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精選6篇)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精選6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可以記錄我們的思想活動。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精選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1

  今天,我和家人一同觀看了《長津湖》這部愛國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1950年美國攻佔朝鮮,企圖以朝鮮為跳板侵略我國的故事。看完了這部電影,給我帶來了深深的震撼。

  影片中,長津湖天氣惡劣,氣溫低至零下30多度,一名美軍的杯子留下的水印,在短短几秒內成霜結冰;美軍部隊在撤離時遇見了凍成冰雕的志願軍,原來是我們的軍人準備伏擊美軍,卻在不知不覺中被凍成了冰雕,指導員正拿著望遠鏡尋覓著敵人,戰士們端著槍,拿著手榴彈,隨時準備給敵人迎頭痛擊。長津湖這惡劣的環境震撼了我。

  戰爭開始,美軍早早佔領了制空權,導致我軍被大大壓制。食物缺乏、子彈缺乏、防寒衣物缺乏,就連後勤部隊運輸也會被空軍攔截,有很多戰士尚未到達戰場,就已經倒在了美軍炸彈的掃蕩下,更何況美國還有坦克這種大規模殺傷武器的支援。敵人的強悍震撼了我。

  可就是在這種種艱辛的條件下,中國人民志願軍非但沒有撤離,反而愈戰愈勇,先是炸燬了敵人的訊號塔,擊敗了前來援助的軍隊。在最後的大總攻中,志願軍殲滅了敵人的大部隊和司令員,只有少部分敵軍撤走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意志力深深地震撼了我。

  最後,電影中指導員的那句:“現在我們打這場仗,就是為了將來我們的孩子不再打仗”深深地觸動了我。是的,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志願軍先烈們的英勇犧牲。未來中華民族的偉大使命更是寄託在我們身上,我們強則國強,祖國就不懼侵略者,亦不會發生戰爭。我們肩負著祖國的未來,我準備好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2

  我帶著喜悅的心情走進了電影院,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觀看電影《長津湖》。

  電影是從美帝國主義挑起朝鮮戰爭開始,美軍戰機轟炸中國邊境,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當時,新中國剛成立,百廢待興,工業水平落後,物資和裝備嚴重匱乏。但是為了新中國的未來,偉大的領袖毛主席經過幾天幾夜的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出兵朝鮮,抗美援朝。

  參與長津湖戰役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九兵團,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七連的新兵伍萬里,他的一份檢討書,因為部分不會寫的字用圈代替,被餘從戎戲讀成“蛋討書”,一開始讓我覺得搞笑,再想想讓我深思。他才十幾歲,本應該是在讀書的年齡,但是他卻沒有讀書,面對敵人的入侵,他能挺身而出,積極參與到保家衛國的戰鬥中。

  在前往朝鮮戰場的路上,為了躲避敵機的偵擦,他們有時躺在地上、有時躲在雪裡,哪怕是被機槍掃射,也是屹然不動。在前進的途中,他們接到了一個護送電臺的艱鉅任務,電臺是指揮部與前線聯絡的重要橋樑,如果沒有電臺,前線志願軍戰士們將無法得到準確的作戰資訊,他們這次的任務就是護送電臺和譯電員到志願軍指揮部。在護送的途中遭遇了敵人瘋狂阻殺,面對美軍的飛機坦克,志願軍戰士們沒有一個人退縮,哪怕付出寶貴的生命也要完成任務,最終成功的將電臺與譯電員安全送往指揮部。

  楊根思連長說過三個不相信: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就在這種永不言棄的信念下,他帶領一個連隊,阻擋了美軍七次突圍,為大部隊爭取了時間,為勝利爭取了時間。在第八次突圍中,他們連隊打到剩下最後一人,最終抱著炸藥包與幾十個敵人同歸於盡。這種視死如歸的精神,深深地打動了我。

  電影結束了,我懷著沉重的心情走出了電影院。為了保衛我們的祖國,志願軍戰士們背井離鄉,在極端嚴寒的天氣,沒有食物、棉衣補給的條件下,與裝備精良的美軍戰鬥。他們不畏生死,守衛著國家的尊嚴,守衛著人民的和平。

  現在的和平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銘記這是英雄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的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3

  我聽說有一部很有名的電影《長津湖》,很想去看看。今天我終於看到了這部時長三個小時的電影。

  長津湖之戰是志願軍第九兵團和美國最王牌的北極熊兵團之間的一場強強對決。原本在休息中的軍人們一接到集結指令,就坐上北上的火車奔赴朝鮮。長津湖地區溫度很低,零下三十五度左右,戰士們沒有棉衣更沒有棉帽,後面連吃的都只有凍土豆,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戰士們就是靠著頑強的毅力,偉大的理想一直堅持到勝利。

  美國軍隊武器很多,大炮、坦克、飛機……這都是當時最先進的武器,而我們中國志願軍是小米加步槍,可我們一點也不怕美國,我們用智慧和戰略打贏了武裝到牙齒的美國大軍。

  我想對你們說:“志願軍叔叔!你們辛苦了,我永遠忘不了你們那時的模樣,你們用生命換來山河無恙,現在的中國擁有先進的武器,精良的部隊,你們放心吧!再也沒有人敢欺負我們了!”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4

  長津湖講述的是抗美援朝中的長津湖戰役,東線部隊以鋼鐵般的意志,扭轉戰局,為長津湖戰役做出巨大貢獻的故事。

  這裡面有一個片段讓我印象非常深刻。感恩節的時候,美國軍營計程車兵吃著火雞,甚至還可以喝到咖啡,而中國的戰士們卻在雪地裡啃著冰冷的土豆。在這種差距懸殊的戰鬥中,中國人竟然贏得了勝利。我們眼中看似晦澀的知識點,是他們風雨飄搖的一生,是他們連屍體都無法完整的交給親人,卻為革命獻身的一生。這樣的英雄是值得我們後輩一直銘記的,我們所崇拜的也應該是這樣保家衛國的英雄。

  在美國計程車兵吃火雞時,兩個士兵的對話也讓我感觸很深:“明年感恩節一定請你到我家去”。“好,要是我們能活著回去的話”。

  這讓我想到雨果的《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信》中的一句話:政府有時會是強盜,而人民永遠不會是強盜。那些美國計程車兵肯定也不希望戰爭,肯定渴望光明與和平,但是在大的勢力下,他們只能選擇屈從。這可能是美軍最後失敗的原因之一,士兵們是因屈服統治者的`野心而作戰的,而中國革命者是為守吾土而奮不顧身,為了他們的下一代不再有戰爭,這種信念支撐他們無所畏懼的迎著敵人的炮火衝去,最終取得的了戰鬥的勝利。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5

  “我想有個家,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第一次聽到這首歌時感覺家就是一座房子,一個地方,後來長大了才知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慶假期,跟著朋友一起去看了《長津湖》,這是一部新時代戰爭影片的高峰之作,三個多小時的時長,沒有一秒是可以停歇的,而且三個小時不足以記錄抗美援朝時期先輩的付出,看完之後內心久久不能平復。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中發生在長津湖地區的一場戰役。長津湖戰役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第9兵團3個軍,在艱難困苦的條件下,與武器裝備世界一流、戰功顯赫的美軍第10軍,於1950年11月27日至12月24日在朝鮮長津湖地區進行了直接較量,創造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全殲美軍一個整團的紀錄,迫使美軍王牌部隊經歷了有史以來"路程最長的退卻"。這次戰役,收復了三八線以北的東部廣大地區。志願軍在東西兩線同時大捷,一舉扭轉了戰場態勢,成為朝鮮戰爭的拐點,為最終到來的停戰談判奠定了勝利基礎。

  如果不是這部電影,相信現在很多中國青年可能對這場戰役一無所知,課本上也介紹的很少,只是從老一輩回憶中聽到,這部電影在國慶期間上映,無疑給我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教育課,劇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有兩個場景:火車開過長城,晨光照耀在火車上時;電影最後戰士們被凍在雪地裡的那個鏡頭。實際上,對這場戰鬥而言,窮究戰爭的勝負已毫無必要,這都已經成為了過去,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我們今日之生活,全是先輩以血肉鑄成。

  如今我們生活在國泰民安的和平年代,但永遠不能忘記我們的祖國是無數先烈用甘於奉獻、無所畏懼的勇氣,拋頭顱、灑熱血替我們打下的。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在替我們負重前行,所以,那些為了保衛祖國未來拼死戰鬥的戰士,才是我們心中真正的英雄。何其有幸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在祖國發展的今天,我們更要勿忘過去、銘記歷史、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在我們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貢獻,當以吾輩之青春,護我盛世之中華。

  長津湖之水門橋個人電影心得體會6

  爸爸帶我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長津湖》。

  它主要講述了中國志願軍第七連軍的故事。第七連軍的主要任務就是要把電臺和譯電員送到指揮部那裡去。他們在清點了人數以後就上了火車。可還沒到目的地,就突遇鐵路維修,他們不得不改為步行。可正當他們走過一片石頭組成的平原時,美軍的飛機低空飛來了。大家迅速躺在地上,裝成死屍,但是仍然也沒逃得過犧牲的命運。

  戰士們含淚繼續前行。在他們趕到指揮部進行短暫的休整後,又繼續向目的地1100高地出發。他們路上充飢的糧食居然就是一個個的凍土豆和乾麵粉,就算是這樣,他們還是克服各種困難如期到達目的地。

  隨著司令員的一聲命令,戰士們迅速包圍了美軍。戰士們在長津湖打了美軍個措手不及,隨後又立即往美軍軍地打去,最後,取得了勝利。

  這部電影告訴我們關於志願軍們在歷史長河中的這一段故事。志願軍戰士們在零下30多度的環境下,穿單衣,吃凍土豆,武器裝備落後……但即使這樣,他們絲毫沒有退縮。他們用頑強的毅力、堅定的信心、英勇無畏的精神前仆後繼地往上衝。請想一想,他們為什麼能抗寒抗餓?就是為了讓我們活在沒有硝煙的戰場裡。

  我們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應當好好學學,奮勇拼搏,只有這樣才能夠對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