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得體會>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7篇)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7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就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很多人都十分頭疼怎麼寫一篇精彩的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通用7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1

  一、精心準備語文開場課

  每學年初,我都要花兩節課時作為新學期的語文開場課,使學生明確語文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兩年前我自己撰寫了《你能學好語文!》十條開場課提綱。上完課我將這十條放大影印貼上在教室。透過這樣的做法,營造語文學習的氛圍。

  你能學好語文!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是快樂的,學習語文也是快樂的!

  2、語言是思維的工具,我們都用漢語思維:學好語文,你將因此而更加聰明!

  3、語文學習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

  4、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語文即生活,用心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你將因此而收穫意想不到的成功!

  5、積跬步至千里,量變才能質變:多讀、多背、多寫,積少成多,注意知識的積累。

  6、思維具有整體性,學習應順應思維的規律:做好筆記,注意總結,重視知識的整合。

  7、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認真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做題習慣;重視每次考試,養成良好的考試習慣;溫故而知新,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8、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要想學好語文,切忌想一想感動,聽一聽激動,第二天早上一動不動。

  9、態度決定一切,努力就能成功:你能學好語文!

  10、九九歸一:願語文老師的期望與你們的希望一起騰飛!

  二、注意營造課堂氣氛,活躍課堂氛圍

  新課標要求把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教學不是滿堂灌,而是應該師生間的互動。教師應當首先自己要有激情。教師自己都沒有激情,又何談學生會在教學活動中產生什麼情感體驗,又何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呢?我自己上課經常是走到學生中間去,這樣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而且有些學生想不聽課也難了。特別是在普通班上課,往想睡覺的學生旁邊一站,多少有些警示作用。有時借題發揮,點著打瞌睡學生的名字,來一句“莊生曉夢迷蝴蝶”,頓時笑聲一片,想睡覺的同學也就回過神了。

  三、不斷學習中文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

  我感到遺憾的是我的辦公地點,是在班主任辦公室,而不是在語文組辦公室。因此也就失去了同組的老師學習的機會。上次到以前的學校辦理檔案轉移手續時,我跟以前的教研組長就談到這個問題。他說,每天大家相互提問一個問題,長此以往地積累,於人的進步是很大的。而且那邊語文組訂閱了專業的語文教學方面的報刊雜誌,大家有空隨便翻翻,也能積累很多東西。可是我現在基本不能在這些方面發展自己了。老實說,有事沒事我們也不會到學校閱覽室去看書,來回跑不方便,還有課和別的事啊。閱覽室報刊不給外借,所以我們獲取做前沿的教育教學資訊。倒是我自己掏錢定了本《名作欣賞》,以便於補充自己的專業知識。

  教育理論的學習方面,我XX年畢業的時候,畢業論文的題目就叫《語文教育教學與學生人格建構》。為了完成論文,我接觸到當時還出臺不久的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知道了如今最時尚的“三維目標”這一概念。所以XX年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我便開始按照“三維目標”的要求陳述教學目標。透過對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語文課程與教學論》的研讀,我發現一個問題:很多教案中對教學目標的陳述存在不規範的情況。昨天我參加馬鞍山市的教研活動,馬鞍山二中的老師的教案中,在陳述教學目標時就出現了“引導學生培養……”的句式。其實教學目標的實現是落實在學生身上的,應該是學生透過一系列的學習活動在內在的能力或情感上的變化,而不在於教師做了什麼。即教學目標中行為動詞的主語應當是學生。總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四、將語文教學和實際生活緊密聯絡

  生活中有許多語文現象。語文教學離不開生活,尤其是新課程背景下的語文教學更要密切關注生活。具體來說我有一些做法:運動會的時候,要求同學們給本班同學撰寫祝詞;教師節要求同學們給本班的兩三位老師寫祝福語;中秋節或家長會時,寫一段想對父母說的話等等。當然要求是表達流暢、語言優美、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不少於多少字等。有時讓學生蒐集生活中的廣告詞、標語等,讓他們多注意生活中的語文現象。

  五、語文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力量是不容低估的。語文教學要集中學生的智慧,為我所用。

  首先,每節語文課安排一次課前演講。按照一定的順序,全班輪流演講,演講的主題自定,形式自己安排。藉此展示學生的口才,其他同學在聽別人講述做人做事智慧的同時,也為寫作文積累了素材。

  其次,將全班同學劃分為六個語文小組。以小組為單位輪流出語文課堂練習。(教師對習題進行稽核)也以小組為單位,讓同學們利用第三節晚自習的時間在黑板上抄一些易錯字詞和成語並給出解釋,有時也抄一些名言名句等。抄寫的內容一直保留到第二天早讀後再擦。透過這樣的做法積累語文知識。

  再次,針對目前的選修課程《〈史記〉選讀》,我將六個小組分工整理文言現象。整理後的文言現象交給我稽核後,作為他們整理課堂筆記的資料,以實現分工合作,資源共享。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2

  一、教學理念方面

  我一直認為教育應該是一種潛移默化式行為,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成長。語文教學同樣如此,如果總是強調學生必須背過、必須默寫過、必須理解等等,看似在強調知識的重要性,實際上卻會在無形中增加學生的壓力,讓他們感到學習是任務,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這樣就容易扼殺學生那份對語文的發自內心的喜愛與迷戀,因而就抹殺了語文教學的初衷--語文素養的培養。

  我認為真正好的教育應該是潤物細無聲的。尤其是我們的語文教學,更容易起到感染、薰陶作用。每篇文章都有它的精彩所在,我們應該引導學生髮現這些精彩之處,用心去體會、揣摩,發現其中的美,發現那種美的表達方法。從而使學生愛上讀文章,愛上欣賞,甚至希望並學會去表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能夠了解文章的含義,吸取其中的精華,感悟文章的寫法,達到從知識到精神的成長。

  二、教學方法方面

  俗話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有了良好的教學理念,具體的方法則是千姿百態的。對於不同群體的學生、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環境採取的方法自然不同。我們語文課本上,對於不同的年級所配備的教材內容都是符合相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對於他們來說,理解文章的內容應該不是什麼難事,所以教授課文時可以讓學生透過自主的學習,談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及領悟到的東西,老師所要指導的就是學生難以理解的或遇到的問題。當然對於重點的把握,教師應該視情況加以引導。在學生自主理解體悟的同時,教師應該有意的引導學生髮現文章的寫法、特點,領悟到如此表達的優勢,從而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學習和寫作及表達的方法。這樣我們就不是單純的教課本、教課文內容,而是教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教學生自我表達的方法。不但讓學生學會了輸入,同時還學會了輸出,也就是運用。

  當然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設計的教學導語、創設的教學氣氛等等,都是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節,這些都離不開老師的激情在裡面,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和摸索。

  總之,我們還是應該本著學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引導他們學會讀書,學會學習,學會運用。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3

  對於語文教學課堂來說,既要轉變教師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生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種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改革又是新課程課標實施的關鍵,而新課程要求的是以上培養和形成的學習的方法。課堂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課堂是屬於學生的,是他們學習知識的海洋,教師只是這個學習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學習真正的主體。

  如今,我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已有幾個月的時間了,想想這幾個多月來自己的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整體上講:課堂面貌比起以往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就對我的語文課來說吧!課堂充滿了生機,煥發出一些活力,學生學習的興趣很濃厚,他們的參與度幾乎達到 90% 。看到這一切,真是令我感到一絲欣喜。儘管如此,從中也有一些讓我感到迷茫和困惑,從這幾個月的課改教學實踐中來看,我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會。

  一、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深化課堂改革理念

  1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教學活動的參與者和引導者。學生一開始還不能夠自主探究,甚至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不高。此時,做好學生的督促學習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儘可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知識的意識,讓學生能夠自願去學習。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把課堂全部還給學生。

  2 、教師必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除此之外,還要認真地處理好課堂教學改革與減負工作之間的關係。儘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在教學過程中,儘量緊扣課文內容的表演活動,喚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學、樂”相結合。所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是最關鍵的問題,因為“興趣”才是學生最好的老師。

  3 、知識的點撥與補充以及教師本身語言的規範化。

  在展示彙報的過程中,當學生說出多種答案時,教師就適當地做出點撥和補充。要讓學生有一個明確的答案,而不能讓他們在模稜兩可的答案中徘徊。

  4 、學生的預習環節。

  我認為學生的預習應當是教師給學生提出一些預習的大範圍模組,讓學生按照這個模組進行預習。而並非直接給學生練習式的提綱去預習課文,這樣的話並沒有完全解放學生的思想,更沒有解放我們的教學模式,反而鎖定了學生的思。,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困惑和難題

  1 、在課堂教學改革中,也有許多的困惑:少部分學生不討論、交流,在小組中只會濫竽充數,這樣下來還很難達到課改所要求的“全員參與”。讓較好的學生帶動學困生討論、交流時,那些學困生就無話可說,不會討論。不只這樣,反而還把部分優等生拉下泥水去,到頭來他們也還是一無所知、一竅不通了。

  2 、在進行展示彙報的過程中,就有更多的學生在舉手發言,這時如果都要讓所有舉手的學生一一發言,這樣就會影響了展示彙報的時間,更影響了教學進度。若是不讓他們發言,那也會使學生學習起來沒有興趣,這樣的課堂教學就談不上有沒有什麼好的效果了。

  3 、至於“讓全員參與”這個節骨眼上的問題,我還沒有很好地去解決和實現。因為在實施“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只要徹底地放手讓學生討論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收穫較多的只是平時學習較好的那部分學生,而對於那些學困生就只是一種煎熬,難耐無味了。所以,在本班所有學生當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只達到 90% ,並沒有達到“參與式”教學模式所要求達到的 100% 。

  以上情況引起的原因是我們學生的語言表達力欠佳,他們會做但無法用口語將它通通順順地表達出來,更不用說完完整整地敘述出來,他們無法把自己內心知道的講給別人聽。特別是來自村校的學生,更是受本地民族語言的影響,時常把語句倒著說,不用說讓他們準確地表達出自己想要說的事了,就用漢語完整地與同學、老師說通一句話都覺得很難。

  現在為了避免學困生無話可說的現象,我在課堂教學中儘量地鼓勵他們都說話,哪怕只說出一句來,只是為了先培養好他們能用漢語交流的關鍵問題而已,更高的要求和目標還不能給他們指定。與此同時,我還根據學生的水平層次,分配給他們不同的任務,讓每個學生能有興趣地認真交流。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了進一步的轉變,他們不管說對說錯也都會爭著到講臺上去當“小老師”了。

  以上之談就是我這幾個多月以來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新的體會和困惑,雖然還沒能夠達到課堂教學改革真正的“改”,但這也是為了日後的課堂教學改革工作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4

  語文教學應倡導“大語文”教學。必須引導學生關心廣大的社會生活,否則學不好語文。傳統教育方式使得課堂枯燥無味,素質教育有利於學生學以致用,學會做人,學會適應多變的社會。在教育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聯絡生活

  聯絡生活進行語文閱讀教學,要在用心感受生活的基礎上深入思考生活,實際體驗生活。對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關於社會人生問題,可以是自己身邊的瑣事,也可以是對人生哲理的領悟。例如我教周國平的《直面苦難》這課時,要求學生聯絡實際設想自己處於逆境,如何正確對待自己的生活,學生們各抒己見。在艱難和逆境面前,你可以屈服,也可以使自己變的更堅強——甚至,你可以改變環境!你就是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這樣學生對人生也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教莊子的《逍遙遊》時,要求學生思考如果我們把莊子的逍遙理解為自由,精神上的自由,那麼在平凡考試的壓力下,我們怎樣才能達到逍遙呢?從而揭發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說出他們的心靈是自由的。這樣聯絡生活,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變難為易,而且便於抓住機會進行思想教育,能起到一石三鳥的作用。

  二、積極互動

  素質教育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為學習過程建立必要的學習情境,使學生在相互協作中充分發揮自 己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主動參與到學習 過程中,實現意義學習(即達到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而不是機械記憶)。因此我在教《背影》一文中,引導學生由課文選材聯絡生活的實際,引導學生自己去認知“背影”。

  全文記父親說的話只有五處,都十分簡單。按理說,在“家中光景很是慘淡”的境遇裡,在父子難分難捨的離情中,交談、告誡、囑咐,自是不少,為何作者只記了這極普通極簡短的幾句呢?引導學生討論後,可以看出文章在這裡選材的標準是:只記敘可以表現“裡頭含蓄著多少憐惜、體貼、依依不捨的深情”的話語,使讀者“讀到這幾句話,不但感到了這些意思,還彷彿聽見了那位父親當時的聲音”。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師,父母為撫育子女成人、成才,歷盡艱辛,可謂嘔心瀝血;而學生身受父母慈愛,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學中,應針對學生實際,運用教材的示範作用,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薰陶感染,並適時給予點撥,使學生對父母形成正確的認識。

  三、廣泛應用

  學以致用,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可以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興趣,對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語文課外活動應該成為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語文課外活動,要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層次進行有計劃的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比如寫字活動、朗讀比賽、歌詠比賽、書法比賽、智力比賽、即席發言、參觀訪問、旅遊採風、故事會、討論會、演講會、辯論會、文學作品欣賞會、改編排練課本劇等等。

  四、拓寬知識

  拓寬知識在於使學生更加了解課文的年代背景,注重學生對課文字身的理解,不會產生時間上的代溝。透過介紹作者和寫作背景,讀者們讀了本文,多會產生共鳴,並想到自己的父親對自己的親情和作者的父親並沒有兩樣。“當時的中國,軍閥割據,列強勢力明爭暗鬥,混戰不休,百姓生活日益艱難。作者的家庭,因社會的黑暗也日趨窘迫,‘光景很是慘淡’,‘一日不如一日’。在這一背景下,課文透過臨別前父親背影的描寫揭示父子情深的主題,從家庭的境遇,反映了當時社會的不景氣;父親的關切使作者感激,父親的艱難掙扎令作者感動,這一切都顯示出父子親情的純摯與可貴。”

  經過此番介紹後可讓學生更加容夠融入課文,為教師引導學生聯絡實際產生實際感,讓學生不至於有不著邊際的感覺,對於讓學生聯絡實際有著良性的輔助效果。

  總之,透過有效的教學設計,會使教育質量得到行之有效的提高。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5

  兩個月的教育實習活動結束了!雖然很短暫,但這短暫的兩個月的語文教師實習,發生了好多事情,其中的酸甜苦辣讓我終身難忘。在校園學習了三年多的教育理論,此刻最後有機會實踐了,透過實習,我才確切體會到“紙上得來終覺淺,要知此事須躬行”的精華所在。此刻細細品味一下,我認為要把語文教學搞好,主要要把四個環節做好,其包括:課外準備、課前備課、課堂教學、課後反思總結。

  課外準備這是整個教學活動必要的前提。它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準備工作:掌握學生的基本狀況、作業和試卷的批改和課外的師生交流、。

  此次語文教師實習,我擔任了高州市馬貴中學七年級(8)班的語文老師,全班53個同學,35個男生,18個女生,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班級紀律不是很不好,而且全班同學都很活躍,上課愛搞小花樣。經過深入瞭解,我才明白,該班級的入學成績很差,有的基礎甚至差到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學的,而且絕大多數是留守兒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家裡都是年邁的爺爺奶奶。個性有的是家的條件好,父母不重視教育,說等到他們混到一個初中畢業證書後,好幫他們找工作。所以整個班級的紀律不是很好,學風也很差了。

  作業和試卷的批改是瞭解學生的另重要措施之一。以前的老師經常說:改作業和試卷是能掌握學生的一些資訊,但是改作業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尤其是作文的評改,是一件十分麻煩而且辛苦的事情。經過的自己的實習,也證明了這一點,語文作文確實頭疼。教師透過對學生作業和試卷的仔細修改,能夠了解他們對自己教學資料掌握的地步,以備下次授課的時候重點提出。我在馬貴中學的實習過程中批改最多的是作文。在作文的批改中,我不僅僅注意她們在句法、詞語、結構等方面存在的缺點,有時還會在他們的作文或週記中發現、瞭解到他們的思想狀況的變化。例如透過他們的作文我才明白的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多大,記得一次作文中,一學生寫到我的新老師,我的新老師第一次上課很有禮貌很喜歡,當我們喊起立,老師很禮貌說,請坐,第二次老師說坐下吧,第三次跟我們的老師一樣了,算了,算了,就擺一個坐下的手勢。原先的我言行舉止他們都記在心裡的。

  再次,課外的師生交流是輔助課堂教學必要的手段。在我們不去實習的時候曾老師推薦我們實習的時候多坐班,對你上課有幫忙的。所以在實習期間,下課後我經常留下來問問他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根據我作為學生時候的感受,我覺得如果以為帶課老師只是每一天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後,拿起書本轉身離開是很不正確的認識。在課外教師與學生進行有選取性的交流,一方面能夠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係,一方面能夠了解他們的水平,瞭解他們的需要。由於天天跟他們混在一齊,熟了,他們會指出我上課存在的一些的問題,有時候聲音太小了,有時候板書太潦草,有時候講的資料多有很細,他們理解不了等等。這些是他們給我的寶貴經驗。其實學生是很喜歡跟老師交流的,只是他們怕老師不喜歡,才極少找老師玩的。

  語文教學工作的其中一環節是課前準備,實習的前一週是見習活動。所謂的見習就是聽明白老師的課,或是其他老師的課,跟老師交流,積累經驗。聽課的資料但是很多了,既要關注老師是如何講解如何分析的,還要觀察學生的反應,多掌握一些資訊,有助於我們備課。

  說到備課,我不得不承認備課是語文教學的課前準備的一重要環節。對於即將要講的課文,我們老師就務必對課文熟識,要訓練他們多方面的潛力,那麼我們老師也務必以身作則,教學資料脫口而出。這就需要老師在課前對資料有充分的瞭解。教學過程的備課則是課堂教學過程的準備。當我第一週見習時,指導老師再三強調,講課時,不要把最最基本的知識講錯就好,而且新老師上課的第一堂課很重要的,直接對以後你上課,學生喜歡不喜歡。而我第一堂課是語文版的七年級上冊的第五單元《詩五首》,第一次上課,我只講一首詩,我以前經常受老師影響,古詩詞必須要多讀多背,所以整堂課我設計很多環節都是誦讀,一堂課下來,學生很厭煩,看到他們不耐煩的樣貌,我自己都快上不下去了。之後跟指導老師交流才明白:備課的重要物件之一是學生,備課要備學生。我的學生基礎很差,對很多東西不是有很大的興趣,所以課堂教學中我們需要涉及到的相關知識也就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提問是個很好的教學方式,如果我們盲目的點學生回答問題,往往適得其反。提問要注意提問的科學性、合理性,要根據具體學生的學習水平來點人回答。這些都是我們要在對學生的備課中務必做到的。所以在以後備課中,我的提問一般都是一看就懂,一聽就明白答案的。

  課堂教學,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部分。

  人常說作為語文課,好的匯入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所以要注重匯入,課前導語就象一曲交響樂的序曲,不宜過長,長了會喧賓奪主,要切題,不能設計與本課無關的導語,設計導語的方法很多,不論哪一種,都不能遊離於課題,如果設計不當,既浪費了時間,又激不起學生學習新課的興趣。

  活躍課堂氣氛,是我們新時期新課標要求的。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師生互動,是一個很好活躍課堂氣氛的方法,也是此刻課堂中必備的程式。它大致能夠分成教師提問、課堂討論等等。教師在課堂上面的提問方式具體有兩種:個人回答式提問和全體回答式提問。從這兩種提問方式中我們能夠看到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師呢?教師在那裡扮演的正是引路人的主角。對自己所提的問題能夠適當的提示,讓學生能夠較為準確的回答。課堂討論我們也能夠採取靈活的方式,比如分組討論、分隊討論、分題討論等等。但我們務必注意教師扮演的主角,維持課堂討論的氛圍和主題,那裡的主題就是從課文中所提煉出來的值得討論的主題。

  另外,課堂的誦讀也是一個活躍氣氛很好的辦法。初中生像她們基礎差,對語文興趣不大,所以上課很容易走神,叫他們讀書,有利於集中注意力。

  最後一個一般都是是緊扣文字,重點突出,難點突破,思路清晰。要做到這點,就需要老師先要熟悉文字,把握住課文的重點和難點,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確定哪些資料需要詳講,哪些要略講,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我講得他們聽得懂等等這些我都要思考。當然講課時思路要清晰,不能東一榔頭,西一榔頭。提問要有針對性,不能過大,偏難。但是好的一節課,我覺得不必須都是這樣貌,因為學生的活得,思想都不一樣,不可能按照你的設計好的教學環節走,關鍵時刻你要懂得隨機應變的。因為老是講書本的東西,學生不喜歡,必要能夠跑一下話題,無論怎樣目的都是讓學生有興趣,語文處處都在嘛。

  課後總結對我們的語文教學工作的進步帶給的幫忙最大了。作為一名實習生,我很多東西都不懂,很多事情不會處理,沒有經驗。所以上課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每一次上完課,我都在收集意見和加上自己的體會,然後靜心反思。如上課聲音小,板書潦草,這都是我的原因,所以下課後,我堅持練,每一次上課前,都對自己說,這天大聲一點。上課設計的環節,學生不跟著走,原因我備課時脫離學生等。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同樣是分析“對仗”這一概念,同樣引用《木蘭詩》的“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老教師分析的很清楚,我講得不明不白,原因就是我的積累不夠,引導方面出來問題,所以我多加學習。就是這樣貌每一天都就進行反思,每一次都一點收穫,然後就加以改善,一點一點地進步。

  短暫的兩個月的中學語文教學實習,指導老師的指導和我的教學實踐,讓我有了許多的心得,另外,我還聽過幾位老師的不同的授課方式,吸取了許多的經驗,發現每個老師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教學風格。我才明白“教無定論”的真正含義。我必須將這些寶藏儘量的挖掘,為以後做個優秀的老師而努力。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6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應對如何教好學生,如何勝任這份使命我深感職責之重大。在這漫漫之路摸索,不斷前進中,我覺得,要上好課就就應瞭解教材、理解作者的意圖、錘鍊學生。

  開學初,我瀏覽了下新書,根據教材及我班學生狀況制定了相應的教學計劃,儘可能的體現編者意圖。在備課時,認真研究課文,根據大綱、編者意圖以及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去追蹤作者的思路,與作者產生共鳴。

  上好課的前提是備好課,而要備好課,不能光依靠於“教參”,要讓學生學好一篇課文,教師先要反覆研讀課文,摸清課文的思路、抓住重點詞語、弄清重點詞語與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要分清段落,歸納出段意,捕捉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這方面,我自認為做的還不錯。

  其次就是設計好教學環節。我認為,在制定教學環節時,教師要像導演一樣,精心設計出層次性清、操作性強、實效性高的引導學生自我實踐的課堂活動程式。

  要根據教材資料和學生實際,把握住教學務必突出的重點和需要解決的難點,圍繞一個“讀”字,做到以問促讀、讀必所思,以議細讀、讀能明理。把學生的自讀、教師的範讀、師生的.齊讀等形式有機地安排在初讀、細讀、精讀等各個教學環節之中。要精心設計課堂設問,每次讓學生讀書時,都務必帶著問題去讀。杜絕“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讀法。

  課堂設問要有思維的容量、思考的價值、恰當的深度,著眼點要放在文章的關鍵處、作者的精心構思處、事物的聯絡處、學生的不意處、情感的發展處以及資料的矛盾處。相信,如果能做到這些,將會是一節不錯的課。而實際操作過程中,總有太多的不如意。有時明明是a想法,上課時卻轉成b法了。越是想上好,越容易出差錯,不成熟,令我汗顏。

  有人說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語文老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效果,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也是很重要的。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其知識,人格和威信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具有很大的震憾作用,是影響學生情感、制約課堂氣氛的關鍵要素。

  教師每上一堂課前應以滿腔熱情的用心狀態,將知識技能傳遞給學生,使學生的心隨著教師的情感而奔騰澎湃。只要我們從內心深處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和愛護學生,用心主動地創造條件,這樣學生就會從中潛移默化的受到薰陶和感染,課堂也將不再空乏,學生也將不再是可憐的傾聽者。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構成有序、搞笑、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透過收集與閱讀,為深入理解課文資料奠定了基礎。例如在教學《九寨溝》前,我讓孩子在對課文資料有必須瞭解的基礎上,蒐集有關水鄉的資料。而在上課時,不僅僅講授課文知識,還訴說了一些課外的知識,激發孩子的興趣,為閱讀打下伏筆。

  將近一學期以來,我始終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不斷學習相關理論,用心摸索有效的教學方法。

  課前,從點滴入手,瞭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查詢資料,精心備課,課上努力創設寬鬆愉悅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教給了學生知識,更教會了他們求知、合作、競爭,培養了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方法,使學生學得搞笑,學得實在,確有所得,向40分鐘要效益。組內每一成員都能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切實抓好單元過關及單項檢測,真正將考試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促進教師提高改善教學的手段。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幹”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我的語文教學心得體會7

  從事教師這一職業已有近三年的時間了,從最初的不知所措,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學習到自主探究,慢慢地走入高中語文教學的生活之中。

  剛剛進入學校工作時,對於備課,講課都不是很瞭解,似乎大學中學習的知識此時無用武之地,每天專注於寫教案,講課也過於形式化,不會變通,一時間覺得當一名合格的教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慢慢的試著自己尋找幫助——聽課,請教有經驗的教師成了我成長的階梯。聽課是新時代的繼續教育,是一種非常直接的學習方式,一種提高自己能力的方式。

  林z老師,是我的第一個師傅,也是我高中時期高三學年的語文老師,讓我倍感親切。林老師的課,第一個特色就是內容豐富。他講解每一篇課文時,並不侷限於書本上的文章,而是由文章中的一個人物,一個事件,引出很多相關的知識內容,有著比課本更精彩的講解,讓你遨遊在各個領域中。他教會你很多人生哲理,教會你做人的原則。那是一堂堂受益匪淺的課。

  林老師的課,第二個特色就是對於課本的獨特處理。他在講授課本內容的時候,是一種演講模式,課本中的文章,他倒背如流,這一點讓我著實地佩服。所以在第一年教學中,我也鍛鍊自己揹著課本去講授課文,對於一些要求背誦的文章,這樣的授課方式,也為學生起到了引導的作用。這樣的講授,必然在備課時就要下很大的功夫,但當你站在講臺上,全身心投入時,內心會特別的自信,有一種自我肯定的成就感。時間久了,課堂成了自我成長,自我肯定的舞臺。跟隨林老師學習的一年,讓我成長了很多,也學會了很多教學之外的人生哲理。

  很快進入了工作的第二個年頭,自己在原有的基礎上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能力,然而在不同的團體裡,我發現了不同,原來的我重於課本講得是否生動,知識是否全面,在新的團隊裡,培養學生的做題能力佔據重要地位,大部分老師在課本的基礎上重於習題跟緊,課本與習題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倪z校長,我的第二個引導者,讓我覺得我是一個幸運的學生,也是一名幸運的老師。因為倪校長是我高二時的語文教師,讓我內心充滿了學習的渴望。

  倪校長的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實用性。她並不重於題海戰術,也並不是一味地講授答案,而是在講題的同時,根據相關題型的特點,總結答題技巧和答題步驟。她重於教會學生如何審題,分析,答題,在培養能力的同時去穩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倪校長曾說:“語文教學,不在於題做得多少,而在於學生是否掌握做題的方法。”

  結合林老師的課堂特色,倪校長的能力培養和自身的探究,在聽課、講課中,慢慢地成長,豐富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素質和教學能力。

  聽課,是我前進的引導者,也是我成長的階梯。聽課學習,讓我對自己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對比,多反思,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並真正地達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於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