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制度>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制度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大,制度泛指以規則或運作模式,規範個體行動的一種社會結構。這些規則蘊含著社會的價值,其執行表彰著一個社會的秩序。擬定製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精選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1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處在關鍵時期,關乎每一位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學校《關於領導幹部和師生員工在疫情防控期間有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師生員工應採取錯時錯峰、分散就餐等措施,避免集中聚集性就餐。

  2月17日(星期一),學校將開始2020年春季學期工作。為切實貫徹落實學校防控工作精神,強化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和用餐管理,避免廣大師生在食堂集中就餐可能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學校食堂將進一步採取如下防控管理措施:

  1、執行餐前檢查。師生在進入食堂前,請配合工作人員接受體溫監測和查驗證件。凡未佩戴口罩、體溫異常、未攜帶有效證件者一律禁止進入。

  2、保證食品安全。疫情期間,暫停生冷、冷葷、冷盤、涼麵、裱花糕點的製作和售賣;暫停免費湯粥和自選調料的供應,如有需求,請向工作人員說明。

  3、鼓勵打包外帶。疫情期間,學校將免費提供打包餐盒、餐勺及食品袋,鼓勵師生打包外帶就餐;食堂也設立了專門的`外帶套餐視窗供師生選擇。為保證食品安全,外帶套餐及打包餐食,請儘快食用。

  4、實行分散就餐。為分散勺園食堂就餐人流,2月17日起,暫停勺園食堂太陽卡服務,持太陽卡教職工請就近選擇其他食堂就餐。

  5、提供集中送餐。鼓勵辦公相對集中的行政樓區域聯合集中訂餐,食堂將視情況提供送餐服務。

  6、釋出就餐指數。師生可登入餐飲中心微信公眾號“服務”欄目下“就餐指數”選單,實時查詢各食堂就餐人數,錯峰錯時就餐。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2

  為進一步加強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按照自治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要求,全市各單位職工食堂要全面加強規範管理,嚴密防控疫情風險,實現安全營養供餐。現就有關要求規定如下:

  一、全市各單位食堂負責人要進一步提高政治思想站位,本著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意識,明確職責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嚴格落實食堂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同時要對防疫必須物資,如防護口罩、一次性手套、體溫測量儀、清洗消毒劑等做好儲備。

  二、嚴格按照《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做好各項工作。

  (一)加強每日晨檢檢查,遇有發熱、咳嗽、腹瀉等症狀的要立即停止上崗,並勸其及時就醫。從外地回來的人員,要做好登記,從疫區回來的,所在單位要暫停其工作,經醫學檢查無異常情況後,方可恢復其工作。要加強從業人員健康管理,做好企業從業人員自身衛生消毒和防護工作,要求從業人員在工作期間要勤洗手、勤消毒,正確佩戴口罩。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操作前必須洗手消毒,要全程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分(送)餐人員要戴口罩、手套分(送)餐,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傳播風險。

  (二)加強食堂操作間、清洗間、就餐區等區域的清潔消毒工作。每天食堂生產加工就餐場所室內通風換氣不少於x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要對食堂的桌面、椅子扶手、門把手、地面等要做好定期清潔消毒,要加強餐飲具清潔消毒及保潔工作,對送餐的工具進行實行定期清洗消毒。

  (三)各類食堂要嚴格落實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嚴禁採購、加工製作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嚴禁採購、加工製作未按規定進行檢驗檢疫或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畜禽肉,食品加工要燒熟煮透,防止病菌入口,確保熟制食品的中心溫度不低於70℃。疫情期間,提倡不生產冷食類、生食類、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品種。

  (四)、加強留樣管理,每日每餐供應的每個品種必須做好留樣儲存和相關記錄,留樣食品應在冷藏條件下存放x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留樣量不少於xg。

  三、全市各單位各類食堂應儘可能避免集體性就餐。食堂入口處要安排體溫檢查點,就餐職工,每餐進入餐廳前應自覺接受體溫測量,供餐單位要及時做好記錄留存。食堂應按就餐規律制訂錯峰就餐時間安排表,並向就餐單位公示,同時還應提供分餐配送方式或快餐(簡餐)等就餐服務方式以供選擇,實行分散性就餐。

  四、如發現食品安全問題,及時撥打投訴舉報電話。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3

  一、就餐原則

  (一)盒式分餐制:

  1、採取盒飯形式送餐,食堂將提供一次性不可回用餐具,禁止餐具重複使用。

  2、製造系統分線分班組分時段由班線長至食堂領餐,由生產總廠按線體、班組(包括品質部、材料倉一線人員)統一編排時間段,需在12點前完成。營銷、研發、職能部門自12點起依序間隔10分鐘時段至食堂領餐。(總經理辦公室牽頭,各單位配合);

  3、領餐時不刷卡不交餐票,由各領餐人員統計名單及數量,自當月餐補或餐券數中扣除;

  4、勞務工早晚餐在新工業園食堂,用餐人員少且不集中,用餐方式要求勞務工自帶餐具用餐;

  (二)報餐人數。各部門指定專人上報用餐人數,每天下午4點前上報次日午餐人數,以備食堂採購食品和餐具(總經理辦公室蔣玥負責);

  (三)獨立進餐。避免聚集用餐,建議在各自工位用餐,用餐完畢自行打掃衛生,並將使用後的餐具放至指定地點,生產總廠負責車間內的餐具指定存放定點,職能部門由總經理辦公室指定餐具存放地點。

  二、食堂工作人員要求(總經理辦公室監管,供餐單位負責)

  (一)如下人員不得到崗工作:

  1、1月24日後曾前往湖北疫情嚴重地區的;

  2、1月24號後接觸過湖北籍人員的;

  3、1月24號後經過湖北的;

  4、1月24日後接觸過確診病例和疑似患者的;

  5、自我感覺身體不適的;

  6、所在小區有疫情的。

  (二)做好食堂作業人員的宣傳和培訓工作,作業人員每天晨檢記錄建檔,有發熱、感冒、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狀的員工要立即停止上班,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

  (三)食堂全體工作人員在崗期間要保持佩戴口罩、手套,每天按規定及時更換。

  (四)自覺避免與任何表現出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

  (五)注重個人衛生。製備食物前、餐前便後、上班之前、回家後、接觸垃圾、撫摸動物後,要用流動水和皂液洗手,手部揉搓時間不少於15秒;每天做好健康狀況記錄。

  三、食堂各環節監管要求(總經理辦公室監管,供餐單位負責)

  (一)採購要求。禁止採購不明來源的活體動物和其他食品,採購時做好索證索票工作。避免與養殖或者野生動物、生病動物或變質肉類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內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二)操作要求。操作間保持清潔乾燥,嚴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類生食;食品加工要充分熟化,確保加熱食品的中心溫度不低於70℃。生熟食之間加工要先洗手;加工熟食的員工要確保正確佩戴口罩、手套;食品加工要充分熟化,確保加熱食品的中心溫度不低於60℃;營養配餐,清淡適口。

  (三)環境要求。每次使用餐具、烹飪用具前須消毒,每天對食堂餐廳地面、樓梯等空間進行消毒。操作間等必要環節須進行酒精消毒;食堂環境每日消毒2次(上下午各一次),餐桌椅使用後須消毒;要開啟食堂窗戶,保持空氣流通。

  (四)物資保障。保障充足的口罩、手套、帽子、體溫計、消毒液等防護物資;保障一次性飯盒、餐具質量(提供四眼透明飯盒及獨立包裝的筷子)等物資充足。

  (五)食品留樣。每日餐前取每樣食品不少於100g樣品留樣。

  (六)監督檢查。總經辦每天進行食堂檢查一次。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4

  食堂是學校最重要的人員最密集的公共場所,是學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與難點。為加強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認真落實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相應要求,加強食堂管理,嚴格食堂保潔消毒,規範食品加工,遏制傳染病的迅速蔓延,確保師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嚴格食堂供水等維護

  學生返校前,排放假期間儲存於水池、水管的水,對水池進行認真清洗消毒。要對食堂供水等設施全面檢查維護,加強食堂燃氣灶、蒸飯櫃等設施裝置維護,排除假期停止再運轉後可能出現的各種故障。

  二、嚴格從業人員健康管理

  食堂從業人員必須持有效的`"健康證明"上崗,嚴格檢查返校前14天的出行和健康情況,嚴格返校入校前的體溫檢測。從疫情地區回來的人員,學校要暫停其工作,經醫學檢查無異常情況後方可恢復其工作。要對從業人員集中進行一次崗前防疫知識培訓,確保具備餐飲從業人員防護技能。

  三、嚴格每日崗前檢查

  凡在食堂工作的從業人員,包括總務主任、食品安全管理員等必須每天不少於3次的體溫檢測。從業人員有發熱、乏力、咳嗽、腹瀉、結膜炎、噁心嘔吐、肌肉痠痛等疑似疫情症狀或者有礙食品安全病症的,應立即調離工作崗位,待查明原因並病症治癒後,方可重新上崗。

  四、嚴格食材進貨查驗

  嚴格落實食品採購渠道、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規範食品加工製作,禽肉類食品要燒熟煮透,食堂不生產冷食類品種。

  五、嚴格規範操作

  食品加工過程要做到生熟食品分開存放、葷素食品分開洗切、清潔區與汙染區分開,嚴格餐飲具消毒。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從業人員操作前,必須洗手消毒,一律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等,防止交叉汙染。

  六、嚴格清洗消毒和保潔

  開學前,對食堂進行無死角清潔和消毒,保障食堂食品衛生安全。食堂操作間室內通風換氣每天不少於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其中,食品清潔操作區要安裝紫外線空氣消毒燈,每日每餐後定期消毒,每次不少於30分鐘。學生餐廳白天儘可能保持通風,每日每餐後要進行清潔消毒。每個區域使用的清潔消毒用具要分開,避免混用,防止中毒。

  七、嚴格洗手消毒和留樣

  要設立公共洗手消毒設施,食堂人員餐前餐後洗手消毒。每日每餐供應的每個品種必須規範留樣儲存和相關記錄,以便於必要時檢驗。

  八、嚴格單位食堂供餐管理

  疫情防控期間,教職工、學生每餐進入食堂前,自覺接受體溫測量。學校食堂用餐改為分餐制,製作固定菜式搭配的套餐,即取即走,減少人員等餐排隊的時間。學校指定學生分班、分組、分割槽、間隔就餐,建議就餐間隔1米以上,降低餐廳的人群聚集密度。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5

  鑑於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為響應省委省政府和省廳關於疫情防控的有關要求,特制定此規定,請大家嚴格執行。

  一、進入食堂人員必須佩戴口罩,消毒手部(消毒液掛在進門牆壁上);

  二、排隊就餐人員必須間隔一米以上距離;

  三、就餐人員原則上在食堂取餐後在各自辦公室就餐;

  四、無特殊情況下午餐取餐時間:二樓工作人員11點20分取餐;三樓工作人員11點30分取餐;六樓工作人員11點40分取餐。早、晚餐有序取餐不受時間約束。有外出需提前取餐的人員不受此規定約束;

  五、在食堂人員少於10人(含餐廳服務員)情況下,可以食堂就餐,但必須一人一桌,不得同桌吃飯。時間不得超過15分鐘;

  六、食堂必須每天堅持桌面、地面消毒衛生,桌面以酒精消毒液為主,地面以84消毒液為主,每天兩次;

  七、餐廳服務員必須佩戴口罩,手套;

  八、無必要進入餐廳人員不得進入餐廳;

  九、其它未盡事宜按上級要求和中心有關規定執行。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6

  為切實做好疫情防控,確保春季開學工作平穩有序,根據上級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從業人員健康篩查及管理

  (一)嚴格從業人員健康管理,落實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制度和晨檢、午檢制度,加強從業人員體溫監測,避免患病及感染者上崗。

  (二)做好從業人員食品安全及防疫知識培訓,並組織進行考核。

  (三)做好食堂及從業人員宿舍清掃、消毒工作。

  (四)做好從業人員口罩、工作服、手套等個人防護用品的保障。

  (五)強化配送人員健康監測、洗手消毒和配送設施的清洗消毒,配送人員配送時佩戴符合要求的口罩、手套。

  二、原料控制與加工

  (一)與有合法資質的供貨者簽訂協議,明確雙方責任和義務。

  (二)制定原料採購控制清單,除原禁止使用的原料外,不採購來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海鮮等,嚴禁採購食用野生動物,嚴禁在學校食堂、廚房飼養和宰殺禽畜。

  (三)健全原材料驗收流程,嚴格食品及原料進貨渠道,做好索證索票、收貨查驗、臺賬登記、按要求儲存等工作。

  (四)原料運輸車輛應具備相關溫度、溼度及分隔功能,車輛及運輸容器定期清洗、消毒。

  (五)準備相關貯存容器及設施,並保證正常運轉。採購部分菜籃框,避免外包裝進入廚房;準備帶篩網存放架,避免半成品汙染。

  (六)嚴格食品加工製作過程控制,工用具、容器區分使用,烹飪燒熟煮透,供餐送餐溫控和防護措施到位。

  三、設施裝置清洗消毒及環境清掃

  (一)開學前組織一次大清掃,進行一次徹底消毒。開學後加強日常預防性消毒並建立臺賬。

  (二)準備酒精、84消毒液、洗手液等,保障消毒裝置、保潔裝置數量足夠。

  (三)嚴格清潔校內餐飲服務場所,按要求對工用具、容器、餐飲具進行清洗消毒、保潔到位。

  (四)做好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四、供水管理

  (一)做好供水設施(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食堂蓄水池、飲水機等)清潔、消毒工作。

  (二)透過自備水源、二次供水設施提供的學生生活飲用水必須檢測合格後才能使用。

  五、分餐用餐

  建議選擇以下四種供餐方式:

  (一)分批錯時到食堂就餐,儘量一張桌子只坐1人,不對坐不交談,嚴格控制同一時段就餐人數;

  (二)將餐食打包成盒飯,派人領送到教室、辦公室用餐;

  (三)將餐食分裝至教室打餐就餐;

  (四)由食堂供餐改為集體用餐,配送單位配餐至教室、辦公室就餐。學校會議或活動不得舉行群體性聚餐。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7

  一、成立食堂疫情防控指揮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二、開展預防和聯防聯控工作要求

  (一)日常管理

  加強員工自我防控意識。

  1、湖南省外的食堂工作人員,提前14天到岳陽住宿,進行14天的居家或住宿隔離!隔離期間不得外出

  2、岳陽市區(比如岳陽縣,湘陰縣)以外的工作人員,提前14天到達岳陽住宿,進行14天的居家隔離!隔離期間不得外出!

  3、各檔口對自己底下的員工進行排查工作,每天必須在微信群裡報告每一位員工的健康狀況。

  4、外省及岳陽市以外的人員到達岳陽後必須在微信群裡打卡,有情況報告情況,沒情況彙報平安。

  5、開學前學校會組織一次消毒工作,各檔口所有人員必須到場參加,沒有到場者一律不得開張營業。

  6、培訓所有返崗員工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上崗防控相關要求,使員工未返崗就掌握了疫情防控知識和返校途中的.自我保護技能。

  返校、返崗方案和預案。做好員工返校、返崗的應對措施、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預案和報批報備制度,嚴格落實主體責任,確保校外員工平安順利返崗。同時制定師生錯峰就餐預案。對所有值班人員進行摸排,並按照疫情防範相關要求進行管理,加強從業人員防疫知識培訓,嚴禁感冒、發熱、咳嗽等異常症狀人員上崗;並每日上報學校備檔。每天定人.定點.定時.定崗.為進餐廳所有人員測量體溫,做好疫情排查,登記每天在售賣視窗公佈所有在崗人員《體溫健康狀況表》,讓師生就餐更放心、更安全。

  就餐要求。嚴格執行“高考式”的就餐要求,重新排列就餐桌椅,地面設定1米排隊線,就餐區間距不少於2米。就餐期間不得交頭接耳,避免交叉感染。

  應急就餐。如炊管人員因需隔離觀察而不能上崗導致食堂人員嚴重不足時,可採取減少風味製作,大比例增加基本大夥飯菜供應方式予以緩解,可同步徵集符合衛生要求的學生志願者採取打包送餐方式予以解決。

  疫情後期的持續管理。疫情解除後,防控工作仍不能掉以輕心。食堂仍應嚴格執行一段時間的防控標準和工作程式,待疫情徹底控制後食堂辦伙方能恢復正常狀態。

  (二)烹飪與銷售管理:

  烹飪管理。烹飪食品時,做到燒熟煮透,確保食品中心溫度應達到70攝氏度以上。

  嚴禁生冷食品。疫情期間嚴禁生冷、冷葷、冷盤、涼麵、裱花糕點的製作和銷售。

  生熟食品分開。嚴格做到生、熟食物相分離,防止食物的交叉汙染。

  加強食品保護。售飯處應有防止飛沫(說話的唾液、咳嗽、打噴嚏所致)灰塵、蚊蠅等汙染的設施,出售的食品不得無保護暴露。暫停自助餐等開放式供餐模式,降低飛沫傳播風險。

  公用餐具保護。公用餐具(使用前應嚴格消毒清洗保潔)、免費湯粥、免費調料應有防止飛沫、灰塵、蚊蠅等汙染的措施。鼓勵自備餐具,及時清洗消毒。

  銷售管理。炊管人員銷售食品一律使用經消毒的專用工具並佩戴口罩和手套,銷售中少用語言交流,與服務物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

  工作服要求。售飯人員工作服應每天更換,集中洗滌並進行高溫消毒。

  一次性餐用具管理。不得重複使用一次性餐用具。

  (三)後廚管理:

  後廚全封閉管理。食堂後廚嚴格實行全封閉管理(完善門禁系統),非本食堂人員不得進入後廚,伙食管理部門相關人員因工作需進後廚時,要檢測體溫合格、戴口罩、穿工作衣帽,做好記錄。嚴格實行實名晨檢制,建議每天上下午各檢測體溫一次。

  個人物品管理。不得將私人物品帶入後廚,手機進後廚應經消毒處理。

  通風管理。後廚要定時開窗通風,開啟油煙抽排和淨化系統,保持空氣流通。

  智慧化監管。充分發揮電子監控智慧管理系統對炊管人員規範操作防控疫情的監管作用,及時督導整改到位。

  (四)餐廳管理

  通風管理。透過定時開窗或執行新風系統保持食堂就餐場所通風良好。

  餐廳入門管理。餐廳門口設佩戴標識的安全員值勤,就餐人員應出示證件(禁止校外人員就餐)、佩戴口罩,並經體溫檢測(檢測手腕上部10cm處體溫)合格方可進入餐廳。

  規範就餐程式。就餐人員須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飯視窗買飯(包括自選餐和自助餐),坐下吃飯的最後一刻才摘口罩,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保持安全就餐距離,避免交叉感染。同時採取分批、分時段等形式避峰、錯時就餐,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打包就餐方式。為減少師生在餐廳就餐人數,降低就餐場所中的人員密度,可增加套餐盒飯供應,打包帶回單獨用餐,防止並最大限度減少交叉汙染。

  個人分泌物處置。打噴嚏和咳嗽時應使用紙巾遮擋包裹,不隨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紙巾包好(包括廢棄的口罩)使用密封袋密封棄置於有蓋垃圾桶內。

  餐廳清潔消毒。開餐前對餐廳進行清掃、清潔、消毒、通風,開餐中及時清理餐桌和地面廢棄物並清潔餐桌,餐後做好免費湯粥、公用調料的收撿和清理打掃餐廳衛生,進行環境消毒,做好衛生用具的清洗消毒和定位保管。

  餐廚垃圾處理。餐廚垃圾定點存放,每日由環衛專業公司清運,每日對存放場所進行清潔並徹底消毒,消除病毒感染源。

  (五)清洗消毒管理

  公用餐具洗消。公用餐具進行規範化全覆蓋每餐次清洗消毒,按標準要求進行保潔,並經每餐次抽樣檢驗,確保檢測合格。

  餐具高溫消毒。餐用具採用高溫熱力方法進行消毒。

  食材洗消和保管。對食品原料和加工後的半成品進行嚴格的洗消和衛生保管。

  回收餐具的洗消。每餐次對後廚餐具用具進行清洗消毒,堅持高溫消毒方式對病毒滅活。

  環境管理。對食堂內外環境和餐桌椅每天進行全面消毒,不留死角。每天對食堂及周邊環境進行清潔消毒和通風換氣,食堂及後廚區域做到每日消毒不低於2次,並按要求對餐具和廚具進行清洗消毒,並存放於密閉設施內保潔,保證餐廳衛生安全。

  餐具存放。餐具進行消毒後,應放置在無病毒區域和空間或存放在餐具消毒設施裝置中。

  (六)採購管理:

  禁止製售野生動物及製品。嚴禁採購、儲存、加工、烹飪、銷售野生動物及其肉蛋類製品,並確保食材的正常供應,不漲價,保質量、保安全。

  嚴格監管食材源頭。加強對食材採購渠道來源和索證的監管,重點監管引入的社會餐飲各風味檔口特殊或零星食材的採購;確保食材來源清晰,供應商的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動物產品檢疫證等證件齊全。

  採購中交接貨物管控。要求供應商送貨人每天檢測體溫並向本單位報備,供貨商、採購員和接貨員在採購、運輸、驗收工作中均需佩戴口罩,彼此之間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離;採購肉禽類生鮮食材應戴上一次性橡膠手套,避免手對該類食材的直接接觸,查驗食材和其他物品前後要洗手。

  食材配送車輛管控。保持食材採購車輛和配送車輛乾淨衛生,專車專用,淨菜、半成品等特殊食材需專用冷藏車配送,每次運輸食品前應進行清洗消毒。

  抽樣檢測。對易攜帶致病菌或易腐敗變質的食材採取抽樣送專業機構檢測的措施。

  食堂疫情安全管理制度8

  一、人員核查

  (一)食堂啟用前,應對所有食堂從業人員休假期間居住史和旅行史等資訊進行調查摸排,並按照疫情防控相關要求進行管理;

  (二)從事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包括從事清潔操作區內加工製作、切菜、配菜、烹飪、麵點、飲料調配、傳菜、餐飲具清洗消毒工作)的從業人員應取得合法有效健康證明;

  (三)每日對食堂所有員工進行健康檢查,落實晨檢制度,做好記錄和建檔,患有發熱、腹瀉、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膚有傷口或感染的從業人員不得安排上崗;

  (四)所有在崗食堂員工應配戴口罩上崗,並按要求及時更換口罩,廢棄口罩應按相關規定安全處置。食堂員工在製備食物前、餐前便後、接觸垃圾或其它與加工食物無關動作後,應按規定清洗手部。

  二、環境衛生

  (一)加工場所應保持整潔:牆壁、天花板、門窗、排水溝、操作檯、食品加工用具等設施裝置應清潔,不得存在破損或脫落、地面有積水和積垢等可能影響食品加工經營安全的情形;

  (二)保持加工場所的通風換氣,確保空氣流通、清潔衛生。對人員活動頻繁的供餐場所地面、物體表面,每日至少1次預防性消毒處理;

  (三)供餐前應對就餐場所、操作場所、設施裝置、周邊環境等進行全面有效的清洗、消毒,不同區域的清潔消毒用具要避免混用。廚房用具、餐飲用具要全面清洗消毒並存放於密閉設施內保潔;

  (四)開餐後要加強對食品處理區、就餐區、人員通道、食品貨梯等場所的通風、清潔和消毒頻次,要避免使用中央空調,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潔消毒。

  (五)每天對食堂餐廳地面、桌面進行消毒。在食堂公共衛生間區域等員工接觸的地方,增加洗手液,加大衛生間的清潔和消毒頻次。

  三、食材查驗

  (一)食堂供餐前,應對庫存的食材,特別是節前貯存的食品及原料、食品新增劑進行徹底清查,對冷藏冷凍裝置的執行情況開展檢查。發現有超過保質期、未按儲存條件貯存或出現黴爛、變質等感官性狀異常的食材,要按照有關規定銷燬處理;

  (二)要嚴格落實食品採購進貨查驗和索證索票制度,做好臺帳記錄,確保食品原料來源可溯、途徑合法。嚴禁採購按規定應當檢疫未檢疫、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獸、水產動物肉類,嚴禁採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不得使用發芽土豆、新鮮黃某某、野生蘑菇等加工食品。

  四、加工操作

  (一)嚴格落實《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要求,做到生熟食品分開存放,食物要燒熟煮透,確保烹飪食品的溫度和時間能保證食品安全;

  (二)不得超審批的經營專案製售冷食、生食類食品。具有冷食類製售、生食類製售經營專案的食堂,疫情防控期間,儘量減少冷食類、生食類食品的加工製作,如需製作應按規定進入專間操作;

  (三)每餐次食品成品應留樣,將留樣食品按照品種分別盛放於清洗消毒後的專用密閉容器內,在專用冷藏裝置中冷藏存放48小時以上,每個品種的留樣量不少於125g,並按規定專人管理,標註標識和做好留樣記錄。

  五、供餐管理

  (一)各類食堂應科學合理安排就餐形式,儘量避免集體性就餐,可選擇盒餐外帶、分餐配送等方式,實行分散式、錯時式就餐。員工在選餐過程中,建議佩戴口罩,避免唾液帶來的細菌汙染。

  (二)在選餐前,先要進行手部的消毒工作,其次在選餐過程中嚴禁交頭接耳進行交談。

  (三)選餐結束後要將器具放置到穩固的區域,防止器皿掉入和沾染汙物等情況。

  (四)食堂洗手區域新增消毒洗手液,客用洗手區域嚴禁清洗拖布等有汙染體的器具。

  六、餐飲具消毒

  (一)餐飲具清洗消毒水池應專用,與食品原料、清潔用具及接觸非直接入口食品的工具、容器清洗水池分開;加強洗滌劑、消毒劑規範管理,防止誤用;

  (二)清洗消毒後的餐飲具應表面光潔並存放在保潔設施中,不得附著食物殘渣等異物,不得有油漬、泡沫、異味;

  (三)保潔設施應清潔、專用、密閉,有明顯區分標識;使用敞開式貨架存放餐飲具的,應採取防護措施,確保不會被蟑螂、老鼠、灰塵等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