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通用20篇)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通用20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有了新的啟發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

  家訪,對我們教師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詞。作為聯絡家庭與學校的一條紐帶,它發揮了無可替代的作用。家訪,說到底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

  透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不在學校卻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在家訪的時候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援,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前一陣子透過家訪我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裡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所以這登門家訪的傳統我們應該發揚。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樑”。所以家訪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到心應手。讓家長成為我們教育者的臂膀而不是阻力。以前我很少做家訪,覺得那是沒必要,現在我覺得沒有家長的支援,教育工作還真不好做,於是我開始做家訪。

  在對一個對後進生家訪時,我覺得“後進生”因為一些不突出的優點而受到老師的稱讚時會很高興,回到家會對家長說老師表揚了他,家長則會對孩子說要好好的聽老師的話。老師可以和家長一起從點滴的進步談起,一分為二地分析學生,用優點去克服缺點。在家訪時要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不可責問學生,更不可當這家長的面過分的指責學生,過分的指責會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產生心結更不能解決問題,家訪是溝通而不是責問,要使學生心服口服,那麼家長也會欣然配合。果然在我對其和家長溝通後雙方監督,該生有了明顯的改善,這讓我很高興。

  老師上門家訪,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這對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家長也是一個觸動。教師、家長、學生三者共處一室,促膝談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離。相互瞭解情況,交流各方面的資訊,溝通感情,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並且同學生家長共同研究,在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2

  在《關於教育問題的談話》中指出:“加強改進教育工作,不只是學校和教育部門的事,家庭、社會各方面都要一起來關心和支援。”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說過:“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而無學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艱鉅而複雜的任務。”可見,家庭是對青少年進行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家訪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家庭教育的補充。因此,教師對學生進行家訪是很有必要的。

  由於家長的心理素質、覺悟程度、知識水平、生活視野等高低不同,直接作用於家庭,導致學生的家庭生活環境也隨之發生劇烈變化,從而派生出許多對德育教育的不利因素,產生了許多值得深思的問題。

  1、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家長(特別是老人)普遍存在溺愛孩子的現象,對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背離了科學的甚至是基本軌道。

  2、在市場經濟環境下,不少家長或下海經商,或夫妻雙雙外出打工,無暇顧及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3、個別家長家庭觀念淡薄,追求個人享樂,生活墮落,導致家庭破裂或夫妻離異,往往把子女當成個人負擔相互推諉,直至不聞不問。

  4、相當多的家長對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缺乏正確的認識,一是重成績,輕品行;重文化,輕特長;重實效,輕素質。二是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眼光,對孩子的學習、心理素質、道德意識不作什麼要求。三是個別家長脫離實際,要求孩子什麼都必須是最好,這種近乎苛刻的家庭教育嚴重壓抑了孩子個性的發展。

  初中生作為學生中的特殊群體,其心理特徵突出表現為不穩定或多變性,處於這一心理發展時期的學生同存在上述諸多問題的家庭生活環境結合,經常會出現下面一些問題,給學校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造成極大的干擾和阻力,主要表現為:

  1、心理障礙,對人對事冷漠無情。對於那些從小缺乏家庭溫暖、享受不到他們內心十分渴望的來自父母的慈愛的初中生來說,家庭對他們已不再是溫馨的小屋。他們從最初對父母的懷疑冷漠,發展到對同學、老師的懷疑冷漠,進而產生不滿情緒。

  2、拉幫結夥。當家庭情況相似的孩子偶爾聚ji一起時,彼此間的相同處境和相似心態,很容易產生同命相憐,惺惺相惜的情感;當他們的生活中遇到困難,委屈或被人欺負,依靠個人的力量無法解決時,就自然而然地模仿武俠小說、武俠電影中的所謂“江湖義氣”拉幫結夥,偷摸拿搶,打架鬥毆。

  3、言行乖張,意氣行事。由於初中生的心理和身體發展遠不成熟,他們都不具備獨立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制力較差。那些長期缺乏父母言傳身教、正確引導的學生總喜歡“以我為中心”來看待周圍的世界,他們既不知道尊重別人,又受不得半點委屈,在與同學交往或在肢體活動中,為人行事往往跟著感覺走,好歹不明,是非不分。常常為了出口氣,不惜以小恩小惠糾ji別人來進行報復,什麼紀律、規章制度、法律、法規統統拋之九霄雲外。

  除以上三種情況外,還具有一些別的不良行為和不良心理品質,如弄虛作假、撒謊、當面一套,背後一套;性格孤僻,自我封閉;撥弄是非,挑起矛盾;我行我素,行事魯莽……

  從目前來看,上述現象大量存在,而且有增加的趨勢。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必須是在面向全體學生的基礎上,應重點加強對部分學生的教育。如前所述,學生中的一些不良品行與其家庭環境是密不可分的。因而經常性的開展家訪,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強化家庭教育,淨化家庭環境,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家庭生活空間是教育好這一部分學生的必要條件。

  如何做好家訪工作呢?

  教師家訪的目的是讓廣大家長更新觀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掌握好教育子女的方法。同時,使家庭環境不良的家長做到三個明確:

  ①明確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和睦的家庭環境,是做父母的責任;

  ②明確青少年自身發展特點和規律,幫助他們克服日常生活中對待孩子教育上的錯誤作法和不良言行,提高他們教育管理孩子的水平;

  ③明確社會主義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和學校相關規章制度,提高他們在家庭管理中的目的性,針對性,做到有的放矢,防微杜漸,防患於未然。

  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變“請進來”為“走出去”

  近年來,受社會影響,教師家訪逐漸減少了。有些教師無論對誰講話都用教育人的口氣,對家長也不例外,影響著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的教育效果。學生犯了錯誤,打個電話把家長傳到學校,氣全撒到大人身上,家長把火氣帶回家中又撒在學生身上,學生根本沒得到正面教育。家長十分反感這種做法,學校與家長之間、與學生之間的矛盾越來越激化。針對這一普遍現象,我校變把家長“請進來”為主動到學生家裡,和家長聯絡。在家庭這一特定環境中,教師教育人的口氣自然而然地發生了變化,語氣趨於平緩,大家真正做到了平等,家長願意把心裡話、真心話跟教師說,教育產生了一致性。

  二、變“被動家訪”為“主動家訪”

  主動家訪,防患未然,使家長能主動配合學校做好工作,達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學校要求各位班主任老師,每週要安排一個晚上的時間進行家訪,一學期之內至少對本學生進行全面家訪一次。並要求班主任要提前上交家訪計劃,要有明確的目的性。家訪的宗旨是:多報喜,巧報憂,並指導家長有的放矢地考慮和安排學生節假日活動計劃。

  2、新接班的班主任要從接到學生檔案起,認真瞭解學生的家庭情況、文化修養、家庭環境、親友情況,以便做到胸中有數。另外,還要求新班主任抓緊時間普訪,以便儘快掌握學生的情況。

  3、一旦發現學生不到校,一節課之內要主動和家長取得聯絡,瞭解學生去向。

  4、發現學生出現異常表現或有不良苗頭,班主任及時家訪,有時不止是班主任,有關領導也共同前往,把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變“無法聯絡”為“親情電話聯絡”

  我校留守學生較多,為了加強對留守學生的教育與管理,我校建立了親情電話熱線,並設立了親情電話室,溝通了教師與家長、學生與家長的聯絡。

  總之,教育要走出校門,走進家門。班主任要做好深入細緻的家訪工作,推動學校教育工作全面健康地發展。

  四、變“談話式家訪”為“請家長參與教育活動”

  我們深深感到,學校單一的教育收效甚微,應加大與家長的交流,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強教育的力度。

  1、請家長參加學校組織的主題校會、主題班會。開學伊始、學期末等重大活動都請家長委員會成員到校共同商討學校計劃、工作,進一步加深對學校和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援。

  2、開辦家長學校,舉辦教育講座,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點,掌握正確的教育方法。開展家教徵文活動,提高家長的家教理論水平。

  3、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會。請家長深入班級,與班主任交流,瞭解班級、瞭解子女的情況,達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4、組織家長參加學校教育教學開放日活動。請家長深入課堂聽課,召開家長座談會,請家長們給學校教育管理工作提意見和建議。這些舉措受到了家長的稱讚,得到了社會的肯定和支援。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3

  1、良好的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長對自我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明白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從小就已經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為處世有原則的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雖有欠缺,但會以言傳身教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這類孩子通常為人不錯,心地善良,只要在上多加以指導,一般會有較大的提高。

  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我的子女又過於溺愛。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脾氣也越來越大,這些家庭往往已出現“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期望經過學校教育來改變孩子。

  2、學生在校表現與在家的表現通常都有較大的差異。

  絕大部分學生在學校裡各方面表現都良好,但在家裡卻彷彿變成了另一個人一樣。放假後,不學習,不寫作業,整天看電視、錄影,整宿上網,什麼家務都不幹。這些學生既不關心家事,更對國事天下事漠不關心,這對學生綜合素質與本事的培養十分不利,直接導致其課外知識極度欠缺,動手實踐本事相對較差,必將影響其未來的發展。

  3、家長對學校和教師普遍抱著較高的期望和要求。

  從家訪中,我們深感家長對學校和教師普遍抱有較高的期望和要求,有的孩子在家比吃比穿,有的孩子任性撒嬌,有的家長對孩子寵的厲害,孩子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家長總是說你不聽話,就把教師請來,覺得教師就是萬能的,能解決孩子的一切問題。如果在教師身上發現了什麼不良之處,家長就覺得異常吃驚,覺得不可思異。家長對我們報以這麼高的期望,我們真是深感職責重大。怎樣為孩子們樹立榜樣,也對我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參與;家訪則是這一系統工程中的重要一環,是做好教學和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經過一段時間的家訪,我們得到了許多收穫,並決心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有目的、有、有重點地開展家訪工作,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貢獻自我的一份力量!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4

  參加工作十年來,透過多次細緻,全面的家庭訪問, 讓我深深地認識到,家訪是家校合作育人,統一教育理念,達成教育共識、協調教育目標,實現教育同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不是一項可有可無的工作,而應極力倡行至,踐行之。下面就談談家訪工作中應注意幾方面的問題,和大家共勉。

  一、明確家訪目的,真情送家長,溫暖給學生

  家訪目的在於與家長交流情況,交換意見,共同研究教育學生的內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教育引導學生一定要與家長聯絡,雙方只有同心協力,才能事半功倍,達到教育目的。

  二、家訪工作多“報喜”,為後進生的轉化創造良好的環境

  美國心理學家查絲雷爾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象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嘮叨之苦。這樣做不但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多年來,我家訪的物件若是後進生,對於他們是“雪中送炭”,給以“溫暖”,多給差生家長“報喜”。我利用時間去尋找“雙差生”的閃光點。

  每次,我多講學生的長處與進步,深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有利於達到教育目標。孩子進步了,一次考試一個腳印,這個“雙差生”的轉化,我們傾注多少愛啊。多年來,我接觸的“雙差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吃軟不吃硬”。我透過一次次家訪,反覆抓,抓反覆。積極去找他們的“閃光點”,先感化家長,再去溝通教育學生,給學生自信,希望和熱情。一個個“雙差生”轉化了,一次次給家長 “報喜”是後果進生轉化的良藥。只有這樣,他們那柔弱的心靈之花才能在一個時時刻刻充滿陽光溫暖的環境中盛開,並結出豐碩的果實。

  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

  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型別。作為老師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到學生家去時,談他近段時間的良好表現,待家長高興時,委婉地講了家長要給學生愛撫和溫暖,要了解學生的心理,理解、體諒孩子的不足。這樣,家長的思想轉變,學生也有自信和熱情,有了學習的動力。此外,家訪時,我也注意家長的精神狀態、身體情況、家庭氣氛等條件,隨機應變地調動訪談方式和內容。

  總之,家訪工作是教師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十年來,我儘管在這一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深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在“三尺門外”,傾心奉獻,把家訪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5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兩個重要方面,而家訪則是連線這兩方面的重要橋樑。

  透過這次家訪,我們瞭解了家長對孩子的一些想法、打算,進一步把握了學生的個性特點、行為習慣、內心情感等等,增強了教育的針對性和感染力。家長也透過家訪瞭解了孩子在學校的情況,瞭解了班級的整體情況,更清楚自己孩子的上風和劣勢,使家庭教育更具針對性,並透過與老師的交換,更好地和老師配合,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

  說真的,這次“家訪“很受學生和家長的歡迎,有的家長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教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而且還寄與這麼高的厚看,不管怎樣樣總有一種欣慰的感覺。特別是平時我們關注不夠的學生,更是讓他們覺得暖和,倍感興奮:原來自己也其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教師的心中也盡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還是注視和關心著自己。一名學生的婆婆說:“現在的老師都不進行家訪,固然可以透過電話聯絡,但和家長的聯絡還是不夠。只有看到學生的生活環境,才能對他們有更深的瞭解,才能針對每一個人不同的個性特點進行教育。“她對我們的到來表示極大的肯定和讚美,並由此談到學校的管理非常正規,讓他們非常放心孩子在校的教育。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一名學生見到我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手足無措,畏懼我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們隻字不提他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他在取長補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談中,孩子越說越興奮,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入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愈來愈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看我們常常到家來坐一坐,聊一聊。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6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透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援,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透過家訪,教師可瞭解到學生的在家表現,日常行為,家庭教育,學習環境,學習習慣等等;教師能更好地提醒家長;家長也能瞭解到學生在校的學習情況,瞭解學校的教育方針,學校的常規,這樣家長能更有效地配合學校做好工作。

  家訪給我的最大體會是拉近了與學生家長的距離,加強了溝通,增加了相互間的瞭解。同時我也覺得家訪要做到真誠,要真正地是為了學生,要和家長共同把孩子教育好,而不是純粹地向家長數說孩子的不是或是把學生的一些問題拋給家長。應該是與家長共同想辦法,一起教育好孩子。這樣,不僅能贏得學生對你的好感尊敬,而且也有利於我們今後對學生的教育和管理。我想以後要儘可能多的家訪來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絡和溝通,更好的來教育好我們的學生。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獲得更大的成功。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7

  今年我們班有41名幼兒,我們的目標是走進每一位幼兒的家中,但是家長們對於我們家訪反應不一:有的驚訝,是不是我的孩子在幼兒園裡犯了嚴重的錯誤,老師要到家裡來家訪?

  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亂,那個時間我們沒有空,抽不出時間招待老師;

  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沒有機會和老師好好交流呢,對於我們的到來非常的高興。面對家長不同的態度,我們更困惑了,會不會因此而造成負面的影響,給家長們帶來額外的負擔?

  但有一點,我們更清晰了:

  家長們的家庭教育觀念確實需要我們的引領,而走進家庭的家訪活動,正好給了我們一次瞭解、溝通的機會,對孩子,對家長,對我們自己,都將會是一次挑戰。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家長們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幼兒園什麼時候開始教寫字算數?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詳細地向家長解釋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使家長明白我們的教育不能超出幼兒的接受能力,不能拔苗助長。同時我們也詳細地向家長了解了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習慣,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幼兒在園的表現,肯定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知道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醒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另外我們還給家長們佈置了寒假作業,就是讓家長寒假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把幼兒拿回家的幼兒用書再和孩子一起看一看,學一學。

  這次家訪給我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值得我反思事情,這對我今後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來說是一個寶貴的經驗。在學期即將結束的那個星期,我們班發生了一件令我非常難過的事情,葉文偉小朋友的大拇指被門夾到了,而且骨折了,當時我真的不知所措,這可是我從教以來發生的最嚴重的事故了,對於葉文偉和他的家長我感到非常的內疚。家訪第一天我和陳老師去買了水果打算去文偉家看望他,我們坐著三輪車剛到他們家路口,就看到文偉和他爸爸在那等我們了,到了他家他爸爸媽媽和熱情的招待了我們。我們首先對於在幼兒園發生的這件事表示了歉意,也得到了他們的理解,在整個家訪談話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了對於這件事的理解,說這是個意外,沒有關係,文偉自己平時也很調皮,還說文偉經常說老師很好。

  聽了他媽媽的話我一方面覺得很高興,家長這麼理解我們的工作,另一方面更覺得內疚了。這次家訪還有多印象深刻的事,如:鄭樂珊高興的拿小時候的照片給我們看,給們講小時候的事;葉雯婕興奮的給我們表演培訓班學過的舞蹈;還有很多家長會著孩子在路口接我們等等,這些都很讓我們感動,也讓我們在寒冷的冬夜感受到了溫暖。

  透過家訪,我們不僅瞭解到了平時不瞭解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識,更大範圍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

  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鍊。家訪不僅僅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感動和寶貴的經驗,家訪也帶給了孩子們滿心的快樂:

  “老師到我家來了!”家訪後的幾天,孩子們交流的話題都是同一個內容。孩子們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溢於言表的快樂。家訪更帶給家長全新的感動:“老師,謝謝你如此細緻!”教師對孩子日常言行的細微介紹,對孩子個性的詳細剖析,老師的家教理念讓家長們耳目一新,從來沒有想到,教養孩子還有那麼多的道理!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8

  家訪,是學校與家庭共同教育好孩子的一道不可或缺的橋樑。透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的根源,讓每一個學生能夠耐心傾聽家長和老師對他或她成長的一些反饋和建議,不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援,同時還加深了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感情。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進行交流,家長和教師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結成一個家庭學校的教育同盟。那麼我們的教育會得更大的成功。

  我在八月的一個午後,來到了學生小劉的家。學生小劉的家長對我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家長,孩子和我坐成一圈,孩子的父親問我孩子是不是在學校表現不好,希望我直言不諱的指出來,他一定配合教育。我之所以選擇了到這個孩子家家訪,並不是因為她在校的學習表現不好,而是因為她在班級人際關係不夠融洽,同學們都不願意和她接觸。我覺得,這個孩子的防禦心理特別強,說話也比較有進攻性,像一個小刺蝟。但是我和她交流過幾次,發現這個孩子膽子其實很小,也很乖巧。是什麼導致她的兩面性,為什麼她總要在同學面前裝作很強大的樣子呢?帶著這樣的疑問,我決定看看她的家庭,尋找一下孩子性格形成的根源。

  坐在這個孩子的家中,我觀察到,這個孩子的家庭經濟條件不好,地處偏遠的一處平房區,在和她父母的交流中,我獲悉到她父母都沒有固定工作。她小的時候,爸爸為了養家總去外面打工,而她家的親戚相對家境比較殷實。家庭聚會的時候,父親常不在場,因為家境窘迫,小小的她心理比較敏感。慢慢學會了察言觀色,她總是覺得親戚瞧不起她們母女倆,所以在她九歲時就產生了“我要變得強大,我要保護媽媽”的想法。這種想法先體現在語言上,她媽媽說:“她不知什麼時候開始,一說話就總是反駁別人。我一批評她,她更生氣。後來,她開始不怎麼和周圍的小孩玩,拼命在家學習。總說要用好的成績來回報父母。”

  聽到她們的講述我的心抽得緊緊的,我好心疼這個孩子。我不自覺地撫摸她的頭,孩子的眼睛閃爍著晶瑩的淚。我問她:“成績好,事事不讓別人說你,你就真的快樂了嗎?你是一個懂事的孩子,你不僅要懂事,我還希望你快樂。別去承擔父母應該承擔的事。”我還和她們講了同學們對她的一些認識。比如,同學們都說她太敏感,在一起聊天時,她會突然翻臉,覺得某些言語在針對她。我又和他們講了智商和情商的關係。我告訴她,只有讓孩子學會心靈不設防,以寬容的態度去面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和接納。健康的情感對於一個孩子的一生有多重要。經過我和孩子及父母一番推心置腹的交流,這個孩子若有所悟的低下了頭,表示嘗試改變自己。我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一個孩子的生活即將發生了變化。我知道:如果沒有這次家訪,我就不可能找到癥結所在;而在她父母的心中,她還一直是那樣一個乖巧優秀的完美孩子,其中的不快樂心結會一直埋在這個孩子的內心深處。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很多家長整個忙於工作,直接把小孩子扔給了老人照顧,等到孩子長大了接回來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學習生活時,孩子往往就不聽了,這其實是由於家長監護責任的缺失造成的,作為班主任既要指出家長的這一問題所在,還要盡力做好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橋樑。還有一些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嘮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針對這類家長我也給他們敲了警鐘,告訴他們長此以往就會讓孩子處在一個藐視或忽視父母忠告的境地。總之,家訪工作的進行,使我能和家長在一個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如果說作為老師在學校看到學生的表現只是一個平面的話,那麼透過家訪就能看到這個孩子的多面,這樣立體的看孩子,才能找到孩子身上一些缺點所產生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督促孩子儘快改正。家校的密切聯絡實在是一把開啟學生心靈之門的鑰匙啊!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9

  家訪是我們幼兒園每學期末每位老師必做的工作,剛開始時我特別不明白:我們現如今的通訊那樣發達,特別多時候我們都透過電話。

  家訪是我們幼兒園每學期末每位老師必做的工作,剛開始時我特別不明白:我們現如今的通訊那樣發達,特別多時候我們都透過電話交流,有些小事則能夠在接送的時間三言兩語與家長交換意見,有必要走進家庭履行這樣傳統的家訪嗎?家長會樂意批准嗎?透過3個學期的家訪工作,現如今我感覺家訪是特別有必要的,它能夠減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溝通交流更加有效。現如今我將我本學期的家訪感受做以下概括:

  今年我們班有41名幼兒,我們的目標是走進每一位幼兒的家中,然而家長們關於我們家訪反響不一:有的驚奇,是不是我的小孩在幼兒園裡犯了嚴峻的毛病,老師要到家裡來家訪?有的婉拒,我家地點小,又亂,那個時間我們沒有空,抽不出時間招待老師;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沒有機遇和老師好好交流呢,關於我們的到來特別的高興。面對家長不同的態度,我們更困惑了,會不可能因此而造成負面的阻礙,給家長們帶來額外的累贅?但有一點,我們更清楚了:家長們的家庭教育觀念的確需要我們的引領,而走進家庭的家訪活動,正好給了我們一次懂得、溝通的機遇,對小孩,對家長,對我們自個兒,都將會是一次尋釁。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希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敬與信任。家長們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幼兒園啥時候開始教寫字算數?關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詳細地向家長解釋幼兒的年紀特點和學習特點,使家長明白我們的教育不能超越幼兒的批准能力,不能拔苗助長。同時我們也詳細地向家長懂得了幼兒的興趣愛好,性格專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態、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適應,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希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響幼兒在園的表現,確信幼兒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幼兒毛病,耐心腸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明白幼兒的健康成長不僅是幼兒園的責任,也是家庭的責任,提示家長不僅要關心幼兒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幼兒的情感和品德。另外我們還給家長們安排了寒假作業,一定是讓家長寒假多抽出時間陪陪小孩,把幼兒拿回家的幼兒用書再和小孩一起看一看,學一學。

  這次家訪給我留下了特別多深入的,值得我反思事情,這對我今後的幼兒園教學工作來說是一個可貴的經驗。在學期馬上結束的那個星期,我們班發生了一件令我特別難過的事情,葉文偉小朋友的大拇指被門夾到了,而且骨折了,當時我真的不知所措,這但是我從教以來發生的最嚴峻的事故了,關於葉文偉和他的家長我感到特別的內疚。家訪第一天我和陳老師去買了水果計劃去文偉家看望他,我們坐著三輪車剛到他們家路口,就看到文偉和他父親在那等我們了,到了他家他父親媽媽和熱情的招待了我們。我們首先關於在幼兒園發生的這件事表示了歉意,也得到了他們的懂得,在全部家訪談話過程中他們表現出了關於這件事的懂得,說這是個意外,沒有關係,文偉自個兒平時也特別淘氣,還說文偉經常說老師特別好。聽了他媽媽的話我一方面感到特別高興,家長那樣懂得我們的工作,另一方面更感到內疚了。這次家訪還有多印象深入的事,如:鄭樂珊高興的拿小時候的照片給我們看,給們講小時候的事;葉雯婕高興的給我們表演培訓班學過的舞蹈;還有特別多家長會著小孩在路口接我們等等,這些都特別讓我們激動,也讓我們在嚴寒的冬夜感受到了溫暖。

  透過家訪,我們不僅懂得到了平時不懂得的情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鳴,更大領域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敬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個兒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責任,激發了工作熱情;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鍊。家訪不僅僅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激動和可貴的經驗,家訪也帶給了小孩們滿心的歡樂:“老師到我家來了!”家訪後的幾天,小孩們交流的話題都是同一個內容。小孩們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溢於言表的歡樂。家訪更帶給家長全新的激動:“老師,感謝你如此過細!”教師對小孩日常言行的細微介紹,對小孩個性的詳細分析,老師的家教理念讓家長們耳目一新,從來沒有想到,教養小孩還有那樣多的道理!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0

  今年寒假,我和冀老師走訪了王晨龍、馬俊宇、陳興昊等同學的家。經過這次家訪工作,我感受頗深。在家訪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關心和重視,也感受到了作為教師的責任重大。

  家訪帶給我們的收益很多。首先我們深入到家庭,細緻地瞭解了學生的家庭狀況,同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學生在家的表現,為開學後的工作奠定了基礎。其次家訪能教給家長正確的教育方法,及時的避免孩子問題的產生。教師注重進行家訪,教會家長一些方式方法有理由根據的去轉變家長的一些觀念,對孩子的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陳興昊的媽媽總是說自己的孩子不活潑,學習成績不理想,我們告訴他不要總在別人面前數落孩子,應該多找找孩子的優點,多鼓勵孩子,只要孩子有進步就得表揚,這樣孩子對生活和學習才有信心,才有動力。再次家訪還能協調師生關係,從而促進學生更健康的心理發展。親自上門家訪能讓孩子們從心理上拉近與老師的距離,尤其是學習差的孩子,而且更能夠激發起他們對學習的興趣。興趣是的老師,也就是的學習動力,尤其是中學生,他們的學習動力絕大多數首先取決於對老師的喜歡。一旦喜歡老師,就喜歡學習這門課程,這樣就能形成良性迴圈,讓孩子逐漸自信起來。

  透過家訪,我覺得作為一名中學教師,要使學生愛上學習,愛上學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具備愛心和童心。我們對學生要有像父母對孩子一樣的愛,對學生的每一個關愛和激勵的眼神,學生都能深深的感受到,並且會用加倍的熱情來回報我們。我們具有一顆童心,能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能真正和學生成為朋友,從而使學生喜歡我們和我們的思品課。其次要尋找學生的優點。人人都想獲得別人的讚賞,中學生更是如此。特別是對於學習等各方面不是很好的學生,我們更應該想盡辦法尋找他們的閃光點,並把這些閃光點予以擴大,樹立這些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再次要以平等之心關注學困生。我們老師要以平等的心態,朋友的身份來關心這些學困生,加強與這些學生及家長的交流和溝通,全面的`瞭解他們,從而做到因材施教。

  總之家訪使我懂得了怎樣去理解和關愛學生,也使我更清醒的認識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今後努力的方向。今後我會在假期期間堅持家訪,透過家校聯手使孩子們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1

  本學期,校園佈置的重要一項工作就是要做家訪工作,讓老師利用假期、周未等課餘時間做好這項工作。因此,我用心響應,做到利用一些機會,和家長進行交流,及時與家長溝通。透過近階段的家訪工作,此刻我認為家訪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夠減少家長與老師之間的距離,使我們的溝通交流更加有效。此刻我將我本學期的家訪感受做以下概括:

  今年我們班有83名學生,我們的目標是走進每一位學生的家中,但是家長們對於我們家訪反應不一:有的驚訝,是不是我的孩子在校園裡犯了嚴重的錯誤,老師要到家裡來家訪?有的婉拒,我家地方小,又亂,那個時間我們沒有空,抽不出時間招待老師;但更多的是欣喜,正愁沒有機會和老師好好交流呢,對於我們的到來十分的高興。應對家長不同的態度,我們更困惑了,會不會因此而造成負面的影響,給家長們帶來額外的負擔?但有一點,我們更清晰了:家長們的家庭教育觀念確實需要我們的引領,而走進家庭的家訪活動,正好給了我們一次瞭解、溝通的機會,對孩子,對家長,對我們自己,都將會是一次挑戰。

  在家訪的過程中,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家長們對子女的殷切期望,也感受到他們對老師的尊重與信賴。家長們問的最多的問題是,學生在校表現如何?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詳細地向家長了解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長及家庭結構、成長經歷、健康狀況、學習環境、在家表現、行為習慣,並聽取了家長對教師的意見、期望,同時,有禮節、有分寸地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園的表現,肯定學生的優點,甚至是家長還沒有注意到的閃光點,誠懇地指出學生的缺點,耐心地傳授家庭教育的方法,讓家長明白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僅僅是校園的職責,也是家庭的職責,提醒家長不僅僅僅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更要關心學生的情感和品德。另外我們還給家長們佈置了家庭作業,就是讓家長能夠多抽出時間陪陪孩子。

  透過家訪,我們不僅僅僅瞭解到了平時不瞭解的狀況,與家長進行了情感溝通,達成了共識,更大範圍地取得了社會對教師工作的尊重與認同,也使得我們自己再次感受到了教師工作的神聖與職責,激發了工作熱情;更使我們得到了教育和鍛鍊。家訪不僅僅僅僅給我們教師帶來了感動和寶貴的經驗,家訪也帶給了孩子們滿心的快樂:老師到我家來了!家訪後的幾天,孩子們交流的話題都是同一個資料。孩子們的一言一行,都讓我們感受到那種溢於言表的快樂。家訪更帶給家長全新的感動:老師,謝謝你如此細緻!教師對孩子日常言行的細微介紹,對孩子個性的詳細剖析,老師的家教理念讓家長們耳目一新,從來沒有想到,教養孩子還有那麼多的道理!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2

  俗話說“情感是教育的橋樑”, 現在的聯絡方式很多,諸如電話、手機、網際網路等,為什麼要跟家長面對面的交流呢?可是當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訪之路時,我才體會到了電訪所不能達到的效果。面對面促膝交談與電話裡的聽聲不見面,那感覺和效果就是不一樣。

  5月23日利用休息時間,我深入幾個學生家中,進行家訪,感受頗深。 家訪真能讓我們和學生家長打成一片,感情親切融洽,這樣家長們就不再會有什麼誤會和責怨,我們的工作就能得心應手。同時大部分家長的熱情好客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一名教師的自豪。

  學生鄒瑞的家長對我的到來,感到十分意外和興奮,真有點“受寵若驚”的感覺。我給他們簡要介紹了當前教育的理念與發展,彙報了我們學校在孩子教育方向上的指引,以及我們班級是如何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面對面促膝暢談,家長對我們教育人給予了高度評價與鼓勵,最後我說到:“我們實驗小學辦得紅紅火火,學校大門要擠破,班級容量也很大,我們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敬請家長諒解,對於我們學校的發展、班級建設有什麼建議的可以儘管提出來。”鄒瑞的家長說:“萬萬沒有想到老師對學生是如此牽掛和關心,我們的孩子放在你們學校,就是放心,你們這是在辦人民滿意的學校。我們家長一定大力支援學校的工作。”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接待的非常熱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自己在老師的心中不是可有可無的,教師總是在注視和關心著自己。學生寇秋玲說:“老師,您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裡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看我以後的表現。”

  這次家訪,使家長和學生感到十分親切,從內心深處非常感激教師。學生林濟猛見到我的到來,開始非常緊張,站在門口不知所措,害怕我是來向家長“告狀”的,沒想到我只字不提她表現不好的地方,而是鼓勵她要揚長避短,爭取更大的進步。在輕鬆和諧的閒聊中,孩子越說越高興,把自己的志向、思考統統都講給老師聽,家長也因此瞭解了孩子內心更深刻的東西,對孩子的表現越來越滿意。最後,他們一家人依依不捨地把我們送出大門口,並希望老師經常到家。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同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老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老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老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知道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己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現在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既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況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我們只有透過家訪才能瞭解一些隱性的問題,找出學生不良行為形成的根本原因,這樣我們可以從根源著手,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教育。我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我們要加強家校的密切聯絡,同時注重學生的個別教育,真正達到“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3

  20xx年1月9號至12號,我們王家河小學一行四人對四河村共六十餘戶學生家庭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家訪。此次家訪活動,旨在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以及思想動態,讓每一個學生身在家庭也能繼續享受學校給予的關愛,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建議,督促本學區內滿三週歲幼兒在本校入學,並向家長熱情介紹我校的辦學條件,教學設施,治學特色及教學理念。

  透過此次家訪,我深刻體會到,作為教師我們要積極的指導家長,同時多與家長進行交流。只有家長和教師之間相互學習,相互信任,相互合作,那麼我們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很多家長對老師的到來,熱情接待,他們覺得溫暖,倍感興奮,學生本人感到:原來自己並不是一個被"遺忘的角落",不論在學校還是家裡,教師總是在關心著自己。學生王義翔說:“老師,你們這次家訪,給了我很大力量,我更加自信,我還要更加努力,在班上要做個好學生,在家裡更要做個懂事的好孩子,你們看我以後的表現吧。”

  在家訪中,我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天忙於生計,很少關心、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責任更重了。針對少數平時比較難管的“問題”學生,我們也和家長進行了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達到了家校攜手共同育人的目地。

  總之,此次家訪讓我受益匪淺,不僅使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又使我們瞭解到了學生家庭各方面的情況以及學生在家的表現。我們會以此次家訪為契機,加強家校與學生家庭之間的密切聯絡,形成社會、學校、家庭共同教育,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為培養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4

  家訪就是教師與家長的零距離接觸,是心與心的交流,走進學生家庭,就似一股淙淙的小溪,流進孩子的心田,必然激起孩子心裡的浪花。在此次“萬名教師大家訪”中,我和田老師一起走訪了我們班的學生,深入家庭,與家長促膝暢談。

  透過這次家訪,我瞭解到家庭教育中的一些普遍現象,我深刻體會到:首先,要給孩子一點時間,和孩子多作交流,讓孩子明白父母對他生活、學習的重視,體會到父母的用心良苦,這對孩子而言,無疑是極好的鞭策。其次,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吃點“苦頭”。因為本班的孩子生活條件比較優越,家長對孩子溺愛有加,只要孩子開口沒有不答應的。家訪中發現有一名學生,幾乎天天花錢,真是“不賺錢不知賺錢苦”。家長應有讓孩子吃點苦的意識,多讓他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對孩子的要求也不能有求必應,有時也得讓他們嚐嚐“被拒絕”的滋味兒。另外,和睦溫馨的家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搖籃,家長務必要為孩子創設溫馨和諧的家庭生活環境。

  透過與家長的交流,我感受到家長十分重視教育,而且也有很多的教育方法和經驗,在家訪中我一一記下,作為我今後工作中加以借鑑吸取的寶貴財富。但當我們聽到家長因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情緒急躁在家裡經常訓斥孩子,或者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後再給孩子佈置過重學習任務時,我們委婉地指出其不良影響,適時糾正不好的教育方法,教給家長一些因材施教的方法,同時,幫忙家長樹立孩子教育的信心。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型別。作為老師就應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如果家訪的方式不改變,有時會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

  “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就無法成長開花”。家訪的目的是關心、愛護、轉化、教育學生,而不是因教師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長“告狀”,因為這無異於給家長送去一根“棍子”,學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精神折磨。這樣做不但不能解決任何問題,而且學生還會遷怒於教師,給班主任下一步的工作制造了障礙。要關注班級裡的優等生,更要關注那些調皮搗蛋,看似頑劣不化或是心理有問題的孩子。

  深入到學生的家中,聆聽著家長的話語,感受著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期望,作為老師,明顯感到肩上的擔子重多了,孩子的教育,不僅僅僅是我們的工作,也寄託著多少家庭的期望,也影響著孩子一生的成長。透過家訪,我認為作為老師,務必要了解學生,因材施教,增強工作職責心,增強工作的使命感。以真誠去探望家長,傾心關注學生的健康成長,逐步走進學生的心靈,教育這條路很遠很長,家訪讓這一路的風景更美。

  按照學校教學計劃,我們全體老師於十一月份對學生進行了一次大家訪,在家訪過程中給我的感覺是,家長們抱怨跟孩子很難溝通。雖然目前物質生活水平越來越豐富,但是家長與孩子心與心的交流卻在逐步減少。

  家長工作繁忙,沒有時間管孩子,更別說是關心孩子的學習,有的孩子別說和父母交談學習的狀況,平時就連見到父母都很困難。我們在家訪過程中,也碰到幾位家長不在家,-般都要加班到八點多,等到父母加班回來,孩子已經睡了,家長有空時也只是隨口問一聲“作業有沒有做好了”,學生也不愛聽,好像回到家也和在學校一樣,這樣長時間下來,孩子在心靈上與家長構成了一道隔膜,產生了距離。到了最後,當家長想多關心他一些時,他也不能很好的理解,反而會說家長煩,不願多開口說話。

  家長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有所欠缺。由於我校的特殊地理位置,部分家長還是有“不打不成才”的思想,這一點也使部分學生害怕老師進行家訪。有一次,我對班中的一位學生說要去他家家訪,他竟然和我商量,請求我以後再去。我追問原因,原先是這次期中考試考得不夠理想,怕我和他家長說,怕挨家長的責罵,甚至是打罵。我告訴他家訪是為了和他父母進行交流,而且老師會和他的父母好好說話的,這時他才放下心來。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5

  家訪是教師走進學生家庭,對學生進行的一種訪問,也是對教學工作的重要補充。一次家訪就是一次讓孩子進步的機會,會讓一個學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發生很大的改變。所以家訪是一門學問,是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我願虛心請教,傾心奉獻,把課外訪萬家工作推向一個新階段。

  作為我們XX小學因為地處濟南市的近郊,所以生源比較複雜。有許多孩子是外來務工子女,其中還有部分留守兒童,外加家長學歷水平整體不高,從而削弱了的力量。還有些孩子因為父母繁忙,由爺爺奶奶管教,他們卻更加寵愛,使得學生的放縱,讓學校教育工作難上加難。

  正因為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對子女有求必應,以至於溺愛和放縱,養成了許多不好的生活習慣,從而影響到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習慣。這給學校教育帶來諸多的難處。家長望子成龍,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學業成績而忽視或放鬆了對子女的思想品德、紀律教育,有些家長對素質教育不理解、不支援,甚至對素質教育提出質疑,與其背道而馳,這使得學校教育工作開展很不順利。家訪讓我感受頗深:

  第一,全面的家訪,深入到每一個家庭細緻瞭解,與家長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加強了社會,家庭,學生的聯絡,瞭解了家長的期望與要求。瞭解了學生的個性與想法,加強了師生感情,家訪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訪,瞭解了家長對子女的關切與期望,也瞭解了一些學生家庭的困境,增強了我們的責任感,也讓我們更加熱愛學生,熱愛工作。

  第三,交換訪談方式,為家訪工作增加新的內涵。隨著社會的發展,家訪的方式也隨著改變。由於人們的職業特點、個人閱歷、經濟狀況、文化素質、思想修養、性格脾氣各不相同,學生家長可分為好多不同的型別。作為班主任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到什麼山唱什麼歌”。

  第四,家訪也給教師本人上了一課。因為一個學生在班上不過是四十六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裡,卻是家長的百分之百,寄託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訪時的交談中,老師們深深體會到家長的期盼,深感責任重大,對今後的工作絲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訪走出服務第一步。

  第五,家訪的目的是更好地成長,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形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

  因此,我建議家長要嚴格要求和愛的鼓勵相結合;對子女的學習輔導和思想品德教育、勞動教育並重,提供他們力所能及的勞動機會;協調好家庭成員內部的教育力量;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老師聯絡,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並對症下藥;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注重孩子的,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為自己和孩子的將來著想。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6

  在家訪的過程中,有的學生生活中屬於沉默寡言型別,有些特別喜歡玩,在學習上的問題很大,主要表現為:課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較弱,上課經常做小動作、講話看小說,影響別人聽課,學習自覺性較差,作業不及時完成,時刻需要老師監督。這次家訪我的目的是全面瞭解孩子的家庭成長環境和性格愛好,拉近與孩子及家長的距離。

  與家長的交談中得知,一般學生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文化程度不高,整日忙於上班,無暇顧及孩子。很少有時間與孩子在一起交流,缺少對孩子學習習慣的教育,缺少與孩子的溝通。對孩子學習成績的好壞、思想品德的優劣、行為規範的養成採取的是不加過問或放任自流的態度,還有些家長也沒時間督促孩子看書或檢查作業,再加上爺爺奶奶的溺愛包容,因此學生在的學習習慣不能很好的養成,使得老師和學校的教育暗淡無力,使得學生對學習越來越缺乏主動性。這樣的家庭對孩子根本不存在教育,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事”。教育孩子需要耐心和恆心,需要家、校、社會三結合。而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幸我們學校的老師及時進行了家訪,對家長“曉之以理,教之以法”,家長認識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表示願意與學校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雖然每次家訪途中苦不堪言,但家訪讓我對學生後瞭解了更多,對家長了解了更多。讓我發現了不同的學生有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環境。可以說每個家長都有一個共同的願望,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績好,能成材。總之,家訪讓我走近了學生,走近了家長,彼此縮短了距離。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7

  迎著風,踏著輕快的步伐,和著孩子們歡快的歌聲,走在綠油油的稻田之中,別樣的激動,期待著和每個孩子的零距離交流,期待著和家長們一起探討孩子的未來。

  轉眼之間,來支教的日子已過去了大半年,經過前一段時間的觀察,我們已經對每個孩子的行為習性,性格特點有了一定的瞭解,而且透過我們自身的努力,家長們也瞭解了我們的工作。所以我們開展了家訪工作。我們的家訪主要是透過與家長的交流進一步瞭解孩子,瞭解孩子的成長和受教育環境,瞭解家長們眼裡的教育。與其同時,針對每個孩子,向家長們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議,讓孩子們朝著一個好的方向發展,使孩子們的未來更加明朗。

  在我的印象裡,農村的家長都會特別重視孩子們的學習,歷代人的艱辛已經讓他們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而且每位家長都會希望孩子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家訪的過程中並沒有出現我所想象的情況。每到一家,家長們都以農村特有的方式熱情的迎接了我們。一陣寒暄之後,我們便步入正題,開始探討孩子的教育,這時的氣氛就明顯不如前面了。經過我的觀察,家長們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家庭條件較好,可以負擔起孩子的讀書開銷,而且會為孩子們作出額外投資的;還有一類是家庭條件較差,心裡想著孩子的未來卻是沒有辦法付出太多,而且會讓孩子做很多農活。對於前者,家長的付出挺多,但是關注度不夠,他們的心思並沒有完全放在孩子的教育問題,相反會比後者少。他們或許是認為給孩子提供一個好的條件就夠了,其實不然,孩子還小,重點應該放在養成教育方面,好的家庭教育對於孩子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對於後者,他們深深地明白生活的艱辛,所以很希望孩子可以擺脫艱辛,過上幸福快樂的日子。他們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卻只能是在一邊瞎操心,因為生活畢竟是生活。

  在家訪過程中,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老師們最喜歡的就是大膽發問的學生,多去老師辦公室轉轉。”感覺我們的家訪還是很有效果的,這幾天,她們一來學校就來找老師問題,很是積極,我也真的是從未有過的欣慰…希望孩子們可以堅持這個好的習慣,好好學習。也希望家長可以更重視家庭教育方面的問題,孩子們現在還小,尚處於養成教育的階段,也是孩子性格成型的重要階段,家長們應該多注意這個問題。

  路是自己走出來的,再崎嶇,再泥濘都會有路…我們無法改變現狀,只能欣然接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孩子們,加油吧,未來的舞臺還在等你們上演精彩的節目。

  一次平常的家訪,一份不平常感動。從這次家訪中,我們感到這一次家訪來得太遲了,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早地發現有些從特殊家庭出來的孩子,為什麼我們沒有更早地讓有些人得到學校的溫暖。是我們的家訪有太多的蜻蜓點水,還是他們的遭遇從來沒有進入我們的視野,難道就因為他們是一個所謂的差生嗎?

  這次經歷也讓我對家訪這個曾經走過堂式的工作有了新的認識。今天的家訪,我們應該訪什麼,怎麼去訪?以前的家訪很多是秋後算賬式的,是向家長告狀,反映學生在校的不良表現的。或有就是向家長展示優秀學生的成績,以博得家長的一番誇獎,美其名曰是工作訪問,可實際是功利訪問。

  帶著感情,改變心態,改變方式,才能更好地做好今天的家訪工作。

  家訪要多以私人身份進行。私人身份比較容易讓家長親近,也更容易讓學生接受。以前我們教師的家訪都是以工作身份進行,這讓學生害怕,也讓家長敬畏,不容易實現零距離交談,無障礙溝通。家訪的目的就是了解學生,瞭解學生的家庭。以私人身份進行,能讓我們和家長之間溝通的距離縮短,就像兩個普通人拉家常似的,讓想要了解的問題在自然中切入。切不可進門就提關於學生的事情,不管好還是不好的,都不能,因為這樣會使談話的氛圍僵化,不利於我們實現全面瞭解學生及其家庭的目的。私人身份還能讓我們更好地和學生及其家長保持一個通暢的聯絡機制。

  不要有事才家訪。傳統的家訪讓家長感覺到,老師來了,一定沒有什麼好事;也讓學生知道,老師走了,一定沒有什麼好結果。這就會使學校、家庭兩方面的教育不可能融合到一塊,形成育人合力,沒有溝通就不會有良好的教育。所以在家訪要注重家常式的聯絡,親戚式的走動,防微杜漸,將教育的時間前移,這樣一來,到真正有問題了,也能更好與家長達成一致,取得充分理解和信任。平常的家訪可以和家長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幫助一些親子關係不好的家庭,改善親子關係,以使家庭教育沒有阻力,也能促進學校教育的思想在家庭中得到延伸。現在很多的學生在校和在家完全是兩副面孔,這就要求我們更要注重平時無事的家訪。

  常帶一顆父母之心去家訪。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個好孩子,哪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老師的誇獎,這都是人之常情。夸人之子女其實就是在誇其父母,所以我們在家訪中,對學生應以正面鼓勵為主,多肯定少批評,每一個孩子都是會有他閃光的一面。特別是不要指責父母在教育方面的過失,而要以商榷的方式進行交流。為師者關鍵在於要能理解學生,所謂“理解學生,教在心靈”,一個成功的師者,就是要能在家訪中體現出“為師不忘童年夢,常與學生心比心”。這樣,就能讓家長感受到你是真正地愛護關心他的孩子,家長也就能信任教師,對教師的教育也會更加支援與理解。

  用心體驗特殊家庭學生的成長曆程。對一些特殊家庭出身的學生,我們的家訪工作重點就不一定是針對學習了,而要更多地關注他們的家庭生活,還有他們的情感世界。有的學生來自單親家庭,有的來自困難家庭,還有的來自組合家庭等等。這些家庭孩子的心理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性格缺陷,他們要麼有過激性格,要麼有自閉心理,或是自卑等不一而足。家訪中若是我們單一指向學習成績,只會讓他們的這些缺陷更為嚴重。若我們能以一份真摯的同情之心,以一顆善意的理解之心,去傾聽家長和學生的訴說,讓他們積壓的話語有一個釋放的機會,不管是對這個家庭,還是對當事的孩子都是一次希望的開始。有了希望的生活才會有奔頭,有了奔頭的家庭才會有陽光,有了陽光的孩子才會有健康的前途。

  教師家訪一定要帶著一顆愛心下去,有了愛心的教育才會撼動心靈,這樣我們作為教師才不愧為真正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8

  作為年輕的班主任,我總在思考這樣的一些問題,怎樣能使學生對我敞開心扉,怎麼才能走進學生的心靈,給予他們一點點溫暖呢?正巧學校給我實踐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平臺。藉著這次機會,暑假的第一個星期,我去了陳同學家進行了家訪。

  陳同學平時在學校裡性情溫和、待人誠懇,課堂上遵守紀律,但總是沉默不語,不會主動積極地回答老師問題。經過兩個小時的家訪,我瞭解到,陳同學主要是由媽媽負責她的學習生活,家長向我反映,孩子在家很懂事,能理解媽媽的難處,從不向媽媽提出過分的要求。暑假生活開始了一個星期了,每天都會在家拖地打掃衛生,在媽媽的監督下,製作了一張暑期生活規劃表,各門功課每天完成的作業量都有一個清晰的規劃,遵循著“今日事今日畢”的原則,作業從不拖拉。

  陳同學初一剛進來的學習成績還是不錯的,處於班級的中上游。但較初一上學期而言,這個學期的成績有了明顯的退步。平時課堂上回答問題不是很積極,注重理性思維的一些學科成績明顯處於下滑的趨勢,面對政史地生小四門的背誦也是能偷懶就偷懶。這就導致了幾次考試都處於班級中下游水平了。小陳同學自己也很心急,她對自己的成績做了一個較為全面的分析,客觀地指出了自己學習上的問題,對自己的薄弱科目也有一個清楚的認知,宛如一個小大人。

  在和陳媽媽的交流過程中,瞭解到在期末複習的最後幾天,由於家中親人的離世,無人監督陳同學的作業完成情況,所以孩子只完成了老師佈置的筆頭作業,對於背誦的作業選擇性地忽視了。小陳同學的媽媽對我來家訪很是高興,和我交流了很多關於孩子的情況,說了很多趣事,這個小女生在媽媽面前就是個小話癆,每天媽媽接送她上下學,她總是有說不完的話,把一天中發生的故事要完整給媽媽複述一遍。

  透過家訪,我和小陳同學以及她的媽媽達成共識,手機一定是底線,作為父母一定要守好這條底線,在即將到來的初二學年,要用自己的努力去面對學習,面對生活。不能給自己的學習生涯留下遺憾。在輕鬆融洽的氣氛中,我們針對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經過幾次家訪,我感觸很深。其實,家訪的目的是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長,而父母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對孩子身體的發育,知識的獲得,本事的培養,品德的陶冶,個性的構成,都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我提議家長既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又要多給愛的鼓勵;要多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聯絡,及時瞭解子女的學習和思想動向,並對症下藥;要及時加強對孩子的心理開導,使其構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品質;要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注重發展長遠利益,為自我孩子的將來著想。作為班主任,我認為經常性地把鼓勵的話放在嘴邊,時時刻刻給學生鼓勵,讓學生理解教師的家訪目的,讓家長配合教師的家訪工作。這樣,就能讓學生揚起自信的風帆,健康地駛向成功的彼岸。相信我們的付出終將會換來豐碩的成果。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19

  從交談中我得知袁思佳祖孫三代住在一齊。她的爸爸是一名計程車司機,經常在外面跑。所以對袁思佳的教育問題就落在了母親身上。她的媽媽工作也比較忙,但對於女兒的教育問題卻從沒放鬆過,很重視同時也很嚴格。每一天下班後都能夠督促孩子的學習,並且還為孩子報了數學和英語提高班。她還領我參觀了孩子的“書房”,其實書房就是他們夫妻兩人的臥室。我覺得這位家長的方法很值得推廣。因為此刻的孩子自治潛力大多是比較弱的。有的時候家長怕打擾孩子的學習,就讓孩子在自己的房間學習。豈不知孩子關上門之後就未必學什麼了。她還告訴我為了能讓孩子專心學習,房間裡的電視很少開啟過。可憐天下父母心啊,我不禁在內心發出這樣的慨嘆。

  隨後我向袁思佳的母親介紹了孩子後半學期的學習及在班級中的表現等狀況。個性對於袁思佳期末考試成績有所退步的狀況與她的母親進行了交流。最後我們共同得出的結論是孩子的壓力太大了,心理承受潛力較弱。袁思佳十分懂事。她看到家裡的經濟狀況不怎樣好,而爸爸媽媽省吃儉用的供自己去課外補習班。這本身就讓孩子感到了無比大的壓力。而且媽媽每一天上班已經很辛苦了,下班後還要作家務,還要輔導她的學習。所以她越是想要考好越適得其反。針對這個狀況我和家長一一做了分析,並且她媽媽也表態說在今後的教育問題上會適當的給孩子減少負擔。

  教師家訪的心得體會 篇20

  為了解學生們的家庭狀況,我們學校也開展了教師的家訪活動。寒假中我走訪了我們班的x名學生。經過家訪能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情景以及思想動態,我耐心傾聽家長對我們工作的反饋和提議,不僅僅取得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理解和支援,同時還加深了教師與家長的感情。

  在這次家訪過程中我的感受頗深。學生某某性格內向,不和同學交流,但成績很穩定。這次家訪主要想了解孩子在家的性格是不是這樣,還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我向她的媽媽簡要介紹了孩子在校的表現,應對面促膝長談,經過了解才明白某某是單親家庭,父親出車禍不幸離世,就剩下媽媽和年邁的奶奶,自從父親離世,性格就變得孤僻。劉媽媽說:“再難也要把孩子培養好,必須配合教師工作,必須大力支援學校的工作。”同時在學校我會更關注孩子的成長的。

  在家訪中,我還了解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整個忙於生計,極少照看、督促孩子。這使得我們肩上的職責更重了。我們沒辦法選擇家長,我們只能選擇不一樣的教育方式來對待這些更需要我們關心的孩子。很多家長都反映:教師說的,孩子會聽進去的。作為學生的教師也特感動於這句話,教師的魅力無極限。當然高興之餘,需要我們付出更多了。讓我看到了不一樣的家庭教育方式構成了完全不一樣的學生個體和認知表達水平。文化程度較高的家長明白如何對孩子進行學習、生活上的指導,這些家長的孩子往往已經養成良好的習慣,有較強的自覺性。文化程度不高,但為人處事有原則的一類家長,他們對孩子學習上的指導有欠缺,但會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說的多,做的少。有相當多的家長對子女出現的一些不良傾向只會唸叨,卻拿不出或狠不下心採取措施,效果不佳。

  這類孩子需要在學習習慣、方法上多指導。還有少數家長本身文化程度低,對自我的子女從小又過於溺愛;此刻孩子年齡增長,膽子也大了,有些家庭已出現了不會管、管不了的局面。所以針對有問題的學生,我和家長促膝談心,用一分為二地觀點分析學生,同時把握實際,靈活調節,在簡便融洽的氣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問題,共同商量、探討教育措施,使學生心服口服,家長也欣然配合。

  總之,家訪讓我受益匪淺,既讓家長了解學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現和學校對學生的要求,又使我瞭解學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景及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真正到達“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