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摘抄> 碧螺春的摘抄

碧螺春的摘抄

碧螺春的摘抄

  ●【第七十七世】 茶盅未涼,碧螺春苦,猶記當年醉西湖。相思化毒,噬心嗜骨,斯毒不治情不訴,誰記秋幾度。

  ●春

  紅暈

  七彩雲

  偏安天倫

  引江南才俊

  天行健地勢坤

  江山盡飲碧螺春

  風蕭雨歇雪困

  萬物輕靈運

  飄逸尚韻

  舞風雲

  乾坤

  春

  ●一杯茶端上來,不同的人可以做出不同層次的判斷。你說是綠茶,就像說出黃種人一樣,對了。說是細嫩炒青?說出了國籍了,又進一步。說是龍井或碧螺春?叫出人名,原來你認識她。 ----潘向黎《茶可道》

  ●傳統蘇州人是很有形狀的,我小時候在小巷還偶爾見到,現在跑遍城裡,蘇州人都像印度紅茶了,反正我說不出話不出此等風味。這話過了,得罪。碧螺春常常被種在枇杷樹下、楊梅林中、板栗園間,耳濡目染,儘管身不能像枇杷打金彈、楊梅落紅丸、板栗推敲毛粒子,但氣息上早已與枇杷楊梅板栗的花香果香難解難分。之所以碧螺春香氣是小小的、含蓄的、凝鍊的、內斂的,因為枇杷楊梅板栗開花,它們的花就是小小的、含蓄的、凝鍊的、內斂的,不注意的話,沒覺得是在開花。枇杷楊梅板栗的果實也是如此,上面說到碧螺春香氣的形狀沒有山茶花形更沒有牡丹花形那麼肥大,也可以這麼說,碧螺春香氣的形狀沒有西瓜更沒有冬瓜那麼宏偉。甚至比一粒藍莓還小。 ----車前子《茶墨相》

  ●四說碧螺春茶。此茶產江蘇太湖洞庭山。傳說山中有一碧螺峰,石壁上生出幾株野茶,生得茂盛,茶農上山摘得,竹筐已滿,遍放在懷中,不料異香噴發,眾人皆呼‘下煞人香’。康熙皇帝品了說味道極好,其名不雅,更名碧螺春。各位請看,此茶條索緊結,捲曲成螺,沖水再擲,照舊下沉,又與果園套種,嗅之有茶香果味,實為絕品。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

  ●青梅竹馬碧螺春是寂靜之茶,沒有慾望一些人嫌碧螺春淡。碧螺春就要淡,它用它的淡,固執地給喝茶者留下印象。或許多年以後,花前月下,波瀾不興,我們又會回憶起碧螺春來,覺得這淡,如此典雅,哦,原來碧螺春一生修養,就修養這淡。碧螺春的淡,淡而有味,“人淡如菊”,一位窈窕淑女肌膚粉嫩身材嬌小跳出紅塵之外。碧螺春是寂靜之茶,沒有慾望。 ----車前子《茶墨相》

  ●我帶上一把木梳去看你

  在年少輕狂的南風裡

  去那個有你的省,那座東經118度北緯32度的城。

  我沒有百寶箱,只有這把桃花心木梳子

  梳理閒愁和微微的偏頭疼。

  在那裡,我要你給我起個小名

  依照那些遍種的植物來稱呼我:

  梅花、桂子、茉莉、楓楊或者菱角都行

  她們是我的姐妹,前世的鄉愁。

  我們臨水而居

  身邊的那條江叫揚子,那條河叫運河

  還有一個叫瓜洲的渡口

  我們在雕花木窗下

  吃蓴菜和鱸魚,喝碧螺春與糯米酒

  寫出使洛陽紙貴的詩

  在棋盤上談論人生

  用一把輕搖的絲綢扇子送走恩怨情仇。

  我常常想就這樣回到古代,進入水墨山水

  過一種名叫沁園春或如夢令的幸福生活

  我是你雲鬢輕挽的娘子,你是我那斷了仕途的官人 ----路也《木梳》

  ●成長不是一杯速溶咖啡,而應該是一壺清香怡人的碧螺春,急不可待地大口灌下,只會覺得苦澀。唯有靜心等待,在氤氳茶香中細品,才能品出這壺茶的獨特風味。

  ●這時候好像偏偏又來一個唐太宗,竟然覺得碧螺春絢麗。這麼絢麗,全在不露聲色之中。不露聲色,露了香氣。碧螺春香氣是絢麗的,花果香是碧螺春的個性。說碧螺春個性如花也是對的,但這花不是山茶花,也不是牡丹花,碧螺春香氣的形狀(香氣是有形狀的.,用心就能看見),沒有山茶花形更沒有牡丹花形那麼肥大。如果說山茶花牡丹花像碗像盆,碧螺春香氣的形狀就似酒盅,它是小小的、含蓄的、凝鍊的、內斂的,甚至不乏謹慎,這一點上,很像蘇州人,當然是傳統蘇州人。 ----車前子《茶墨相》

  ●大概我能想到的最美好的時光,便是沏一壺碧螺春,一同與你畫紙摺扇,細聽鳥鳴。青雀突地掠過巷末罅隙裡的一纖柳枝,雪便是颯颯地抖落了去,猶記那日,你翩然與那片雪下的笑顏,曾傾盡流年的視線。如今,卻再也無處可尋,一個叫青城的女子。

  ●潛意識裡一直有一種意念,逛古鎮一定要有小雨相伴,還要有清風相隨。攜愛人,依偎在一把油傘下,不緊不慢地去穿街過巷。遊園子、探古蹟、訪名宅,由此一定會感慨人生。如果再有一個小亭子,泡上一杯碧螺春,賞著湖光山色,看著小雨婆娑,那真是人生一大快事。

  ●茶葉多是別人送的,喝完了一筒,再開一筒,喝完了碧螺春,第二天就可以喝蟹爪水仙。 ----汪曾祺《四方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