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元稹> 白居易與元稹的故事

白居易與元稹的故事

白居易與元稹的故事

  引導語:元稹聰明機智過人,年少即有才名,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二人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

  元稹與白居易的故事

  元白詩派:元白詩派是指中唐以元稹,白居易為代表的詩歌流派,他們重寫實,尚通俗。他們發起新樂府運動,強調詩歌的懲惡揚善,補察時政的功能,語言方面則力求通俗易解。

  白居易、元稹的交往不但時間長久,詩歌唱和數量巨大,交情也十分深刻。白居易自己說是“金石膠漆,未足為喻”(《祭元微之》)。他們之間,曾經有“千里神交,若合符契”的奇蹟發生。《本事詩•徵異第五》記載,元稹為御史,奉派到梓潼(在今天四川江油一帶)辦案。白居易在京城,跟一班名流遊覽慈恩寺(大雁塔),於花下小酌。當時白居易寫了一首寄給元稹的詩,詩是這樣寫的:

  《同李十一醉憶元九》

  花時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當酒籌。

  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涼州。

  湊巧的是,元稹當時正好走到梁州(在今天陝西省城固以西的漢水流域)褒城,而且也在同一時間裡寄出了一首《夢遊》詩,詩是這樣寫的:

  《夢遊》

  夢君同繞曲江頭,也向慈恩院院遊。

  亭吏呼人排去馬,所驚身在古梁州。

  元稹夢中所見,完全符合白居易的生活情形!

  白居易、元稹唱和頻繁,不在一處的時候,通常以竹筒貯詩派人遞送,“竹筒遞送”遂成詩壇佳話。兩人唱和詩篇的數量,白居易自己說是九百多首,其實應該有一千多首。有的`時候,一次就能唱和上百首。白居易《因繼集重序》雲:“去年,微之取予《長慶集》中詩未對答者五十七首追和之,合一百一十四首寄來,題為《因繼集》卷之一。今年,予復以近詩五十首寄去。微之不逾月,依韻盡和,合一百首,又寄來,題為《因繼集》卷之二……”。難怪白居易說自己與元稹的唱和之多,“從古未有”。

  元稹、白居易的唱和,多數是應酬之作,套話、場面話而已。但是,數量也能說明一些問題,至少可以說明他們兩人互相關注、交往密切,是無人可比的。自然,畢竟都是優秀的詩人,這其中也不乏深情動人之作。例如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詩云:

  《聞樂天授江州司馬》

  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

  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

  再比如白居易的《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後》。

  《山中與元九書,因題書後》

  憶昔封書與君夜,金鑾殿後欲明天。

  今夜封書在何處,廬山庵裡晚燈前。

  籠鳥檻猿俱未死,人間相見是何年。

  元稹早於白居易十六年去世,元稹之死,留給白居易的悲痛是巨大的。元稹去世的時候,白居易回憶起元稹官拜左丞相,自越中返回長安,經過洛陽、酒後臨別之際,贈白居易的兩首詩:

  《過東都別樂天二首》

  君應怪我留連久,我欲與君辭別難。

  白頭徒侶漸稀少,明日恐君無此歡。

  自識君來三度別,這回白盡老髭鬚。

  戀君不去君須會,知得後回相見無。

  接到元稹的死訊,白居易悲痛之際,萬感交懷,他馬上就意識到,這兩首詩無異於老朋友即將逝去的徵兆!白居易於是做了兩首悼亡詩:

  《哭微之二首》

  八月涼風吹白幕,寢門廊下哭微之。

  妻孥朋友來相吊,唯道皇天無所知。

  文章卓犖生無敵,風骨英靈歿有神。

  哭送咸陽北原上,可能隨例作灰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