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成全的散文

成全的散文

成全的散文

  我第一次對這個詞語有印象,是在鄉下生活的時候,村裡一個年輕人和寡居的嫂子談戀愛,被他們家族的人發現了,五花大綁地把這倆人帶到年輕人父母跟前,聽年輕人哭喊著,要別人成全他們!當時我只是抱著看熱鬧的心理,聽別人嘲諷他們的私相授受:那個嫂子比年輕人要年長五六歲,而且帶倆孩子,她的大女兒和我是小學同學,年輕人的父母憤怒於孩子的不識時務,堅決不同意!據說兩個人曾計劃過私奔,但兩個孩子實在是不能無父無母,到了矛盾激化之後就被別人抓了!

  我不太懂成全的含義,當時就覺得他們很可憐,甚至於看過一些《小二黑結婚》之類的電影之後,會為他們真摯的愛情所感動,事情鬧大之後反而都不好下臺,我們鎮屬於禮儀之鎮,絕對不可能有電影電視上浸豬籠之類的結果,最後是年輕人被他父親痛打一通之後,向全村人宣佈他沒有這個兒子,也就等於剝奪了年輕人的繼承權,從此父子以姓名相稱呼,不過說是這麼說,最後仍是給這年輕人一個小院子,也算是獨立門戶去了。

  那個時候我還小,受所謂的新潮思想流毒影響頗深,每次和別人談起這件事情都是抱著讚許的態度,類似於“愛情無敵,相愛終可戰天鬥地且取勝之”的念頭,成全這個詞也一直當做褒義詞使用,所謂成全,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吧,守得雲開見月明,應該就是一種成全的勝利。

  後來不在家鄉,對那兩個人的命運也沒怎麼關心,不過想來應該很幸福吧。昨天下午給我媽打電話的時候,聽我媽說附近村子的新鮮事,無意提起一位老媼去世,看我絲毫沒有什麼反應,才說道:“她年輕時候可是很厲害,嫁過三四個男人呢。”

  我依然沒想起這個人是誰,後來聽我媽說到這位老婦人的兩個孩子曾經和我同學過,我才“啊”的一聲想起了往事,這不就是我開始說的“成全”的女主人公嗎?難道那場驚天動地的愛情後來居然也沒結果?怎麼可能又嫁別的人呢?

  聽媽媽講了關於他們後來的故事,不過不是喜劇,絲毫沒有“吹盡狂沙始到金”的`感覺,也不算是悲劇,實實在在一場亂局。他們結婚後好了幾年,村裡人常看到年輕人帶著倆孩子去趕集,甚至有時年輕人還給孩子背誦詩詞歌賦,用句老鄉們的話“可夠洋相的”,那個年輕人上過高中,屬於在襯衣上口袋上可以插鋼筆的階層,說話偶爾也拽幾句普通話的腔調,他好像答應過女子要教育好這倆孩子。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家人之間並沒有變得親密無間,從愛情走向親情,反而時時刻刻會爆發出一陣爭吵,二年時間之後吧,可能是失去了新鮮感的緣故,家裡開始爆發戰爭,年輕人以一敵三,自然佔盡下風,那段時間他臉上常常是“紅光滿面,溝壑林立”,慢慢的他就開始迴歸自己原來的家,也就是父母那邊,再不久就是離婚,這種成全終於變成了不成不全。

  離婚不久年輕人就在父母的大力幫助下,重新找了一門親事,也許是那場失敗的婚姻對他觸動很大的緣故,第二場婚姻他用心經營,真的算是成全了自己,妻賢子孝,也算有了一個圓滿的結局。

  反倒是婦人離婚後過得並不好,一個人帶著倆半大孩子有點太辛苦,衣食住行都沒有人幫助,不過她也算有點收穫,那個小院子就完全給了她,可能有了這個經濟基礎,不久後她招贅了一個年齡很大的光棍做了上門女婿,也算是對自己命運進行一點成全,但顯然這段婚姻也並沒有維持很久,分分合合她後來又嫁過別人。

  聽完這個故事,忽然有種讀不懂人生的感覺了,那種哀求別人成全的愛情,最後並沒有被自己成全,那讓人感動的小二黑結婚後和小琴會幸福嗎?我們猜對了故事的開頭,但都押錯了人生的結尾,世界上並沒有什麼別人的成全,有的只是自己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