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閱讀答案> 《誰與我同行》閱讀訓練及答案

《誰與我同行》閱讀訓練及答案

《誰與我同行》閱讀訓練及答案

  誰與我同行

  上初中時,學校每週總有二三晚的實習課。我家離學校有三里路,白天不覺難,一蹦兩跳便到了學校,夜晚就怵然了。

  過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嶺,而過山嶺是極懼怕的。一條窄窄的山道,鋪著青石,是鄉村車行的路,兩旁是過人的小樹林,風一吹來,颯颯作響。間或林子裡有夜鶯和爬行動物鳴叫,全身毛孔大張,一身冷汗。有月亮時,從密密的枝椏間透出些淡淡的光亮來,灑在青石路上,行來可稍見輕鬆些;若遇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心口偏如兜著一隻小兔。

  這時就想起母親的話來,將頭頂的發毛盡力往後梳,露出亮亮的額頭來。母親說,年輕人額頭有團火,能驅妖逐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這東西,儘管誰也沒有見過。總之,晚上實習歸來,見四周漆黑,便無端想起了“鬼”來。父親見我害怕,便說:膽是鍛煉出來的,你應該時時想到你是男子汗。

  一晚實習回來,剛上山嶺時,便見前面幾十米遠的地方,有個火把在移動。我高興極了,心裡也不再懼怕。我加快步伐,想趕上那火把,結伴過嶺。誰知我的步子加快時,那火把移動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頓時一陣驚跳。莫不是碰上了老人們說的“鬼火”。夏天納涼,老人們常說鬼的故事,都說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沒。一時間,我彷彿肩上壓有千斤重擔,兩腿發軟,寸步難移。

  想到父親的話:你是男子漢。我多少鼓了些勇氣,艱難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當我放慢腳步時,火把也放慢了移動的速度,始終與我保持幾十米的距離。

  下了山嶺,便可見人家燈光了,我也鬆了一口氣,一摸額頭,卻是一頭的冷汗,深知那是嚇的。下了嶺走在平闊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父親卻不以為然地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學校應該學過的,有甚害怕的。”

  以後,我每天晚上回來,都能見到山嶺上一個火把走在我的前面。我雖然害怕,但我壯著膽子跟在後面。它終究沒有傷害於我,並照亮了我夜行的路,漸漸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與我一樣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訴父親,我不怕獨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漸漸地感覺出夜行的快樂來——萬籟俱寂,抑或鳥鳴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體會不來的。

  從那以後,火把便在我夜行時消失了。畢業後,母親告訴我,那是你父親的火把。

  16、小說描寫了一個怎樣的故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

  誰與我同行閱讀答案

  17、題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

  18、小說的主人公是父親,他是一個怎樣的人?

  19、下列對文章的表現手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小說塑造主人公主要運用了正面描寫的方法。

  B、第二段的環境描寫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時極度恐懼的'心情。

  C、對“我”的心理描寫是貫穿全文的線索。

  D、小說對父親的語言描寫簡潔而有深意。

  20、假如你是文中的“我”,聽到母親說打火把的是父親時,你會想些什麼?

  參考答案:

  16、為了幫助“我”克服不敢走夜路的膽怯心理,使“我”成長為真正的男子漢,父親一邊用語言鼓勵“我”,一邊在夜間舉著火把與“我”同行的故事。

  17、父親與“我”一起走夜路 透過夜間同行幫助“我”成長

  18、是一個用恰當的話語教導和默默的行動幫助,科學、理智地教育關愛孩子的人。

  19、A

  20、示例:原來是父親用他默默的行動和深沉和幫助我成長。我不會辜負父親的期望,一定會克服生活中的困難,成為真正的男子漢。誰與我同行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