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孝道>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

孝道的議論文作文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相信寫論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1

  孝敬父母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黃香溫席到魯迅寄書慰母,再到如今生活的點點滴滴。在我國上千年的歷史發展長河裡,這一美德不斷被傳承,這一品質不斷被髮揚。

  陳強斌,一個平凡而又偉大的小人物。自母親患上老年痴呆症開始,就將母親綁在身後,騎著電瓶車每週往返於30公里的山路中去工作,堅持照顧母親,不離不棄。其實,陳強斌做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他只是將而是母親為他做的都在母親需要時再做一遍罷了。但,這件事卻觸動我們每個人。孝,其實很簡單,就是待之以禮。但正是這千千萬萬個待之以禮換來了一個個解決人口老齡化相關問題的大愛。

  我國從建國以來就不斷就養老問題進行創新改革,想盡一切辦法解決養老問題,孝敬每個老人,讓每個老人老有所養。不光是這樣,我國還十分重視孝敬老人的宣傳工作,樹立尊老愛老的風向標,構成“孝敬老人,人人有責”的社會氛圍,弘揚中華傳統美德。

  孝敬老人,雖然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不是我們的專利。德國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因為怕母親悲痛生氣,不與兄弟爭奪財產,依然選擇放棄。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為歌頌母親寫過無數個詩句。孝敬父母在國外也很常見,雖然我們有著不一樣顏色的皮膚,但孝是不分國界的,因為我們善待老人的心是一樣的。

  但,這世上總會有些特例。某個人,年輕的時候放蕩不羈,目中無人,從不把長輩放在眼裡。直到老的時候,兒子也向他對待自我父親的方式對待自我,嚐到被自我孩子嫌棄的滋味的時候才明白當時的自我是多麼無知,才明白孝敬長輩是多麼重要。沒有一個人願意在無助中孤獨離去,沒有一個人願意讓自我所愛的人嫌棄自我。我們總青春不再,鬢髮發白的時候。所以,我們理應善待每一個老人,用自我的真誠幫忙他們。

  “百善孝為先”,孝是對長輩的回報,也是對社會的回報,僅有孝敬老人,讓這一傳統美德流傳下去,我們才不會有老無所養,老無所依的一天。

  孝,很簡單,它可能是一句問候,一個動作,一個眼神。

  孝,又很難難到沒有幾個人能夠堅持,難到讓一個國家手足無策。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2

  歲月的傷痕,抹去了您的青春,堅實的手臂,寬厚的肩膀,您無私的扛起了整個家庭的重任。讓我如花一般的成長。謝謝您,我的父親。

  時光的間隙,悄然化作您臉上的皺紋,漸漸有些佝僂的脊樑,曾是我最愛的依靠。青絲漸漸化白髮,每一縷都是滿裝對我的疼愛。謝謝您,我的母親。

  你們每天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家,還要為我去做可口的飯菜,只為讓從學校晚歸的我,能再吃上一口尚溫熱的飯菜。夜幕降臨,城市的喧囂漸漸變得孤單,你們卻還在思索著我回家是細微的表情變化會帶著怎樣的心事。偶爾我會悄悄隱藏自己的小心事,但你們總是會細心的和我探討,幫我解讀心聲。我親愛的父母啊,你們可知道,你們的良苦用心,女兒早已銘記在心。

  或許是你們對我的關心總是無微不至,總是細心的教導我為人的方向,所以對任何事情我都會去仔細的思索,在青春期應該叛逆的時候,我更多的是選擇去體諒寬容,這讓我的人生多了更多的美好的體驗。

  你們無微不至的關心,盡職盡責的照顧,在我的人生歷程中,這些都一次次的溫暖了我的心靈。保護著我內心深處的真善美,也不斷給我勇往直前,面向未來的勇氣。

  父母親,我會像你們愛我那樣去愛你們,因為愛是一個延續。你們對我的愛在我的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現在正在漸漸的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我相信有一天,它會長大到足夠去庇廕你們。

  車水馬龍,人來人往,每次走在去上學的路上,看著街道交錯,樓宇叢生,我心裡總是會不自覺的升起一股感激。感激我的祖國,因為祖國的日益強壯,我才會過上如此美好的生活,接受如此優良的教育。謝謝你,我的祖國。

  父母對我說過,對小家的孝,是小孝,對國家的孝,是大孝。但小孝和大孝是一樣重要的,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成長,我們要孝,天經地義。祖國給了我們家,給了我們可以信賴,可以安居樂業的希望,給了我們可以和父母相依相偎的坦蕩,我們要孝,這是大義。

  任何時候,我都不會忘了孝,一人孝,是小孝,眾人孝,才是大孝。

  不管怎樣,我會從我做起,孝敬父母,關心家人,努力學習,爭取為自己的祖國奉獻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盡孝,小家和大家都會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3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俗話說:有孝的家,貧寒也溫暖,無孝的家,富足也缺憾。

  父母為我們傾注了一生的心血,都說母愛是偉大的,而我也有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在她的懷抱中我享受著濃濃的愛意。至今母親生下我已經有十六個春秋了。聽爸爸說,媽媽懷我三個月的時候就不再吃零食了,每一天只吃著沒有味道的粥飯,為的是能讓我生長的更健康。五六個月的時候,媽媽吐的厲害,不能吃飯,每一天只能考打吊水來維持營養。媽媽懷我是多麼辛苦啊!

  其實,這還不算什麼,媽媽是剖腹產的,把我生下來後,四天都不能動彈,還不能吃東西。飢餓的難受和手術後的疼痛使媽媽四天四夜未曾閤眼。

  聽到那裡,我的淚水悄悄溼潤了臉龐,真沒想到我的誕生給媽媽帶來這麼多的痛苦和折磨!我漸漸長大,很快我上小學了,媽媽每一天都早早的起床為我做早飯,中午一回到家,我就能夠享受著媽媽準備好的美味佳餚,媽媽卻還在吃我早上生下來的稀飯。可那個時候,我太小了,還不懂事,不明白媽媽的良苦用心,有時候還鬧事,甚至取笑媽媽,當媽媽悲痛的流著眼淚時,我還在一旁幸災樂禍。此刻,有時想起那時的傻事我常常偷偷地流著眼淚,以贖曾對媽媽犯下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媽媽特地為我做了一盤紅燒魚,我津津有味地吃著,媽媽在一旁笑眯眯的看著,說:“慢點兒,別卡到了。”我邊吃邊點頭,但還不忘問媽媽一句:“媽媽,你不吃嗎?”“呵呵,媽不吃,我不喜歡吃魚,你先吃吧!”我當時也沒多想,吃完就匆匆上學去了,但回來拿鑰匙時發現媽媽正在吃我吃剩下的魚湯,並在湯水中尋找著細碎的魚肉,我看這一幕,我的淚水忍不住地流了下來,走在路上,淚水更加肆意的流淌,恨自我為什麼當時沒想到母親是捨不得吃而特意留給我吃的呢。

  此刻,我已經長大了。懂得如何去孝敬父母了,媽媽累時,我會幫媽媽按摩,幫媽媽做家務,好吃的東西會和媽媽一齊吃。爸爸累時,我會給爸爸錘錘腿,他口渴時,我會給他倒水……

  “羊羔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白雲裝飾藍天,是因為懂得報答,小草離不開大地,是因為它不想讓大地媽媽孤獨。自然界的'動植物都懂得報答,我們又何嘗不能報答父母,做個孝順的好孩子呢?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4

  九九重陽節,敬老愛老情。每年農曆九月九的重陽佳節,既是人們賞菊、登高的傳統節日,更是尊老敬老的節日。做為一名小學生,我當然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六晚上,我來到奶奶家想為奶奶獻孝心。正巧,奶奶準備打水洗腳呢。於是,我連忙走過去,親熱地對奶奶說:“奶奶,讓我來給您洗腳吧!”奶奶被我這突如其來的話弄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笑著說:“今天太陽打西邊出來了?”我連忙解釋說:“您每天這麼辛苦,孫女幫您洗洗腳,也是天經地義的嘛!”經我再三請求,奶奶終於答應了。

  於是,我先從客廳端來一把椅子,讓奶奶坐下,然後又跑到衛生間拿了一個洗腳盆,倒上水。當然,我也沒忘了試試盆裡的水溫。確定是溫水之後,我把盆端到奶奶身前放下。一切準備就緒了,我開始幫奶奶脫鞋襪。剛把襪子脫掉,我就驚訝地發現奶奶的腳是那樣蒼老,腳上的皺紋多得像用抽水機抽過似的,一個個老繭好像一個個腫起來的包,看著讓人心疼。我定了定神,先讓奶奶把腳放在熱水裡泡一會兒,然後用手給奶奶搓起腳來。摸著奶奶長滿老繭的腳,我不禁思緒萬千:奶奶作為一個家庭婦女,幹了一輩子的髒活累活,洗衣,買菜,打掃房間,這一切都歸功於這雙蒼老的腳:她的雙腳不知走了多少路,但她從不叫苦,從不喊累。而我長這麼大,還是第一次摸到了奶奶長滿老繭的腳,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奶奶的辛苦。想到這裡,我有點兒抑制不住自己,為了掩飾要流出來的眼淚,我邊搓邊問奶奶:“我小時候,您給我洗過腳嗎?”“洗過啊,你小時侯洗腳可不聽話了,小腳丫一放進水裡就撲騰,常常會濺我一身水。這時我會假裝生氣,朝你的小腳板上拍一下,你就會‘呵呵’笑個不停。”奶奶興奮地說著我小時候的`事,沉浸在幸福的回憶中。直到腳洗完了,我幫奶奶擦乾時,她才回過神來,問我:“咦,你怎麼突然想起給我洗腳?”我故作神秘地回答:“這個嘛,保密!”

  看著奶奶乾淨的雙腳和興奮不已的神情,我的心裡感到陣陣內疚:如果老師不佈置這樣一項作業,我會想起給奶奶洗腳嗎?不過,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從今以後,我一定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老人們獻上一份孝心。

關於孝道的議論文作文5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我們中國的傳統美德中,從道義上來說,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要學會尊敬別的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只有這樣做才能在全社會形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才能在當今和諧社會中形成人與人的和諧發展。

  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生活在這個世界,都源於自己的父母,是他們哺育著我們成長,是他們來成為我們生活之路上的護航者。然而,其實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背上了孝敬父母的這個責任,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從古至今,人們都應該明白“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子路借米救父母”,“朱德《回憶我的母親》”“孔融讓梨”這些故事都可以充分的證明了,孝敬父母在中國的傳統的美德中佔據首要位置,生兒育女迴圈理,世代相傳自古今。

  “慈孝之心,人皆有之”,我們應該感謝父母,是他們給我來到這個世界的權力。然而少年的時光充滿著無限快樂,但是也伴隨著求學的喜怒哀樂,其中也包含了父母的多少酸甜苦辣。父母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日夜操勞,任勞任怨。每當看到父母的黑髮中增添的銀絲,發亮的額頭前留下歲月劃過的痕跡,就會有一種力量在不斷鞭策著我,讓我們去認真的學習,用自己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父母,這也是一種行孝之策。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雖然我們現在還很年輕,有很多事情都還不能順理成章的去完成,但是我們可以站在父母的角度上換位思考。我們每個人以後都將會成為孩子的父母,然而我們孝敬父母的方式也不只是你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是在父母停下來休息時你遞上的那一杯涼茶,在他們辛勤勞動流下汗水時遞上的那一塊毛巾,在你學會第一次做飯時端上餐桌上的那一頓晚餐。父母喜歡的東西,子女要盡最大的努力去為他們準備,父母不喜歡的東西,要謹慎地為他們去掉,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報答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

  道不遠人,父母面前能盡孝,才符合道義。哺育子女是動物也有的本能,孝敬父母才是人類的文化之舉。如果我們不孝敬自己的父母,那就相當於一枝花插在花瓶中,雖然有色有香,卻失去了原有的根。養育之恩須圖報,望子成龍夢成真,孝順家風世世傳,綿延不絕代代興。道也,非遠人者,孝也,尊父母之所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