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白> 李白的民族觀的形成及表現

李白的民族觀的形成及表現

李白的民族觀的形成及表現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李白的民族觀的形成及表現,歡迎大家分享。

  李白的民族觀的形成及表現

  李白一生著述頗多,他以超凡脫俗、清新飄逸的浪漫主義文風見長。

  一、前言

  李白,是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父名叫李客,從中原被貶至中亞西域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的托克馬克市),李白就誕生在那裡,長到四歲後,再遷回四川綿州昌隆縣(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蓮鄉)。二十歲時隻身出川,漫遊全國。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應山(今湖北省廣水市)。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今陝西省西安市),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省濟寧市)。

  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但一直未得人賞識。他曾給當朝名士韓荊州寫過一篇《與韓荊州書》,以此自薦,但未得回覆。直到天寶元年(742年),因吳筠的推薦,李白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遂名震天下。李白初因才氣為玄宗所賞識,後因不能見容於權貴,在京僅三年,就棄官而去,仍然繼續他那飄蕩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亂髮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憤時艱,曾參加了永王李的幕府。但是永王與肅宗發生了爭奪帝位的鬥爭,兵敗之後,李白受牽累,流放到夜郎。晚年漂泊東南一帶,依靠族叔當塗縣令李陽冰,不久即病卒。

  二、李白詩歌作品中融注的民族平等思想

  (一)突破華夷之防

  儒家形成的春秋戰國時期,時局混亂,提出所謂“四夷交侵”是為了團結中原華夏各族抵禦外來侵略的用意。《春秋繁露王道》曰:“親近以來遠,故未有不先近而致遠者也,故內其國而外諸夏,內諸夏而外夷狄。”《漢書匈奴傳論》曰:“故先王度土中,立封畿,分九州,列五服,物土貢,制內外,或修刑政,或昭文德,遠近之勢異也,是以《春秋》內諸夏而外夷狄。”

  到了唐代,雖然民族政策開明,可是李唐王朝向來以華夏文化的正統自居,因此儒家的夷夏觀不可能在一時之間有根本性的改變,一些尊唐太宗為天可汗的少數民族,在遇到異族入侵中原時,也往往堅持尊王的態度,與中央政權保持一致。

  (二)李白對民族戰爭的不同態度

  安史之亂時,各文人志士都表現出同仇敵愾的情緒,杜甫在《彭衙行》中說“別來歲月周,胡羯仍構患”;在《北征》中曰:“東胡反未已,臣甫憤所切”。這些言辭顯然繼承了儒家尊王攘夷的傳統。當然,李白也反對安、史的叛亂,但是他的反對在立場上有本質的差別,他曾在《永王東巡歌》中雲:“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胡沙”……“南風一掃胡塵靜,西入長安到日邊”。可見,李白只是反對胡人入侵中原,給人民帶來痛苦。但並沒有帶尊王攘夷的主觀主義色彩。

  天寶八年(749年)六月,哥舒翰奉玄宗之命攻打吐蕃石堡城,結果戰死數萬兵卒。當時高適、王維、儲光羲等文人墨客紛紛表明一直的態度,錯誤地歌頌李唐對邊境少數民族所發動的不義戰爭。而對傷亡的慘重,值不值得卻避而不談。而李白則作有《古風》十四中曰“陽和變殺氣,發卒騷中土。三十六萬人,哀哀淚如餘……”可見李白反對殘民拓邊戰爭,這是他一貫的主張,他還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雲:“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當廣大文人都陶醉在哥舒翰的戰功時,李白卻對此作出截然不同的言論,並譴責哥舒翰窮兵黷武、邀功晉爵。

  天寶十三年(754年),楊國忠發動了對南詔的非正義的戰爭。當時楊國忠派遣御史分道捕人,連枷送旨軍所。於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聲振野。李白的詩裡指出這些被拉去的“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李白在《古風》與樂府的若干篇章中描述了戰亂之中人民的痛苦,其中,《古風》三十四中揭露了唐王朝向西南邊陲進軍傷亡的慘重和給當地少數民族帶來的痛苦。

  該詩體現了李白的主張,認為對南詔根本不該用兵,戰爭前後死了將近二十萬人,給人民造成極大的苦難。最終,歷史的發展證明了李白的觀點客觀公正。他既反對外族擾亂華夏,也反對中央集權對外擴張。

  三、李白民族觀形成的因素

  李白與同年代的文人志士在對待民族戰爭問題上態度的顯著不同是有原因的,這與他所受的家庭的特殊文化背景、受到的教育以及整個唐王朝的大環境有著或主觀或客觀的必然聯絡。

  (一)李白的出生地及成長地對他的民族觀的影響

  李白出生的碎葉城,自隋唐以來主要聚集著突厥、鮮卑、鐵勒和教育、粟特人。它與龜茲、疏勒、于闐並稱為唐代“安西四鎮”。碎葉城地處絲綢之路兩條幹線的交匯處,中西商人彙集於此,是東西使者的必經之路,這也並然使得此地成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地區。近年來,中國與中亞文化交流不斷深入,李白熱也在彼此間悄然興起。國學大師陳寅恪認為李白之父為胡人,母親據記載是突厥人,甚至斷言他根本就是西域胡人。

  蜀地西鄙綿州昌隆青蓮鄉,是李白青少年時期的成長地。該地也是少數民族羌戎和南蠻族(巴氐)叢居之地,亦是道教的發源地。因此李白深受突厥羌戎和南蠻文化的影響,自小就沉浸在道教微妙玄通的氣氛中,其後他渾然天成的仙風道骨也不足為怪。青蓮鄉有著悠久的歷史,被譽為“李白故里、華夏詩城、九寨門戶、蜀道咽喉。”在這充滿著少數民族文化的環境薰陶下,李白的青少年必然耳濡目染,其內心潛移默化地對廣大少數民族懷有一視同仁的態度,並在其詩作中充滿了辨證的思維與客觀的評價。

  (二)縱橫家趙蕤對他的影響

  唐代,民間流傳著“趙蕤術數,李白文章”的俗語,且兩人並稱“蜀中二傑”.趙蕤一貫主張“天下為公”、“民貴君輕”;反對“天下為家”、“一人獨佔”。代表作《長短經》書成後,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雜家和陰陽家思想之大成,是黑白雜揉之書,以謀略為經,歷史為緯,記述國家興亡,權變謀略、舉薦賢能、人間善惡四大內容,又以權謀政治和知人善任兩個重點為核心;此書宣揚天人合一,警世懲惡,是難得的謀略全書。李白對其中所講治國謀略非常感興趣,決定拜趙蕤為師。趙蕤將自己的.文韜武略,悉數傳給李白,對李白的思想觀念、生活道路創作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玄宗數次徵趙蕤為官司,都被婉言拒絕,他情願過隱居生活。李白與趙蕤結成了深厚的師友情誼,在李白辭親遠遊,臥病淮南時,寫了《準南臥病書懷寄蜀中趙徵君蕤》,詩中表達了對趙蕤深切的思念之情。在趙蕤晚年時,李白還給他寫過一首《送趙雲卿》,鼓勵他在國難當頭之時施展其治國安民之術。

  (三)唐代的民族政策對李白的影響

  唐朝是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發展的重要時期,由於開放的民族政策、強盛的國力和先進的文化,唐朝吸引著各族人民與之交往,與唐朝加強了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原的技術與文化傳播到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社會發展和進步,也豐富了中原人民的經濟文化生活。其中,吐蕃與唐朝的關係更是與唐“和同為一家”。

  首先,開國皇帝李淵本人有部分鮮卑血統並對突厥的敬畏之情。唐前期三代君主皆是鮮卑女子所生,他們的血管裡流淌著北方少數民族的血,這無疑影響了唐代統治者對待少數民族的態度。唐太宗的後繼者們如,武則天、唐玄宗等,則進一步促進了大一統政治下的民族交流與融合。其次, 唐代羈縻州的建立, 使唐中央和邊地各少數民族結為一個整體, 為漢族與各少數民族的頻繁往來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條件。

  綜合以上這些原因就不難理解李白在對待民族的問題時所表現出的辨證、客觀與豁達的態度, 與當時其他的文壇巨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擴充套件資料:

  風格

  豪邁奔放,清新飄逸,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奇妙,浪漫主義,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遊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讚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的詩歌不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精神,而且從形象塑造、素材攝取、到體裁選擇和各種藝術手法的運用,無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徵。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強烈地表現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獨特個性,因而他的詩歌具有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他喜歡採用雄奇的形象表現自我,在詩中毫不掩飾、也不加節制地抒發感情,表現他的喜怒哀樂。

  對權豪勢要,他“手持一枝菊,調笑二千石”(《醉後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勞動人民艱辛勞作時,他“心摧淚如雨”。當社稷傾覆、民生塗炭時,他“過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劍擊前柱,悲歌難重論”(《南奔書懷》),那樣慷慨激昂;與朋友開懷暢飲時,“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山中與幽人對酌》),又是那樣天真直率。總之,他的詩活脫脫地表現了他豪放不羈的性格和倜(俶)儻不群的形象。

  豪放是李白詩歌的主要特徵。除了思想性格才情遭際諸因素外,李白詩歌採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和體裁結構也是形成他豪放飄逸風格的重要原因。善於憑藉想象,以主觀現客觀是李白詩歌浪漫主義藝術手法的重要特徵。幾乎篇篇有想象,甚至有的通篇運用多種多樣的想象。現實事物、自然景觀、神話傳說、歷史典故、夢中幻境,無不成為他想象的媒介。常藉助想象,超越時空,將現實與夢境、仙境,把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交織一起,再現客觀現實。他筆下的形象不是客觀現實的直接反映,而是其內心主觀世界的外化,藝術的真實。

  李白詩歌的浪漫主義藝術手法之一是把擬人與比喻巧妙地結合起來,移情於物,將物比人。

  李白詩歌的另一個浪漫主義藝術手法是抓住事情的某一特點,在生活真實的基礎上,加以大膽的想象誇張。他的誇張不僅想象奇特,而且總是與具體事物相結合,誇張得那麼自然,不露痕跡;那麼大膽,又真實可信,起到突出形象、強化感情的作用。有時他還把大膽的誇張與鮮明的對比結合起來,透過加大藝術反差,加強藝術效果。

  李白最擅長的體裁是七言歌行和絕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採用了大開大合、跳躍宕蕩的結構。詩的開頭常突兀如狂飆驟起,而詩的中間形象轉換倏忽,往往省略過渡照應,似無跡可循,詩的結尾多在感情高潮處戛然而止。

  李白的五七言絕句,更多地代表了他的詩歌清新明麗的風格。如《早發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廣陵》、《靜夜思》等,妙在“隻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味外味,使人神遠。”(《說詩晬語》上)。

  語言

  李白詩歌的語言,有的清新如同口語,有的豪放,不拘聲律,近於散文,但都統一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之中。這和他自覺地追求自然美有關。他繼承陳子昂的文學主張,以恢復詩騷傳統為已任,曾說“梁陳以來,豔薄斯極,沈休文又尚以聲律,將復古道,非我而誰歟?”(孟棨《本事詩·高逸》)他崇尚“清真”,諷刺“雕蟲喪天真”的醜女效顰,邯鄲學步。他的詩歌語言的自然美又是他認真學習民歌明白通俗的特點的結果,明白如話,通俗生動。

  代表作品

  《將進酒》《蜀道難》《夢遊天姥吟留別》《靜夜思》《望廬山瀑布》《俠客行》《春思》《子夜秋歌》等。

  詞賦

  今傳李白詞大多出於《尊前集》,但由於《尊前集》本身的成書年代及真偽都成問題,故李白詞的真偽也許仍會繼續爭論下去。按照詞學界的一般看法,至少《菩薩蠻·平林漠漠煙如織》、《憶秦娥·簫聲咽》和《清平樂》的前四首,在沒有發現有力的證據之前,應該據宋人的說法,看作李白的作品。

  不管李白是否有詞作,“李白詞”已經成為一個代名,這一名稱代表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而這些詞到底是不是李白所作倒是次要的事情了。就開創意義及藝術成就而言,“李白詞”在詞史上享有極為崇高的地位。這一地位猶如古代希臘神話在西方藝術中的地位,作為一種“不可企及”的規範,“李白詞”成為人們心目中永遠的偶像。

  李白在詞壇上處於開山祖地位,這是詞學家的共識。即便傳世“李白詞”確實全部是偽作並不屬於詞體,李白仍然是詞體發展鏈上不可或缺的一環,沒有這一環,就無法全面地說明詞體的發展史。從唐末五代《花間集》以來,所有的唐宋詞選集、總集,在具體操作中,都不會忘記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題記中提上一句。其作為文學史上的第一位大詞人,雖然只有很少幾首著作權經常受到懷疑的詞作,但卻從來沒有人對他表示過任何的不滿或批評意見。

  軼事典故

  1、李白擱筆

  在黃鶴樓公園東邊,有一亭名為“擱筆亭”,亭名取自“崔顥題詩李白擱筆”的一段佳話。唐代詩人崔顥登上黃鶴樓賞景寫下了一首千古流傳的名作:“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後來李白也登上黃鶴樓,放眼楚天,胸襟開闊,詩興大發,正要提筆寫詩時,卻見崔顥的詩,自愧不如只好說:“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擱筆不寫了。有個少年丁十八譏笑李白:“黃鶴樓依然無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詩辯解:“我確實捶碎了,只因黃鶴仙人上天哭訴玉帝,才又重修黃鶴樓,讓黃鶴仙人重歸樓上。”

  實際上,李白熱愛黃鶴樓,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連呼“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山川人文,相互倚重,崔顥題詩,李白擱筆,從此黃鶴樓之名更加顯赫。後來,李白也仿照《黃鶴樓》寫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2、為懷素寫詩

  《草書歌行》是唐代詩人李白為讚揚懷素草書藝術而創作的詩歌。讚美懷素“草書天下稱獨步”,稱其草書天下第一。詩中李白以浪漫主義的筆調、奇特的想象力、極其誇張的藝術手法,生動地再現了一幅懷素醉酒後恣肆張揚、揮筆疾書的場景,細緻而惟妙惟肖地表現出懷素極具張揚的個性特徵。懷素的狂放不羈、激情奔湧、痛快淋漓,在李白筆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無不觸動讀者的心緒。此詩對後人研究懷素的草書藝術,有重要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