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演講稿>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15篇)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15篇)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演講稿吧!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通用1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關於這個古老的節日有許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國被侵佔,心如刀割,但他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無奈之下在農曆的五月初五,寫下 絕筆《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他。人們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據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後來,為了防止飯糰被蛟龍吃掉,人們便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的辦法,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樣的精神促使這位偉大詩人縱身躍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顆憂國憂民、熱愛故土的心。

  祖國母親用她的身軀為我們支撐了一片晴朗的天空,開闢出了一片成長的沃土。今天的我們無需用捨棄生命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我們只需把熱愛祖國這一信念落實到自己日常的行動上:努力學習,尊敬師長,遵守公德,全面發展,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貢獻力量……

  今天的我們重拾起關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不也是熱愛祖國的表現嗎?

  棕葉飄香,又一個端午節就要到了,讓我們在品嚐美味粽子的同時,重溫屈原先生的錚錚鐵骨,繼承屈原先生的愛國精神吧!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端午節是每年的五月初五。這一天,人們想賽龍舟,掛香包,包粽子。這一天,我和我的朋友們會自己包粽子,過一個不同的端午節。

  我們準備好了:浸泡糯米,粽子葉,線,填料和鍋。我們“全副武裝”來到同學家。

  我們要展示我們的才華。先看媽媽們的示範:先把宗葉的粗頭包成漏斗狀,放一半糯米在裡面,然後把自己喜歡的餡料放在中間,再用糯米把餡料蓋好,然後把上面的宗葉掖下按住,再把多餘的宗葉左右圈包起來,直到沒有宗葉,最後用線把粽子紮好。“哎,很簡單。”我們異口同聲地說,那就輪到我們了。我們趕緊去拿粽子葉。我用了很多糯米。看到周圍同學的糯米比我的少。我又甩了一些。我用閃電般的速度包好粽子。近距離看我像粽子,遠處看我像“手榴彈”。我又看了看同學。有的成了迷你粽子,有的成了長粽子。、同學們,看著我。唉,粽子的製作步驟很少,但我們真的很難做出來。

  我們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鍋裡蒸,耐心地等待粽子的香味。終於,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煎熬,粽子出來了,糯米和粽子葉的香氣迎面撲來。我們趕著品嚐美味的粽子,吃著自己勞動的果實。味道真的很獨特。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短暫,我又要和同學說再見了。經過這一次包粽子的經歷,我對如何包粽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這個端午節真的很開心,很不一樣。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3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好!

  端午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始於春秋戰國時期,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關於這個古老的節日,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其中恐怕最多的是屈原老師的故事。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了楚國的都城。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佔領,心如刀割,但又不忍一直放棄自己的祖國。無奈之下,農曆五月初五,他寫完自己最好的鋼筆《懷沙》後,縱身投入汨羅江,用自己的生命寫出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

  屈原死後,楚國人民悲痛欲絕,紛紛湧向汨羅江向他致敬。人們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扔進河裡。據說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咬屈博士了。後來,為了防止飯糰被龍吃掉,人們想出了用印楝葉包裹米飯,並用彩色絲綢包裹的方法,這就是粽子的原型。

  是什麼樣的精神促使這位偉大的詩人跳入洶湧的河流?是關心國家和人民,熱愛祖國的心。

  祖國母親用身體為我們撐起了一片晴空,開闢了成長的沃土。今天,我們不需要放棄生命來表達我們的愛國之情。我們只需要把熱愛祖國的信念融入到我們的日常行動中:努力學習,尊敬老師,遵守公德,全面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貢獻.

  今天,當我們重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難道不是對祖國熱愛的一種表現嗎?

  棕樹葉香,又一個端午節來了。讓我們一邊品嚐美味的粽子,一邊重溫屈原的錚錚鐵骨,繼承屈原的愛國精神。

  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無庸諱言,這些年來,我國的傳統節日,似乎總離不開吃。端午節吃粽子,清明節吃青團,元宵節吃湯圓,中秋節吃月餅,春節更不在話下――大魚大肉讓你吃到不想吃。農耕社會對飢餓的恐懼,形成了我國傳統節日最鮮明的風俗――吃。如今,滿足了溫飽需求的人們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麼時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傳統節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繼承傳統文化方面,我們守著“聚寶盆”卻不善於保護和挖掘。比如文字,當代青年有幾個熟識並能運用繁體字?連文字都不認識又如何瞭解古代文化?

  再比如造紙,我國造紙工業化生產的結果是傳統手工業的流失,許多高質量的宣紙要到日本或韓國才能買到,他們不但繼承了我們的傳統造紙技術,還有新的發展。就拿端午節來說,它已融入各個臨近國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獨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節舉行的國際龍舟邀請賽聞名於世。

  在韓國,端午節被稱為車輪節,是插秧結束後祈求豐年的日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中國人著眼於創新,卻往往容易忽視對傳統的堅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導致精神斷層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斷層又將帶來什麼?有句話說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該如何保護與繼承我們的傳統文化,顯然已是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而現時的洋節興盛與傳統節日衰弱間的反差,更凸顯了這個問題的迫切性

  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我是高一xx班xx。在繁重的學習壓力下,我們馬上迎來的就是期末考和學考,在這之前我們還有傳統節日端午節。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喜洋洋。”端午節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曆史,它是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見國破人亡,五月初五投汨羅江。屈原沉江後,古人將竹筒裝米投入江中,萬舟齊發、吶喊鼓樂嚇退蛟龍,以此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

  端午節是也衛生節。端午前後正是春夏交替之時,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是傳染病的高發時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時插艾葉用以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

  端午節是體育節。因為人們在這天要在水上賽龍舟。龍舟競渡是一項很有氣勢、極具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端午競渡能對強身健體、民眾團結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端午節是美食節。早在晉代,粽子就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形狀看有四角形、錐形、菱形。

  中國的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厚,希望我們能懷著敬愛之心和珍愛之情來過好中華民族的每一個傳統佳節,成為古老文明與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端午節適當的放鬆雖然會對後面的考試有所幫助,但是過度的鬆懈反而會起到反作用,所以希望同學們都能在接下來的考試中收穫自己所理想的成績。

  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屬家鄉的端午節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著我們呢!

  每到端午節,不得不提的應該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媽開車去接爺爺奶奶去酒店。我總是第一個跑到包廂,服務員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處飄溢,粽米中摻雜著豬肉,板栗、紅棗、赤豆等,真令人垂涎千尺!我餓虎撲羊般抓起一個就咬,哇!人間美味呀!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就變得圓鼓鼓起來。

  從酒店回家後,我迫不及待地開啟電視,正在現場直播賽龍舟。周圍的人川流不息,穿著節日盛裝,屋頂上彩旗飄揚。只聽“砰,砰,砰”,三發訊號彈升上天空,所有龍舟按一字排開,“龍頭”上長著龍鬚,“龍身”上有一片片鱗片,真像一條真龍潛入水!“啪”,禮炮響了,十幾條“龍”在水上像離弦的弓箭一樣飛弛,水波碰撞著兩岸的岩石,發出嘩嘩巨響。行人紛紛給“龍”加油,指揮官在“龍頭”上敲鑼打鼓,給身穿紅衣的船員加油鼓勁,終於,一條“小白龍”逐漸脫穎而出,奪得冠軍,兩岸掌聲轟鳴。

  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思吧!希望你來到我的家鄉來作客!

  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7

同學們,老師:

  大家好!

  我是xxx。馬上我們迎來的就是端午節,聽到這個節日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但我還是要為大家介紹介紹!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也是六月xx日,端午節也被稱為端陽節,午日節等。

  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歸納起來,大概有幾點吧:

  1、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詩人,他在這天投汩羅江殉國。

  2、迎接伍子胥,當時人們把伍子胥視為河神。

  3、紀念孝女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她只有十四歲,每日每夜沿江痛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她父親的屍體。

  4、迎濤神,伍子胥含冤死後,化為濤神,後來人們把伍子胥的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江。

  在端午節我們會吃粽子,都是用艾葉包的,家人在一起吃,其樂融融,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粽子的品種很多,有蛋黃粽,有肉粽,還有蜜棗粽等。我們還會在端午節這一天划龍舟,划龍舟是為了祭祀屈原,曹娥。划龍舟不是一個人在劃,而是十幾個人一起劃,有一個人在前面擊鼓。龍舟的樣子更是美輪美奐,非常精緻,都是用木雕成,雕刻家們都是精雕細琢。我們還會看到街上的婦女都帶著艾虎,人們認為艾虎可以驅邪,小孩子們還會戴著香囊,可以驅避毒蟲。

  今天就講到這裡了,端午節大家也知道了不少吧,我就不介紹嘍!

  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8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中國龍團結進取的精神》。龍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千年偉大歷史的象徵,是崛起的偉大中國人們勤勞、勇敢、不屈不撓、大膽創造、誠信和諧的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

  龍是中華民族大融合的參與者和見證物。當年黃帝發動統一戰爭,龍是出了大力的,涿鹿之戰中,黃帝用雄渾的龍吟威懾敵方,並有一條生有雙翅的應龍,為黃帝的事業衝鋒陷陣。

  神話裡的大禹是從父親腹中蹦出來的一條虯龍了。他盡力溝洫,導川夷嶽,三過家門而不入,堪稱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典範。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端是開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稱為端五。端午節是我國漢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為:吃粽子,賽龍舟,薰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曾把端午節定名為詩人節,以紀念屈原。屈原於五月初五自投汨羅江,死後為蛟龍所困,世人哀之,每於此日投五色絲粽子於水中,以驅蛟龍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

  中國又是舞龍運動的發源地,舞龍運動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在勞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土生土長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顯示出中華民族的風格和特點。

  同學們,作為中華民族的炎黃子孫,我們要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將這種團結進取的精神永遠發揚光大。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9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品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

  芬芳五月,粽艾飄香。提及端午,浮現在我們腦海的,是這樣一個佇立在浩蕩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後的山川,緩合上雙眼,像滄涼的人世告別,寫盡了離騷的屈原,以這樣絕望的方式給自己的一生畫上了一個冷豔的句號。

  伴隨著屈原投江的悲壯,端午節來到了華夏兒女的生活。後人為端午節的淒涼漸漸注入了愉快的氣息,彷彿想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著,惜憐著屈原短暫的生命。然而,他的身軀落入汨羅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靈魂,帶著對祖國的赤誠、對百姓的責任,在中華國土上空熠熠生輝。

  今天,端午的氣息正圍繞在我們的身邊,屈原的靈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佇,向我們宣讀著誓言,愛國、責任、忠誠、堅貞——中華民族優秀品質的.精神,因端午節的代代傳承,應時刻鐫刻在每一箇中國人心中。

  對祖國的赤誠之心凝結在一起,引領著中國走向強大。而責任,則讓我們的生命煥發光彩。責任存在於生活的點滴,不僅有對同學、朋友無微不至的關心幫助,對於作為小學生的我們,還有對老師、父母殷切希望的答覆。

  悠悠五千年的燦爛文明,就像一條歷史的長河,我們不能讓它斷流;祖祖輩輩沿襲下來的優良傳統,應在我們的手中發揚光大。端午,是屬於我們的節日,讓千古傳承的信念,在我們的花樣年華中永不退卻。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10

尊敬的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國旗下講話的如題目是《端午節,我們的傳統節日》。

  同學們,你們能列舉出我國的傳統節日嗎?

  也許,你們早已習慣了聖誕節的狂歡,習慣了在“母親節”送給媽媽小禮物,習慣了在“父親節”向爸爸表達感激之情。其實,一年365天,還有許多印有“中國”標籤的節日,如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這些傳統節日折射著古老的中國文化,象徵著豐富的華夏文明,閃耀著龍的傳人無窮的智慧。

  6月xx日(農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的代表。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端午還被稱為端陽、重午、女兒節、龍日等。民間紀念端午節的風俗很豐富,較普遍的慶祝形式有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等等。每一項端午習俗背後都蘊涵著深厚的文化內涵留存著獨特的文化記憶。

  傳統節日是一個民族的身份證和文化標籤。然後,當我們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時,人們也多多少少冷落了傳統節日,丟失了對文化傳統的記憶。

  同學們,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你們想用什麼方式紀念這個綿延兩千年的傳統佳節呢?讓我們從今年端午節開始,重新拾起對中國傳統節日的關注,賦予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傳統節日習俗,發展傳統節日習俗,創新傳統節日習俗,讓中國文化逐漸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認識,畢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1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兩千多年來,端午節一直是一個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驅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節。

  端午節又名端陽節、重午節,據傳是中國古代偉大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兩千多年來,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就成為了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史料記載,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訊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寫下絕筆作《懷沙》,抱石投入汨羅江,以身殉國。沿江百姓紛紛引舟競渡前去打撈,沿水招魂,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魚蝦蠶食他的身體。這一習俗綿延至今,已有兩千多年。

  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在民俗文化領域,中國民眾從此把端午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等,與紀念屈原緊密聯絡在一起。隨著屈原影響的不斷增大,始於春秋戰國的端午節也逐步傳播開來,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

  中國的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詩人節、龍日等等。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們過節的習俗卻大同小異。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孃家,掛鐘馗像,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比武,擊球,盪鞦韆,給小孩塗雄黃,飲用雄黃酒、吃鹹蛋、粽子和時令鮮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動逐漸消失外,其餘習俗至今已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的國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12

老師和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迎接端午節。農曆五月的第五天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是x月x日。

  端午節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其中紀念屈原這一說法最為廣泛。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生於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他誠實、博學、才華橫溢,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

  由於他主張堅決反對秦的侵略,他遭到了攻擊和排斥,並被楚王趕出宮廷。屈原悲憤萬分,在流亡途中寫了許多愛國詩,其中最著名的是《離騷》。後來,秦軍佔領了楚國首都,看到國破家亡,屈原非常悲痛,在五月初五那天,他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

  人民非常愛戴屈原,聽到他自殺的訊息,紛紛划船到江中搶救屈原的遺體,卻找不到。他們怕江中的魚蝦會咬壞屈原的遺體,於是把米飯轉進竹筒,扔到江裡,餵食魚蝦,從而保護屈原的遺體。

  從那時起,每年五月初五,人們會自發來到河邊哀悼屈原,還會把船劃入波濤洶湧的江中,象徵著人們爭先恐後搶救屈原的遺體,藉此寄託對屈原哀思。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南方形成了端午節龍舟賽習俗。因此,端午節已成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2000年以後的今天,我們不像屈原,我們生活在一個繁榮的中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在這個富足自信的新時代,我們應該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珍惜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珍惜我們學習的機會。

  最後,給所有的同學送上一個句子:“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毀其節”。我們要珍惜今天的生命,互相鼓勵,互相報答。照顧好你的父母。最後,祝同學們期末考試成績理想,端午節愉快。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五月初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插艾草,吃粽子,撒白糖,賽龍舟,到處是喜洋洋的氣氛。節日是生活送給人們的禮物,因為在熱切等待充滿驚喜的過程中,所有的準備都是甜蜜的。

  端午節的前幾天是最熱鬧的,勤勞的人特別忙碌而開朗,空氣中瀰漫著粽葉的清香,這是一種多麼幸福的生活啊。

  端午節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節日呢?

  首先,端午節是一個紀念詩人屈原的節日。因為愛國詩人屈原看到自己的國家四分五裂,在五月初五這一天跳進汨羅江。屈原投江之後,人們讓萬舟齊發,用吶喊鼓樂來嚇退蛟龍,以此崇敬和懷念屈原。

  其次,端午節是一個衛生節日。端午節前後正是春夏交替的時候,天氣炎熱,多雨潮溼,蚊蟲滋生,是傳染病高發的季節。為了避免疾病的發生,古人在端午節插艾葉驅蚊、驅蠅、驅蟲、淨化空氣。

  第三,端午節是一個體育節日,因為在這一天人們會舉行龍舟比賽。賽龍舟是一種很壯觀、很有合作精神的競技活動,對增強體質,促進社會團結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四,端午節是一個美食節日。早在晉代,粽子就被指定為端午節的食品。人們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顏色品種非常多。從形狀上來看,有四邊形、錐形、菱形等等。從餡料上看,北方多包小棗,在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和其他餡料。

  各位同學,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內涵豐富,但一些傳統習慣已經淡化了很多,我希望我們能好好傳承我們的傳統節日,好好珍惜我們的傳統文化,成為古代文明和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

  謝謝大家!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14

親愛的老師和同學們:

  端午節大家都很熟悉。你應該稍微瞭解一下端午節的習俗和起源。不過一個地方端午節的習俗很多,今天給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端午節是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為端陽節、午日節、五一節、初五節、艾節、端午節、重午日、午日、夏日。原本是消災消災的夏季節日。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演變成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艾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屈原,所以解放後,端午節被命名為“詩人節”來紀念屈原。至於掛菖蒲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據說是辟邪。“中國端午節”是國家法定節假日之一,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詩詞歌賦等大量文學作品從古代流傳下來。

  這種說法源於南朝梁朝的吳郡《續齊揩記》和南朝的宗舉《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河汨羅江後,當地人立即去划船打撈,一路前往洞庭湖,但屈原的屍體一直沒有見到。當時正好是下雨天,湖上的船隻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搶救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外出,衝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悼念,人們在河上划船,然後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人們怕河裡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拿來湯圓丟到河裡,免得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這後來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好像和紀念屈原有關,唐代有《端午》首文秀的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萬水千山粽是情,糖餡肉餡啥都行。糯米沾著紅棗香,粽葉包著朋友情。”不管怎麼說,聽完我的介紹後,是不是又知道了很多端午節的知識呢?

  品味端午情韻弘揚傳統文化演講稿15

老師和學生: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端午節——。端午節也叫端陽節。有些人,屈原,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出生於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楚國。他誠實、博學、有才華,在楚國佔有重要地位。因為堅持要對抗秦國的入侵,遭到攻擊拒絕,被楚王趕出朝廷。屈原在流放期間義憤填膺,寫了很多愛國詩詞,如《離騷》,《天問》,《九歌》等。後來,秦軍佔領了楚國的首都。楚失千里,屍橫遍野。屈原的心被刀子絞著。他不想看到自己國家的悲慘毀滅。農曆五月初五,他寫完鉅作《懷沙》後,投河自盡,用自己的生命寫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愛國運動。

  人們愛屈原。聽到屈原自殺的訊息後,他們划船去打撈屈原的屍體,但找不到。他們怕河裡的魚蝦咬屈原的屍體,就把糯米裝進竹筒裡,扔到水裡。他們想用糯米餵魚和蝦來保護自己!

  屈原的身體。從此以後,每年的五月初五,人們自發地來到河邊悼念屈原,也在洶湧的波濤中划船,象徵著人們爭相打撈屈原的屍體,以此來寄託對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賽龍舟的習俗就形成了。屈原已經去世兩千多年了。今天,我們在這裡紀念他,主要是學習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真理、寧死不屈的精神,以及“與日月爭光”的人格。屈原的精神是不朽的。無論時間如何變遷,他永遠活在歲月的長河裡,永遠被人們銘記在心!

  讓我們懷著對偉大愛國者的尊重和珍惜來看待中國的每一個傳統節日。每一個傳統節日都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保留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

  謝謝大家耐心傾聽。在此,請接受我對你的節日祝福:端午節快樂!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