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9篇

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習在圓形上面添畫,表現自己喜歡的各種各樣的圓形事物。

  2、遷移已有經驗,藉助範畫擴充套件想象,創造出各種各樣的圓形事物。

  2、樂意參與“圓形變變變”活動,感知在圓形上添畫變出新事物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

  2、由圓變成的物體範例。

  3、一位大班幼兒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班裡來了一位小客人,(請出大班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元元,(小朋友向元元問好)元元特別喜歡圓的東西,請他來說說他喜歡什麼圓圓的東西?(大班幼兒說:我喜歡玩圓圓的皮球,愛照圓圓的鏡子,愛吃圓圓的餅乾,還會變圓的魔術!)

  教師:什麼是變圓的魔術呀?你能變給我們中二班小朋友看嗎?

  二、元元表演變圓魔術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元元是怎麼把紅色的圓變成蘋果的呀?(在紅色圓上畫上綠色的葉子就變成蘋果了)你們會變嗎?你們會變什麼呢?怎麼變呢?你們真聰明一下子就把元元的變圓魔術學會了。

  教師:元元,你還會變什麼?元元:我還會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圓呢。

  元元表演(把兩個圓變成了小雞,三個圓變成了小花,四個圓變成了蝴蝶。)

  小朋友,你能把兩個圓,三個圓,四個圓,許多的圓變成什麼呢?請幼兒自由討論,告訴身邊的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交代任務:我們今天也來學元元變圓的魔術。老師出示為幼兒準備的材料(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大小的圓。請小朋友先想好你想用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然後找到你所需要的圓,撕去圓後面的雙面膠的外面一層,粘在紙上,再把它添畫好。我們小朋友把圓變好了,可以互相參觀,也可以請客人來參觀,告訴客人,你把幾個圓變成什麼東西了。現在請小朋友去找一個好朋友一起去變圓。

  2、教師巡迴指導:

  要求幼兒把廢紙仍在籮筐裡。變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東西來。幫助能力差的幼兒,鼓勵他大膽變圓。

  四、

  鼓勵幼兒大膽的告訴同伴和客人,你用幾個圓變成了什麼東西。

  五、延伸活動

  小朋友,你們除了認識圓還認識什麼形狀的圖形?正方形,三角形它們也想讓我們小朋友來變魔術,以後我們請它們都來,變出更多,更美的東西好嗎?

  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玩各種圖形的添畫。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意圖:

  從小讓幼兒學會自己動手,自己去觀察,培養幼兒活潑好問、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對他們今後的生長髮育有著深遠的影響。

  教學目標:

  1、瞭解牛奶中的脂肪遇到洗潔精中的活性因子會產生力量的實驗原理。

  2、能夠獨立完成實驗操作活動。

  3、在競賽遊戲中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的精神。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實驗原理。

  教學難點:

  實驗操作過程。

  教學準備:

  牛奶、洗潔精、水、顏料、滴管、碗、KT板、操作盤、剪刀、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匯入

  小朋友們都喜不喜歡放煙火?方老師今天就要在這個屋子裡給小朋友放一場美麗的煙火,你們相信麼?不相信的話就請你們睜大小眼睛看方老師表演吧!

  二、示範實驗過程,提出實驗要求

  首先,我要向小朋友介紹我放煙火的材料,只需要三種東西,(出示洗潔精)小朋友們猜一猜這是什麼東西?這是我們平時刷碗用的洗潔精。(指著牛奶)那小朋友們一定知道這是什麼?(牛奶)小朋友們小不想知道方老師是怎麼用洗潔精和牛奶放煙火的?那請小朋友們仔細看好了。 先用滴管吸入顏料,輕輕地滴一滴在牛奶裡,(示範),小朋友看看這像不像煙火?(不像),那小朋友仔細看方老師滴入洗潔精後會怎麼樣吧!(滴入洗潔精)哇,看我的煙火成功了!小朋友們想不想試一試?(想)那在試之前,方老師有幾個要求要跟小朋友說一下:1、滴入洗潔精的時候,滴管不要碰到牛奶;

  2、吸入顏料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將顏料沾到了衣服上

  3、因為洗潔精比較稠,老師已經在你們的滴管中吸入了洗潔精,所以你們直接拿來用就可以了,不用再次吸入了

  4、滴管從哪個碗裡拿的就要,要再放回裡面去

  好,現在請小朋友們見證奇蹟去吧!

  三、幼兒操作實驗,教師指導

  1、牛奶實驗。

  2、水的對比實驗。你們發現奇蹟了麼?現在請小朋友在裝水的托盤裡面試一試,看看有沒有在牛奶中的效果。

  四、原理講解

  試驗時間結束,請小朋友迅速將滴管放回原處,做到前面的小板凳上來,方老師有個秘密要告訴小朋友。

  小朋友們知道,當滴入洗潔精後,顏料會迅速擴散成美麗的花紋。那在水中,有沒有這種效果?(沒有)你們想不想為什麼會這樣?方老師請了兩個小精靈來告訴你們吧!(播放影片)。教師總結:原來呀,牛奶裡面住著一個小精靈叫——(脂肪),洗潔精裡面也住著一個小精靈叫——(活性因子),當脂肪和活性因子這兩個小精靈碰到一起的時候會產生一種——(力量),就是這種力量,把我們的顏料給推開了。而水裡沒有脂肪,活性因子覺得太孤單了,無法產生力量,所以在水裡就沒有擴散成美麗的花紋。

  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種神奇的力量有多大呢?方老師為你們準備了泡沫塑膠板,你們自己去試一試,看看這種力量能不能把它推動。

  五、實驗推動“小船”

  用剪刀把KT板剪成自己喜歡的形狀當做小船。使用剪刀的時候要小心,剪掉的板子放在中間筐裡。在牛奶中直接滴入洗潔精就可以了,小朋友們可以自己探索一下,怎麼樣才能讓小船聽你的話,想讓它往前走就往前走,怎麼樣控制它們的方向。(進行個別指導)

  六、總結、解決試驗中的問題:

  1、你的小船走了麼?如果沒走,是一直都沒走麼?

  2、如果讓小船往前走,洗潔精應該滴在小船的哪個方向?總結方向

  示範或者不示範,視情況而定。

  現在小朋友都掌握了推動小船的奧秘,我們來一場比賽好不好?

  七、比賽《跑跑卡丁船》

  出示賽道,請幼兒仔細聽“跑跑卡丁船”的遊戲規則:紅隊和藍隊各從自己的起點出發,第一個到對面的獲勝。比賽過程中,不能用滴管碰到小船,否則就是犯規,要再回到起點重新開始。請幼兒自由結合,4人一組,選出一個小選手比賽,其他三人為他們加油助威。

  八、活動延伸

  我們生活中,有好多東西里面都住著小精靈脂肪,走,跟方老師到科學區角試一試吧!

  活動反思:

  面對日新月異高速發展的社會,孩子們需要的並不是學會知識,而是需要將來對他們的學習生活產生幫助影響的獲得知識的途徑和方法。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燃燒現象,瞭解火的用途與危害,增進幼兒安全防火的意識。

  2.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3.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蠟燭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爐等。

  活動過程

  1.燃燒蠟燭

  點燃幾支蠟燭,觀察蠟燭燃燒的過程。注意火焰的顏色、形態,感知火發出的光和熱。將一張紙用燭火點燃,觀察紙燃燒的過程。讓幼兒用手在蠟燭附近烤一烤,並說說有什麼感覺。

  教師提醒幼兒火能燃著許多東西,火會燙傷手指和皮膚。不能隨便玩火。

  2.玻璃杯“滅火器”

  教師用一個杯子扣住正在燃燒的蠟燭,觀察火焰熄滅的全過程。啟發幼兒思考火被熄滅的原因(燃燒需要空氣)。

  用大、中、小三個玻璃杯蓋住三支燃燒的蠟燭,觀察三個杯子裡哪支蠟燭先熄滅。想一想為什麼三支蠟燭熄滅的時間不同(大小杯內空氣的多少不同,影響燃燒的時間)。

  3.討論

  火有哪些用途?(燒飯、取暖、照明等)。

  火對人有什麼危害?(如燙傷皮膚、燒燬房屋、森林)。

  怎樣防止火帶來的災害?教師在幼兒討論的基礎上,介紹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隨意玩火,不在火爐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請幼兒參與做點心,然後用小烤爐烘烤點心。實際體驗火給人帶來的快樂。

  活動建議

  教師在引導幼兒認識火的同時,要特別強調安全防火要求。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啟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為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目標:

  1、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知道他們給人們保暖或帶來溫暖。

  2、關心周圍的科技產品,學習用打勾的方式記錄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

  3、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瞭解一些簡單的常識。

  4、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5、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準備:

  幼兒用書,筆取暖用具:古老的碳盆、暖手爐、熱水袋、火爐、空調、電熱毯。

  幼兒自帶冬天的用品。

  過程:

  1、提問,引出冬天的保暖用品。

  天冷了,怎樣使自己的身體不冷?你身上那些東西是冬天用的保暖用品?

  你還知道哪些冬天的保暖用品?他們使用什麼材料做的?

  2、引導幼兒觀察幼兒用書。圖上有哪些冬天的用品?他們有什麼用處?

  總結:棉衣、棉帽、圍巾具有保暖的作用。空調、火爐、取暖器有取暖的作用。

  3、幼兒講述自己帶來的用品,進一步引導幼兒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

  它是什麼材料做的?怎樣使用?怎樣幫助我們取暖和保暖?幼兒示範方法。

  引導幼兒瞭解各種取暖用具不同的發熱反覆法及不同的用法。

  火爐用煤碳取暖;炭盆用木炭取暖;電熱毯用電取暖;熱水袋用熱水取暖。

  4、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

  還見過哪些取暖用具?他們怎樣發熱?怎樣使用?

  為什麼要使用各種各樣的取暖用具?你喜歡哪種用具?為什麼?

  長大以後,你想發明什麼樣的取暖用具?

  觀察圖表,打勾記錄。

  5、初步建立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幼兒安全使用各種取暖用具,防止燙傷、燒傷,使用電器時要在成人的指導下使用。

  重點:認識各種冬天的用具,說出它們的名稱。

  難點:學習用打勾的方式記錄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

  教後反思:

  在這次活動中,幼兒多次討論取暖用具的名稱和發熱方法。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從同伴哪裡得到許多新資訊、新經驗。讓幼兒瞭解到自己不知道的知識。這比教師告訴幼兒更能讓他們接受,我設計了分類的環節,將這些取暖用具按用電和不用電進行分類,加深幼兒對取暖用具發熱方法的瞭解。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目標:

  積極動手做科學小實驗,初步感知彈性物品的特點和性質。內容:神秘的彈性物品

  準備:

  教具:錄音機、磁帶、彈簧、賀卡、小兔圖片;學具:海綿、氣球、鬆緊帶、皮筋、積木、鉛筆、雪花片、磁帶盒、紙、髮套、高彈手套。

  過程:

  〈一〉開始部分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一個非常神奇的世界裡”(放錄音),“聽,多好聽的聲音,到底是個什麼地方?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教師帶幼兒學小鳥飛的動作進入教室。

  〈二〉基本部分

  1、透過操作感知彈性物品的特點。

  〈1〉幼兒每人一根皮筋

  “來到了神奇的世界,大家看看我們身邊的桌子上有什麼?”〈皮筋〉“現在你可以玩一玩,但玩的時候,你要仔細看,它會怎麼樣?”幼兒玩耍,教師觀察。“請你拉一拉皮筋,邊玩邊仔細看,它會怎麼樣?”教師小結:皮筋用力拉開後會變長,放開後回到原來的樣子。

  〈2〉每組一個小籃子,內裝有海綿、氣球、鬆緊帶等彈性物品

  教師揭開蓋布:“神奇世界的東西可真多,我們一起看看還有些什麼呢?”〈請幼兒看一看、講一講。〉“小朋友想玩玩這些東西嗎?請小朋友每人拿一樣玩玩,看看誰的玩法最獨特。”〈啟發幼兒可以跟組裡的小朋友換著玩〉

  教師對這些問題逐個進行引導。

  比如:“吹氣球”提問:沒吹的氣球是什麼樣的?往氣球裡吹器,氣球會有什麼變化?給氣球放氣,它會怎麼樣?

  2、教師引導幼兒用語言表述這些彈性物品的性質、特點。

  “剛才我們玩了這麼多東西,準能說說它們有個什麼共同的秘密?”幼兒思考,各抒己見,自主表達各自的觀點。

  3、啟發幼兒聯想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有彈性

  “剛才小朋友發現了皮筋、海綿、氣球對它們用力以後,會變形,手放開後又變成原來的樣子,是有彈性的,那麼除了這些東西外,你知道還有哪些東西是有彈性的呢?”

  4、指導幼兒進行彈性、非彈性分類,進一步鞏固對彈性的認識

  5、發散性思維訓練:“如果你是一位設計師,你會設計一件什麼樣的彈性玩具?”〈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述〉對每一位幼兒設計出來的每一件物品,不論好壞,都要做出積極的評判,鼓勵幼兒積極思考,激發求異思維的火花。

  6、延伸活動:“製作彈性玩具――會跳的電池”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積極探索不倒翁,發現不倒翁不會倒的秘密。

  2.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並大膽嘗試動手操作,敢於在集體面前表達自己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 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 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 1.不倒翁一個。

  2.自制繪畫圖譜(不倒翁的組成原理6張)。

  3.背景音樂《不倒翁》。

  學具: 大小不一的不倒翁製作材料人手一份,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以猜謎的方式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應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聽好了:

  “圓圓的身體左右搖,你推它來我推它,推來推去它不倒。猜猜看,是什麼?” (幼兒自由猜想後,教師出示不倒翁)

  二.初步探索不倒翁不會倒的秘密

  1.師:對了,它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朋友,它的名字叫不倒翁,誰知道它有什麼本領呢?

  根據幼兒說的本領教師進行示範。(比如它不會倒) 師:好,剛才小朋友說它不會倒,那我們一起來試試看。

  (先把不倒翁擺正,這時候它是直直的,然後用手去點一下它。它就開始搖擺,可是它有沒有倒呀?沒有,它還是直直的。)

  2.師:不倒翁真的不會倒,它一直是直直的,那小朋友有沒有想過它為什麼不會倒呢?不倒翁裡面到底有什麼秘密呢,我們來一起拆拆看好不好(開啟不倒翁)首先呢,它有一個圓圓的,滑滑的底部,那我們看看這裡面是什麼?哦,有一塊橡皮泥,這塊橡皮泥是粘在中間的對不對?那如果我們把它粘在旁邊會怎麼樣,猜猜看(往一邊倒,試驗)證明不倒翁裡面的重物一定要粘在中間。

  3.師:把底部反過來,橡皮泥不掉,果果粘不緊,又會怎麼樣呢?(試驗)證明:中間的重物不僅要粘中間還要粘得牢牢的。

  三.幼兒動手製作不倒翁,在動手操作過程中發現不倒翁的製作原理 1. 師:想不想自己來做一個不倒翁呢? 疑問1

  師:講解不倒翁的組成:一個扇形,圓圓滑滑的底部,還有一個重物,重物要放中間還要粘得牢牢的。

  幼兒第一次操作完畢,將幼兒完成的不倒翁擺在前面,逐個逐個進行試驗,檢驗幼兒做的是否成功。

  (成功的不倒翁放在地上再次展示一次,師幼共同探討為什麼有的成功了有的沒有成功。)

  假設幼兒出現的狀況:橡皮泥沒有粘牢,橡皮泥沒有粘在底部。(提醒幼兒,橡皮泥要粘住。仔細檢查粘住了沒有?)

  為什麼它的不倒翁有點歪我的不歪,站起來還是直直的? 教師做實驗,將橡皮泥緊緊粘在不倒翁的邊上,幼兒觀察。

  實驗證明:不倒翁裡面的橡皮泥不僅要緊緊的粘住,還要粘在它的底部才行。 活動延伸:

  師:好的,今天回家以後,請小朋友回去探索還可不可以用其他不同的材料做不倒翁?

中班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最近,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孩子們說:“又下雨了,什麼時候出太陽啊?我們可想到草地上去玩遊戲了。”小杰說:“我回去問問爸爸,他的手機上有天氣簡訊,他知道什麼時候太陽會出來。”小瑩說:“我也回去問問爺爺,他每天看報紙的時候,都會把天氣預報讀給我聽,只要問問他,就知道什麼時候不下雨了。”接著,大家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都說自己要想想辦法瞭解一下明天的天氣。從關心天氣到想要了解各種形式的天氣預報,孩子們探究的興趣越來越濃。以此為契機,我設計了科學活動“認識天氣預報”,一方面自制PPT課件,另一方面嘗試發掘生活中相關的教育資源,將兩者優勢互補,使幼兒在邊看邊玩的氛圍下獲得科學知識,提高他們探索天氣奧秘的興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瞭解晴、雨、陰、多雲等四種天氣型別的特點,認識天氣預報中幾種常見的天氣圖示,學習按要求進行簡單的天氣預報。

  2.能借助自制天氣影象卡,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能對幾種常見的天氣圖示和天氣實景圖進行配對,提高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感知天氣與人們日常活動的關係,能主動關注天氣預報。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1)幼兒與家長一起蒐集兩個方面的資料:“天氣預報的好處是什麼?”“從哪裡可以知道天氣預報(電視、報紙、手機簡訊、網路等)?”(2)幼兒已有簡單的關於動物習性與天氣變化方面的知識。

  2.材料準備:(1)教具:手偶“喜羊羊”,PPT“天氣預報截圖”、“動物氣象員”、“有趣的天氣圖示”。(2)學具:幼兒人手一套天氣小圖示,配對操作學具(城市天氣實景圖和天氣圖示)。

  活動過程

  1.戶外觀察和談話互動,引發幼兒對天氣變化及天氣預報的關注。

  (1)教師以手偶“喜羊羊”與幼兒展開談話匯入。

  “喜羊羊”:“小朋友,你們好!我參加了環遊中國的活動,剛剛從北京來到廣州。北京可冷了,要穿很厚的衣服呢!到你們這兒,天氣暖和多了,穿著這身厚厚的衣服,我都快出汗了,這裡的溫度是多少啊?”“剛才有的小朋友說天氣預報今天是7℃~1 5℃,我們一起到戶外去感受一下天氣吧?”

  (2)幼兒和“喜羊羊”一起到活動室外去觀察、感知天氣特點,並學習用晴天(或陰天、雨天)來描述當天天氣(關注天氣預報的幼兒可能會說出當天的天氣型別和氣溫)。

  (3)“喜羊羊”:“過幾天,我要到香港去旅行,不知道那裡的天氣怎樣。小朋友幫我出出主意,怎樣才能知道香港的天氣呢?”

  適時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讓幼兒回憶和交流自己和家人瞭解天氣的基本途徑。

  2.透過討論,幼兒學習獲取天氣預報的常見方法,感知天氣預報的重要性。

  (1)教師出示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截圖,啟發提問:

  “圖中有誰?”(天氣預報員和天氣圖示。)

  “天氣預報員告訴我們什麼?”(預報明天的天氣情況。)

  “除了看電視,我們還有什麼方法可以看到天氣預報?”

  (2)幼兒根據經驗回答。

  (3)教師逐一出示報紙、手機、網路等三種天氣預報截圖,讓幼兒瞭解可以透過多種方式獲得天氣情況。

  (4)簡單複習已有知識“小動物氣象員”,鞏固幼兒對動物習性的瞭解。

  指導語:“除了天氣預報,在以前的科學活動中,我們知道了有些小動物能‘預報天氣’,還記得它們是誰?是怎麼預報天氣的?”

  幼兒回答。師小結:魚兒上浮、蜻蜒低飛、燕子低飛、螞蟻搬家等現象都是動物在“告訴”我們,要下雨了。

  (5)討論,進一步瞭解天氣預報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

  指導語:“除了晴天,還有哪些不同的天氣型別呢?”(雨天、陰天、多雲天氣。)

  指導語:“如果明天是週末,天氣預報是晴天,你想做什麼?如果預報是雨天,你想做哪些事?”

  3.幼兒認識天氣圖示,能準確說出其名稱並操作相關學具。

  (1)出示教具中天氣預報圖的天氣圖示,引導幼兒逐一觀察圖片,結合操作學具,認識晴天、雨天、陰天、多雲、晴轉多雲等天氣圖示。

  指導語:“這個圖示畫了什麼?表示什麼?你手上有與這個相同的圖示嗎?請把它舉起來,和同伴互相看看舉得對不對。”

  (2)出示北京和廣州的城市圖片(教具),其中有過去一週內連續5天的天氣情況。要求幼兒根據圖意,正確找出學具中與教具圖片相對應的天氣圖示,並大聲說出正確的天氣圖示名稱。

  (3)引導幼兒瞭解天氣圖中的氣溫如8℃,在播報時要念成“8攝氏度”;如果圖中的氣溫是“一11℃”,要念成“零下11攝氏度”。

  4.幼兒瞭解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嘗試按要求用一個完整句播報天氣。

  (1)指導語:“哪位小朋友能像天氣預報員那樣播報天氣呢?大家一起想想播報天氣時要說些什麼呢?”

  (2)幼兒自主上前,根據生活經驗,嘗試播報天氣。引導幼兒傾聽同伴的播報,瞭解其播報的內容和順序是否符合要求。

  (3)幼兒觀看中央電視臺天氣預報影片,然後說一說天氣預報的播報內容。教師適時提出本次活動中天氣預報的播報要求(按“日期一城市一天氣型別一氣溫”的方式進行播報)。

  ①幼兒獨立嘗試按要求播報天氣(如:“2O13年1月8日,北京,晴,-11℃~O℃”;“20xx年1月8日,廣州,多雲轉小雨,7℃~13℃”)。

  ②幼兒說出天氣型別後,還要提醒同伴在這樣的天氣中應該注意什麼,如:如:廣州明天是“雨”,大家出門時要記得帶傘等。啟發幼兒在家時也提醒家人根據不同的天氣安排好生活。

  5.幼兒分組操作,製作天氣記錄卡,嘗試當“天氣預報員”,按要求播報天氣。

  (1)天氣記錄卡製作要求:仔細看手中天氣預報記錄卡上的一些圖片,想想看圖片中是什麼天氣,找出代表這種天氣的圖示,每組製作出兩份天氣記錄卡。

  (2)幼兒4人一組,根據學具中已有的影象,找出相應的天氣標誌圖片進行配對後貼上,製作出天氣記錄卡(記錄卡例舉)。

  (3)組員互相觀察和評價自制的天氣記錄卡(活動當天是星期一,幼兒預報的是星期二、三、四的天氣),如有不正確之處,嘗試在組內討論並修正。

  (4)學做“天氣預報員”。

  ①教師再次強調播報要求:“小朋友播報天氣的時候,要講清楚播報的日期、城市、天氣情況和氣溫,比如,今天是1月7日星期一,小朋友可以播報明天的天氣‘2Ol3年1月8日,北京,晴,一11℃~O℃’。”

  ②幼兒先在小組內按照播報要求和記錄表的內容,向同伴播報天氣,同伴之間相互評價。

  ③請幼兒推選出小組內的優秀“天氣預報員”,讓他(她)拿著本組製作的天氣記錄卡到“小小氣象臺”上預報未來3天的天氣情況,其他幼兒認真傾聽。

  ④優秀“天氣預報員”輪流上臺播報天氣。

  ⑤教師點評幼兒的播報情況,重點指導幼兒學習播報“晴轉多雲”等有變化的天氣情況。

  指導語l:“如果1月8日當天,廣州上午是多雲,而下午是小雨,那我們應該怎麼播報呢?”

  教師按順序出示廣州的晴天和多雲兩幅圖,並透過手勢暗示幼兒。

  指導語2:“如果遇到當天天氣發生了轉變的情況,我們可以先說前一種天氣情況,再說後一種變化了的天氣情況,我們可以用一個‘轉’字來表達天氣的變化,如‘20xx年1月8日,廣州,多雲轉小雨,7℃~13℃’。”

  6.結束環節:集體到戶外去觀察並嘗試推測明天天氣情況,相互用完整句式預報。

  結束語:“剛才我們都試著進行天氣預報,請小朋友今晚回家和家裡人一起看看天氣預報,對自己剛才的預測進行驗證。明天回園時看誰能又快又準確地為大家播報天氣。”

  活動延伸

  1.在班級主題牆上設定“天氣預報圖”,引導幼兒輪流記錄每天的天氣情況。

  2.在語言區新設“小小氣象臺”,供幼兒自主播報天氣。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幼兒在樂中學,在玩中做,增強了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更好地感知和理解了與天氣相關的科學現象和常識;在播報天氣中,幼兒進一步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自信心。

  活動前,我自制了與天氣知識有關的課件和學具(天氣影象卡),發動幼兒和家長共同收集豐富的操作材料,精心設計提問語並在活動中適時投放材料,有效增強了幼兒對天氣預報的興趣。他們表現得積極活躍,能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更加關注天氣情況對自己學習、生活的影響,還能嘗試把所學的知識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尤其是活動過程中“分組合作操作學具”的環節,促使幼兒透過分工與合作,學會蒐集天氣資訊,看圖中的氣溫表,用天氣標誌進行記錄。同伴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機會更多了,融洽的探索氛圍也促進了幼兒謙讓、堅持等良好品質的形成。

  專家點評

  中班科學活動“認識天氣預報”是在幼兒日常談話中有關“天氣”話題的基礎上設計的,非常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也適度延伸了幼兒對天氣預報方面已積累的經驗和探究興趣,活動選題可謂適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該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能從知識、技能、情感等不同維度明確幼兒應達到的水平。活動過程能巧妙運用網路、課件等多媒體教學資源,提供多層次的操作性學具,充分調動幼兒主動探索的積極性,並鼓勵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大膽運用規範語言播報天氣,有利於幼兒加強學習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聯絡。

  該活動關注幼兒分組操作中同伴之間的有效互動和協作,如誰負責記錄、誰負責播報等,分工明確;同時引導幼兒相互評價並推選出“優秀天氣預報員”,使活動目標落到實處。

中班科學教案 篇8

  一、活動產生

  中班的孩子們總能從身邊的事物發現問題,當我給孩子們講到包公利用水和油斷案時,孩子們顯得十分感興趣,一方面是對包公這個人物的興趣,一方面是對斷案採用的方法原理感興趣。《綱要》中說:要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活動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努力理解幼兒的想法與感受,支援、鼓勵他們大膽探索,並把握時機,給予他們積極的引導。

  為此,我藉著孩子們的興趣,設計了本次活動。我想,只要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答孩子們的的疑問,引導他們關注周圍生活和環境中最常見的事物,如水和油的關係,發現其中的有趣和奧妙,就有助於孩子們保持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熱情,使他們從小就善於觀察和發現,並在動手做的過程中學到能力和知識。

  二、活動目標

  1、能仔細觀察水和油在相互混合之後的狀態,知道油比水輕。

  2、能用語言和記錄的方式表達自己觀察的結果。

  3、喜歡動手實驗,能與人協商,合作,培養幼兒積極探索的科學精神。

  三、活動準備

  1、水,色拉油,透明一次性杯子,蠟筆,吸管,記錄表等。

  2、理解科學詞彙:液體,混合,浮,靜止,不溶於水,溶解。

  四、活動過程

  1、 情景匯入

  師出示水和油:小朋友,你們看,老師帶來了一杯水和一杯油,你知道哪一杯是水,哪一杯是油嗎?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水和油的關係。

  2、 問題探究

  1)、師介紹記錄表,幼兒商量做實驗一。

  師: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師生共同小結。

  2)、師介紹記錄表,幼兒商量做實驗二。

  師: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師生共同小結。

  3)、師介紹記錄表,幼兒商量做實驗三。

  師:說一說,你發現了什麼?

  師生共同小結:油浮在水的上面。

  3、 集體總結

  原來不論是水倒入油中,還是油倒入水中,或者把水和油一起倒入杯子,並用管子攪拌,等它靜止下來之後,最終的結果都是分成兩層,油在上面,水在下面。這說明水和油相比,油輕,水重,輕的浮在上面,重的沉在下面。

  4、 延伸:

  師:小朋友,上一次,我們聽了《包公破案》的故事,那麼你現在知道包公是怎麼知道那些錢是賣油條的,而不是矮胖子的了嗎?(幼兒討論回答)

中班科學教案 篇9

  目標:

  嘗試自定分類標準,進行多角度的分類。

  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後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材料準備:動物圖片若干

  2、經驗準備:幼兒對部分動物的外形、生活習性等有一定的瞭解。

  指導要點:

  1、活動重難點:自定分類標準

  2、指導要點:指導幼兒進行多角度的分類,老師做簡單的記錄。

  活動過程:

  1、遊戲:我喜歡的小動物園。(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動物圖片,每人一張)

  反思:幼兒拿到動物圖片時都非常興奮,同時也有個別幼兒因為沒有拿到自己最喜歡的動物圖片有些沮喪,不過在老師的協調下,幼兒情緒穩定。在今後的活動中我將做好調整,增加同類動物圖片的數量。

  2、請幼兒隨意把動物圖片貼在黑板上,說說動物的名稱和它們的外形特徵。

  (1)教師可以先為幼兒做一次示範,例如:“我喜歡海豚,海豚生活在大海里,它會唱歌,是人類的朋友。”

  (2)幼兒輪流進行講述,教師可以適當補充。

  反思:在圖片的選擇上我都是選擇幼兒比較常見的動物,例如:海豚、小貓、小鳥等。並且在課前鞏固過這些動物的生活形態,幼兒講述時對動物的外形、生活環境以及喜好都描述到了,不過在語言的組織與流暢性上還稍微欠佳。

  3、引導幼兒自訂分類標準,把上述的動物分類。(可以有不同的分類結果,只要幼兒言之有理便可。例如:可以按動物的生活環境、有沒有毛、會不會飛等特徵來分類。)

  (1)教師小結,將話題導向分類環節。例如:這麼多動物能生活在一起嗎?為什麼?該怎樣分類呢?

  反思:老師對幼兒在黑板上無規律貼出的動物進行提問,幼兒馬上回應所以的動物不能生活在一起,可是有個幼兒卻說“他們都生活在地球上。”我首先肯定這名幼兒的回答,同時也將幼兒的注意力引到動物的生活環境中來討論,例如:“海豚和小鳥能在一起生活嗎?它們有什麼不同呢?”幼兒的注意力一下被問題拉了回來。“我們來替它們分類吧,可以怎麼分呢?”幼兒首先提出按生活環境分起。這是幼兒比較熟悉的分法,分好後,我重新激發幼兒的發散性思維,“還能怎麼分呢?”引導幼兒進行討論。

  (2)幼兒討論分類標準。例如:可以按動物的生活環境、有沒有毛、會不會飛等特徵來分類。

  反思:在老師的引導下,幼兒又從其它方面進行分類。剛開始還需要老師啟發,後來孩子們的想法越來越多,有的幼兒提出可以按它們吃什麼東西來分類,還有的幼兒提出按身上有沒有毛來分類等等。

  (3)請幼兒按討論後的標準進行分類,老師幫助幼兒劃分分類區域,併為幼兒示範記錄。

  反思:

  整個活動在一個自然、輕鬆的氛圍中進行,活動開始時幼兒的興趣很高,並且幼兒有了基礎經驗,對小動物都有所瞭解,在對動物進行描述時顯得非常有自信。本次活動的重點在於幼兒自主擬定分類標準,對中班幼兒的能力來說有一定的挑戰性。這要求幼兒必須對分類動物群有較深較全面的瞭解,並經過發散性思維的思考擬定分類的型別。本次活動的亮點是幼兒對“所有動物能生活在一起嗎?”這個問題的理解上出現了不同意見,有個別幼兒說出“他們都生活在地球上。”這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面對這群孩子我有點低估了孩子們對世界的認識。整個活動中,我以幼兒為主體,多讓幼兒“說”,使幼兒在討論討論中擬定出新的分類標準,活動中還存在許多不足,在課前的準備材料中,我應該多為幼兒準備同類型的材料供幼兒選擇,避免再次發生活動前的情況。還有就是對孩子的瞭解還不夠,在今後準備過程中,也要將孩子現有水平列入重點了解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