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韓愈> 韓愈《春雪》賞析10篇

韓愈《春雪》賞析

韓愈《春雪》賞析10篇

韓愈《春雪》賞析1

  韓愈《春雪》賞析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獨具風采,是韓愈小詩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單純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詩人為二月剛見草芽而吃驚、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而驚喜。內心的感情是: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初驚”寫出“見草芽”時的情態,極其傳神。“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然而這種淡淡的情緒藏在詩句背後,顯得十分含蘊。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吧。從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騰挪,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悵惘、遺憾,而是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稱神來之筆。“卻嫌”、“故穿”,把春雪描繪得多麼美好而有靈性,饒富情趣。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熱鬧,一翻再翻,使讀者如入山陰道上,有應接不暇之感。

  此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是一篇別開生面的佳作。

  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其一)賞析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賞析】天街:皇城中的街道。

  張十八員外:即張籍,時任水部員外郎。員外,編制以外的官員。

  這是韓愈在長慶三年(823)贈水部員外郎張籍的詩。

  作者在這組詩的第二首裡說:“莫道官忙身老大,即無年少逐春心。”年少逐春,撲蝶戲蕊,枯草拈花,用自己的童心和稚眼直接感受著大自然的美妙機趣。而老大逐春就別是一番況味了。官事冗雜,世事滄桑,在充分體嚐了人間的坎坷困頓之後,忙裡偷閒地遊一遊春,散一散心,自得其樂。此時此刻,貴在童心未泯,貴在能於常物之中發現其豐富蘊涵。

  不信嗎?請讀一讀韓愈晚年這兩句詩——“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帝都長安的大街,濛濛的小雨,雨絲是那樣輕細,那樣柔和,那樣滋潤,好像酥油一般。不,它還有酥油不具備的化育萬物的非凡特質。在霏微細雨的滋養下,你去看那草色,遠遠望去,碧色朦朧,極清極新極淡,而待你走近了。反而覺得失卻了那綠色,但見細嫩纖小的草芽剛剛鑽出土面.

  這首詩,作者只就“草色”加意點染。首先,為它安排了典型的環境。“天街”,“小雨”,已經點明瞭其生在帝都,其時在早春,渲染出濃郁的春的氛圍。緊接著,作者又描述了自己遠觀近察的不同感受。本來,初春有多種景物可以攝取入詩,淙淙的溪流,婉轉的鶯啼,飛來的雙燕,都能象徵春天的迴歸人間,但作者偏偏為一片草色傳神寫照,這,或許是他——一個漸入暮年而又心性高潔的詩人特有心態的反映吧。小雨濛濛中的草色,若有若無,最先傳遞出春的氣息。它不願與群芳百卉爭奪豔冶的陽春三月,也不願與皇都煙柳爭奪士女們的青睞。它自甘寂寞,默默地向人們顯示著大自然的生機萌發和復甦。它。不是具有一種兀傲脫俗的氣質和稟賦嗎?作者以心觀照,從尋常草色之中發見了其不尋常的,能與人相溝通的靈性,從而感到無比的快慰,他濃醮筆墨,書寫出心底裡的讚歌——“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黃叔燦評論“草色”句說:“寫照工甚.正如畫家設色,在有意無意之間。”作者的確象一位技藝高明的水墨畫師,描繪草色只染不點,筆觸極清地再現出那若隱若現的淡淡碧痕,遠看實有,近觀卻無,如此寫早春草色,可謂形神兼備。在韓愈之先的王維作《漢江臨泛》,第二聯說:“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後來歐陽修隱括後一句詩入詞,開頭便說;“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山色的似有似無是邈遠開闊處的景象特徵,其背景是天地外、晴空外,所視極遠,故有迷濛一片的感覺。韓愈這句詩的背景是“天街小雨潤如酥”,作者描寫的筆觸便很自然地轉向一片草色,更何況詩篇的主旨正是要揭示那早春時候萬物萌生的新鮮感覺呢!可見,作者這樣寫景,並非出於無意,而是有意為之.有意為之而創造出“在有意無意之間”的藝術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詩家高手。

韓愈《春雪》賞析2

  【原文】:

  春雪

  作者: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 韓愈注音:

  xīn nián dōu wèi yǒu fāng huá ,

  èr yuè chū jīng jiàn cǎo yá 。

  bái xuě què xián chūn sè wǎn ,

  gù chuān tíng shù zuò fēi huā 。

  春雪 韓愈翻譯: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春雪 韓愈字詞解釋:

  1.新年:指農曆正月初一。

  2.芳華:泛指芬芳的花朵。

  3.初:剛剛。

  4.驚:新奇,驚訝。

  5.嫌:嫌怨;怨恨。

  6.故:故意。

  春雪 韓愈背景:

  此詩作於元和十年(815),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北方人來說,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春雪 韓愈賞析:

  首句中“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性。

  此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采。

  藝術特色

  空幻、浪漫的想象翻新:一是詩人調轉筆鋒,撇置“芳華”,偏寫“白雪”,從春寒飛雪的視角,展現春色來臨的景象,翻春寒飛雪為春色飛花。二是翻人情為物意,期盼春意,怨春色來遲,本是人的情感,詩人卻以移情手法將人的情感賦予了無情之物,讓白雪嫌怨春色來的太遲,於是白雪頗解人情,有意地“故穿庭樹”化作飛花裝點春色。三是翻春寒冷落,心情悵惘,為飛花送春,平添歡鬧,白雪飛花,穿庭綴樹,化春寒料峭為春意欣然,化情懷冷漠為意趣歡鬧。

  後世評價:

  1.清·朱彝尊《批韓詩》:常套語,然調卻流快。

  2.清·劉公坡《學詩百法》:作詩實寫則易落板滯,空翻則自見靈動。唐詩中韓愈《春雪》一首,可謂極空翻之能事矣。”

  3.近代·朱寶瑩《詩式》:此詩首句、二句從“春”字咀嚼而出,看似與雪無涉,而全為三句、四句作勢,幾於無處不切‘‘雪’’字。三句、四句兜轉,備具雪意、雪景,不呆寫雪,而雪字自見,不死做春,而春字自在。四句一氣相生,以視尋常斧鑿者,徒見雕斫之痕,其相去遠矣。

  韓愈主要功績:

  政治

  在政治上,韓愈反對藩鎮割據。對於韓愈對待藩鎮割據的態度,郭預衡指出:韓愈《平淮西碑》的主要傾向是“反對藩鎮割據,而歌頌平叛的勝利;讚揚主戰派,而批評主和派”,認為“韓愈反對藩鎮割據的堅定立場,不應因為碑文少寫了李愬之功便加以貶低”,而且他“反對藩鎮割據的主張,還不僅表現在平定淮西的一時一事,他在一系列的文章裡都貫穿著這個思想。”他在思想上,崇奉儒學,力排佛老。

  文學

  韓愈的主要貢獻是在文學上。他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時人有“韓文”之譽。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曆(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自居,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他的古文可大致概括為論說與記敘兩類。論說文氣勢雄渾,結構嚴謹,邏輯性強,記敘文則愛憎分明,抒情性強,韓文雄奇奔放,風格鮮明,語言上亦獨具特色,尤善錘鍊詞句,推陳出新,許多精闢詞語已轉為成語,至今還應用在文學語言和人們的口語中。

  教育

  韓愈三進國子監做博士,擔任國子監祭酒,招收弟子,親授學業,留下了論說師道激勵後世和提攜人才的文章。韓愈力改恥為人師之風,廣招後學。在教育方面的論文中,他強調了求師的重要性,認為只要是有學問的人,就是自己的老師;把有才能人比作千里馬,闡釋了在位之人如何識別人才對待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問題。

  史學

  唐時人稱韓愈有史家的筆力,等到他撰寫《順宗實錄》,由於繁簡不當,敘事取捨也不恰當,深為時人指責。穆宗、文宗都曾命令史官增添修改,但那時韓愈的女婿李漢、蔣系官居顯位,諸位史臣很覺為難。而韋處厚則另撰《順宗實錄》三卷。

  個人資料:

  韓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因諡號“文”,又稱“韓文公”。貞元八年(792年)中進士,曾參加討伐淮西叛藩吳元濟的戰爭,任裴度的行軍司馬。

  韓愈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蘇軾稱其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師說》等等。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氣盛言宜、務去陳言、文從字順等散文的寫作理論,對後人很有指導意義。

  春雪 韓愈就為您介紹到這裡,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你想要的詩句、古詩詞,這裡詩句大全都有!

韓愈《春雪》賞析3

  春雪

  作者: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翻譯

  新年已經來到,然而卻還沒有看到芬芳的鮮花,直到二月裡,才驚喜地發現草兒萌發了綠芽。白雪似乎耐不住這春天的姍姍來遲,竟紛紛揚揚,在庭前的樹木間灑下一片飛花。

  註釋

  新年:指農曆正月初一。

  芳華: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剛剛。

  驚:新奇,驚訝。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獨特,獨具風格,是韓愈小詩中的代表作。

  前兩句中,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裡沒有芬芳的鮮花盛放,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十分焦急。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單純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宜玩味。它似乎不是表明,詩人為二月剛見草芽而吃驚、失望,而是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而驚喜。內心的感情是: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初驚”寫出“見草芽”時的情態,極其神。“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感受;“初”字含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然而這種淡淡的情緒藏在詩句背後,顯得十分含蘊。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吧。從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騰挪,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悵惘、遺憾,而是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稱神來之筆。“卻嫌”、“故穿”,把春雪描繪得多麼美好而有靈性,饒富情趣。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熱鬧,一翻再翻,使讀者如入山陰道上,有應接不暇之感。

  此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詩風獨特,是一篇別開生面的佳作。

韓愈《春雪》賞析4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譯文:

  新年到了,還沒有見到盛開的鮮花,

  二月初時才能驚訝地見到初生的草芽。

  白雪嫌春光來得太晚,

  便故意像落花一樣在庭中飛舞。

  詩詞介紹

  前人系此詩於元和十年(815),當時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詩寫長安春雪,特有一番細膩深微的審美意趣。既為詠雪,又須切中春字,故先從春天的感受落筆。對北方人來說,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然而白雪卻不肯就此離去,它還要穿庭落樹地和春天逗個趣。詩人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擬雪為花,又進一步擬雪為人,說雪都嫌春天來得太遲了,因而要為人們裝點出一些春花春意。詩中洋溢著一種北方人在冬去春來時節的喜悅之情,這大概是嶺南人所難以體會到的。此詩當與八年後所作《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參讀。

  詩詞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是韓愈小詩中的佼佼者。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感受。著一“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吧。從章法上看,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故穿”,把春雪刻畫得多麼美好而有靈性。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故穿庭樹”紛飛而來。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一翻再翻,令讀者目不暇接。

韓愈《春雪》賞析5

  【作品介紹】

  《春雪》是唐代詩人韓愈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構思新穎,聯想奇妙。首句寫人們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焦急心情。一個“都”字,透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中,“驚”字最宜玩味,它寫出了人們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萌芽而新奇、驚訝、欣喜的神情,十分傳神。詩句表達了這樣一種感情:雖然春色姍姍來遲,但畢竟就要來了。三、四句表面是說有雪無花,實際是說白雪比人更等不住,穿樹飛花作春色。這實際是詩人期盼春天,在自然界還沒有春色時幻化出的一片春色,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原文】

  春雪

  新年1都未有芳華2,二月初3驚4見草芽。

  白雪卻嫌5春色晚,故6穿庭樹作飛花。

  【註釋】

  新年:指農曆正月初一。

  芳華:泛指芬芳的花朵。

  初:剛剛。

  驚:新奇,驚訝。

  嫌:嫌怨;怨恨。

  故:故意。

  【白話譯文】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和十年(815),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北方人來說,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賞析】

  首句中“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 “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 “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美好而有靈性。

  此詩於常景中翻出新意,工巧奇警,獨具風采。

韓愈《春雪》賞析6

  春雪

  作者: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註釋

  1.芳華:芬芳的鮮花。

  2.初:剛剛。

  3.庭樹:花園裡的樹木。

  4.故:因此,所以。

  5.新年:指農曆正月初一。

  翻譯

  新年已經來到,然而卻還沒有看到芬芳的鮮花,直到二月裡,才驚喜地發現草兒萌發了綠芽。白雪似乎耐不住這春天的姍姍來遲,竟紛紛揚揚,在庭前的樹木間灑下一片飛花。

  賞析

  這首《春雪》,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感覺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吧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多麼美好而有靈性。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 故穿庭樹”紛飛而來 。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一翻再翻,令讀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簡要賞析: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彷彿有了人的美好願望與靈性,同時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似乎也給人春的氣息,為詩歌增添了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渲染了熱鬧的喜悅氣氛。

韓愈《春雪》賞析7

  韓愈《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韻譯:

  新年都已來到,但還看不到芬芳的鮮花,

  到二月,才驚喜地發現有小草冒出了新芽。

  白雪也嫌春色來得太晚了,

  所以有意化作花兒在庭院樹間穿飛。

  賞析:

  這首《春雪》詩,構思新巧。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吧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多麼美好而有靈性。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 故穿庭樹”紛飛而來 。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一翻再翻,令讀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段簡要賞析: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彷彿有了人的美好願望與靈性,同時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似乎也給人春的氣息,為詩歌增添了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渲染了熱鬧的喜悅氣氛,這就是運用擬人手法的妙處。

  創作背景:

  此詩作於元和十年(815),當時作者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對北方人來說,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作者便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創作了此詩。

韓愈《春雪》賞析8

  春雪

  韓愈

  新年都末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註釋】

  芳華:芬芳的鮮花。

  初:剛剛。

  庭樹:花園裡的樹木。

  故:因此,所以。

  新年:指農曆正月初一。

  譯文:

  新年已經來到,然而卻還沒有看到芬芳的鮮花,直到二月裡,才驚喜地發現草兒萌發了綠芽。白雪似乎耐不住這春天的姍姍來遲,竟紛紛揚揚,在庭前的樹木間灑下一片飛花。

  背景:

  前人系此詩於元和十年(815),當時韓愈在朝任史館修撰,知制誥。詩寫長安春雪,特有一番細膩深微的審美意趣。既為詠雪,又須切中春字,故先從春天的感受落筆。對北方人來說,新年無芳華是正常的,但到過嶺南的韓愈卻覺得北方春來晚,直到二月才有草芽長出來,然而白雪卻不肯就此離去,它還要穿庭落樹地和春天逗個趣。詩人借鑑岑參《白雪歌》之意,擬雪為花,又進一步擬雪為人,說雪都嫌春天來得太遲了,因而要為人們裝點出一些春花春意。詩中洋溢著一種北方人在冬去春來時節的喜悅之情,這大概是嶺南人所難以體會到的。此詩當與八年後所作《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參讀。

  賞析:

  《春雪》是唐代詩人韓愈的作品,描繪了姍姍來遲的白雪紛紛揚揚的畫面。

  這首《春雪》詩,構思新巧。“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新年都還沒有芬芳的鮮花,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們分外焦急。一個“都”字,流露出這種急切的心情。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說二月亦無花,但話是從側面來說的,感情就不是純粹的嘆惜、遺憾。“驚”字最值玩味。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終於見到“春色”的萌芽的驚喜神情。此外,“驚”字狀出擺脫冬寒後新奇、驚訝、欣喜的心情 。這一“ 初”字,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惋惜和不滿的情緒。韓愈在《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中曾寫道:“草色遙看近卻無”、“最是一年春好處”,詩人對“草芽”似乎特別多情,也就是因為他從草芽看到了春的訊息吧 。從章法上看 ,前句“未有芳華”,一抑;後句“初見草芽”,一揚,跌宕有致,波瀾起伏。

  三、四兩句表面上是說有雪而無花,實際感情卻是:人倒還能等待來遲的春色,從二月的草芽中看到春天的身影,但白雪卻等不住了,竟然紛紛揚揚,穿樹飛花,自己裝點出了一派春色。真正的春色(百花盛開)未來,固然不免令人感到有些遺憾,但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不也照樣給人以春的氣息嗎!詩人對春雪飛花主要不是惆悵、遺憾,而是充滿了欣喜。一個盼望著春天的詩人,如果自然界還沒有春色,他就可以幻化出一片春色來。這就是三、四兩句的妙處,它富有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可謂神來之筆。“卻嫌”、 “故穿”,把春雪刻畫得多麼美好而有靈性。詩的構思甚奇。初春時節,雪花飛舞,本來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的原因,可是,詩人偏說白雪是因為嫌春色來得太遲,才“ 故穿庭樹”紛飛而來 。這種翻因為果的寫法,卻增加了詩的意趣。“作飛花”三字,翻靜態為動態,把初春的冷落翻成仲春的喧鬧,一翻再翻,令讀者目不暇接。

  第三、四句簡要賞析:運用了擬人的手法,“嫌”、“穿”把春雪比作人,使雪花彷彿有了人的美好願望與靈性,同時這穿樹飛花的春雪似乎也給人春的氣息,為詩歌增添了濃烈的浪漫主義色彩,渲染了熱鬧的喜悅氣氛,這就是運用擬人手法的妙處。

韓愈《春雪》賞析9

  《春雪》是韓愈的一首很富有特色的詠雪詩,詩歌構思新巧,立意獨特,具有一定的思想價值和較高的藝術價值。

  全詩如下:

  新年都未有芳華,

  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

  故穿庭樹作飛花。

  第一句“新年都未有芳華”。“新年”即陰曆正月初一,這天前後是立春,所以標誌著春天的到來。“芳華”即發出香氣的花兒,這裡泛指花。這一句的意思是,新年都來了,卻還沒有芬芳的鮮花。這裡表明了北方的春天來得遲,冬天去得晚。這是詩人初到北方的感受。一個“都”字,流露出詩人那種盼望春天到來的焦急心情。這一句不但表現出盼春的心理,而且落腳在春的表徵物——花上。

  第二句“二月初驚見草芽”。承上句而來,說二月雖然無花,但有草芽生出了。“驚”即驚訝、驚喜。詩句中一個“驚”字,它寫出了詩人在焦急的期待中突然見到“春色”時所產生的驚喜。“ 初”字,即開始。在詩人的心中,北方二月開始才有草芽,南方也許這就是春色滿園了。這裡自然含有春來過晚、花開太遲的遺憾之感。“草芽”不但透出春的資訊,也暗示詩人盼春時的喜悅。這一句重點寫了初春的又一表徵物——草芽上。

  第三句“白雪卻嫌春色晚”。這一句一轉,不去寫草芽,而進入寫白雪。白雪是全詩所要表現的物件,是全詩的重點。而白雪是在“新年都未有芳華”和“二月初驚見草芽”的背景下引出的,也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活動。“嫌”即不滿意的意思。“春色晚”說明了這一年比較寒冷。聯絡上句來看,二月還在降雪。這裡,詩人轉換了視角,不是從人的角度來寫,而是從雪的角度入手,借說白雪嫌春天來得晚了來表明自己對春的盼望心情。同時,詩人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白雪以人的意識和情感,這樣很自然地把人與物聯絡起來,實現借物抒情的審美效果。特別要注意詩中“卻”字的妙處,雖然是一個副詞,但具有極為重要的詩意,它說明北方的春並非來得晚,好像是雪“嫌”春來晚了,這樣強化了白雪對春的渴望之情。

  第四句“故穿庭樹作飛花”。這一句是全詩的收束,是詩人情感的最集中表現。“故”即故意的意思。這裡賦予白雪以人的意識和情感。“作”即化作,當成。詩句中一個“故”字,一個“作”字,把春雪表現得靈性十足。白雪“嫌春色晚”,自己也就按捺不住了,自己穿過庭院中的樹,化作漫天飄灑的飛花,把初春的美麗景色妝扮出來。這裡,詩人運用了比喻的手法,以雪喻花,形象而生動地表現出盼春的急切心情。

  總之,這首詠雪詩是很有特色的,在借物抒情中把雪擬人化,賦予其生命力和人的意識情感,再透過其行為動作表現了對春的渴望之情。這樣,物與人合,從而表現出詩人對美好春天的期盼,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韓愈《春雪》賞析10

  春雪

  唐韓 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村居

  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同是描寫春天,這兩首詩在內容上卻有許多不同之處。請結合詩句加以分析說明。(4分)

  2.這兩首詩在煉字上都很見功夫,如韓詩中的“驚”或“嫌”,高詩中的“拂”“醉”或“忙”。請從兩詩中任選兩字分析其妙處。(4分)

  答案

  1.(4分)

  ①地點不同:韓詩寫庭院;高詩寫野外。

  ②時間不同:韓詩寫初春;高詩寫盛春。

  ③天氣不同:韓詩寫雪天;高詩寫晴天。

  ④景物不同:韓詩寫雪、草(芽);高詩寫草、鶯、楊柳、兒童、紙鳶等。

  (每答出一點給1分。)

  2.(4分)

  “驚”表現了作者初見草芽時的驚訝與喜悅。

  “嫌”運用擬人手法,明寫雪,暗寫人,表達了盼春早來的急切之情。

  “醉”運用擬人手法,明寫楊柳,暗寫詩人,表現了作者陶醉於春天的美景。

  “忙”表現了兒童急切的心情,同時也描繪了一群兒童放風箏的熱鬧場面。

  “拂”表現了楊柳枝條的柔媚多姿。

  (答出其中兩點即可,每答出一點給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