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句> 王維秋天的詩句

王維秋天的詩句

王維秋天的詩句

  王維是河東蒲州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下面就為大家整理了王維秋天的詩句,僅供參考!

  王維秋天的詩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 王維《山居秋暝》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王維《山居秋暝》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王維《山居秋暝》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 王維《山居秋暝》

  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 —— 王維《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 —— 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 王維《秋夜曲》

  萋萋春草秋綠,落落長松夏寒. —— 王維《田園樂七首·其四》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 王維《秋夜曲》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 王維《歸嵩山作》

  鐃吹髮西江,秋空多清響. —— 王維《送宇文太守赴宣城》

  古木官渡平,秋城鄴宮故. —— 王維《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附:王維的故事

  王維的故事一

  701年,大唐宛若牡丹初綻一般,誕出了李白,同時,也誕出了另一朵安靜而芬芳的桂花——王維。

  王維從一開始就不像李白開得那般恣意灑脫,17歲那年,王維來到了長安城,寫下了那首糾結得長安少女情腸婉轉的《長相思》: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他給可以扶助他進入長安宮牆裡的岐王寫了一首又一首恭維詩,他押的注押對了,只用幾首詩就打動了岐王。

  當時王維想應舉,但有一個叫張九皋的人,走通了公主的後門,公主曾授意考試官,要以張九皋為解頭。王維同岐王商量,岐王如是叮囑:“子之舊詩清越者可錄十篇,琵琶新聲之怨切者可度一曲,後五日至吾。”王維即依命,如期而至。岐王讓他穿上錦繡的衣服,鮮華奇異,帶著一把琵琶,來到了公主的府邸。

  那時的他,妙年潔白,風姿秀美,公主看見了,問岐王:“這是何人呀?”岐王說:“是個懂音樂的。”便讓王維給公主獨奏新曲。王維彈撫琵琶,聲調哀切,滿座動容。

  公主直接就問王維:“這是什麼曲子呀?”王維起身答:“是《鬱輪袍》。”

  岐王又趁機對公主說:“此人非止音律,至於詞學,無出其右。”

  公主更驚奇,問王維是否有寫就之詩,王維從懷中拿出數卷詩獻上。公主看過之後,驚駭地說:“這都是我讀過的,我還以為是古人之作,原來竟是你寫的!”於是讓王維更衣,不作伶人看,而升於客人之列。

  席間,眾人談笑之際,王維風流蘊藉,語言諧戲,公主不禁一再矚目。岐王見時機成熟,便說:“若今年能以此人為解頭,誠為國家之榮光。”

  於是公主改薦王維,王維果然做了解頭,一舉登第。

  就這樣,王維中了進士,開始了自己的仕途。

  他成功得太容易,他以為他的一輩子就能這樣隨心所欲。

  王維的故事二

  但是,五年後,因為大意,家裡的伶人犯忌舞了黃獅子,王維被貶到了濟州。

  後來,他乾脆辭了官,來到長安閒居,正好結識了孟浩然。孟浩然是赴長安應試,落第後滯留長安一年,正打算冬天返回襄陽,王維做了詩《送孟浩然歸襄陽》:

  杜門不欲出,久與世情疏。

  以此為長策,勸君歸舊廬。

  醉歌田舍酒,笑讀古人書。

  好是一生事,無勞獻子虛。

  王維勸孟浩然回鄉隱居,不必辛辛苦苦地來長安應試求官,不要再像司馬相如那樣獻什麼《子虛》賦了。

  雖然勸了好朋友孟浩然,不用考什麼試來做官,但王維自己卻總是不甘心,於是在他34歲那年,赴洛陽,獻詩給張九齡,希求引薦。

  第二年,時任宰相的張九齡愛惜他的才華,重新委以高職。

  但當時玄宗的寵妃武惠妃,謀廢太子李瑛而立己子,命宮中官奴遊說張九齡,張九齡叱之,後來又在人事安排上跟玄宗唱了反調,讓玄宗很是不悅。而張九齡在這之前更是居安思危地事先洞察出安祿山、李林甫等人的叛國企圖,可惜此時的'玄宗被這些奸臣所惑,一意孤行地寵愛他們,所以張九齡此時在朝中的日子已經是日益艱難。就在他提拔王維兩年後,因為一次慘死的事件——張九齡推薦的周子諒“上書忤旨”在朝堂被活活打死,張九齡自己被罷了相,而王維也受到了牽連。

  也正是從這裡開始,王維開始思考自己該何去何從。

  此時的王維對張九齡的被貶,也只是感到非常沮喪,給張九齡的信《寄荊州張丞相》中說:“方將與農圃,藝植老丘園。”他大約想到了歸隱,但他更戀棧官場,遲遲不願離去。

  後來邊境捷報傳到朝廷,王維奉旨到邊塞勞軍。出使途中,他寫下的那兩句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讓那個最荒涼的大漠成為了最讓人遐想的去處。

  740年,張九齡去世,同年,孟浩然也去世。

  王維心裡難受,提筆作《哭孟浩然》:

  故人不可見,漢水日東流。

  借問襄陽老,江山空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