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宮> 瀋陽故宮作文彙編十篇

瀋陽故宮作文

瀋陽故宮作文彙編十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瀋陽故宮作文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瀋陽故宮作文 篇1

  在中國,有兩座建於古代帝王宮殿中著名博物館:一座在北京紫禁城裡,另一座就是作落在瀋陽故宮。

  來到瀋陽明清古城,我和媽媽看到了一處金瓦紅牆交相輝映,宮殿樓閣高低錯落古代建築群。

  她至今已經經歷了300多年滄桑歲月。

  瀋陽故宮建築群可以分成東,中,西三路。

  我和媽媽也是按這樣路線遊覽。

  東路是努爾哈赤時期大政殿和十王亭。

  中路是皇太極時期崇政殿,鳳凰樓,御花園……。

  西路是乾隆時期文溯閣……。

  一路遊覽下來,最感興趣是鳳凰樓!因為它是當時最高建築物,皇帝可以在此看日出,宴請大臣!它24節臺階代表24個節氣!

  還喜歡大政殿和十王亭!導遊阿姨說大政殿會集了滿,蒙,漢建築風格。盤龍柱是漢族風格,臺階是滿族風格,八角亭上方龍頭有彩色大力士是蒙古族風格!八根柱子表示四面八方都平安無事!

  媽媽告訴我是正藍旗,我在十王亭中找到了正藍旗亭子。媽媽還給我講了為什麼滿族人不吃狗肉和把烏鴉視為神鵲故事。

  今天我可長了許多知識啊!下次我可以給你們當導遊了!哈哈!

瀋陽故宮作文 篇2

  星期天我和媽媽還有姥爺一起去了瀋陽故宮。去故宮之前媽媽給我講了故宮歷史,我對故宮已經有了初步瞭解。可是到故宮聽講解員們講解才知道故宮裡有這麼多鮮為人知故事。我現在就給大家講一講故宮裡有趣故事。

  第一個是“八字”故事。故宮裡建築最特別要數它門和柱子,他們都是下寬上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個亭子,一邊五個亭子,兩邊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滿族人為什麼喜歡八呢?因為滿族人是少不了八旗,靠著八旗力量贏得了天下。

  第二個故事是關於清朝“清”字來歷。原來清朝“清”是這個“青”,代表著從草原來民族。後來努爾哈赤在跟明朝打仗時候發現明朝“明”是日月“明”,在五行中代表“火”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燒草,這怎麼能打敗明軍呢?努爾哈赤就非常聰明在“青”字邊上加了三點水,就成了後來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宮鳳凰樓三層樓故事,每一層代表一滴水,三層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滅火。

  第三個是殿低宮高故事。瀋陽故宮為什麼宮高殿低呢?第一因為他們是馬背上民族,努爾哈赤先打仗後有家。第二個原因是滿族人有這樣一個習慣,他們長期在草原上生活,為了防止野獸襲擊,所以把住處修得很高。到故宮以後,他們把這個習慣保留下來,把宮建在了高處,把殿建在低處。而北京故宮正好相反。還有一件事就是努爾哈赤在接見大臣時候是坐在炕上而不是坐在龍椅上。

  這就是遊瀋陽故宮帶給我收穫。拉幕吧故事講完了。

瀋陽故宮作文 篇3

  在我的記憶長河裡,翻騰著生活一個個小小的浪花。忽然一個浪花拍打在岸邊,原來是我那次遊瀋陽故宮的旅行又一次浮現在我的眼前。

  我們一家人去瀋陽故宮遊覽。剛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幾個蒼勁有力大字刻在一塊古樸大方的棕色巨石上,上面刻著“清故宮博物院”幾個字,下面還有英文翻 譯。再往上看,喲,這還是世界文化遺產呢!一棵翠綠欲滴的蒼松立在它的後面,更顯得這巨石無比壯觀。

  我們再往裡走, 一個金碧輝煌的古代建築矗立在這裡。從外形看像一個飛簷斗拱的亭子。我走近了看,亭子間還刻著別具一格的扶手,中間還精緻地刻上了花鳥魚蟲等圖案,顯得栩 栩如生,我不由得讚歎古人的工藝技術高超。從臺階走上去,兩個火紅的大柱子立在地上,兩條金色的龍盤旋在上面,威風凜凜,張著大嘴,彷彿要把樓宇吞掉似 的。紅色的木門上刻著金色的圖案。金色的琉璃瓦頂蓋顯得它更加氣派!

  這時,我著見兩個“古人”站在不遠處,我心頭一驚緊忙跑過去看,哈哈……他們的牛仔褲暴露了身份,原來是參觀遊客一個扮皇帝,一個扮隨從,還真挺像,遊人的笑聲在空曠的庭院裡迴盪。

  隨後,我們走到皇帝住的宮廷後面。這裡同樣也是富麗堂皇。青灰色的光潔的地磚,一片綠草如茵,許多生機勃勃的樹,許多奇形怪的大石頭......真是個美 麗的後花院。在這裡能隱約看到宮廷一角,金色的屋頂。閃爍著光芒的琉璃瓦,六隻從大到小排列的麒麟,翠綠的邊緣,一切都是那麼的古香古色,典雅大方。

  最後,我們一家戀戀不捨地離開了瀋陽故宮。曾經的燦爛,現在的輝煌,我永遠美好的記憶還是這次難忘的旅行!

瀋陽故宮作文 篇4

  XXXX年8月7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東北最大的城市之一瀋陽,我們冒著炎熱酷暑的天氣去了瀋陽故宮參觀遊玩。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兩座帝王宮殿建築群之一,建於1631年,是清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順治也在這裡繼位,並於當年八關,建築統治全中國。

  瀋陽故宮保留了當年建築風貌,十分壯觀,金碧輝煌,還保留著許多文物及皇宮起居用品,給人以光彩奪目的感覺,是一座巨大的文化歷史寶庫,也是世界遺產。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3點,我們來到宮內的後花園,我挑了一件清朝格格的衣服,還有頭飾,感覺穿越到了古代,我笑哈哈的坐在大龍椅上,漫步在花園的花叢裡拍照留念,最後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瀋陽故宮!發誓下次還要來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作文 篇5

  瀋陽故宮始建於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遷都之際草創,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極建成。1644年,大清遷都北京,“瀋陽故宮”從此成為“陪都宮殿”。“瀋陽故宮”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修建並使用過的宮殿,距今巳有360餘年的歷史。在全國現存宮殿建築群中,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僅次於北京故宮居全國第二位。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後的一個封建王朝的發祥重地,也是清統一中國後東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

  瀋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築70餘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佈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降清後,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這處建築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順著大清門北面的御路拾階而上的,臺正中便是氣勢宏偉被稱作“金鑾殿”的政殿。它建於後金天聰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為崇政殿。崇政殿為五間九檁硬山式建築,南北闢有隔扇門,前後是石雕欄杆。殿頂蓋為黃琉璃,十分壯觀的。殿內掾間繪滿飛雲流水,樑架上全部是“和璽” 彩繪,給人以高潔典雅之感。殿內明堂有堂陛的,前是金龍蟠柱,柱後有貼金雕龍扇面大屏風和金龍寶座,寶座兩側有鼎式香爐、軒轅鏡和太平有象等裝飾之物的。殿前有大月臺的,月臺東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臺上還設有四口大缸,都盛滿清水以防水災。古代稱它是“門海”,來象徵缸中水多似海可撲滅火災,所以又被稱作是“吉祥缸”。因為北方天氣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點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會議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極的稱帝大典及清天聰十年四月“後金”改國號為“大清”的典禮就在這裡舉行。1644年清遷都北京後,歷代皇帝東巡時,都在這裡臨朝聽政。

瀋陽故宮作文 篇6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裡,我們一家四口來到了瀋陽故宮,故宮是由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建立並使用的皇宮,瀋陽故宮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佔地六萬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築百餘座。

  首先,我們穿過大清門,參觀了翔鳳閣和飛龍閣。來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極時期建造的,裡面可真是金碧輝煌,正中間擺放的是金漆雕龍紋寶座屏風,兩旁擺的是掐絲琺琅三足爐,前面還有兩條金龍彎曲的纏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華,貴麗和氣派。接下來,我們到了鳳凰樓,這裡是皇帝飲酒作樂的地方,三樓是觀景用的,據說鳳凰樓原來是瀋陽的最高點。

  穿過鳳凰樓,我們來到了當時所謂的“後宮”,原本想這裡很大,是富麗堂皇的,結果到了才知道,這裡只有五間房子,正中間的是清寧宮,原來皇后住的地方,裡面雖然寬敞,但是和佛堂一樣。根本沒有電視裡拍的那麼華麗,並且做飯的也在裡面,沒有什麼御膳房。清寧宮真是樸素呀!我感嘆到。出了清寧宮,我們來到了莊妃住過的永福宮,裡面有一個木製的搖籃,是順治小時候的,十分精緻。在永福宮的對面,就是莊妃的姐姐海蘭珠的衍慶宮,裡面的陳設和永福宮的一樣。

  參觀完後宮向東走,我們便來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修建的,原來上朝參政議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樓,裡面的空氣十分的潮溼,中間放的是鹿角椅,旁邊放著白玉雕玉蘭花插,牙雕洛神賦小插屏,都十分名貴。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別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鑲旗黃亭、正旗黃亭、鑲旗紅亭、正旗紅亭、正旗藍亭、鑲旗藍亭、鑲旗白亭和正旗白亭。

  參觀完後,我不禁感嘆到,這座關外的紫禁城,儲存完好,有著獨具特色的.宮殿建築和珍貴的歷史文物,難怪享譽華夏,蜚聲世界。

瀋陽故宮作文 篇7

  “年齡”比北京故宮“小”219歲,佔地面積為北京故宮的1/12,但瀋陽故宮自有其獨特的魅力。

  現在沈城新建住宅時興地熱取暖,早在300多年前,這種取暖方式就為瀋陽故宮所採用。

  這是昨日在瀋陽故宮博物院建院八十週年紀念大會上記者瞭解到的。

  80年前,瀋陽故宮博物院的前身———東三省博物館,在瀋陽故宮的基址上正式建立,這是東北地區第一個具有現代意義的公立博物館。

  80年間,瀋陽故宮博物院接待6100萬名遊客參觀,最多一年達到500萬人次。

  明年,故宮方面正在考慮增加免費開放日的次數。

  瀋陽故宮研究室的專家告訴記者,瀋陽故宮的看點很多。在300多年前,“地熱”取暖方式就為瀋陽故宮所採用。

  皇太極夫婦居住的清寧宮,為典型的滿族建築風格。北、西、南三面均有火炕,當年皇太極曾坐在炕上召見皇親國戚。

  考慮到房子的冬季保溫問題,聰明的工匠把鍋灶的煙道設計在地面下,用來烘熱地面,增加室溫且環保衛生。

瀋陽故宮作文 篇8

  在寒假裡,我們去了瀋陽故宮。

  從大清門進入故宮,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崇政殿,威武而又莊嚴的崇政殿是黃色批閱奏摺的地方,我彷彿看到一個勤政愛民的好黃色在深夜還在批閱奏摺,身邊點著一支快要燃盡的蠟燭……離開崇政殿我看到“紫氣東來”四個大字,原來這是鳳凰樓---皇帝讀書的地方。

  走進一看,下面一共有二十四個臺階,象徵著一年的二十四個節氣。皇上每天都在上面走很多次,代表著長壽。登上鳳凰樓,放眼四望,莊嚴的故宮建築群別緻地坐落在周圍,真有股居高臨下的感覺。過了鳳凰樓,我們來到後宮,這是皇上和妃子居住的地方。這裡住過著名的孝莊皇太后,現在看這裡的設施很簡陋,待再當時是老百姓不可奢望的。穿過後宮,來到大政殿,這是故宮政治權利中心,皇上和大臣都在此辦理國家大事。大政殿有八扇窗戶,黃色辦公時要全部開啟,代表八面來風、八方歸一。從整體看,大政殿的外形就像一個蒙古包,有著濃郁的滿族氣息。

  轉過大政殿,來到後花園,這裡亭臺樓閣,池館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壇盆景,藤蘿翠竹,點綴其間,讓人流連忘返。走累了,也捨不得離開,踏著見證歷史的石板,乘著百年大樹的陰涼,感受著歷史的變遷,文明的傳承,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瀋陽故宮我為你驕傲!

瀋陽故宮作文 篇9

  20xx年8月7日,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東北最大的城市之一瀋陽,我們冒著炎熱酷暑的天氣去了瀋陽故宮參觀遊玩。

  瀋陽故宮是中國現存兩座帝王宮殿建築群之一,建於1631年,是清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營造和使用過的宮殿,清世祖“福臨”順治也在這裡繼位,並於當年八關,建築統治全中國。

  瀋陽故宮保留了當年建築風貌,十分壯觀,金碧輝煌,還保留著許多文物及皇宮起居用品,給人以光彩奪目的感覺,是一座巨大的文化歷史寶庫,也是世界遺產。

  不知不覺就到了下午3點,我們來到宮內的後花園,我挑了一件清朝格格的衣服,還有頭飾。感覺穿越到了古代,我笑哈哈的坐在大龍椅上,漫步在花園的花叢裡拍照留念,最後依依不捨的離開了瀋陽故宮!發誓下次還要來瀋陽故宮!

瀋陽故宮作文 篇10

  大家好!首先請允許我代表沈陽市全體市民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就是沈陽的風景名勝之一的沈陽故宮。

  沈陽故宮佔地6萬多平方米,有樓臺殿閣各式建築70餘座,由20多個院落組成,總計房屋300多間。故宮按自然佈局分為中路、東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極時期的大內宮闕。南端是大清門,也是故宮的正門。向北依次是崇政殿、鳳凰褸、清寧宮,它們都排列在一條中軸線上,兩側還有一些對稱式的附屬建築。

  大清門是日常朝會時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謝恩之處。明朝著名將領洪承疇降清後,就從此門進入,受到皇太極的接見。大清門東側這處建築叫祖廟,祖廟是愛新覺羅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廟也稱太廟。

  崇政殿前,東西各有五間廂樓,東為飛龍閣,西為翔鳳閣。殿後是一個院落,院正北有一座高約4米的高臺,臺上是皇太極極其后妃的寢區。沿臺階走上去便是一座金碧輝煌的高樓----鳳凰樓。它的原名叫翔鳳樓,直到1743年才有鳳凰樓之稱。鳳凰樓是清寧宮的門戶,也是皇帝策劃軍政大事和宴筵之所。它與崇政殿同期建成,康熙二十年重修。樓為三層,是三滴水式建築。每層深廣各三間,周圍有迴廊,下層的門洞是聯絡臺上臺下的道。風凰樓既是後宮的大門,又是整個宮殿建築的制高點。在樓上觀看日出,極為美妙。所以鳳樓曉日、鳳樓觀塔是沈城著名的景觀。鳳凰樓正門上額的紫氣東來金字橫匾是乾隆皇帝的御筆。

  清寧宮兩側是東西配宮,東配宮有關雎宮、衍慶宮;西配宮有麟趾宮和永福宮。東西配宮均為皇太極和妃子們居住之所。清寧宮西北角有一根由地面壘起,低於屋背的煙囪,人們從正面是看不見的。從清寧宮這一系列建築中,我們可以發現沈陽故宮的兩大建築特點:一是儲存了濃厚的滿族特色即口袋房、萬字炕、煙囪豎在地面上。二是宮高殿低,清寧宮及其四所配宮均高於皇帝議政的崇政殿和東路的大政殿。這是因為清朝奪取政權前,滿族是一個牧獵民族,受生活習慣的影響,把居住的地方建在高處,以防野獸和洪水的侵襲。這與北京故宮恰好相反。

  清寧宮高臺之後是後苑,也叫御花園,內有碾磨房、二十八間倉、後宰門等建築,是皇帝膳食的供給區。並有地下窨道與清寧宮相通。

  在崇政殿、清寧宮高臺兩側有東所、西所。東所由南往北依次是頤和殿、介祉宮、敬典閣等。東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給太后請安之處,也皇太后的寢宮和存放實錄、玉牒之處;西所由南往北依次是迪光殿、保極殿、繼恩齋和崇謨閣等。西所是東巡時皇帝、后妃及子女居住的地方和存放《聖訓》、《滿文老檔》的地方。崇謨閣的建築形式是別具一格的,它為捲棚式建築,是在清乾隆年間增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