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的詩歌賞析
遠在47年之前,1933年春天,在上海陰冷的監獄裡,艾青同志寫出了他的著名詩篇《大堰河──我的保姆》。
我們的詩人艾青有著淚和血凝聚而成的人生足跡。青年時代,是中華民族苦難的現實把他引向成為真正詩人的道路。艾青同志是學繪畫的,1928年考入杭州的西湖藝術院,不久,他又遠渡重洋去巴黎繼續學習繪畫。1932年,他離開法國馬賽啟程回國,透過大西洋的浩渺煙波,他眺望著日夜思念的祖國。可是,就在這一天,我們的祖國卻籠罩在一·二八戰爭的炮火裡。當他在上海登岸時,戰爭已經結束,淞滬協定正在談判之中。他親眼看到了我們的祖國山河破碎,處處瘡痍;他真切地聽到了我們的祖國在屈辱中呻吟!他用自己的畫筆投入戰鬥。可是不久,他遭到逮捕。在監獄裡怎麼能繼續繪畫呢?於是他偷偷地寫詩。在鐵窗之下,他仍然很勤奮,寫了許多的詩,透過與律師談話和親友來探望的機會,把詩稿帶到外面發表。《大堰河──我的保姆》便是他這一時期所寫的若干詩作中最著名的一首。這首詩發表時,青年詩人蔣海澄第一次使用艾青這個筆名,從此沿續至今。
《大堰河──我的保姆》不是艾青的處女作,卻是他早期詩歌的代表作。它以誠摯熱烈的感情,形象質樸的語言,自然清新的格調和濃郁親切的鄉土氣息,突出地表現了詩人獨具個性特徵的藝術才華。這首詩,最先發表在《春光》雜誌上,1936年收入艾青的第一本詩集《大堰河》。它發表之後,引起社會上和文藝界普遍的重視和強烈的反響,受到文學界前輩茅盾的肯定和讚揚;它象一顆光華熠熠的新星出現在30年代的中國詩壇上;它以深沉雋永的情思,在廣大讀者的心田裡鐫刻著久遠而長新的記憶。
在《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裡,詩人集中地描述了自己的保姆大堰河一生的悲苦經歷,透過對她的回憶與思念,透過對她的謳歌與讚美,成功地塑造了舊中國勞動婦女的崇高形象。同時,對於那個不公道的世界,發出了憤怒的咒語!
從作者思緒發展的脈絡來看,全詩可分為四層。
第一層(即1至2節),首先點明大堰河悲苦的身世:她沒有名字,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莊的名字,她是童養媳。繼而引進主題:
我是地主的兒子;
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
大堰河的兒子。
大堰河以養育我而養育她的家,
而我,是吃了你的奶而被養育了的
大堰河啊,我的保姆。
詩人明確指出,大堰河與自己是養育與被養育的關係。大堰河為了養育自己的家而被迫去養育地主的兒子,這說明她生活的困苦;而詩人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所以對她充滿了特有的深情。
第二層(即3至7節),集中地刻畫了勤勞、健壯、寬厚善良的大堰河保姆的崇高形象,在對她的追憶與懷念之中,表現了詩人對她尊敬與熱愛的深厚感情。
寫這首詩時,大堰河早已離開人世。此刻,透過監獄的鐵窗,詩人看到天空飄落的雪花,在冷寂之中,他自然地想起他的親人大堰河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想起她關閉了的故居簷頭的枯死的瓦菲,想起她被典押了的一丈平方的園地,想起她門前的長了青苔的石椅。在這幅舊園凋廢、人去樓空的悲冷圖畫中,在畫面上象徵著淒涼困苦的一系列的具體形象中,融注著詩人對大堰河悲慘經歷的不平之慨和對大堰河的哀傷悼念之情。
接著,詩人的思緒飛回了幼年時代,連用八個排比句式具體形象地描繪了大堰河窮困的生活和繁重的勞動。她是那樣窘迫,又是那樣勞累,她仍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懷裡,撫摸我。我們從這平常而又細微的動作裡,看到了一顆溫存善良的母親的心!詩人用清晰的筆觸摻合著他感激的淚花,勾畫了一位普通農婦性格的輪廓,細膩真實地寫出了她是怎樣勤勞、怎樣健壯、怎樣淳樸、怎樣善良。
但是,大堰河在流盡了她的乳液之後,她的乳兒被領回自己父母的家裡。儘管這裡有著紅漆雕花的傢俱,這裡有著睡床上金色的花紋,他穿上有著絲的和貝殼的鈕釦的新衣,他坐著油過的安了火缽的炕凳,他吃著碾了三番的白米的飯,他還是感到這般忸怩不安!他茫然地看著那不認識的天倫敘樂的匾和母親懷裡那不熟識的妹妹,因為,他僅僅是父母家裡的新客呵!艾青同志曾這樣說過:我出身於中國東南部的一個地主家庭,在一個貧苦的農婦家裡撫養到五歲,感染了農民的憂鬱回到家裡,在被冷漠與被歧視的空氣里長大。(《艾青選集·自序》)詩人在父母家裡感到忸怩不安的情緒,正是對農婦大堰河依戀熱愛之情的反襯!我們看到,在詩人幼小的.心靈深處萌發著叛逆思想和反抗精神!繼而詩人寫道,大堰河為了生活,在她流盡了她的乳液之後,她就開始用抱過我的兩臂勞動了,連用六個排比句式,象一組特寫鏡頭,真切形象地描述了大堰河怎樣含著笑,進行著繁雜而艱苦的勞動,進一步精微地刻畫了她勤勞淳樸的形象和寬厚善良的品格。
大堰河,深愛著她的乳兒;
在年節裡,為了她,忙著切著那冬米的糖,
為了他,常悄悄地走到村邊的她的家裡去,
為了他,走到她的身邊叫一聲媽,
大堰河,把他畫的大紅大綠的關雲長貼在灶邊的牆上,
大堰河,會對她的鄰居誇口讚美她的乳兒;
大堰河曾做了一個不能對人說的夢:
在夢裡,她吃著她的乳兒的婚酒,
坐在輝煌的結綵的堂上,
而她的嬌美的媳婦親切的叫她婆婆
大堰河,深愛她的乳兒!
這段文字,可謂繪聲繪色的栩栩傳神的描述,也是獨具匠心的入木三分的刻畫。詩人準確地選擇了一系列有典型意義的細節,不僅反映了生活的真實,而且充分地表現了大堰河心靈的美。美,就是性格和表現。詩人正是透過寫大堰河對她乳兒真摯深切的愛,透過對她心靈深處感情波紋細膩的描繪,寫出了她純樸善良的美。就連她美麗的夢想也同對她乳兒的幸福命運的祝願連線在一起!只有表現出大堰河這樣的真情,這樣的心靈,才使這位中國勞動婦女的形象更加崇高和完美。
第三層(即8至11節),是寫大堰河死後的悲涼和家庭悽慘的命運,詩人對黑暗社會發出了悲憤的詛咒。大堰河美麗的夢境並非是對人世的苛求,而是一個流盡了全部乳汁,對乳兒傾注了全部感情的母親應該得到的起碼的權利。可是,在她的夢沒有做醒的時候已死了。她死時,平時打罵她的丈夫也為她流淚,五個兒子,個個哭得很悲,她死時,還在輕輕地呼著她的乳兒的名字。她一生什麼都沒有得到,她沒有能吃到乳兒的婚酒,她死時,乳兒不在她的旁側。詩人對大堰河的生與死做了鮮明的對比:她活著的時候是不停頓的勞作和對人世無私的贈予,她無保留地貢獻了她一生的血汗、乳汁和赤誠的心靈;可是當她離開人世時,是同著四十幾年人世生活的凌侮,同著數不盡的奴隸的悽苦,同著四塊錢的棺材和幾束稻草,同著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同著一手把的紙錢的灰,她含淚地去了,她含淚離開了她所熱愛的但又是應該詛咒的世界。詩人特意選擇了四塊錢簡陋的棺材,幾尺長方的埋棺材的土地和僅僅一手把的紙錢,這些滲透著悲哀的形象,充分表現了大堰河生的悲苦和死的淒涼,概括而又形象地描述了她一生的不幸。但是,詩人探尋真理的目光並沒有停留在大堰河個人身上,而又透過她死後一家人悲慘的遭遇,指出了舊中國農民必然的悲劇命運。大堰河死後,她醉酒的丈夫也死了,大兒子做了土匪,第二個死在炮火的煙裡,第三、第四、第五在師傅和地主叱罵聲裡過著日子。從這些真實的描述中,詩人內涵深刻地揭示了所有善良的人們都是無辜的,驅使他們做惡、逼迫他們死亡,把他們淪為奴隸的根本原因是那個黑暗的社會制度!所以,詩人在監獄裡,正寫著給予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語!
第四層(即12至13節)是詩人獻給大堰河的輓歌和讚美詩。他的筆飽蘸純潔的心泉,寫下了這樣溢滿深情的詩句:
大堰河,今天,你的乳兒是在獄裡,
寫著一首呈給你的讚美詩,
呈給你黃土下紫色的靈魂,
呈給你擁抱過我的直伸著的手,
呈給你吻過的唇,
呈給你泥黑的溫柔的臉顏,
呈給你養育了我的乳房,
呈給你的兒子們,我的兄弟們,
呈給大地上一切的,
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
呈給愛我如愛她自己的兒子般的大堰河。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長大了的
你的兒子,
我敬你
愛你!
由於詩人對大堰河愛得深沉,才能寫得如此細膩深邃。他把自己全部熱愛與讚美之情,獻給這位偉大的母親,連她的直伸的手,她的唇,她的泥黑的溫柔的臉顏,她的乳房都同自己血肉相關。詩人這種真摯深切的感情,沒有限定在大堰河個人身上,而是把她作為千千萬萬勞動婦女的化身加以讚美:她是養育人類的偉大母親,她以自己辛勤的勞作供養人們生存,她以自己高貴的品格陶冶著善良人的情操,她以自己的乳汁和光熱溫暖著奴隸們的心!她就是遼闊的大地,她以自己江河般的乳汁撫育著人類,她是人類的保姆。所以,詩人要把自己的全部熱愛與頌揚,呈給大地上一切的,我的大堰河般的保姆和她們的兒子,呈給愛我如愛她自己的兒子般的大堰河。這樣,便使詩的主題有了更深廣的社會意義。
在1976年之後,一位朋友曾拿著當年出版的《大堰河》詩集請艾青同志簽名留念,詩人在書的扉頁上寫下了這樣的話:
好象一個孤兒
失落在人間
經歷了多少烽火硝煙
經歷了多少折磨和苦難
相隔了四十多年
終於重新相見──
身上粘滿斑斑點點
卻保持了完好的容顏──
可真不簡單!
在這樣漫長的歲月裡,包括艾青同志被扼住歌喉,從文壇上銷聲匿跡的二十多年中,《大堰河──我的保姆》和艾青的其他優秀詩篇一起,都珍藏在人民的心間,有的人把它們用塑膠布包好藏在米缸裡,許多人又象解放前一樣偷偷地互相傳抄。這些生動的事實告訴我們,這才是真正的詩。真正的詩才有感天動地的魔力!艾青同志說:詩人必須說真話,詩人只能以他的由衷之言去搖撼人們的心。詩人也只有和人民在一起,喜怒哀樂都和人民相一致,智慧和勇氣都來自人民,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艾青選集·自序》)《大堰河──我的保姆》象艾青同志的其他詩篇一樣,最顯著最寶貴的特點就是說真話,抒真情,情真辭切,感人肺腑。詩人無所掩飾地向世界袒露著自己純潔的心靈,他勇敢坦白地聲言:我是地主的兒子;也是吃了大堰河的奶而長大了的大堰河的兒子。詩品即是人品。風格即是人格。艾青的詩沒有劍拔弩張之勢,沒有咄咄逼人之威,他的詩全篇都是對客觀事物如實的描繪,都是對現實生活準確的提煉和凝聚,都是真情實感的迸發和流淌。他置身於敵人的監獄裡,看見了雪,自然聯想起大堰河被雪壓著的草蓋的墳墓,想起她冷寂的故園,也想起在她懷中膝下的溫暖大堰河給他無私的贈予,他對大堰河有著深切的懷念。對往事的追懷,對逝者的讚揚,對人生的慨嘆,對世界的憤懣,完全溶和在他感情的長河之中,或滔滔滾滾,或潺潺涓涓,迴環起伏,蕩氣迴腸!全篇不斷地使用排比和重複的修辭方法,在反覆低吟之中,更使這種感情凝重雋永,餘韻深長,沁人心肺!
艾青同志有一種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傲骨。這種傲骨潛在地形成他全部詩歌創作的精神支柱;正是這種傲然挺拔的精神境界,構成了他詩歌的靈魂!在《大堰河──我的保姆》這首詩裡,詩人真實地描寫了他在自己父母家裡的忸怩不安和對大堰河感情上的傾倒,二者鮮明對照,忠實地顯露出他叛逆性格的雛形,我們從詩篇的字裡行間,真切地看到了他的赤子之心。
艾青的詩絲毫沒有雕章琢句的痕跡,他不特意去追求形式和音韻的美。他詩歌內在的美,更多地表現在對人物真實、細膩、準確、傳神地刻畫之中。詩人寫大堰河的形象,選擇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細節,使人物躍然紙上,親切感人。寫她深愛自己的乳兒,在年節的繁忙之中,為了他,去切那冬米的糖;把他畫的大紅大綠的關雲長貼在灶邊,好使自己抬頭可見,因而感到心靈的快慰。在詩人十分細膩的描摹之中,這位普通農婦的舉止動作、音容笑貌、美麗心靈都得到了完美的表現。詩人真摯飽滿的感情,對生活細緻入微的體察,對世界富有哲理的見解,以及技巧上的純熟,是使這首詩成為優秀作品的重要因素。
大堰河的時代已經成為歷史的陳跡。艾青同志經歷了二十多年痛苦的磨難,終於堅強地活到了今天!他又能以自由之軀放開喉嚨為人民歌唱了。他興奮地說:如今,時代的洪流把我卷帶到一個新的充滿陽光的港口,在汽笛的長鳴聲中,我的生命開始了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