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詩詞> 精選古詩詞的作文3篇

古詩詞的作文

精選古詩詞的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對各類古詩都很熟悉吧,古詩是古代中國詩歌的泛稱,在時間上指1840年鴉片戰爭以前中國的詩歌作品。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詩詞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古詩詞的作文 篇1

  在我看來,白話文太過單調,文言文太過枯燥。唯有古詩詞,我打心眼兒裡喜歡。遇到挫折想打退堂鼓時,想想杜甫那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滿腔的熱血,那豪情壯志,我欣賞,我敬佩,我說要向杜甫學習,我要吃透這句詩,我要奮發,要拼搏,我也想在努力的汗水揮灑過後,一覽成功的喜悅!

  從詩詞中,我看到了美,無與倫比的美,獨一無二的美。

  陶淵明那“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我看到了;孔子那“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壯志,我看到了;李白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真摯,我看到了;李清照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惆悵,我看到了。

  夜深人靜之時,我細賞古詩詞,皎潔的月光灑下悽美的種子,我徜徉在小巷中,抒寫出“散荃染別離,落苕抑割捨”的原創。哦,可愛的古詩詞,領我步入美妙,怡人的意境。

  日落黃昏之跡,花敗葉凋之痕,皆被古詩詞攬入心中。閱讀後,便刻入了我的靈魂。輕吟“我是斷了線的紙鳶,無人懂就任其消散。化為一縷炊煙,歲月將其擱淺,又拂詩篇,可別越走越遠。有了?一般的這些字眼,我不再是斷絃。風又瀾起,我的心扉不散。”

  從古詩詞中,我學會了好多。我知道人生不可能風平浪靜。既然這樣,那我就學會承受,攜手我最愛的古詩詞,與所謂的命運抗衡!我的世界,只有一葉孤帆,風浪太大。我曾因此而沉淪,是古詩詞教會我要堅強。“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我立誓要驚起人生中最美的那道波瀾!

  未來的航程,不會一帆風順。我有古詩詞,我會穩坐我的小船,為夢而揚帆。“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小草尚此堅強,我自然不該怯步。我們大家,都該如此。古詩詞,對你,言無盡、情更是無盡!

  初一:程凌曉

  點評:小作者體會到了古詩獨特韻味,看到了別樣的美麗。但是結構層次可以更清晰些,語言表述也可以更優美。

古詩詞的作文 篇2

  天高雲淡,秋意盎然,千古文人為秋色賦詞吟詠,我漫卷詩書,行走在唐詩宋詞裡的秋天,別有一番情致。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代王維在《山居秋暝》中,以十分清新的格調,將秋天演繹成一支恬靜優美的抒情樂曲,把我們帶進一幅雨後山村如洗的自然畫卷中,令人陶醉神往。皎皎明月,清澄空明;碧碧青松,亭亭淨植;幽幽清泉,潺潺流淌……全詩動靜結合,含蘊豐富,營造出一個清澄透明、雅緻空靈的迷人世界,於詩情畫意中寄託了作者的高潔情懷。“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宋代范仲淹的《蘇幕遮》聲情並茂,意境闊大。這裡,碧雲藍天,黃葉滿地,無邊的`秋色連著水波,寒煙悽迷。山峰襯著斜陽,一齊倒映於河水之中,無情的芳草鋪向連落日餘暉都照射不到的天邊。面對眼前的悲涼秋景,思鄉的情懷令作者黯然感傷。鄉思綿綿,鄉情依依,都藉助對秋色的描寫,躍然紙上,構成深邃沉摯、完美融徹的藝術境界,成為千古絕唱。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唐代杜牧筆下的《山行》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頭,白雲升騰處依稀有些人家,停下馬車是因為喜愛傍晚的楓林,經霜的楓葉如火如霞,竟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紅豔。詩人透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的山林呈現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給人啟迪和鼓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宋代柳永的《八聲甘州》採用白描手法,融寫景、抒情為一體,描繪了深秋凋零寥廓的景象,以“瀟瀟”秋雨、“悽緊”的霜風、“冷落”的關河、“殘照”的夕陽將秋色渲染得悽清寒涼,充滿了蕭瑟、肅殺的悲秋情調。全詩景色蒼茫壯闊,境界高遠雄渾,又極富情感色彩,深受大文豪蘇東坡讚賞,認為“此語於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代劉禹錫的《秋詞》,另闢蹊徑,一掃傳統的悲秋之氣,唱出了一曲高昂激越的秋的讚歌。自古以來每逢秋天都會感到悲涼寂寥,我卻認為秋天要勝過春天。萬里晴空,一隻鶴凌雲而飛起,就引發我的詩興到了藍天上了。

  細細品味這唐詩宋詞裡的秋天,讓我的心靈得到詩意的棲居,生命從此多了一份恬淡與靜美。

古詩詞的作文 篇3

  我們學校在建立“書香校園”的過程中,一直提倡讓我們多積累古詩詞,讓我也深深感受到:詩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和精髓,透過一首首詩歌的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文字的藝術和作者越過時空傳遞的那種情感和意境。在大量的經典古詩詞積累中,讓我感受最深也最為感動的,是流傳千古的愛國詩篇。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是大詩人李白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讚美。“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表達的是南宋詩人林升不甘心偏安一偶,憂國憂民的悲憤心情;“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展現了范仲淹一心為公,報效祖國的無私情懷;“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詩人陸游在臨終之時,最牽掛的仍然是國家的興亡安危。

  在眾多的愛國詩篇中,我最喜愛是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河山,朝天闕”,每次讀到這首詞,我都會為那種磅礴氣勢而熱血澎湃,為民族英雄岳飛精忠報國,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就是我從這一首首愛國詩篇,一個個愛國詩人那裡所感受的。今後我將閱讀積累更多的優秀古詩文,為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美麗的國家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