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日記>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範文150字(精選67篇)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範文150字(精選67篇)

  一天的時間即將結束了,一定會有值得記錄的想法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記了。那如何寫一篇漂亮的日記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描寫端午節的日記範文15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家鄉有一個祭祀的習慣,早上我和奶奶一起整理好祭祀用的物品,然後做“五牲”(五牲便是五種動物:豬,牛,魚,雞,鴨。就叫“五牲”)由奶奶挑到祠堂。

  到了祠堂,我和奶奶把祭祀用的齋果放在供臺上,點好蠟燭,再用蠟燭的火點香,點了香,行三叩九拜,再向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各拜五次,還有許許多多的神仙圖掛在牆上,行完禮,由我和奶奶對“神”進行禱告。說完以後,奶奶燒紙錢,燒紙錢的時候,還要一邊燒一邊禱告家裡的情況,望神多多保佑。燒完之後,我和奶奶一起把“五牲”挑回家,回到家,奶奶高高興興把粽子拿給我吃......

  今年的端午節很有趣!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

  端午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既忙碌又有趣。

  天還矇矇亮時,奶奶就將傳說有驅魔祛鬼神效的昌蒲、艾葉、榴花、蒜頭綁在一起,插在門楣上。然後開始張羅著包粽子,品種可全啦!有赤豆粽、棗子粽、鹹肉粽、香腸粽……還有不同的造型呢!傳統的三角型、西洋的斧頭型、創意的五角型……品種齊全,包好的場面可壯觀了,讓我等不及就想咬上一口。到了晚上,一家人其樂融融地圍著餐桌,細細地品嚐著奶奶充滿愛心的粽子,熱乎乎的,還帶有蘆葉的清香呢!美味之極!我情不自禁地吟誦起來:“四時花竟巧,九子粽爭新。”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擦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傳統佳節——端午節即將來臨,為了讓小朋友們更好地體驗節日的歡樂,週五的班會課上,同學們就和老師一起學編蛋兜,五彩的絲線在小手上快樂地舞動,很快,一個個五彩的蛋兜就誕生了。“今年的鴨蛋有新家咯!哈哈哈!”瞧,那一張張笑臉笑得多開心!

  精彩盡在陽光週末,小朋友們在家有的又編了兩個蛋兜送給爸爸媽媽,有的還和奶奶一起包粽子咧。調皮的粽葉開始還真不聽使喚,嘿嘿,真調皮!和爸爸媽媽包得比起來,雖然有點“走形”,但總算過了把包粽子的癮,體驗了動手動腦的快樂!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

  今天是端午節,我和媽媽早早地起床,上街去買東西。街上的人真多啊!

  你擠著我,我擠著你。我想:他們一定也是來買節日用品的吧!

  不一會兒,媽媽買了雄黃、酒、艾葉和菖蒲,還有很多我喜歡吃的菜。媽媽說要為我過一個快樂的端午節。我心裡美美的。回到家裡,媽媽讓我把艾葉和菖蒲插在門上,還在屋前屋後灑下了許多雄黃酒,媽媽告訴我這樣能驅兇避邪,防蛇和蚊子盯咬。媽媽還給我和妹妹的頭上、手上、腳上都塗上了雄黃酒,希望我們身體健康、平平安安。中午,我家來了很多客人,有外婆、外公、阿姨、舅舅……大家吃著粽子喝著飲料,有說有笑,開開心心地過了一個端午節。我心想要是天天過節那該多好啊!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

  關於端午節我有一個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五節。端午節是龍節,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數民族紀念龍神的節日。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豆;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漢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吃飽了,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真是一個神秘;充滿色彩的節日呀!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

  今天我和爸爸媽媽回姥姥家過端午節。姥姥煮了一大鍋粽子。我急忙掀開鍋蓋,一股清香撲鼻而來,一個個寶塔似的粽子穿著翠綠的外衣,系黃色的腰帶,好看極了。我一口氣吃了兩個肉粽子,又軟又滑,即香又不油膩,非常好吃。姥姥還炸了一大盆菜角,一個個菜角像彎彎的金月亮,吃起來又酥又香,姐姐都吃了五個。姥姥看著我們吃得這麼香,很高興,還給我們每人一個香包,非常漂亮,還很香。姥姥說帶上這個香包可以避邪,還可以驅趕蚊蟲。我和姐姐帶著香包摟住姥姥說:“姥姥你真好,謝謝您!”

  端午節我過得很開心!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7

  今天是端午節,一般家庭過端午節都在家團團圓圓,可是我們卻不一樣,因為我爸爸發燒好幾天了,所以我就陪爸爸在醫院裡過端午。

  但是在醫院裡我可以當護士阿姨的“小助手”,也就是爸爸的“換藥水員”。可是醫院到處是病人,我怕被傳染,所以只能戴著口罩進進出出。

  爸爸的藥水可多了,一共有三包,所以等爸爸掛完已經4點多了。這時我就想像當護士要不停的給病人換藥水,還有打針,她們真辛苦。儘管護士這麼辛苦,但也很了不起,我長大也想當護士。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8

  每逢端午,人們都要將房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在廚房裡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個小常識大家要知道哦!

  對了,訴大家一首關於端午的兒歌,要看仔細哦!“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水下喜洋洋。”怎麼樣,好聽嗎?

  端午還有很多活動,主要活動有兩個,分別是:賽龍舟、吃粽子。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將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流行的民族地區很廣,有漢、壯、布衣、侗、土家、仡佬等。

  我喜歡端午,因為我愛吃粽子。呵呵!你們喜不喜歡端午呢?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9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全家人都在奶奶家過的,我們剛到奶奶家的時候,什麼都準備好了,我們開始包粽子。我在一旁看他們包粽子,媽媽包得琳琅滿目,各種各樣,爸爸知會包三角形的粽子。

  粽子包好了,現在可以煮粽子了,我和爸爸一起看電視,媽媽在煮粽子,爺爺奶奶在看妹妹心裡樂滋滋的。爺爺說:“妹妹長得真我。”奶奶說:“那是肯定的”媽媽煮的粽子好了,我們全家吃粽子,爺爺奶奶看妹妹。我們吃完了,爺爺奶奶開始吃粽子,媽媽看妹妹,我和爸爸又看了一小會兒電視,爺爺奶奶吃完了,我們在奶奶家玩了兩個小時,爸爸說:“我們走吧”。

  我們走了,這一天我們過得很快樂。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始於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又名“重午節”。傳說是中國古代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羅江殉國的日子。

  過端午節的習俗不盡相同,主要有:掛艾葉菖蒲、賽龍舟、飲雄黃酒、佩香囊、吃粽子、鹹蛋等。

  今年的端午最熱鬧,因為它與兒童節快樂交織。在這裡我祝大家節日快樂!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粽子香、包五糧、剝個粽子裹上糖、門插艾、福滿堂、龍舟下水喜洋洋,敬師友、孝爹孃、幸福生活萬年長!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1

  今天是端午節,中午在外婆家吃好午飯後,媽媽和外婆去購物,我和爸爸去了公園。

  我們來到公園,公園到處是遊玩的人,大家都高高興興的。我們先去看了4D電影,我感覺到恐龍世界裡,這裡的恐龍好可怕,我都躲在爸爸身後了。然後我們去乘小火車,我在火車站臺等小火車,等了半天都沒有來,就換了下一個專案,就是森林之旅。我在森林之旅中發現三角龍和老虎、企鵝、海豚在一起。

  這一個專案結束後我們去了太空漫步,在上面我感覺我有恐高症,這對我來說太誇張了,我一邊太空漫步一邊還聽著音樂呢!最後我們去划船了,別看我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我可是船長呢!我還看見別人用水槍在打仗呢!我玩的非常開心。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2

  我們應該知道端午節有不少習俗:賽龍舟、包粽子、九層糕、鴨蛋……這些都是我們所熟知的風俗習慣。

  當然,我們學校也有讓同學們無比興奮的活動。27日下午,我們齊聚在教室學習了包粽子,雖然我們都很不熟練,但是我們還是很認真地完成了包粽子。這也許是我們過的最有意義的一個端午節了。我們玩得很開心,吃了很多好吃的,玩了很多遊戲,還了解到了許多端午節的習俗。我們也很感謝林宥辰奶奶和其他家長。正是因為他們的幫助,我們才能完成一個又一個完美又漂亮的粽子。

  回家路上,感覺到整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充滿了同學們的笑臉!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3

  今天下午我們班裡組織大家包粽子。

  林宥辰奶奶和很多家長下午來我們班幫忙,教我們包粽子。

  宥辰奶奶告訴了我們很多過端午的習俗。講完了要包粽子了,我們和小夥伴跑到洗手間洗手,洗好了就迫不及待地跑回班級,桌上擺滿了包粽子的材料。大家都開始忙碌起來,我在一旁躍躍欲試,可是那一張張綠綠的粽葉似乎不聽我的話,怎麼也包不好,倒是把糯米弄得到處都是。後來,我在宥辰奶奶的幫助下終於完成了我的粽子,雖然它歪歪扭扭的,一點兒也不像粽子,可是看久了,還是挺可愛的!

  粽子都包完了,一個個可愛的小粽子堆放在一起,大家在享受了勞動成果之後更加開心地玩耍起來。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4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端午節。人們要在這一天抱粽子,掛艾葉,在南方還有塞龍船,這些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

  端午節這天,爸爸媽媽帶我到山上拔艾葉,給我額雄黃,並給我講了關於楚國愛國詩屈原的故事。

  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是紀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實行政治改革的主張未能實現,後遭革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遠處,即沅、湘流域。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於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自盡殉國。

  為了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初五這天,人們怕河裡魚蝦吃到他的屍體,就抱粽子投在江裡讓魚蝦吃,後來人們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5

  今天是端午節,我去外婆家吃飯。午餐可豐盛了,有雞,有鴨,有粉蒸肉,還有黃瓜……午飯後,外婆和媽媽帶我去買裙子,我看中了一條花裙子。那條裙子上有許許多多美麗的鮮花,像一隻只蝴蝶滿天飛舞。

  我問媽媽:“我喜歡這件,可以給我買嗎?”媽媽說:“穿著合適,舒服又漂亮,就給你買!”

  我穿上一試,果然和媽媽的要求一樣。這樣我就有了一條心愛的新裙子。回到家,我都不捨得脫,還穿著它照了好多相片呢!媽媽常說我不愛惜東西,這回我可要好好保護它呢!

  後來外公告訴我:端午節還被稱為女兒節,外婆都要給孫女買衣服。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6

  端午節是用來紀念屈原的,下面我就來介紹一下吧。春秋戰國,屈原向楚王提出建議,一起和其他的國家共同抗秦。但是楚王聽信小人的讒言,結果屈原被流放到了很遠的地方。路途經過汨羅江的時候,知道了楚國滅亡的訊息,懷著悲痛的心寫下了《懷沙》這首詩,然後抱著石頭投江自盡。正好這天是五月初五,所以這天就被定為了端午節。

  端午節這天我們都要吃粽子,首先我先聞了聞味道,香粽葉的香氣撲鼻而來,我期待的解開它的線頭,剝開粽葉,哇,好香啊,我看著這漂亮的粽子,終於忍不住了,我一口咬了下去,太好吃了,粽子在我的嘴裡軟軟的,味道真不錯,我再咬一口,蜜棗在我的嘴裡甜甜的,我沉浸其中,無法自拔。真的太好吃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7

  我更喜歡端午節,因為我可以吃粽子,看龍舟比賽。

  今年的端午節過得很開心。早上,我的家人去了地面,收拾好小麥,吃早餐。聽說附近有龍舟比賽。我們去看了。比賽很激烈,很多人來看。大多數參與者都是年輕強壯的男人。我們到達那裡後不久,比賽就開始了。這一次,龍舟比賽非常精彩。看完龍舟比賽,我們。中午,我們回家吃午飯,晚上,我們去市場買一些做粽子的東西。四點左右,我們一家人一起包粽子,有說有笑。做粽子的時候,我們討論了一些事情,聊得很開心。晚飯後,我們坐在一起聊天,很快就上床睡覺了。

  端午節就這樣過去了。今年的端午節,我很開心。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8

  端午節,豔陽照,家家門上插艾蒿。掛絲線,戴香包,娃娃樂的蹦又跳。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又來到了,我也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幼兒園老師教我們唱的歌謠。

  昨天晚上我和爺爺也在大門兩邊插上了高高的艾蒿,爺爺還跟我講插艾是為家帶來好運、福氣,給家人帶來健康。艾草還有驅蚊蟲,辟邪的神效等。晚飯後我們全家還圍坐在一起包了豆沙的,蜜棗的,還有八寶的滿滿的一大鍋粽子,爺爺說小火煮一晚上明天一早就可以吃了。

  今天一大早醒來還看到我手上戴了五彩繩,奶奶說天矇矇亮給我戴的,還跟我講了端午節孩子戴五彩繩的意思。我吃著香甜的粽子,聽爺爺奶奶給我講著端午節的來歷,我更喜歡端午節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19

  農曆五月初五俗稱“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家家戶戶門上都會掛上菖蒲、艾蒿,據說可以消災辟邪。有的地方也會賽龍舟。其中最令我激動的就是包粽子。

  媽媽把粽葉放入熱水中燙軟,接著撈出後用清水洗乾淨,然後把糯米用清水泡3—4個小時後,撈出洗乾淨控一控水份,再把粽葉捲成漏斗狀,加糯米,最後用粽葉包起來,一個個白胖胖的粽子就做好了。

  媽媽把一個個小粽子放入鍋中,煮3—4個小時就好了。胖胖的小粽子一口咬下去,香甜的`糯米特別好吃,我一次可以吃4—5個粽子。

  很快端午節就過完了。真想再過一次!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0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

  我和媽媽先將泡了一夜的粽葉放入鍋中煮了十分鐘後,又放入盆中清洗乾淨,把洗乾淨的糯米和紅棗等放到餐桌上。媽媽取出兩片粽葉疊在一起,折成一個漏斗型。先加入一勺糯米,然後放入兩個紅棗,再加入兩勺糯米。將漏斗型用粽葉包裹起來,纏上棉繩,一個粽子就這樣完成了。我也模仿媽媽的做法包粽子,慢慢地我也學會包了。最後我們將包好的粽子放入鍋中煮一個小時,軟軟甜甜的粽子就出鍋了。

  雖然我包的粽子看起來並不漂亮,但是吃起來粘粘的、甜甜的,心裡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歡喜。

  我想應該是自己做的東西格外好吃吧!祝老師和同學們端午節快樂!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1

  今天我一起床就看到桌上放著一大碗糯米,旁邊放著一小碗紅豆和一些粽葉,這是要幹什麼呢?

  奶奶走過來說:“今天是端午節,我們要裹粽子,你要來幫忙哦!”可是我不會呀!奶奶又說:“誰都不是生來就會的,等一會兒我會教你的。”

  我先看著就拿起了一片粽葉,在將它變成了一個圓錐形,滿滿的填上了糯米和紅豆,把它們放的滿滿的,然後按照螺旋的手法粽中的另一端開慢慢的捲起來,可是我就是怎麼也裹不起來,奶奶說孩子這個不能心急,經過奶奶一次次地教我怎樣裹粽子,最終學會了。不一會兒我們就裹完了。

  中午吃飯時奶奶端出一盆粽子,我拿了一個吃起來啊!真香,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粽子。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2

  公元前278年,屈原投水汨羅江。為了紀念屈原,人們把農曆五月初五定為端午節。從此以後,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我們包餃子,吃鹹蛋,掛艾蒿菖蒲,吃大蒜,賽龍舟。

  今年端午節,小奶奶請我們吃飯,大獅子頭,滑紅燒肉,綠菠菜…

  一回到家,我就聞到了一股香味。原來爺爺在煮粽子。我開啟蓋子,香氣撲鼻。我拿了個粽子,把葉子一片一片的剝下來。香氣越來越濃。我趕緊咬了一口,那是個肉粽子。太好吃了!爺爺說:“有紅棗、花生、白的,各有風味。”我很想全部嘗一嘗,但是我的胃太飽了。

  奶奶還在門上掛著馬尾一樣的艾葉,箭一樣的菖蒲,祈求全家平安吉祥。

  也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3

  這天是端午節,我想早點和奶奶學粽子回家,看到奶奶在洗米。我趕緊做作業。

  突然,聽到奶奶的叫聲說:丁檸檬,作業結束了,和奶奶一起包粽子!我一聽,一蹦三尺高,趕緊跑到廚房到廚房,我一看,老太太已經包了幾個粽子,他們像排隊計程車兵一樣整齊挺立,心裡想:老太太包得這麼好,一定要有決心吧。因此,我學會了奶奶的樣子,把幹竹筍葉子像樣包起來,把它捲成凹鬥形,再加上米,在上面鋪上紅豆,把竹筍葉子的一邊貼在凹鬥上,用繩子纏上幾圈,結上粽子包起來。然後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包了好幾個粽子。奶奶一邊包粽子一邊斜著看,一邊高興地誇耀著我。

  吃晚飯的時候,我看著桌子上自己包的粽子,心裡有說不出來的甜蜜。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4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在這一天人們都會吃粽子,有時也會在一些大地方舉行賽龍舟比賽。

  端午節的時候,我總會和媽媽做粽子吃,方法非常簡單,首先把糯米倒在電飯煲裡一層,再把紅棗和紅糖放進裡面,迴圈做三次,最後把葡萄乾放進去,做好後把粽糕放涼就可以吃了。

  賽龍舟也是端午節的習俗,我從電視裡看到很多的地方都在舉行賽龍舟的比賽,場面十分精彩,我看著看著就入迷了。

  我透過書還知道了兩個傳說,據說端午節也叫“惡節”,古時候人們都要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燻蒼本,白芷和雄黃酒以避疫。二是人們為了懷念屈原,便紛紛把粽子和鹹蛋投入江裡,拿來雄黃酒驅趕鬼,來保護屈原的靈魂,為紀念他的賢明。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5

  屈原是故事之後的愛國詩人。少年時成為左丞相,對皇帝很重要。知道有一年,幾個奸臣看著屈原被皇帝如此器重和寵愛,非常嫉妒。我們一起制定了一個計劃。幾天後,他們開始行動。這些人,天天被皇帝包圍,永遠跟著皇帝的心走。皇帝真的也是一個經不起誘惑的皇帝。幾句甜言蜜語讓他“迷茫”。

  在奸臣的勸說下,皇帝流放了屈原。在流放的土地上,屈原聽到一個不幸的訊息,說自己的國家被敵人奪走了,人民過得比死了好,於是屈原跳進了汨羅江。

  當人們聽到這個訊息時,他們划船去河裡抓屈原的屍體。有些人把棕色的種子扔進河裡,以防止魚吃掉屈原的屍體。

  現在你應該知道端午節的原因了,也知道賽龍舟和吃粽子的原因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6

  這個“端午節”是有歷史的。據說,從前有一位名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他反對妥協,主張聯合反秦,遭到楚國權臣的攻擊和陷害,先後被北王、襄王降職流放。屈原離開杜英後,獨自一人順流而下,留著長髮,面色憔悴,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

  他不知道這個世界為什麼會如此黑白分明,忠厚奸詐,美麗醜陋。他忍不住自己內心的憤怒,大聲的吼著,唸叨著,舉著筆,在懸崖上寫下了精彩的《天問》。他知道自己無法與現實和解,最終投汨羅江自盡,結束了悲慘的一生。

  當地老人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為了怕他的身體被魚吃掉,他們把包著褐色葉子——褐色種子的東西扔給魚吃,這樣魚就不會吃屈原了。此後,每年都以這種方式紀念屈原。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7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早上還要纏著媽媽教我做粽子。我媽媽別無選擇,只能叫我這個“夜魔俠”。

  我先看了看我媽的包,才發現米飯和粽子都是我媽熟練的手法完成的。媽媽讓我自己做個改變。按照我媽的樣子,我先把粽子拿起來,做成原型。然後,我抓了一把糯米,放進粽子裡。剛放進去,粽子就像頑皮的鞭炮一樣爆開,一顆顆糯米像雨滴一樣落到地上,發出動聽的聲音。我不敢怠慢,趕緊把地上的粽子葉撿起來洗了一遍(因為我媽很節約糧食)。我拿起宗爺包起來。這一次,宗爺在我手裡。一點也不像剛才那個脾氣暴躁的宗野。透過我不懈的努力,我獲得了成功

  然後,我在短時間內幫媽媽包好了所有的粽子和糯米,媽媽開心的誇我好。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8

  每年端午節都會划龍舟。你知道為什麼嗎?就是打撈投汨羅江的屈原。把粽子丟進河裡,就是把魚、餃子、蝦、蟹都包滿,不再吃屈原的遺體。

  學者聞一多認為,端午節就是端午節,是四五千年前南方少數民族慶祝的節日。南方人在端午節吃“黃武”: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包粽子和雄黃酒。事實上,無論在北方還是南方,孩子們都應該在這一天用雄黃在額頭上畫“國王”這個詞,並戴上五顏六色的香包。

  怎樣?有很多關於端午節的知識。如果你有更多的知識,可以告訴我。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29

  今天是端午節。天下著零星小雨,行人提著大包小包的粽子趕回家過年。我也揹著書包趕回家。我一開門,就有兩個好吃膩膩的粽子。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味立即瀰漫了整個房間。

  我問我媽:這個粽子是哪來的?我媽說:是對面鄰居送的,他家包的。以前我的衣服被風吹到樓下,街對面的鄰居幫我們撿;以前有好吃的,也是對面鄰居給我們的。我媽媽經常給他們一些美味的食物。我媽常說:“鄰居互相幫助,互相關心,互相愛護。”

  雖然媽媽沒有給我包粽子,沒有給端午節準備食物,家裡也沒有節日的氣氛,但是鄰居的爺爺讓我們覺得有點溫暖,讓我們過了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0

  今天是端午節,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

  今天早上,我媽媽起得很早。她去超市買了一些粽子、蜜棗和糯米。我媽一回家就用開水燙葉子,然後把蜜棗糯米放進鍋裡蒸。餡料做好了,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我媽就把粽子包好了。我看到我媽不慌不忙的把粽子葉子撿起來,捏成三角形,然後放點餡進去,然後用一片粽子葉子包起來,用線紮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吃完了。我像媽媽一樣包粽子。粽子包好後,我媽馬上把粽子放進鍋裡煮。過了一會兒,粽子熟了。我媽拿起一個粽子,剝下葉子,細細品嚐。我看著媽媽的臉,好像她剛吃完苦瓜。我媽一臉開心,笑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1

  “賽龍舟,做愛……”聽那個,不就是“水龍頭”在叫(帶頭)嗎?你看五條七八米長的龍舟在河上馳騁舞動,一條比一條勇敢。隊長可以拿12到18把槳,一把帶頭,一把鑼手。每個劃手都拿著一把短槳,隨著鼓聲的緩慢跳動,拼命向前划槳。(我爸是劃手;三個爸爸是領導。)領導們左右搖手喊:“划龍舟”,划槳人也喊:“性”。再加上岸上龐大的人群,可想而知叫喊和歡呼的聲音有多響亮。

  因為時間關係,我就不一一介紹我們雲仙正午了。

  你也跟你中午說了,就這麼定了,好不好!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2

  我是農村的孩子,我家就我一個,爸爸媽媽希望我將來有前途,就帶我來到這個小城鎮發展,學習。我不妄父母的重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贏得了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四好少年的美譽。這些是好,可現在學習越來越緊張,每逢佳節雖然都會放假,但總有做不完的作業,想回家看看奶奶都沒有時間。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喜得直臣袁”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還好我們老師善解人意,作業佈置得很少,花不了多少時間我就全都做完了。

  星期六下午我們全家人出發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3

  今天又是戶外活動了,我們去到了萬江開始了活動。

  我玩了一些小遊戲就開始包粽子了,我把兩片葉子做成碗形,放上米、綠豆和肉包了起來。我第一次做得不好,還是沒有放棄,包到最後一個,我終於做的好看了。

  我又去做風箏,老師開始教我們做,我拿一張報紙剪出一個正方形,再用兩根竹竿固定好,剪好漂亮的風箏尾貼了上去,一個大風箏就完完整整的做好了。

  接下來是認識粽子,八大類有燒肉粽,鹹水粽……

  我還認識了龍舟上的人的職位。

  這次活動讓我印象深刻,還學到了怎麼包粽子和做風箏。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4

  中華,具有非常濃厚的節日氛圍的國家。有辭舊迎新的春節,有家庭團聚的中秋節,有歡樂喜慶的元宵節,但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

  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如:賽龍舟、做粽子、放風箏、掛艾草……今天,我們就體驗了其中一個習俗——做粽子。

  首先,我們準備的材料有:粽葉、泡好的糯米、五花肉、綠豆、鹹蛋黃。接著,把粽葉做成一個漏斗形,放上糯米,鋪上一點綠豆,再把五花肉放在上面,鋪一層綠豆,撒上一些糯米,再包粽子,把粽葉雙面對摺,取出兩片粽葉,分別在左面和右面緊緊的包住,最後,用繩子左三圈,右三圈綁住,打一個漂亮的蝴蝶結,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今天,我非常開心,不僅瞭解端午節的習俗,也學會了包粽子。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5

  端午節是五月初五,那天有許多節目,讓人十分期待。

  端午節吃粽子,可算是一件興奮的事兒,粽子有很多味道,肉味,豆味,菜味……各種味道,數也數不完。不知道為什麼,我很喜歡吃肉味的粽子,只要到了端午節,家裡六分之三的肉味粽子都是我吃的。所以我在家裡有個稱號,叫作“肉粽大胃王”。我總是想:端午節肉粽我要少吃,可是我的嘴卻不同意,在肉粽面前,我只能縮成一塊兒了!

  端午節不但粽子美味,賽龍舟也很刺激。賽龍舟時,我總是會喊加油,龍舟上會有許多大人們手拿船槳對我喊到:“謝謝!”打鼓的大叔叔時不時就打著鼓,一下打一下揮舞著手,這應該可以看出那個打鼓大叔喜歡跳舞呢!

  我非常喜歡端午節,你喜歡嗎?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6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又名為端陽節,每到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掛艾蒿。包粽子。小朋友會帶上花花線。可是今年的端午節有點兒不同,因為今年端午節我在補習班過的。

  一走進教室,就看到桌上擺滿了花花綠綠的食材,有糯米,紅棗,紅豆,花生,還有粽葉。我心裡想:“不就是包粽子嘛?真是小菜一碟。”我拿起粽葉,舀一勺糯米倒進粽葉裡,蓋上粽葉,繫緊繩子,一個漂漂亮亮的三角粽子就完成了。

  再看看同學們,有的愁眉不展,不知該如何下手;有的四面求助,希望完成傑作。看到此情此景我更加得意了。

  歡快的笑聲在教室裡迴盪,我希望明年我還能來補習班裡過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7

  星期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今天,我們享受到了和往日不同的場景,就單單寫我吧!

  在今年的端午節,早上起來,感覺神清氣爽,空氣似乎非常流通,周圍很安靜,有著端午特殊的味道。我不懂得什麼叫做端午,只知道,端午是紀念一個叫屈原的人。聽說,他是因為,自己國家慘遭不幸,國家日漸衰弱,心中很難過,變跳了江……

  這件事我不在乎,根本不知道端午節是由此誕生的,只知道每次端午節都能夠吃到粽子。

  不過,我也覺得,沒必要知道這麼多,稍稍瞭解一下就對了,端午節畢竟不是讓我覺得難過的,不是嗎?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8

  端午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快樂的日子,因為端午節可以吃粽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原來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的,媽媽還說了端午節在南方還要賽龍舟呢,我們北方就沒有了,不過可以包粽子。

  每年到過端午節,媽媽都要包粽子給我們吃,包粽子要用很多東西呢,有糯米、大棗、核桃仁、葡萄乾、還有粽葉。每年媽媽都要帶我去買這些東西,每次和媽媽買東西是我最高興的時候了。

  包粽子可不容易了,必須把米在水裡泡一天才可以。看到媽媽包的又快又好看,我就告訴媽媽我也要包,媽媽就開始教我了,可是我學了好久都學不會,媽媽就笑我是個小笨蛋。

  我最喜歡吃媽媽包的粽子了,過端午節是我最開心的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39

  今天是五月初五,這是我們的傳統節日,也就是端午節。大人小孩都很喜歡這個節日。

  我一起床,媽媽就把錢包放在我身上,手上還拿著一根五彩線。我看見父親拿著兩個葫蘆。今天的早餐是粽子和雞蛋。我津津有味地吃了一個粽子和一個雞蛋。粽子裡用了兩個日期。然後莊莊拿著彩蛋來找我,造了彩蛋。我帶著贏的感覺和她一起創造了彩蛋。過了一會兒,我贏了,我高興地跳了起來。

  就在今天,家家掛紅葫蘆,插艾葉,吃粽子和雞蛋。這才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特點。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0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後各地人民的習俗都一樣。這一天,家家戶戶掛艾葉菖蒲,吃粽子,喝雄黃酒,戴香囊…

  端午節那天早上,雖然不用上學,但還是早早起床,和媽媽一起去金葉市場買粽子。海利生食品店人很多,服務員阿姨太多了。媽媽站了很久才買了兩袋粽子。我們買了一些菜,去看望我們的祖父母。

  這些天,奶奶身體不好,爺爺在掃地。我媽看到她,趕緊拿了一桶水,拿起毛巾幫爺爺擦地板和陽臺。我也幫媽媽換水,幫奶奶洗菜。奶奶一直說:“年輕固然好,老了就不行了!”我也安慰奶奶:“奶奶,以後我會經常來看你和爺爺的。”奶奶的臉上充滿了喜悅。就這樣,我在奶奶家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1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來了,它的特色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節,人們都會吃粽子,有些是自己包裝的,有些是超市買的。我非常喜歡吃粽子。我也聽過一個關於粽子起源的故事。古代有個叫屈原的人,因為政治和政治觀點不被採納,被小人陷害。他帶著仇恨投入洛江。當地人都很尊敬和愛戴屈原,怕他的身體被魚吃掉,讓魚吃不到屈原。此後,每年都以這種方式紀念屈原。

  粽子和端午節是親密的朋友。因為我喜歡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歡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的端午節,也稱為端陽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有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習俗,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北方沒看到賽龍舟,所以只有吃粽子的習慣。

  早上,每個家庭都應該吃粽子。我媽還給我蒸了粽子,有蜜棗山藥,叉燒,栗子,黑糯米,豆沙等等。我拿了一個棗味粽子,開啟一看,是白色的,裡面有一顆紅棗,好美!咬一口又粘又甜;又吃了一個豆沙味的粽子。紅豆沙包裹的白糯米,看起來不錯,吃起來又甜又粘,聞起來有紅豆糯米的味道。粽子的味道真的很棒!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3

  今天是端午節,屈原的紀念日。早上,我穿了一件漂亮的裙子,吃了湯圓,和爸爸媽媽去了外婆家。看到弟弟妹妹在門口等我!

  我一下車,他們就把我拉進房間打遊戲。我先做病人,姐姐做醫生,哥哥做護士,可以玩玩。中午,奶奶做了一桌子豐盛的午餐,我們吃著午餐,心中充滿了喜悅。我姑姑說:“如果我每天能吃那麼多菜,我就滿足了。”

  下午一家人回到外婆家,小阿姨和大阿姨來了,給了我們很多吃的東西!我們今天玩得很開心。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4

  親愛的書蟲:

  今天我們家可熱鬧了!因為今天是端午節,所以我們全家都安排好了今天怎麼過端午節。我們也安排了今天的活動,但是到今天早上,中午,爸爸媽媽直到下午才準備好活動。我最喜歡的粽子是熟的。有兩個粽子。我以前吃過一個,我爸也吃過一個。我吃了一個,真的很好吃。我忍不住吃了爸爸的粽子。我們還看了龍舟比賽。我們看了很多龍舟比賽的影片。我認為我們應該早點慶祝這個節日,而不是在下午和晚上。我們全家應該多舉行活動。你怎麼想呢?

  今天到此為止吧。晚安,做個好夢。

  你的朋友,浩銘!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5

  “粽子香,香廚房,艾葉香,香滿堂,桃枝插在大門上,出門一望麥兒黃……”民謠中所唱的就是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一一端午節。

  還記得去年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著“五紅”的美味佳餚。炒莧菜,炒河蝦,糖醋蘿蔔,切開冒出紅油的鹹鴨蛋,紅燒肉,紅燒鱔魚……粽子包的像工藝品,精美絕倫。糯米中加入多種餡料,有紅豆、蜜棗、蛋黃、火腿……看一眼青油油、水靈靈的粽子,十分惹人喜愛。空氣中瀰漫著撲鼻的粽香。

  千年百年有一個節日傳承著獨特的鄉風民俗,交融著親人們相聚時刻的溫情。這就是端午佳節,去年的端午節,我過得十分充實而又難忘。期待今年的端午節快快來到。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6

  今天我很開心,因為今天是端午節,也是我爸爸的生日。

  這一天,我起得很早,因為我很興奮。不一會兒,爸爸媽媽帶我去超市給爺爺奶奶買節日禮物。買了禮物後,我們去了我爺爺家,給了他們禮物和快樂的假期。

  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我都會想起端午節的傳說和起源。也就是很久以前,有一個人叫屈原。他非常熱愛他的國家。他為了國家的富強犧牲了自己的生命,跳進了汨羅江。人們為了不讓魚吃掉他的身體,包了很多粽子餵魚。從此以後,人們每天都會包粽子紀念屈原。

  我們應該學習屈原的愛國主義。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7

  端午節,媽媽買回來一些粽子。

  我拿起一個粽子,發現它是蘆葦葉包的,有一股淡淡的清香。粽子翠綠翠綠的,像一個個穿著綠衣服的小精靈。粽子上的絲線,就像一條系在頭髮上的蝴蝶結。

  不一會,粽子蒸好了。撥開嫩綠的粽葉,一股糯米特有的香氣撲鼻而來。迷你金字塔形的粽子泛著金子般的光澤。咬一口,甜津津,香噴噴的,可好吃了。

  現在,粽子的種類五花八門。有甜津津的紅棗粽子,有鹹鹹的肉粽子,還有香噴噴的五穀粽子形狀也各不相同。有火炬一樣的粽子,有小船一樣的粽子,還有像小船一樣的粽子

  媽媽說以前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可現在大多都是把粽子送給親朋好友,來表示對他們的關心。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8

  “粽子香,廚房香,樹葉香,桃枝插在門裡。出門的時候,可以看看麥黃……”民歌唱的是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我還記得去年我們全家人聚在一起吃“五紅”的美食。炒莧菜、炒河蝦、糖醋蘿蔔、紅油鹹鴨蛋、紅燒肉、紅燒鰻魚。餃子像手工藝品,很精緻。糯米中加入了各種餡料,包括紅豆、蜜棗、蛋黃和火腿。看看綠色油膩的粽子是很受歡迎的。空氣中瀰漫著香噴噴的粽子。

  在千年裡,有一個節日繼承了獨特的民俗,融入了親人團聚時的溫暖。這是端午節。去年的端午節很充實,很難忘。我期待著今年端午節的到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49

  今天是端午節。我媽媽、我和龔二姐去蘇州遊樂園玩了。大約早上10點,我們到達了那裡。沒想到雨下得很慢,門口還擠滿了人。我們一個接一個的進入公園,挑選了一些刺激的專案來玩,比如:繞杯、蛙跳、過山車等。其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青蛙跳。我們玩了五次,上下的感覺真的很刺激。

  然後,我們去爬山,互相鼓勵,終於到了山頂,累得氣喘吁吁,望著遠處的美景,吹著涼風,感覺真的很舒服。最後,我們去看了一場電影。

  這是偉大的一天!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0

  古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我家過端午節常常是包粽子、吃粽子、門上插艾蒿,來紀念我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到啦!要吃粽子了!聽說要吃粽子我一蹦三尺高,口水直流,彷彿聞到一陣粽子清香味樸鼻而來。我迫不及侍的跑進廚房,只見媽媽手中拿著棕葉,正聚精會神的包著粽子,像變魔術一樣,不一會兒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粽子包好啦!我忍不住學著媽媽的樣子包粽子,正在放糯米的時候,哎呀!不小心把手劃出血了,你別以為看著簡單,包著可不容易呢!

  今年端午節過的真有趣!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1

  今天是端午,我們全家去吃餃子奶奶,奶奶做的餃子可好吃了。

  我吃好多,我一咬那個肉汁,可香了,我的舌頭之間好像已經麻木了,被那個特殊香味迷住了,吃完了自己一個問題再一個,連這個不愛吃這些粽子的我,一下子學生好像我們開了胃,當我開始吃了第3個時,我的胃實在是裝不下了,可我的嘴巴同時還想到了吃好多好多的粽子。

  我吃不下,看到哥哥那狼吞虎嚥的樣子,倒是好笑,一隻手拿著一個粽子,另一隻手也拿著一個粽子,咬了一口粽子,又咬了一口粽子。 太可愛了!

  一個快樂的端午節已經過去,我期待著又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2

  今天端午節,奶奶要我洗艾葉澡。首先,奶奶拿幹艾葉放到大鍋裡煮,二十多分鐘過後,我聞到了濃濃的艾葉香,奶奶掀開鍋蓋,我就看到了像綠墨汁一樣的艾水。

  我脫光衣服,看到爸爸提了半桶“黑水”進來,我試了一下水溫,感覺又燙又髒,我開始有點不想洗艾葉澡了。我討厭這個艾葉水!爸爸說:“洗艾葉澡可以驅邪避瘟,強身健體,還可以避免蚊蟲叮咬。我將信將疑地下了水,慢慢地感覺這個艾草水還真香,泡起澡來還真舒服。

  當晚,我舒舒服服地睡了一個好覺,沒有一隻蚊叮我。現在想想,洗艾葉澡真是用處多多呢!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不光學校放了假,而且又有好多特色食品,其中的一個是粽子。

  早晨,我像中彩似的跳起來,飛快地穿好衣服,跑到大廳。我看到爸爸和媽媽在包粽子,有糯米,有粽葉,有白色的線,有紅棗,紅豆糕。我對爸爸說:"我能和你們一起包粽子嗎?"爸爸很高興,誇我聰明,每件事都喜歡學習。

  爸爸叫我拿一些粽葉,手把手地教我:左折一下,右折一下,折成了一個三角窩,然後放進糯米,左折一下右折一下包起來,再用一根白線從上到下緊緊的纏緊打個結,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中午,媽媽端來了香噴噴的粽子,我只吃了自己包的,真是香極了!

  端午節包粽子真快樂!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4

  今日是端午節,早上,媽媽買來了粽子,我和哥哥一齊吃粽子。

  我看見粽子的外形像一個金字塔,外皮包裹著綠色的竹葉,上頭還纏繞著白線。裡面的餡兒各種各樣,有糯米的、豆沙的、和鹹肉的等等。

  我們邊吃粽子,哥哥邊給我講了粽子的來歷。他說:“屈原這位愛國志士當年蒙屈含冤,抱著石頭,跳進了汨羅江。當地的百姓為了不讓龍和魚蝦傷害他的屍體,所以用竹葉把糯米捲起來扔進江裡。之後慢慢的就構成了包粽子和賽龍船的習俗。

  我想,怪不得毛澤東主席用一首詩高度的讚揚了屈原。我記得那首詩是這樣寫的“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躍衝向萬里濤。”

  今日,這個端午節我覺得過的很有意義。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5

  昨天我們做了湯圓,今天一早我和外婆、外公又開始包粽子,這些都是為過節做準備的。

  我一直在外婆旁邊觀察怎麼包粽子,我看到外婆先把粽葉洗乾淨,然後把肉醬好,豆沙餡準備好。外婆先把粽葉對摺,把糯米放在粽葉裡,再放上肉或豆沙餡,然後再用糯米將肉或豆沙餡埋起來,用另外一片粽葉把糯米蓋好、包好後,用手用力拍幾下,再用粽繩紮緊,於是一隻粽子就這樣做好了。

  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怎麼做湯圓、包粽子,過節還真的蠻有意思的,讓我學到了、看到了怎麼做湯圓、包粽子,粽子煮好後聞起來可真香啊!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6

  端午節來了,我和媽媽一起包粽子,爸爸也幫忙去買材料,包括三層肉,糯米,香菇,鵪鶉蛋,粽葉,還有包粽子的棉繩。

  媽媽先是煮炒糯米,加上醬油,蠔油,少許鹽,把它炒熟。媽媽同時洗粽葉,正面背面涮,一會兒粽葉就洗好了,媽媽開始包粽子,先把總葉包成漏斗形狀,然後把炒好的糯米放進去,加上香菇,肉,鵪鶉蛋,最後再蓋上一層糯米,最難的就是把粽子包成有角的形狀,用繩子綁緊。一個粽子就好了,媽媽連續包了3大鍋。

  煮好後,我跟爸爸都吃了好幾個,真的非常好吃,我媽媽是世界上的媽媽。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7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端午節的兒歌。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

  節日裡的主要活動是賽龍舟、吃粽子都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我們家每逢端午節奶奶都要熬夜包粽子。奶奶會泡上一盆粽葉、一盆糯米、一盆肉一直包到深夜,然後煮出來等我們早上吃。

  奶奶的粽子糯糯的、香香的好吃極了。爸爸再配給我個鹹鴨蛋那才叫“完美。”端午節還有很多有意思的風俗,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媽媽教我疊彩色的紙葫蘆掛在門上說:“這樣可以讓全家人平安、幸福、不生病。”

  端午節有的吃、有的玩,簡直就是我們孩子的節日。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8

  “哇……真好吃!實在太好吃了,媽媽的手藝又有長進了!再來一個!”聽到這話,你一定知道我在吃東西吧,吃什麼呢?當然是吃老媽做的餃子咯!

  老媽做的粽子別提多香了,種類也繁多,有:紅豆沙棕。肉粽。紅棗棕……我最喜歡吃的當然是吃,最有味道的:肉粽!你那味道可真叫個香。

  輕輕一咬,絲滑的肉汁在你的嘴裡來來去去,回味無窮,一點也不膩,再咬一口,只見那黏米裹著的半塊鹹肉,還有半塊呢?當然是在你的嘴裡,悄悄的,慢慢的融化。對了,我猜你肯定不知道我那天吃到多少為止吧!我吃飽為止。減肥計劃又泡湯了!

  你們還知道有關端午節的主要習俗嗎?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習俗夠多吧!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59

  端午節到了,家家戶戶都到超市買粽子。我們全家都非常喜歡愛吃粽子,有豆沙餡的,有紅棗餡的,還有牛肉餡的和原味的,我最喜歡吃豆沙餡的。粽子是用粽葉包起來的,形狀像是一個羊角,旁邊有二條絲帶把粽葉系起來。吃的時候先用剪刀把絲帶剪斷以後,把粽葉輕輕地撥開,就聞到了一陣清香撲鼻而來,粽子裡面包得是白色的糯米。糯米上面有紅色的豆沙。慢慢咬上一口又軟又甜,不一會兒把一個吃完了。

  端午節吃粽子是我們中國的傳統。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0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都是端午節。印象中每次都下雨,一大早奶奶就在裝備包粽子了。好開心我最喜歡吃阿嬤包的粽子了。粽子裡面包的都是我喜歡吃的東西,有糯米,花生,三層肉,香菇,鵪鶉蛋,芋頭等等。每家包的都不一樣吧!全部包完以後放高壓鍋壓一會,具體多長時間我不知道。剛剛出鍋的粽子吃,香噴噴的,我一次可以吃2個,哈哈哈!

  端午節聽媽媽說可以看划龍舟,可是今天姑姑家生了小寶寶沒辦法去看了。哥哥他們家是漳浦的他們那邊才有划龍舟。門上要掛艾草,大概就是防蚊子的意思吧。你們的端午節跟我一樣嗎?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1

  今天早上,我剛吃完飯,就聽見咚咚咚的敲門聲,我以為是誰呢,原來是我的同學郝佳然和馬逸森來了。

  媽媽拿出了早上炸的菜角還有香蕉桃子招待他們,我們吃著、說著、笑著可開心了。

  我該早讀了,媽媽問他們要不要一起讀國學經典,他們很高興的答應了,我們一起讀了新概念英語、成語接龍、論語、笠翁對韻和易經,讀完書過後我們就一起玩遊戲,玩的很開心。

  玩了一會兒爸爸打電話讓我們去幼兒園吃飯,他倆就說回家,我都捨不得讓他們走,可是今天是端午節,爸爸已經燉上肉開始做飯了,我們還是相互說了聲再見就分開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每當我唱起這首兒歌,便彷彿聞到了粽子的香味。

  你知道粽子的來歷嗎?傳說吃粽子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傳說他在楚國的戰爭時期因為救國無望,所以他跳江自殺。他跳江自殺的那一天正是五月初午,從此也就定為端午節。人們為了紀念他,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把粽子投入江中,生怕屈原的身體被魚蝦等海里的動物吃掉。現在,雖然我們不扔了,但人們卻永遠記住他的。

  每到這時候,媽媽總會扎一把艾草合倒掛到我的床前,傳說這樣小孩會一個夏天不會出痱子。

  端午節是一個令人回味無窮的節日。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3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每當我念起這首兒歌,便想起端午節。

  據說,端午節的這一天是源於紀念屈原,屈原是楚國的愛國詩人,在很多年前的這一天,楚國將要滅亡了。屈原便投江自殺了,老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便划船尋找屈原的屍體,便投粽子給魚蝦吃。這就形成了一個風俗:五月初五,要包粽子,吃粽子了。

  我認為呀,這端午節,就是人間仙境。有好吃的粽子,粽子呢可以在裡面包上好吃的餡,如豆沙,豬肉……它的形態更是非同凡響……每當我看見門上的艾葉,就又蹦又跳的讓媽媽給我洗澡給我洗澡。賽龍舟更是有趣。

  我愛這好吃的粽子,更愛端午節。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4

  明天是端午節,我去外婆家吃飯。午餐可豐富了,有雞,有鴨,有粉蒸肉,還有黃瓜……午飯後,外婆和媽媽帶我去買裙子,我看中了一條花裙子。那條裙子上有許許多多美麗的鮮花,像一隻只蝴蝶滿天飛舞。

  我問媽媽:“我喜歡這件,可以給我買嗎?”媽媽說:“穿著適宜,舒適又美麗,就給你買!”

  我穿上一試,果真和媽媽的要求一樣。這樣我就有了一條心愛的新裙子。回到家,我都不捨得脫,還穿著它照了好多相片呢!媽媽常說我不顧惜東西,這回我可要好好維護它呢!

  後來外公通知我:端午節還被稱為女兒節,外婆都要給孫女買衣服。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5

  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是要全家一齊包粽子吃粽子的。因為以前古代是要考狀元的,所以要全家一齊吃粽子包粽子,代表了“全家中”。

  我們家鄉是這樣包粽了的:先把兩片葉子疊在一齊,然後在上面放一層拌好的糯米,再放一層綠豆仁,之後放一層醃過的肥豬肉,最後再各放一層綠豆仁和糯米,把葉子捲起來,綁上繩子。一個大大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們家鄉還會划龍舟。一陣鼓聲傳來,“龍舟來了!”我興奮地對媽媽說。人們也歡呼起來,“加油,加油。”這樣的場面可真熱鬧啊!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有機會你也來看看吧,我們歡迎你哦!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6

  我四歲那年的端午節,那一天,天氣沉悶,老天爺好像在為屈原而傷心。

  早上,我被媽媽的“金嗓子”給弄醒了,她和我去菜市場去買包粽子用的食品。

  回到家,我和媽媽包粽子了,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包,雖然我學的有模有樣,但包出來的卻還是個“四不像”,而且,我還在媽媽不注意的時候,在她包的一個粽子里加了一把鹽。

  不一會,香氣撲鼻的肉粽子好了。我拿起一個大粽子讓媽媽給幫我剝開,把粽子放在那涼了一會,然後吃了一口,呀!這個粽子好鹹呀!原來我吃到了鹽粽子了,唉,真是惡有惡報呀!

  這時,媽媽從後面拿出了一個香包,說要給我。啊,端午節那天我真是太開心了。

  描寫端午節的日記150字 篇67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有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又稱五,聽說端午節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繩綁在兒童的脖頸或手腕上,稱為長命線。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

  賽龍舟,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不再吃屈原的遺體。我還知道: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每逢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撒上雄黃水,用來殺死毒蟲或防止毒蟲孳生。這就是我們的端午節,你們是否也喜歡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