸在放煙花棒的快樂中。在小院子裡,洋溢著大家幸福、快樂的笑聲。

  到了晚上,大家看春晚,賞煙花,開始幸福快樂的一年。天空中,洋溢著七彩的顏色,誰都知道,那是煙花,可它讓每個人的笑容,都像煙花一樣綻開,可唯一不同的是,那笑容不會像煙花一樣消失。

  大家都在守歲,等著24:00的到來。天空中,一個又一個煙花綻開,就像一朵又一朵蒲公英隨著風的舞蹈,飄散著,飄散著,將祝福與快樂,灑向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春節的幸福……

  這就是我們的節日——春節。

初一春節作文 篇2

  在新的一年來臨時,然後在我的家裡發生了一件趣事,到此刻為止,我還難以忘懷!

  那是大年三十的晚上,媽媽在廚房裡包餃子,我聽媽媽說在其中一個餃子裡放了鋼,媽媽還說誰吃到這個餃子,“福”就會降臨到誰的身上。那但是“福”呀!我等呀,盼呀,催催這個,看看那個,最後把餃子給盼熟了。

  熱氣騰騰的餃子一上桌,然後我便開始吃起來,但是都吃了七八個了,為什麼還沒有呢?這時,媽媽說:“不要著急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先出去一下。”我看屋裡沒有別人,我便實行了我的一個妙計:我用筷子在每一個餃子上面都捅了一個小洞洞,想看看“福”在那裡誰知大事不料,姐姐突然走了過來,說:“哎呀!這是怎樣回事?難不成餃子讓老鼠給叼了?不可能呀!”姐姐說著把目光轉向了我,“小老路,這是不是你乾的?”我的臉一下子紅了,結結巴巴的回答:“是我乾的。”“我一猜就是你乾的,你看看這怎樣讓人吃呀!”我說:“你能夠什麼都不沾,直接嚥下去不就得了。”姐姐氣哄哄的說:“這主意你也想的出來,那不就成了囫圇吞棗了嗎?”然後我差點笑出來,順手拿了一個餃子堵上了嘴,臉長得通紅通紅的,我把餃子嚥下去後,我衝姐姐微微一笑,趕緊跑入廁所當中,一陣大笑過後,我最後平靜下來了。我們只好把帶有“老鼠洞”的餃子吃進肚子裡。回來後我之後吃餃子,

  就在這時,只聽姐姐“啊”的一聲,“小老路,你快看看,然後媽媽吃到‘福’了!”我聽到這個訊息以後十分失望。但是,我衷心更期盼著新的我一年的到來的祝願媽媽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心想事成。

初一春節作文 篇3

  2月9日就是大年三十。早上,我很早就起了床,便了個小懶腰,便迅速地穿好衣服,吃完飯後,便和媽媽一起去買過年的裝飾物品。

  我們來到桃源路上,我便看見那裡人山人海,眼前呈現出一片喜慶的場面。我們來到買春聯的攤上,我突然看一副對聯,大聲讀道:“金狗賀歲家興旺!”媽媽很快地說出了下聯:“玉燕迎春福滿堂!”呵呵,媽媽真厲害!這時我看到有很多的小紅燈籠,特別的可愛,掛在家裡一定有過年的氣氛,我便精心挑選了10個小燈籠,回到家後,我迫不及待地將它們兩個兩個的掛在每個房間的大門上,家裡一下子變得特別喜慶而熱鬧了!

  晚上,我們全家人吃完年夜飯後,我看到了外面的煙花世界,窗外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多彩。看那千姿百態的鮮花多美呀!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大紅花”,有的像“滿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這些煙花使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

  看完煙花後,我又來到電視機前面坐下來看“春節聯歡晚會”,今年的春晚的節目有相聲、小品,魔術、歌舞等,尤其是相聲、小品讓我們哈哈大笑;唱歌、舞蹈和我們載歌載舞……多麼像是空中花園!

  過新年的感覺真好,我喜歡過年。

初一春節作文 篇4

  春節,顧名思義,應該是慶祝春天到來的節日,是我國乃至華人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傳統節日。從臘七臘八到正月十五,人們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悅中。那些天南地北的親朋故舊,不顧山水阻隔,以敬拜父母的名義回家,以親人團圓的名義回家,相聚在春節裡。

  春節的重頭戲,要數團年宴。這一天大人們最為忙碌。廚房裡熱氣蒸騰,煎炸蒸煮飄香,鍋碗瓢盆齊鳴;爺爺奶奶刀工精湛,爸爸媽媽廚藝得。像我這樣懶散的人,也要參與收拾屋子,接待客人。而我更期待團年宴的早一點開席,以便大快朵頤。

  下午四點,親人陸續到齊,一番寒喧之後,論資排輩入席。滿桌的菜餚,滿杯的瓊漿,滿滿的親情,瀰漫整個空間。親人們先拜列祖列宗,又祝福爺爺奶奶、父母等長輩,然後是兄弟姐妹的互相祝福或調侃。酒過三巡,氣氛更加熱烈,有敬酒的,也有賴酒的,酒杯碰得咣噹作響。一頓團年飯,起碼要拉扯上一兩個鐘頭才肯罷休。

  親人們無論喝多少酒,卻總忘不一件事,就是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客廳里人多擠不下,就看臥室的電視、書房的電腦,甚至用手機瀏覽。當春晚主持人敲響新年的鐘聲,成千上萬的煙花昇天燃放,將城市映照得好似一座五光十色的迷幻城。

  除夕過後,便是大年初一。放眼望去,大街上,車水馬龍,小巷中,行人如織,出行拜年的人,絡繹不絕。大人小孩,無論在什麼地方相遇,都是互道祝福,新年快樂之聲,不絕於耳;禮花鞭炮共鳴,震耳欲聾。

  春節,就這樣悄然而至,又這樣漸行漸遠。春節,既然是春天的節日,讓我想起不知名的詩句:

  春天何其多,屬於你的春天有幾何?春天把希望給人,你給春天什麼?

初一春節作文 篇5

  春節,一個喜氣洋洋的節日,閤家歡樂、趣事無窮,不信,你瞧瞧......

  17號晚,除夕之夜,我們為了好好熱鬧一下,就去買了一些火炮,來慶祝一下狗年的最後一個晚上。我們把買的天旋、地旋、空降傘兵等火炮拿到小區廣場的平臺上放。我們先把“七彩繽花”點燃,然後往後退,只見“七彩繽花”冒出了許多顏色的火花,弟弟想過去看看,結果褲子被冒出來的火花燒了一個大洞。我們又之後放“空降傘兵”,姑父把它方向立反了,就沒放成,樂得我們哈哈大笑。我們又放了“閃電炮”鞭炮聲震得耳聾,我放得既興奮又有點畏懼,我很快就放完了。輪到弟弟放了,他拿著火炮亂舞,想射我們,結果他的火炮被自己不留意弄彎了,這樣好危險呀,弟弟就是有點不聽話。姑父就拿起弟弟未放完的火炮繼續放,火花四射,我們連連後退。可我後面就是一個1米多高的懸崖,下面又是水泥地,我就頭朝地掉了下去,落地後成了一個“大”字,疼得我大叫,媽媽只好揹我回家了,真遺憾沒能把火炮放完呢。

  回到家,我們繼續看春節晚會的節目。12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四周鞭炮聲隆隆地響起,五彩繽紛的煙花映紅了天空。我和弟弟開始踩氣球了,弟弟見一個大氣球怎樣也踩不爆,然後就一屁股坐下去了,可氣球又飄到其它地方了,弟弟坐了個空,屁股被摔疼了。我趁機也去坐那個氣球,氣球到是被我坐爆了,但我也被摔了一跤,我和弟弟真是同病相連呀。眼前的氣球越來越少了,我們踩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只剩最後一個氣球了,它但是我的“命根”,絕不能落到別人手裡,我把弟弟一推,把氣球搶到了手中,弟弟又來搶,結果不留意被壓爆了,真是有驚無險。氣球踩爆的聲音並不亞於外面的鞭炮聲呢。

  屋裡笑聲、祝福聲不斷,拜年了拜年了,我祝大家豬年大吉。

初一春節作文 篇6

  盼啊,等啊終於來臨了,來臨了人們最喜愛,最熱鬧節日——春節,這個喜氣洋洋,歡天喜地節日。

  乾淨小巷衚衕,清脆響亮鑼鼓聲。春聯、門神、紅燈籠都張貼懸掛在家家戶戶門口。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春節歡樂氣氛中。

  我與家人一同來到大街上,街上人絡繹不絕,有人買年貨,有人聯……我走到一家聯看了看,看到了一副春聯寫得很好:“迎喜迎春迎富貴接財接福接平安”橫批:吉祥如意“一帆風順年年好萬事如意步步高”橫批:五福臨門……街上五彩繽紛,各種各樣人都有,各種各樣貨物全都齊全,琳琅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麼都難選擇!回到家裡就忙著貼年畫,貼春聯,家家都貼年畫不一樣,有正著貼,有倒著貼,真是千奇百怪啊!這時候就是小孩子歡樂天地,因為爸爸媽媽們貼好年畫後就到中午了我還記得上次回來家過年那桌豐盛佳餚,雞鴨魚羊,什麼都有!

  春節為什麼會如此熱鬧呢?相信大家都知道來源於據說從前有個叫年怪獸,天天來搗亂,可是有一次,人們發現只要發出響聲或穿上紅衣服,年就不敢靠近。以後人們就每到春節就放鞭炮,掛紅燈籠了。

  我太喜歡春節了!

初一春節作文 篇7

  春節剛剛過去,人們還沉浸在新春歡樂的氣氛中。孩子們還在想著震耳欲聾的大風車、二十四響的大空竹、五顏六色的風箏……咿咿呀呀地哼著不知從哪兒學來的“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的歌謠。然而,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春節的“吃”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嘛。

  逛逛街,你會嚐到一人多高的糖葫蘆,北京的風味灌腸,炒肝,茶湯,艾窩窩,年糕,臘八粥……北京人的“食”不但可口,而且像四川的“文君酒”,雲南的“過橋米線”一樣,都寓意著一定的含義或有源遠流長的歷史。 陰曆十二月八日,北京人有熬粥的習俗,據史書記載“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民間亦作臘八粥,以米果奈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由此可見,北京的臘八粥起源於宋代,距今有近千年的歷史了。 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北京人要吃餃子。

  除夕之夜,在那“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的子時,家家放鞭炮,後吃餃子,驅除過去一年的晦氣與邪惡,祝福一元復始,永珍更新。交接子時的`交子,正是餃子的諧音,北京人也有“團圓餃子”、“長壽麵”的說法。 舊時北京人有春節前蒸好夠幾天吃的饅頭的習慣,以備春節期間每天食用,叫做“萬年糧”,即年年有餘糧。 新春佳節的食物還有許多是有寓意的,就不一一列舉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小吃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隨之中國的餐桌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一般市民而言,五十年代的代表食物是紅燒肉,如今,人們對肉尤其是肥肉已不感興趣,而把目光放在雞鴨魚蝦上了。據說,北京的一個三口之家,過春節購買食品的錢在千元以上,恢復了孔子的“食不厭精”的傳統。隨著烹飪技術的普及,人們的也越來越高。

  中國素有“吃的國度”之美稱,外國來賓參加國宴,無不被山珍海味之美味所傾倒,無不為美味佳餚之豐富而膛目結舌……中國是君子之邦,泱泱大國,是個熱情而好客的國度!然而,最讓人難忘的莫過於春節的“吃”了,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嘛。 逛逛街,你會嚐到一人多高的糖葫蘆,北京的風味灌腸,炒肝,茶湯,艾窩窩,年糕,臘八粥……北京人的“食”不但可口,而且像四川的“文君酒”,雲南的“過橋米線”一樣,都寓意著一定的含義或有源遠流長的歷史。 陰曆十二月八日,北京人有熬粥的習俗,據史書記載“十二月八日,賜百官粥,民間亦作臘八粥,以米果奈成之,品多者為勝,此蓋循宋時故事”,由此可見,北京的臘八粥起源於宋代,距今有近千年的歷史了。

  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北京人要吃餃子。除夕之夜,在那“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的子時,家家放鞭炮,後吃餃子,驅除過去一年的晦氣與邪惡,祝福一元復始,永珍更新。交接子時的交子,正是餃子的諧音,北京人也有“團圓餃子”、“長壽麵”的說法。 舊時北京人有春節前蒸好夠幾天吃的饅頭的習慣,以備春節期間每天食用,叫做“萬年糧”,即年年有餘糧。

  新春佳節的食物還有許多是有寓意的,就不一一列舉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小吃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隨之中國的餐桌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一般市民而言,五十年代的代表食物是紅燒肉,如今,人們對肉尤其是肥肉已不感興趣,而把目光放在雞鴨魚蝦上了。據說,北京的一個三口之家,過春節購買食品的錢在千元以上,恢復了孔子的“食不厭精”的傳統。隨著烹飪技術的普及,人們的也越來越高。 中國素有“吃的國度”之美稱,外國來賓參加國宴,無不被山珍海味之美味所傾倒,無不為美味佳餚之豐富而膛目結舌……中國是君子之邦,泱泱大國,是個熱情而好客的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