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夢遊天姥吟留別> 《夢遊天姥吟留別》高二語文教案

《夢遊天姥吟留別》高二語文教案

《夢遊天姥吟留別》高二語文教案

  學習過程

  一、預習

  ①用8分鐘時間誦讀全詩,注意停頓及字音

  ②抽3名同學分別誦讀各段

  二、解題:

  ①題目的斷句:夢遊天姥/吟留別。

  ②根據題目明題材:贈別詩。

  ③“吟”本指吟詠,即作詩。以後作為一種詩體的名稱,即樂府詩這的一種體裁。“留別”,是臨行前留下這首詩向朋友話別的意思。所以整個題目的意思就是用夢遊天姥的詩向朋友話別。夢遊是借“別”表明自己的態度與意向是真。另名《別東魯諸公》或《夢遊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舊詩分“古體”和“近體”,始於唐朝。唐人把當時新出現的格律詩稱為近體詩,把產生於唐以前較少格律限制的稱為古體詩。後來人們襲用唐人的說法。《夢遊天姥吟留別》、《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都是古體詩。

  ④夢遊天姥和話別友人到底是什麼關係呢?

  補充作者及背景介紹: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稱為“詩仙”,代表作《蜀道難》、《行路難》、《靜夜思》、《早發白帝城》等。

  李白是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安世濟民”、“功成身退”是他一生的願望。天寶元年(公元472年),李白經友人吳筠的推薦,被唐玄宗徵召進京。他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長安,認為實現“濟蒼生”、“安社稷”的時機已經到來。但到了長安,得到的是翰林供奉,任了個侍御閒職,不能施展政治才幹。當時的最高封建統治集團昏庸腐敗,李白“糞土王侯”不甘趨炎附勢,招致了權貴的讒毀,不到三年(公元744年)唐玄宗以“賜金還鄉”為名,把他趕出了長安。冷酷的現實粉碎了他不切實際的幻想。李白在極度悲憤惆悵的`心情下,離開了京城,重新繼續他的漫遊生活。天寶四年秋(公元745年),他離家南下準備再遊吳越時寫下這首詩留贈給友人,藉以排遺內心的悲憤,表現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對世俗權貴的蔑視,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四、賞析

  ①請學生找出把夢遊與吟別聯絡起來的詩句

  明確:世間行樂亦如此

  ②“如此”指什麼呢?

  明確:代指第二段的內容

  ③請用兩個字概括

  明確:憶夢(夢景、夢醒)

  ④作者濃墨重彩的描寫了什麼?

  明確:夢景。

  ⑤自由誦讀,畫出不懂的句子,請談談你讀後的總體感受。

  明確:重點詞意(清暝殷慄驚訇然青冥列缺恍嗟)。

  靜謐優美,奇麗壯觀,山路曲折、深林層巔,亦幻亦真,燦爛輝煌、令人目眩。

  ⑥點撥誦讀方法,示範誦讀,抽點學生誦讀。

  ⑦找出了把夢遊與吟別聯絡起來的詩句,那麼透過這句我們能否判斷詩人的真實意圖或者說他的落腳點和重心在哪兒呢?

  明確:後面才是詩人要表達的內容。

  ⑧請大家齊讀最後一段,那麼“世間行樂亦如此”,“行樂”到底所指何事?後文有沒有提示呢,請找出這樣的詩句。

  明確:“古來萬事東流水”,“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⑨“行樂”和夢相同在哪兒呢?

  明確:到頭來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一場夢一場空!

  ⑩詩人臨別贈言不是回憶歷歷在目的往昔,而寫自己的夢,其原因何在呢?學生討論回答。

  點撥:表述心志,將遠離廟堂、寄意林泉、縱情山水、放浪江湖。

  反思往昔,雖汲汲功名、了無所成、青雲之志、無奈蕭疏。

  勸慰朋友,對世事紛擾、灑脫直面、人生百年、適心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