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合規風險案例心得體會

合規風險案例心得體會

合規風險案例心得體會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合規風險案例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合規風險案例心得體會1

  防範風險時刻不鬆懈風險防範是銀行每時每刻都存在的話題,每個行員都必須深刻的認識銀行存在的風險和防範風險發生的方法。幾乎每天網點早會都會向行員提及辦理業務的風險以及如何防範風險發生,同時像行員介紹一些案例讓每個行員在為客戶辦理業務的過程中遇到相關的情況能夠有效的避免風險出現。近期xxx支行發生的案例又是一次銀行櫃員在風險防範認識不夠深刻的表現。

  該案例反映了櫃員在辦理業務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有:

  1、櫃員疏忽大意,處理業務操作不當,造成大額記賬差錯。

  疏忽大意是櫃員辦理業務時出現差錯的主要原因,特別是有些櫃員覺得特別熟練的業務更加容易引起錯帳抹帳交易,一味地追求效率而不認真稽核輸入內容的準確性。開戶時戶名錄入錯誤;匯款業務金額,日期,姓名,賬號,西聯匯款收匯人姓名,身份證號碼,出生年月和有效期等極易錄入錯誤,而且錯了有時也比較難以發現。取款操作成存款造成了自己短款,如能及時發現還好,待客戶離開之後才發現就會造成嚴重的後果,這些都是有實際的案例的。所以我們辦理業務的過程中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必須對每筆操作都認真地核對確保正確的情況下才提交。

  2、原始憑證保管不善,喪失記賬依據,存在風險隱患。

  原始憑證是記載經濟業務和明確經濟責任的一種書面證明是記賬的法律依據。如果我們隨意的把客戶的憑證隨意亂丟,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盜取利用該憑證作案引起法律糾紛。我們在每天的營業結束後必須保證我們辦理業務過程所產生的傳票完整不缺票,不跳票,保證憑證上的要素齊全,沒有遺漏客戶簽名以防止某些有心的客戶回頭告知自己沒有辦理過該筆業務,而引起經濟糾紛。填寫錯誤的憑證交回客戶自行作廢,辦理業務過程中列印的錯誤憑證如果是不需要跟隨傳票作附件的,應該使用碎紙機作廢,不能隨手扔進垃圾桶。對客戶資料也要妥善保管不能隨便洩露客戶的資料。

  3、櫃員風險防範意識不強,代客填寫單據。

  代客戶填寫單據極易引起客戶糾紛,產生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在辦理業務過程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客戶抱怨自己填寫單據很慢趕時間或者自己不會填寫該單據要求櫃員幫忙填寫,這時作為臨櫃人員我們必須嚴格清楚不能代理客戶填單瞭解代客填單有可能產生的後果,我們要做好對客戶的解釋工作,或者叫大堂經理指導該客戶填寫單據確認客戶本人簽字後才能為該客戶辦理該筆業務。

  xx支行的案例再一次告誡我們必須增強風險防範意識,規範日常業務操作,提高自身的業務技能水平,形成自我複核的良好習慣。

合規風險案例心得體會2

  近年來,我行始終將完善制度、從嚴治行作為固本之策,以把握政策、誠信待客、建章立制、規範操作作為著力點,不斷加強合規建設和風險管理,透過學習教育使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把風險扼殺在搖籃中,才能最大程度地維護我行利益,最終使每一位員工受益,因為稠州行的發展與繁榮關乎我們每一位員工的利益。

  合規是我行內部的一項核心風險管理活動,合規操作是企業合規文化的重要構成要素。“合規”包含著兩個層次的涵義:一是有一個“合格”的“規”;二是大家都去“符合”這個“合格的規”。在我行的內部控制檢查中,曾發現了不少問題,例如授權流於形式,疏於稽核相關資訊;重控管理存在漏洞;查庫管理不夠規範;對賬管理不夠到位等等,從中揭示出我們日常工作中的有章不循,制度執行不嚴的現象,這些檢查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合規就像一個警示牌,時刻提醒著我們要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各項規章制度。風險防範有時就在一念之間,有責任心的人就能把風險拒之千里,沒有責任心的人是害已又害人,我們不能憑感情辦事,違規操作,最終自食其果。

  當然,制度和規定有時和客戶需求會產生矛盾,客戶需求往往受到制度和規定的制約,作為員工的我們要把握政策,規範操作,控制風險,絕對不能以習慣代替制度,以人情代替紀律,以信任代替管理,不搞違規操作,堅持以誠相待,以高效率和高質量取得客戶的信任。

  恪守誠信,合規為本,讓我們嚴守行規,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我們沒有豪言壯語,只有樸實無華的言行;沒有光輝的事蹟,只有平凡普通的工作;沒有英雄的形象,只有忙碌的身影。但就是這樸實、平凡和忙碌中,充分說明了我們對工作的熱愛和忠誠。我希望用我們的努力,用我們優質的服務做出更好的成績。

合規風險案例心得體會3

  合規,對於業務操作崗位的我,尤為重要。在我行舉行的《守規矩防風險建設合規銀行大討論》專題中,個個鮮明的案例回放,不僅使我們瞭解合規的重要性,更應在腦中懸掛警鐘,時刻敲響,規範自己的行為。

  以下是我對合規教育活動的幾點體會:

  一、心正,行正。由於銀行業的特殊性,直接與金錢打交道,因此首先須保持一顆正直的'心,不妄生邪念。在職業上,講求道與德。俗語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如果不慎走錯路,就會迷失了方向,何談職業理想,何談社會貢獻,只能使自己陷於萬劫不覆的深淵。

  二、對人,對已,對工作,有責任心。作為臨櫃人員,每天上班,不論自己心情狀態如何,都要首先告誡自己,認真投入工作當中,按照規程辦好每一筆業務,並認真做好六個方面的工作:第一,要求自己在辦理業務時一定要認真,細心,做到一次過,儘量避免重複審查憑證;第二,統籌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不做無用功以便提高工作效率;第三,對於特殊的業務一定要在辦理時格外小心稽核,合規操作;第四,在辦理業務時同事間要相互提醒,發現有任何不合規的問題時,一定要及時指出;第五,每日現金、重空一定要認真清點;第六,登記簿絕不流於形勢,一定要做到帳實相符。現在,正值中行it藍圖上線的特殊時期,正值我高新區支行升為管轄行的轉型時期,合規操作,對中行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每個人都要明確在履行職責過程中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自覺規範、約束自身的行為。這不僅是對客戶負責,對單位負責,最終是對自己負責。

  三、加強業務學習,提升合規意識。合規操作,必先熟知銀行的各項規章制度及實際工作中的各項規範。規章制度的執行與否,取決於廣大員工對各項規章制度的清醒認識與熟練掌握程度,有規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業之大忌,話說“車行千里始有道”,因此,作為一線員工,不僅要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同時也要學習如何規範操作,各項制度不能放鬆。可能有人會說“有些制度不過形式罷了”。其實不然,各項規章制度的建立,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產物,而是經歷了許許多多續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只有按照各項規章制度辦事,我們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已、單位和廣大客戶的利益。

  合規,對於銀行來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同時合規文化的建設也需要全體員工“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