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園說課稿>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你有了解過說課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1

  首先說教材:

  這次活動選自幼兒園大班語言領域中的《會想辦法的小海龜》。這是一則充滿童趣的小故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們比較熟悉的小海龜子為角色。講述了兩隻小海龜和一隻熊之間的事,表現了小海龜的聰明機智。故事教學是最受幼兒喜歡的活動形式,圖中優美的景色,典型的人(動)物形象塑造,讓幼兒深深為之吸引。現在的孩子做事情總是不能獨立完成,依賴性強,除了父母,老師,似乎就不能前進了,如果身邊沒有了可以幫助的物件,就經常做事半途而費,而且還向周圍的人抱怨這事太難了,很少自己動腦筋想辦法。《會想辦法的小海龜》是個告訴小朋友遇事要有積極動腦筋想辦法的童話小故事。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和學習的興趣,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他們會在這則故事中找到相同的感受,這樣貼近幼兒生活,符合幼兒需要的教材,很容易把幼兒吸引到故事中,幼兒會積極參與活動。

  其次,針對以上的教學材料分析,我設定了以下幾個活動目標:

  1、細緻觀察圖片,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排圖,並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有條理地講述圖片的情節。

  2、鍛鍊幼兒能在集體面前自然大方,有重點地講述。

  3、透過一系列的活動讓幼兒體會到小海龜的精神,教育孩子遇事要有積極的態度,要肯動腦筋想辦法。

  根據《綱要》和幼兒已有的經驗水平,我認為本次的活動重點是:細緻觀察圖片,能按照自己的意願進行排圖,並運用連貫完整的語言有條理地講述圖片的情節。本次活動的難點是:體會到小海龜的遇事肯動腦筋想辦法精神。

  為了實現以上的教學目標和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直觀法:活動開始直接讓幼兒觀察小烏龜,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兒的興趣。

  2、圖片演示法:幼兒透過觀看圖片,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發展孩子的觀察力,在輕鬆的氛圍中理解故事內容。

  3、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用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來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說的空間。

  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1、海龜的頭飾,笑臉娃娃若干。

  2、故事圖片四張

  3、幼兒人手一套與畫面相同的圖片

  在活動中我只要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對本次活動進行了這樣安排的:

  一、謎語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一小海龜的謎語引出課題。幼兒對猜謎語十分感興趣,以謎語匯入,吸引幼兒學習的注意力,培養幼兒傾聽習慣。

  二、打亂順序,逐圖觀察講述

  在這一環節請幼兒集體觀看四幅圖片。一幅一幅觀看,逐圖講述圖片內容,並引導幼兒口述每幅圖的內容。透過教師提問,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並有意識的引導幼兒看每幅圖時都按順序觀察。

  1、出示圖片一

  教師提問:小朋友,圖上有誰啊?它們在幹什麼呢?幼兒觀察後請2——3個幼兒講述,教師進行簡單的評價。

  2、出示圖四。提問:發生了什麼事?小海龜是怎樣做的??讓幼兒充分想象,並與同伴說一說。

  3、出示圖二和圖三:幼兒觀察後請1——2個幼兒講述小海龜和熊發生了什麼事?是否與自己剛才的想法一致。教師引導幼兒從情節的編構、語言表達等方面進行評價。

  三、自由分組,排列圖片講述。

  幼兒自由分組。教師交代自由分組活動任務。幼兒分組討論講述,教師參與其中,瞭解幼兒的講述情況,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每組派代表講述故事,教師引導幼兒進行自評和互評。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關鍵。在上一環節逐圖講述的基礎上,孩子們的興趣高漲,這時候為他們創設一個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和肯定的環境,會得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同時完成了教學重點,也為下面的學習做了很好的鋪墊。

  四、教師講述,體會故事精神。

  此環節,我利用四幅圖片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引導幼兒注意老師用了什麼比較好的詞語來描述這個故事,豐富幼兒的詞彙。《綱要》指出:引導幼兒有意識的注意傾聽,理解文學作品的主要意思。透過教師講故事並提問:故事裡的小海龜遇到事情積極動腦筋想辦法解決了困難,我們應該學習小熊什麼呢?小朋友你們在生活中遇到了什麼困難和難做的事,你們又是怎麼做呢?(可以讓孩子舉例說。)引導幼兒遇事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象小海龜一樣要積極動腦筋想辦法。從而突破了教學難點。

  五、活動延伸

  新《綱要》中說,教師要引導幼兒想象理解畫面內容,會用多種活動表達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所以這一環節我組織幼兒繼續排圖講故事,並把自己編的故事講給家長聽。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2

  一、說教材

  《驕傲的大白鵝》是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幼兒園大班上冊語言領域的內容。這是篇看圖講故事的課文,課文給了四幅圖,分別是大白鵝驕傲地遊著,路上遇見小雞,嘲笑他們長得太小,大白鵝頭揚的高高的走著,最後摔倒了。透過本次活動幼兒能夠看圖講故事,並且知道做人要謙虛的道理。這符合《綱要》中指出的: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對教材內容和作用的分析,並結合《綱要》對活動目標的要求,我確立了以下三維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故事的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的道理;

  2能力目標:透過編故事,發展創編故事的能力;

  3情感目標:能夠在遊戲中體驗樂趣。

  根據對教材和活動目標的分析我制定瞭如下的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理解故事的內容,能夠在遊戲中體驗樂趣。

  2活動難點:懂得做人要謙虛的道理,發展創編故事的能力。

  二、說學情

  為了更好地實現活動目標,下面我將學生的情況進行簡要分析:大班幼兒處於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這一階段的幼兒,隨著認知能力的發展,其語言能力以及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此,活動的重點在於發展幼兒看圖說話和創編故事的能力。活動的難點在於幼兒能夠懂做人要謙虛的道理,能夠和能與小朋友們友好相處。

  三、說活動方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幼兒,讓幼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因此,本次活動的組織摒棄了傳統活動中簡單說教的方法,而是採用了很多以兒童為主體的活動方法,主要包括:

  1討論法:能開拓幼兒的思維,是激發幼兒言語表達的重要方法。

  2直觀展示法:具體形象,符合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

  3遊戲法: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它具有教育性、娛樂性、創造性,並且能夠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

  四、說活動準備

  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典型方式,只有藉助事物的具體形象,才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為此,我做了如下活動準備:

  主要包括大白鵝,小雞的頭飾若干,關於大白鵝故事的圖片,大白鵝故事的影片。

  五、說活動過程

  以上對於教材和幼兒的分析都是為我活動過程的設計做鋪墊的,因此接下來我將介紹我的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為了激發幼兒的興趣,將幼兒的注意力集中到活動上來,在活動開始部分我採用謎語匯入。我會向幼兒提問: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看看誰能猜出來?

  “身穿白衣裳,頭戴紅纓帽,脖子長又長,走路搖晃晃”

  透過小朋友們的猜謎語,引出大白鵝。同時我會向幼兒提問:我們知道大白鵝長得很漂亮,那麼今天大白鵝出門發生了什麼事情呢?透過這樣的提問能夠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同時為下面活動的展開做了鋪墊。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展示圖片,幼兒編故事

  這一環節我會向分別向小朋友們展示大白鵝故事的四個圖片,引導小朋友們講講每張圖片發生了什麼,最後讓小朋友們自己把整個故事講出來。首先展示第一張圖片並向幼兒提問:這一張圖片大白鵝在幹什麼呀?接下來第二張圖片讓小朋友們看看小雞和大白鵝之間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引導小朋友們看到大白鵝一直昂著頭說明了大白鵝很驕傲,第三張圖片和第四張圖片是連貫的,這兩張我會同時給小朋友們展示,讓小朋友們看懂圖片的內容,大白鵝由於一直昂著頭走路結果掉進溝裡了。之後我會引導小朋友對整個故事進行串講,並且能把故事講給其他同學們聽吧。

  2觀看故事影片

  這個環節我會讓幼兒觀看大白鵝故事影片,具體形象思維是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透過觀看影片故事,幼兒能夠對大白鵝的故事有一個更為深刻的印象。

  3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

  這一環節我會引導幼兒對故事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發掘故事背後的道理,同時向幼兒提出問題,讓幼兒分組進行討論。這個環節我會向幼兒提兩個問題,包括:“大白鵝為什麼會摔倒呢?如果你是大白鵝你會怎麼做呢?”透過這兩個問題讓幼兒發掘故事背後的道理,引出做人要謙虛的道理。

  4續編故事

  這個環節引導幼兒分組續編故事,透過故事的續編,可以發散幼兒的思維,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我向幼兒提問:“大白鵝在摔倒了以後回去進行了反思,知道了自己的錯誤,那麼以後大白鵝會怎麼做呢?”讓幼兒大膽說出自己創編的大白鵝的故事。

  (三)結束部分

  在這個環節我會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續編的故事分角色進行表演,給幼兒分發大白鵝和小雞的頭飾,讓幼兒選擇自己想要扮演的角色。在遊戲表演的過程中,幼兒能夠更深刻地體會到故事內容,懂得做人要謙虛的道理,並在遊戲過程中能夠體驗到遊戲的樂趣。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於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特別是能力、習慣的培養,活動延伸不可缺少。本次活動的我採用的延伸的方法是環境創設,邀請幼兒畫一幅大白鵝的圖畫貼上到我們的區角中去,讓我們的區角世界更加美麗。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3

  說教材:

  今天我所執教的這節活動是大班上冊,語言領域的一首快板書——《吹牛皮》。《吹牛皮》這首兒歌是“我真棒”這一主題活動中的第一個內容,它是幼兒園語言領域課程中唯一一次呈現的一種以快板為藝術形式的兒歌。兒歌內容淺顯,敘述了一種昆蟲——兩隻蟈蟈見面後,互相吹牛皮,說大話,吹噓了許多被自己吃掉的比自己大得多的動物,而最終喪命於一只大公雞的故事。兒歌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鏗鏘的語言魅力,詼諧幽默的藝術效果,給孩子們全新的聽覺感受,初步讓幼兒瞭解這種傳統的曲藝形式,並在學習說快板的基礎上,感受快板書中的語言和節奏的特點。根據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我制定了本次教育活動幾個具體的教育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快板,初步感知快板的韻律和節奏。

  2.能力目標:讀出快板的風趣幽默,能根據節奏進行自我創編。

  3.情感目標:學會快板書,表演出快板的樂趣,有嘗試表演的慾望和興趣。

  重、難點是:學會快板書,有參與表演的慾望和興趣,並能自我創編。

  說幼兒:

  孩子的已有經驗告訴我們,他們對快板這種曲藝形式並不熟悉,如果有個別孩子聽說過“快板”這一名詞,我猜想也是從電視節目中看到過或是聽父母談起過。但這首兒歌的內容淺顯易懂、特色鮮明,孩子們聽後一定會很高興,畢竟快板的內容不乏風趣和幽默。大班的孩子語言發展迅速,對於繞口令、快板等這種特殊的表現形式多加練習會使他們在口齒伶俐、語感節奏等方面大有裨益。緊密結合《吹牛皮》這首快板的內容,怎樣讓孩子們會“吹”,想“吹”,大膽“吹”,能根據快板的句式特點自由創編,在既享受傳統藝術形式帶來愉悅的同時又使孩子懂得吹牛皮是一種不好的行為,依據孩子已有的經驗和認知,設計了本次活動。

  說教法手段:

  《指南》中提到:“應為幼兒創設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援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並能得到積極回應。”這首兒歌形式獨特,內容簡單,怎樣讓孩子樂學、學會,充分體現教得得法而不露痕跡,是我這節課要追求的目標。所以我設計了“比一比吹牛皮、聽一聽吹牛皮、學一學吹牛皮、編一編吹牛皮、想一想對不對”這一系列環節,圍繞一個“吹”字,讓孩子在愉快、主動地說一說、聽一聽、學一學,編一編等環節中,發展他們的聽說及創編能力。PPT課件的呈現降低了這首兒歌的學習難度,較生動地展現了本首兒歌的內容,成為一個較好的輔助工具。

  說教學程式:

  本次教育活動共設5個環節:

  一、比一比吹牛皮

  從孩子身邊的生活出發,轉變教師角色,以參與者的身份同幼兒比賽吹牛皮,挖掘他們已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語言訓練。例如:與教師比賽吹牛——看誰跑得快。孩子的積極性被調動,思維語言活動被激發到活躍的狀態。讓孩子從中瞭解到吹牛的本質:說大話,現實中不能做到。

  二、聽一聽吹牛皮

  教師用快板為孩子展示《吹牛皮》這篇快板書。帶著問題傾聽,養成認真傾聽的習慣,從而對文字內容有淺顯的瞭解,初步感受快板這一曲藝形式不同於其他文體的詼諧幽默。

  三、學一學吹牛皮

  這個環節是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難點環節。在這一環節中,我著重利用讓孩子回憶的方式重現文中兩隻蟈蟈吹牛的內容。在回憶時,孩子的回答是無序的、片面的,教師就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將畫面進行展現,幫助孩子理清思路,完成文字的回憶內容。期間,教師放下架子,而是成為孩子中的一員,鼓勵他們互教互助,完成學一學吹牛皮這個過程。學會了,還要將學到的語言運用實踐,這時教師趁熱打鐵,讓孩子們帶上動作演繹兩隻蟈蟈吹牛皮,他們賽出氣勢,賽出輸贏,賽出快樂。使孩子的表達能力得到充分鍛鍊。

  四、編一編吹牛皮

  《指南》中培養幼兒閱讀理解能力的教育建議提到:“在閱讀中發展幼兒的想象和創造能力。如:鼓勵幼兒依據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改編故事部分情節或續編故事結尾。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泥塑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因此在幼兒興趣最高的時候,適時切入創編兒歌情節既能訓練孩子思維,又能培養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感情昇華,明理結束

  最後的環節,既要讓孩子們對這一曲藝形式產生濃厚的興趣,達到意猶未盡的效果,又要讓孩子理解吹牛皮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所以我選擇了讓孩子們自己談感受、談認識從而明理結束這節活動。

  教學反思

  一、活用教材,創造性地使用文字

  任何教材的編排僅是個例子,最主要的是透過創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文字為載體,讓孩子在遊戲活動中獲得語言的發展才是我們語言活動追求的目標。這節課,我不僅讓孩子們在反覆的朗讀比賽中感受快板節奏的明快,語言的詼諧,還把活動的重點拓展到一個“吹”字上,跳出文字,自編快板,又突出一個“趣”字。整個活動孩子始終處於積極的狀態,有極高的表現慾望。

  二、準確定位,成為孩子的遊戲夥伴

  本節活動,我以一個“吹牛大王”的身份出現。孩子們和我比賽“吹牛皮”,批評我吹牛皮是不對的,在他們的言語中絲毫沒有感覺到我是一位教師,而是一位和他們遊戲的朋友。放低身姿,走進孩子,努力成為一位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是我們永遠追求的角色。

  三、認真傾聽,讓自己成為課堂應變的高手

  我在課堂中,用心聆聽孩子的回答,答對了,有針對性地給予他們肯定和鼓勵;跑偏了,還要把他拽回來;答錯了,不能輕易放棄不管,還要給他改正的機會;沒有回答過問題的,還要及時發現,找出來,讓他們說話而且引導說得正確,使他們嚐到成功的喜悅。

  這節活動,是一篇典型的快板形式的語言活動,怎樣讓孩子喜歡這種藝術形式,並有嘗試表演的慾望,可能還會有許多種設計形式有待我們去開發,我還會繼續探索!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4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好!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相反動作》,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本次活動是一節幼兒大班上冊語言領域的教學活動。主要內容是由五組簡單對應的相反動作,每組有兩個相反動詞構成,例如:睜開眼——閉上眼。由此構成朗朗上口的口訣,可以在邊說邊作的過程中,促進幼兒對相反動作的掌握,符合《綱要》中提出的“幼兒的語言是在活動過程中發展起來的”這一基本要求,同時在活動過程中,進一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

  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並結合《綱要》中對活動目標的具體要求,我將本次活動的三維目標表述為:

  1認知目標:瞭解生活中存在很多相反動作。

  2能力目標:透過相反動作的遊戲,發展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的反應能力。

  3情感目標:在遊戲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相反動作”的樂趣。

  為了更好的實現活動目標,還需要考慮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才能更好的把握活動的整個過程的側重點。

  1活動重點:掌握活動過程中的相反動作。

  2活動難點:進一步激發學習語言的興趣。

  二、說學情

  一次好的活動,不僅僅要關注教材的性質,更要了解幼兒的具體情況,這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來我將就大班幼兒的情況進行簡要的分析。大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但是其邏輯抽象思維已經開始萌芽,這表明其在心理上已經可以理解和接受事物“相反”這一特徵。但是,由於幼兒的知識經驗比較比較零散,不夠具體,仍需要教師在活動過程中的具體指導和引導。

  三、說活動方法

  新《綱要》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充分尊重幼兒作為學習主體的經驗和體驗”。在活動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因此,本次活動的組織摒棄了傳統活動中簡單說教的方法,而是採用了很多以兒童為主體的活動方法,例如:遊戲法、全身反應法、直觀法和啟發提問法。透過直觀的呈現和啟發提問,引導幼兒進入到一個學習“相反動作”的語言環境中,再利用全身反應法和遊戲法組織幼兒在邊說邊做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和掌握“相反動作”的口語表達。

  四、說活動準備

  此外,活動的順利進行還需要做到有準備,本次活動的準備包括兩個方面:

  1經驗準備:幼兒具有相關動作的經驗,例如“睜眼、閉眼”。

  2物質準備:關於幼兒相反動作的影片。

  五、說活動過程

  以上對於教材和幼兒的分析都是為我活動過程的設計做鋪墊的,因此接下來我將重點說說我的活動過程,我的活動過程分為三個部分:

  (一)匯入部分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一項活動設計的成功也離不開一個“好的開始”。因此,我採用了“影片”匯入的方式,主要是播放無聲的相反動作的影片,由此來引導幼兒去直觀的感知相反動作,並激發他們的好奇心。然後我會問幼兒一個問題:“小朋友們,你們看到影片中的小朋友在幹什麼?”引導幼兒辨別影片中動作相反的特點。

  (二)基本部分

  1順利匯入以後,我會採用試聽結合的方式將先前的影片重新播放一遍,並嘗試帶領小朋友和著口令跟我一起做動作。這一過程可以進一步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對相反動作的感知。

  2接下來,我會運用全身反應法繼續組織活動。主要分為三遍:首先,我來說並且做動作,幼兒只是跟做動作;第二遍,我和幼兒一起邊說邊做動作;第三遍,我不說也不做,幼兒自己邊說邊做動作。透過這一環節,使幼兒掌握相反動作的表達,以及活動的動作。

  3接著我再透過遊戲的方式繼續下面的活動,遊戲的規則是:我說動作的一面,比如“睜開眼”,幼兒迅速說出動作的另一面“閉上眼”,並作相關動作。由此可以更好的發展幼兒語言的聽說能力,同時還發展了幼兒的反應能力。

  (三)結束部分

  我會問小朋友們:“小朋友們,我們已經學會了以上的相反動作,大家一起來想一下,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相反動作呢?”由此可以在一種比較平穩的氣氛中結束活動,同時進一步促進了幼兒的交流合作能力和發散思維的發展。另外整個過程,我會重視鼓勵幼兒大膽的表現。

  六、說活動延伸

  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某一次活動即使再精彩,也需要後續活動的繼續發展和補充。因此,活動的延伸是必不可少的,本次活動的延伸是讓幼兒在社群和家庭中發現相反動作,並在第二天回到幼兒園說給其他小朋友聽。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5

  一、說設計意圖

  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對於幼兒來說是冬天裡最感興趣的一件事情,所以我選擇了語言活動《下雪了》。

  幼兒喜歡悅耳的聲音,重疊有節奏感的象聲詞更能使小班幼兒產生親切感。喜歡小動物又是幼兒的天性,這個故事經過象聲詞介紹了幾種動物以及他們的叫聲,在簡便而又充滿懸念的故事氛圍中,幼兒能夠學習並掌握動物的名稱與各種象聲詞。經過活動能夠讓幼兒積累動物名稱的經驗,反覆出現的"你去哪兒呀"是一種招呼用語,便於幼兒在生活中模仿運用,有助於幼兒的語言學習。

  二、說目標

  1、認識小狗、小貓等幾種小動物,準確說出它們的名字,明白叫聲,學說象聲詞。

  故事中的小動物都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而孩子們印象中小動物的名稱或許是其叫聲的代名詞,所以,應當給予孩子正確、科學的語言資訊,所以明白小動物的準確名稱是本次活動的目標之一。

  2、明白冬天會下雪,初步激發幼兒喜歡冬天的情感。

  下雪、堆雪人,是冬季最明顯的特徵之一,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可能不喜歡冬天的寒冷,可是他們喜歡雪,喜歡玩雪,玩雪會使他們不怕寒冷,所以我選擇了語言活動《下雪了》,經過故事初步去激發幼兒喜歡冬天的情感。

  3、象聲詞:汪汪喵喵哞哞等。短句學說:你到哪兒去呀?

  故事裡告訴幼兒小動物的名字,如小狗、小貓、小豬、小雞、小牛、小麻雀、小老鼠等,讓幼兒積累了動物名稱的經驗;表示小動物聲音的"汪汪、喵喵、哼哼、嘰嘰、哞哞、嘰嘰喳喳、吱吱",能使幼兒學習並掌握動物的名稱與象聲詞;反覆出現的"你去哪兒呀"是一種招呼語,便於幼兒在生活中模仿運用。

  三、說重難點活動重點:

  明白動物的叫聲並與正確的名稱建立聯絡。(給予孩子正確、科學的語言資訊)

  活動難點:能根據畫面的情節聯想到"堆雪人",並會用材料表現(對於小班孩子來說根據畫面的情節去有意識聯想,並會用抽象的材料去裝扮的確很難,活動中也是初步培養幼兒的這種本事。)

  四、說過程

  活動分三個環節完成:

  一、匯入部分經過看PPT,欣賞美麗的雪花,激發幼兒對冬天的喜愛。從而引出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貓……

  二、理解故事

  1、根據小動物的叫聲猜測出小動物的名稱,學學、說說,幫忙幼兒學習語言。

  2、小動物們拿著各種各樣的東西,急急忙忙地走著,他們去哪兒呀?他們在一齊幹什麼呢?一個個匆匆忙忙、連奔帶跑的樣貌,激起幼兒的好奇心,充分引發幼兒的閱讀興趣。

  3、根據小動物拿的各種東西學習裝扮小雪人,讓幼兒初步瞭解原先生活中有很多東西能夠來裝扮雪人。

  三、延伸活動故事到此結束了嗎?沒有,還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全部藏在好看的書本里,給幼兒留下懸念,激發幼兒繼續閱讀的興趣。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6

  一、設計意圖

  《小貓釣魚》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簡單有趣的圖片講述了一隻小貓和貓媽媽去河邊釣魚,開始小貓三心二意,沒有釣到一隻魚。後來,在貓媽媽的教育下一心一意的釣魚,終於的釣到魚。故事內容雖然簡單,但告訴了孩子做事要專心這一深刻的道理。

  我們知道,中班幼兒掌握詞彙的數量和種類迅速增加,同時他們的連貫性語言開始發展,運用語言交往的積極性明顯提高。《小貓釣魚》的活動組織不僅可以鍛鍊幼兒的傾聽、表達能力,最重要的是這次活動可以改善目前幼兒存在的諸如做事容易分心、專心時間不夠長等問題。

  正如新《綱要》指出:幼兒實際的學習是整體的、綜合的,幼兒園教育內容範疇的劃分是相對的,教育過程應該依據幼兒學習特點進行整合處理,以使幼兒真實而有意義的活動,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獲得完整的經驗,促進身心多面和諧發展。正因為以上幾點,此次活動的開展是非常須要和重要的。

  二、活動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根據幼兒語言教育階段目標和中班幼兒的年齡階段特徵,我將本次活動的目標定為以下3方面:

  1.認知目標:理解《小貓釣魚》的故事情節,知道小貓開始為什麼沒有釣到魚。

  2.能力目標:能完整的複述故事,生動的表演出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對話。

  3.情感目標:小貓釣魚的故事養成做事專心的好習慣。

  三、活動重、難點

  在活動目標的指導下,同時結合幼兒認知發展特點,確定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並在此基礎上覆述內容,而難點是體會故事蘊含的道理,養成做事專心的習慣。

  四、活動方法

  為了更好達到活動目標,重難點,我將採用如下的活動方法:,在教法上,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活動組織應注重綜合性、趣味性,寓教育於生活遊戲中”。因此,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提問法、講述法、直觀展示法。提問談話法中利用啟發式提問、遞進式提問開拓幼兒思維,促使幼兒積極言語表達想法。在故事的內容介紹中我將聲情並茂的講述以引起幼兒興趣和注意以便幼兒更好的感知故事情節。直觀展示法則是趣味掛圖對《小貓釣魚》的故事進行直觀具體展示,這符合幼兒的思維特點。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7

  一、說教材

  《金色的房子》是一篇講述小姑娘與小動物們友好相處的童話故事,故事語言自然、優美,故事情節生動有趣,語句反覆吟唱,極富感染力。這既易於幼兒掌握複述,又對她們有一定的新鮮感。這一方式,符合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很好的為幼兒接受。故事中反映的"友好相處,與人分享"的情感主題,正是當今孩子所缺失的一種美好情感。因為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優越感強,常以"自我"為中心,社會交往時不懂得與人分享,友好相處,有時又甚感孤獨。中班孩子他們的交往熱情日趨高漲,這時候給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友善的交往情感態度,是十分有必要的。基於此,我設計了此次活動。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綱要》、《指南》精神,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從認知、技能、情感態度三方面提出以下幾個目標:

  1、喜歡聽故事,能夠理解故事內容。

  2、能夠複述故事中的重複對白。

  3、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與人分享。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

  難點:教育幼兒同伴之間要友好相處,與人分享。

  活動準備: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活動和完成活動目標、內容,

  我做了如下準備:

  1、PPT課件

  2、小姑娘與小動物頭飾若干

  3、大掛圖三、說教法、學法《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所以我主要採用了以下幾種教法:

  1、提問法

  2、講述法

  3、討論交流法

  4、多媒體演示法。

  依據"孩子是學習的主人"我採用了以下幾種學法:

  1、觀察法

  2、視聽講結合法

  3、模仿扮演法。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幼兒園教育工作原則和本次活動目標,我設計了四大環節:

  (一)逐一出示故事圖片,猜想故事內容。

  這一環節,我沒有按傳統方法講述,而是逐一出示故事圖片,讓幼兒大膽猜想故事內容。給幼兒提供了一個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氛圍,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欣賞故事課件,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這一環節,透過欣賞故事,讓幼兒驗證自己剛才的猜想,對故事有一個初步的理解。欣賞完畢後,對幼兒進行簡單的提問。欣賞故事課件時,不出現故事名字,讓幼兒為故事命名。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大膽想象、大膽表達的機會。

  (三)分段欣賞故事,體驗故事情感。

  這一環節,出示大掛圖,邊講故事邊提問,重點引導幼兒說出重複語句,能用故事中的原話回答問題,為表演故事打下基礎。

  (四)扮演角色,複述故事。

  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戴上頭飾,表演小動物與小姑娘的對話。

  教師小結:小姑娘和小動物們一起在金色的房子裡玩得多開心呀!只有懂得和朋友分享,才會獲得更多快樂。我們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懂得與他人分享,在分享中收穫快樂。

  四、說活動延伸

  活動延伸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拓展與補充,我為本次活動設計了兩方面的延伸活動:

  1、家園共育:家長主動邀請孩子的好朋友到自己家中做客,為孩子創造友好相處的機會。

  2、區域活動:將角色頭飾放在表演區,讓幼兒自由表演。

  教學反思:

  《金色的房子》這一活動,我採用的分段講述,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第一遍故事講完,幼兒基本已經理解的故事的內容,第二遍是完整欣賞故事,重點的學說對話,因為故事中的小動物形象都很鮮明,語句比較短,有很多重複的地方,所以孩子接受的快,有幾位都能在講述完第二遍以後完整複述故事了。接下來,教師與幼兒進行角色表演,學說對話的時候,孩子的積極性很高,都很願意表現自己,都搶著說有點亂。在提升問題中,孩子已經能理解整個故事帶來的含義了,大家都覺得小姑娘剛開始是不對的,她很小氣,不讓小動到家去玩,可是後來小姑娘又改正了,孩子都很高興。我覺得在活動延伸階段,利用亮堂堂、熱鬧、一閃一閃等詞語說一句話,效果較好,我班的葛福來同學表現得尤為突出。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8

  說教材:

  這節活動選自《多元智慧創意課程》小班第八主題《花兒的世界》中的一個活動,名稱為《趣味的節拍》,此刻節拍是音樂課的一個重要體現,孩子們喜歡唱歌,喜歡拍手,可是卻不明白歌曲的拍子如何打出來,為了讓孩子進一步瞭解節拍的打法,依據小班孩子年齡的特點,設計了本節活動《趣味的節拍》。

  設計意圖:

  依據小班孩子年齡的特點,這次活動設計了認識四二拍、學習四二拍的強弱規律、用肢體動作感受節拍、為歌曲伴奏、經過這幾步,讓孩子瞭解四二拍的打法,並完成活動的預設目標。

  說目標:

  結合我班幼兒情景,我訂下以下三條目標:

  1、認識節奏譜、學習四二拍

  2、用肢體動作表現四二拍規律。

  3、樂於運用四二拍為歌曲伴奏

  說準備:

  幻燈片、歌曲

  說過程:

  本課我一共設計了五個環節:

  一、欣賞圖譜,瞭解並能認識四二拍

  本環節以欣賞圖譜的方式讓幼兒初步瞭解並認識四二拍。

  二、師幼互動,學習四二拍強弱規律

  本環節以師幼互動的形式學習四二拍的強弱規律。

  三、樂於表現,用肢體動作感受節拍

  本環節經過肢體動作感受節拍。

  四、傾聽歌曲,用不一樣方式為歌曲伴奏

  本環節是經過請聽歌曲讓幼兒嘗試伴奏。

  五、鼓勵探索,尋找更多的音樂節拍。

  本環節是一個活動的延伸,在區域活動中去學打更多的音樂節拍。

  說重點:

  本課的重點是讓幼兒感受並學打四二拍節拍。

  說反思:

  本活動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點突顯幼兒的主體性,讓幼兒瞭解並學會四二拍的打法,並瞭解四二拍的規律,經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為幼兒建立一個自我展示的平臺。課堂氣氛很活躍,突出了活動的重難點,較好的完成了本次活動預設的目標。當然,在活動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請評委教師多提寶貴意見。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9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好!

  我是來應聘幼兒園教師的××號考生,今天我抽到的說課的題目是《小門哪去了》,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活動方法、說活動準備、說活動過程、說活動延伸這六個方面展開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小門哪去了》是幼兒園大班上冊語言領域的活動。門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僅可以讓我們居住的安全,還能有防風禦寒。本次活動講述了小兔子用南瓜做了一個新房子,用冰來做門,太陽出來後,門不見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綱要》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透過學習,幼兒可以鍛鍊看圖講故事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喜歡聽故事、勤動腦的生活好習慣。

  根據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和孩子的的實際情況,我確定如下三維目標:

  1認知:理解作品故事情節,動物形象的特點,學習新字“兔、瓜、門、吃”。

  2能力:透過細心看圖與續編,培養語言表達和想象創造能力。

  3情感:養成愛動手、愛思考、愛圖書的好習慣。

  在以上對目標的分析,我將本活動的重點設定為:理解故事內容,知道小門為什麼不見了。而難點則是:透過思考與續編故事,養成愛動手、愛思考的生活習慣。

  二、說學情

  大班的幼兒好奇好問,有極強的求知慾,對事物的理解能力逐漸增強,能透過手、口、動作、表情進行表現、表達與創造。因此對這個故事有著非常濃厚的學習興趣,為本此活動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同時,他們的合作意識和自控能力有所增強,因此可以透過合作的方式,讓他們在鍛鍊語言表達能力的基礎上,感受到成功的滿足。

  三、說活動方法

  《指南》中明確指出:既要把握幼兒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又要充分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因此,在本次活動中我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原則,在開始使用謎語遊戲法、在故事講述後進行續編表演、情景教學等方法展開活動。引導幼兒透過參與、討論、展示等方式,自主探究獲取知識與經驗。

  四、說活動準備

  世界幼教之母蒙臺梭利認為:一個有準備的環境是關鍵,因此,為了充分尊重和保護其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我將提供一下準備材料:

  1介紹冰融化的動畫影片;

  2關於小兔子的歡快音樂;

  3各種植物和材料的掛圖。

  這樣能夠幫助直接感知和親身體驗,激發探索樂趣。

  五、說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謎語匯入,談話激趣

  幼兒的特點就是注意力容易轉移,所以應該運用新穎活潑、鮮明形象、等方式來吸他們。

  1我會親切向小朋友們問好。

  2邊說謎語邊動作:高高大大是個啥,每個房子都有它。出來一定要鎖好,它會保護我的家!以此來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聽、說和想象的能力,對猜謎的幼兒進行表揚。

  3請出好朋友小兔子,讓大家幫助小兔子解決一個關於門的大難題,以此匯入活動。

  (二)展開活動

  1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出示故事掛圖,播放伴奏音樂,繪聲繪色地分佈講述故事。在講述的過程中穿插如下問題,小兔子不捨得吃南瓜,你覺得可以做什麼?新房子怎麼樣?有什麼奇怪的地方?冬天來了,風是什麼聲音啊?小門沒有了,小兔子是什麼樣的心情啊?這裡我對孩子的觀察能力與想象表達能力進行表揚。例如:你的觀察真仔細,小兔子誇你頂呱呱!在觀察圖片,啟發問答的方法下對小兔子做門的故事有一個初步的感知,並能積累了一些問題。並注意告訴幼兒不要到河邊玩耍,進行安全教育。

  2師幼互動,深入理解

  提問:小兔子用什麼材料做門?小門為什麼不見了?為了幫助理解,播放介紹冰融化的動畫影片。引導動腦:用什麼材料做門好?為什麼?來幫助小兔子建好新房。出示圖片,小朋友複述情節,並續編:後面會發生什麼。例如:問了熊貓叔叔,找到了合適的材料。充分發揮想象力,給孩子充分的空間自由地表達,提高看圖說話的能力。同時在故事中明白多觀察,愛動手,多動腦的好習慣。

  形象認讀漢字,圖文對比:兔、瓜、吃、門。例如:兔的點是小尾巴,幫助識別。

  3遷移內化,想象創編

  兩人一組找朋友把漢字和對應的圖片連線。老師說漢字在漢字筐裡找出相應的卡片。

  在鞏固了漢字的認讀之後,讓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帶上對應的頭飾,將故事裡涉及到的事情再演出一次,在幼兒分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我會對幼兒提供一些幫助同時還會鼓勵他們進行自由創編,開發孩子們的小腦筋,發揮語言表達、肢體表現和合作的能力。

  4編成兒歌,律動小結

  播放《數鴨子》的背景音樂,讓全班的小朋友一起跟著我邊說邊做動作:

  一個大南瓜,小兔做成家。少了一個門,冬天太冷啦。

  河邊看到冰,做成透明門。早上起來看,小門不見了。

  對幼兒的表現再次進行表揚,以此結束活動。用兒歌的形式進行小結,並配合律動,在口、耳、身體共同運動的情況下,幫助孩子加深對故事的理解和表達能力與協調能力。

  六、說活動延伸

  好的教育活動不是止於特定的某一次活動,而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活動延伸不可缺少。因此,我採用家園合作的方法進行活動延伸,讓幼兒回去和家長一起分享這個小故事,不僅能夠繼續激發幼兒對故事的喜愛,還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利於幼兒的健康成長。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謝謝各位評委老師!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生病,每個孩子都經歷過,孩子們對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但這種感受是因人而異,各不相同的。生病,更是孩子們所害怕的事。他們害怕吃藥,打針,害怕一個人在家。大班語言活動《小貓生病了》恰恰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整個活動始終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依託,讓幼兒獲取健康心理,懂得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孩子們在這樣的情境下豐富了經驗,發展了思維,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良好品德也得到了培養。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結合大班語言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訂了活動目標,分別是:

  1.仔細觀察圖片,瞭解圖片的內容;

  2.引導幼兒學習詞:孤單、惦記,樂意參與講述活動,能大膽、合理地進行想象和講述;

  3.感受到同伴之間相互關心的快樂,以及獲得生病時的健康心理。

  三、說活動重難點。

  根據《綱要》中兒童發展為出發點和歸宿點的理念,我又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制定為樂意參與講述活動,透過移情講述,讓幼兒懂得同伴之間要相互關心,互相幫助。同時把引導幼兒學習詞:孤單、惦記,並能對圖片進行大膽、合理地想象和講述。作為本次活動的難點。

  四、說教學方法。

  為了更好地達成我的教學目標,我主要採用觀察法、提問法、示範法來組織我的教學活動。

  五、說學習方法。

  另外,我打算幫助幼兒採用觀察法、討論法、角色表演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看一看,想一想,說一說,玩一玩的輕鬆幾分鐘,充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六、說活動準備。

  為了是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我作了如下準備:

  1.瞭解信的基本格式。

  2.圖片7張,信封一個,娃娃家設計、一束花等。我們知道幼兒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我將利用直觀形象來調動幼兒的多種感官,來吸引幼兒的興趣。

  七、說活動流程。

  下面我將闡述一下我的教學流程,本次教學活動共有以下四個環節,分別是:

  (一)創設“小貓的信”的情境引入。

  (二)引導幼兒觀察掛圖,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

  (三)情景表演,結合思品教育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匯入活動。我是這樣匯入的:

  活動一開始,我將出示這樣一幅畫,讓幼兒感知圖片、觀察圖片,興趣是做好的老師,運用提問“小貓生病了,整天躺在床上,它非常想讓好朋友小兔來看它,可是小兔離得太遠了,小貓會用什麼辦法告訴小兔呢?”小朋友根據這一問題發表自己的見解後,然後把小貓的做法告訴小朋友們,然後開啟信,為下面看圖講述故事做鋪墊。

  第二環節:引導幼兒看圖講述故事

  這一環節我是這樣設計的:

  接著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講述。首先以“讀信”的形式引導幼兒觀察教學掛圖,討論:“小貓為什麼哭?小貓心裡會想些什麼?” “小貓的信要怎麼讀呢?”在幼兒自由表達的基礎上,我來引導幼兒說出孤單、惦記這兩個詞語,我是這樣做示範的:

  小兔:我生病了,住在醫院裡,猴大夫給我打點滴。生病躺在床上很孤單、很難受,我哭了。惦記著我的朋友們。小貓X年X月X日

  以小兔的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討論:小兔收到信會怎麼樣?小兔把小貓生病的事告訴哪些好朋友呢?好朋友知道後為小貓做了什麼事?透過一系列的提問,激發幼兒主動參與講述,並大膽吧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表達出來,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為了把幼兒引入到故事中來,我將出示由小刺蝟、小鳥、小兔、小鴨怎樣幫助小貓的圖片,並說道:“小朋友看一看小貓的好朋友都為它做了些什麼呀?這樣引導幼兒逐步欣賞,瞭解朋友之間要相互關心,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併為下個環節情境表演埋下伏筆。教學過程中,我將這樣做示範:小刺蝟捧著鮮花探望躺在病床上的小貓;小鳥在視窗上唱著美妙的歌,安慰躺在床上的小貓;小兔給躺在病床上的小貓講故事;小鴨廚師來到小貓的病床前給小貓煮好東西吃。

  第三環節:情景表演

  小貓生病後得到了這麼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他一定能早日康復。如果我們身邊的好朋友生病了,我們又該怎麼做呢?

  (1)幼兒自由表達。

  (2)請幼兒聯絡實際分角色進行表演。

  第四環節:活動延伸

  這一環節我這樣設計:

  讓幼兒交流討論:小貓生病後得到了這麼多朋友的關心愛護,相信它很快就會恢復健康。請幼兒結合故事進行表演,表演一遍後,教師播放樂曲,並與全班幼兒一起為小貓跳舞,在充滿愛的旋律中結束活動。

  八、說板書設計

  幼兒的思維是以直觀形象為主的,同時符合幼兒思維的特點,幼兒期的閱讀材料主要以形象生動的畫面為主,直觀的畫面能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展示的一系列圖片,使幼兒容易感知閱讀的內容,透過一系列的提問發揮幼兒的想象力,是激發幼兒言語的重要方法。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一)說設計意圖:

  《耳朵上的綠星》這一內容情節有趣,形象鮮明突出,語言詼諧有趣,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擴充套件孩子的詞彙量;其二是現在的孩子由於受生活環境限制,缺乏與周圍人相處的經驗,普遍存在對周圍事物缺乏感情的行為,所以這一內容既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

  (二)說活動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在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因此,我從能力和情感兩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從能力上,a理解故事的情節、內容,感受作品中小松鼠善良,美好的角色形象;b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2、從情感上,使幼兒懂得,做事要多為他人著想,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

  (三)說活動重、難點:

  本次活動的教學重點是理解故事情節、內容,使幼兒懂得做事要替別人著想,教學難點是請幼兒大膽、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樂意參與表演,大膽學說角色對話。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作了以下準備:

  小松鼠等角色教具,教學圖片一套,故事課件一套,表演用頭飾若干個。

  三、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直觀法、提問法、角色遊戲等教學方法。

  為什麼要採用以上方法呢?

  採用直觀法是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幼兒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屬於典型的具體形象性思維。從幼兒認識事物的特點和語言本身特點來看,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以看圖片、看課件的形式直接刺激幼兒的視聽器官,能使教學進行得生動活潑,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採用提問法是因為提問能引導幼兒有目的地、仔細地觀察,啟發幼兒積極思維。我運用啟發性提問讓幼兒將看到的具體形象的圖片或課件用語言描述出來,是解決活動重點的有效方法。

  採用角色遊戲法是因為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幼兒身心略感疲憊時,遊戲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在進行角色表演中能充分地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小雪花》選自大班上學期第八個主題《冬天的故事》中,是一首散文詩,詩歌充滿了兒童情趣,其中的擬人化語言,生動形象地幫助幼兒很好的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並透過欣賞詩歌,仿編詩歌,可以進一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二、說活動目標

  我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確定了以下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並理解“潔白”、“鬆軟”等詞彙。

  2、透過欣賞散文,使幼兒對散文詩感興趣,萌發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

  3、根據散文原有的格式,引導幼兒學習適當的仿編。

  活動重難點: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本次活動的重點預設為:理解詩歌內容,激發對雪的喜愛,感受作品的優美意境。

  把大膽進行創編,發展幼兒想象力、思維能力作為活動的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作了如下準備

  1、反映詩歌內容的教學掛圖《小雪花》和多媒體課件。

  2、提醒幼兒注意下雪和雪後的景象。若沒有雪景,則提前組織幼兒看幼兒用書中《小雪花》的畫面,感受下雪的情景。

  3、錄音機、舒緩的音樂。

  四、說教法學法

  為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我將主要採用以下教學法:

  1、觀察法:透過課件,直接讓幼兒進行觀察和學習。

  2、演示法:透過多媒體動畫“雪花”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3、情境教學法:我給孩子們創設情境,使他們有如身臨其境般地體驗,獲得觸景生情的效果,從而更好地表現作品。

  另外,我準備對幼兒採取提問法、討論法、表演法等方法讓幼兒在看一看、聽一聽、演一演的輕鬆氣氛中,愉快地掌握學習的重難點。

  五、說活動過程

  為了能緊扣教學目標,順利展開教育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激情匯入

  組織幼兒外出觀察雪景,看一看大雪過後周圍的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根據需要引導幼兒觀察,並提問:

  看一看雪都落到了哪裡?落到屋頂上的雪像什麼?掛到樹枝上的雪像什麼?以此來激發幼兒的興趣,匯入主題活動。

  (二)引導幼兒欣賞詩歌,初步理解詩歌的意境。

  教師結合教學課件,清晰、有感情地配樂朗誦。引導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

  (1)欣賞第一自然段,問:小雪花是怎樣落下來的。什麼是“輕盈”?誰能學一學小雪花“輕盈”的樣子

  (2)欣賞第二自然段,幼兒交流討論:為什麼說雪花像“美麗的白紗”、“閃光的銀瓦”、“鬆軟的棉絮”?

  (三)、引導幼兒嘗試朗誦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1、讓幼兒跟隨教師邊看圖片邊小聲朗誦。

  2、再好在孩子們熟練朗讀的基礎上,引導他們嘗試進行配樂朗誦。

  3、根據詩歌內容創編相應的動作,邊做動作邊進行配樂朗誦。進一步感受詩歌的意境。

  4、集體朗誦散文詩

  (四)、嘗試仿編詩歌

  激發興趣:問孩子喜歡雪花嗎?請幼兒像詩中說的那樣也說一句話。

  (1)幼兒自由組成小組,練習仿編,教師引導。

  (2)小組相互交流練習。

  六、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裡玩音樂遊戲《小雪花》:

  教師佩帶“北風”字卡扮演北風阿姨,幼兒扮演小雪花,一起玩音樂遊戲《小雪花》。

幼兒園語言領域說課稿13

  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大班活動《我的同伴》。

  一、說教材。

  此教材來源於生活。我們都知道,幼兒無論在園或在家,無時無刻都會和同伴發生聯絡。但到了大班,我發現幼兒之間矛盾逐漸增多,這是由於大班幼兒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主見,在一起時很容易發生衝突甚至攻擊性現象。所以針對我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這個活動,主要以幼兒的情感、認知、接受能力為前提。

  二、說目標。

  根據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主導作用;並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

  1、引導幼兒參加集體活動,瞭解同伴的含義,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2、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樂意與同伴交往。

  3、體驗與同伴共同交往、生活的樂趣。

  根據目標,我們的重點定位於:幼兒能積極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瞭解同伴的含義,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

  活動的難點是:側重幼兒自由結伴講述部分。初步學習人際交往技能,體驗同伴交往的樂趣。透過小組討論,集體評價,遊戲活動等使幼兒的分類經驗得到整理,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寓教育於生活情境、遊戲中。

  為了目標更和襖的達成,我做了3點準備:

  1、空間準備:6張呈半圓形擺放的桌子。

  2、物質準備:幼兒自帶一至兩樣食品,多媒體動畫。

  3、經驗準備:事先和幼兒一起回憶與同伴交往的經驗。

  三、說教學方法。

  1、遊戲體驗法:遊戲是幼兒活動的主要形式,而且心理學指出:“凡是人們積極參加體驗過的活動,人的記憶效果就會明顯加深。”透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參加遊戲,加深對同伴的印象,體驗與同伴交往的樂趣。

  2、討論法:透過不同形式的討論方法——集體討論、自由結伴討論、個別講述等形式加深同伴的理解。

  3、情境教學法:透過製作多媒體動畫片段,讓幼兒分析討論對錯,為主題的活動提供具體場景。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

  4、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中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引導幼兒嘗一嘗、論一論、玩一玩、做一做多種感官參與,不知不覺體驗同伴的樂趣。

  四、說過程。

  參加各種集體活動——共同討論——自由結伴討論——個別講述——情境教學——遊戲體驗——品嚐交流。

  1、開始部分:參加加集體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幼兒齊搬桌子,按老師要求和同伴一起佈置環境。分小組分任務,和同伴一起搬桌子,放教具。讓幼兒在共同合作、互助中自然的引入活動,體現目標一。時間為5—10分鐘。

  2、基本部分:分三環節。

  (1)、共同討論。解決你剛才和誰合作?為什麼和他合作?你知道和你合作的人你叫他什麼嗎?什麼叫同伴?那自己和同伴有什麼區別?關係又是怎樣的?什麼樣的人能稱為同伴?等問題。

  (2)、自由結伴討論。我的同伴是誰?我們怎樣成為同伴的?我們在一起發生的一件有趣或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是什麼?

  (3)、請個別幼兒講述“我的同伴”,教師總結。體現了目標一、二。時間為十五分鐘。

  3、高潮部分:分兩環節。

  (1)、情境教學。觀看多媒體動畫,評議這樣的同伴對不對?好不好?為什麼?(放一些小片段,有幼兒互助、合作、分享的事,也有不合作、分享的片段。)

  (2)、遊戲體驗。由於我們班幼兒平時音樂活動中教師都很注重幼兒找朋友邊唱邊表演。所以教師邊彈奏各種教過的歌,請幼兒起立找同伴一起邊唱邊表演。體現了目標二、三。時間為十五分鐘。

  4、延伸活動:

  品嚐交流。在品嚐交流中結束活動。符合滿足幼兒嘴讒、能力弱的特點,讓幼兒在交往中體會同伴交往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