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天生我材必有用課件

天生我材必有用課件

天生我材必有用課件

  課標要求與教材分析

  拼搏進取、充滿自信、善於合作、直面競爭是新世紀人才必須具備的素質,把“我們一起在成長”安排在《品德與社會》課程起始的第一單元,旨在勵志,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健康開朗的氣度,為學生成長為未來的新型人才打上一層亮麗的底色。三篇課文的內容編排由淺到深,範圍由小到大。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從單元視角出發進行整體規劃,注意內容的前後銜接,著眼教學成效的水到渠成,實現單元教學的整體效果。個人生活主題——第一冊第一單元主題“我們一起成長”,第三冊是“成長的腳步”,可以發現,同樣的主題,隨著年級的升高,內涵也更豐富了。

  學情分析

  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是自然界最偉大的造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我們要善於發揮這種優勢,並把自己的優勢和理想結合起來。而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的下一代,每家一個,都像小皇帝、小公主一樣嬌養在家,好多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優點,性格內向,與外人打交道更是十分困難,所以只有讓孩子們正確認識自己的價值,對自己充滿自信,不斷髮揮自信,不斷髮揮自身的潛力,才能將生存的意義充分體現出來。

  教學目標

  1.能夠發現自身的優點及缺點,並能做到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進行取長補短,善於為別人擁有長處而欣慰,不取笑夥伴的短處。

  2.積極參與競爭,在活動中體會學習活動中既有競爭,又要合作,才能獲得更大成功。

  3.辨別什麼是真正值得學習的,並能細心觀察生活中的所有事物,提高這方面的意識。

  4.認識生活與遊戲中的規則,並能按要求去做,在對比中體會每個人都要自覺地遵守競爭規則的必要性。

  第一課 天生我才必有用

  教學目標

  1.藉助同伴、老師、家長的評價,能認識到自己的特點和優勢。

  2.能借助自己的`優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樹立並增強自信心。

  3.能為班級、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瞭解自己的優勢。

  難點:能為班級、家庭做力所能及的事。

  教學方法與手段

  創設情境法、談話法、情感體驗法

  使用教材的構想

  本課的教材中有許多可以引領孩子的思路,如第三頁的幾幅圖就可以引領孩子們瞭解所謂的“優勢”是哪些方面,在看圖後可以讓孩子們結合自己來去想想自己的優勢是什麼,起到了一個引領的作用。這裡要讓每一個孩子都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所謂“優勢”,並不僅僅指高人一等的技能,也可以是某方面的普通才乾和品質。而教材中第四頁和第五頁的兩個表,則可以十分直觀地讓孩子填出自己的“樣子”和“大家眼中的我”,課上可以有效利用。

  教學流程

  一、激趣匯入

  1.(播放課件)森林裡的小動物們在河邊照鏡子,長頸鹿說:“我的脖子長長的,能夠碰到最高的樹枝。”;梅花鹿說:“瞧!我的腿多結實,跑得可快了!”…… 瞧,小動物們從鏡子裡找到了什麼?

  2.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小朋友們,你們能不能找到自己的優點、長處呢?(板書課題《天生我材必有用》)

  【設計意圖:以輕鬆的小故事開課,可以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在教學開始就創設了一個輕鬆的學習氛圍,並直入教學主題。】

  二、認識自我

  1.出示課件:鏡中人。(讓學生對著鏡子畫自己)

  讓學生在白紙的正面“畫一個自己”,把自己大大地畫在一張紙上,然後在畫中“我”的雙手、眼睛、嘴巴、雙手、頭腦等器官,邊上寫上自己的特長。

  (課件出示)(同時播放背景音樂:《我要飛翔》)

  生活中的我結實有力,像個小小運動員。

  生活中的我 , 。

  生活中的我 , 。

  生活中的我 , 。

  生活中的我 , 。

  學生各自說自己的特長。

  2、“同學眼中的我”。

  (1)剛才小朋友們像照鏡子的小動物們一樣,都找到了自己的優點。其實生活中還有一面你自己看不見的鏡子,知道嗎?其實你周圍的同學就是一面能照出你的優點的鏡子,哪位小朋友曾經照出過別人的優點?

  (2)小組交流曾經發現過的別人的優點。

  (3)(播放背景音樂)相互把發現的別人的優點加上。

  3、“神秘的信封”。

  (1)想一想,生活還有哪些“鏡子”會照出你的優點?(爸爸、媽媽、老師、鄰居)原來生活中有這麼多“鏡子”啊!

  (2)現在在每位同學的課桌裡有一封神秘的信,讀讀內容,說說感受。

  (3)重點摘錄信中的老師或父母等人評價自己的一句話,然後進行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課堂上沒有老師的喋喋不休,沒有道德知識的灌輸,有的只是學生的自主活動,有的只是學生的相互交流、討論,有的只是學生的真實體驗。在學生的生活世界中,他們自己發現自己的能力也許是不缺乏的,但對同伴的優點卻總是忽視,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讓孩子們不僅能自己找到自身的優點,引導他們也要善於發現同伴身上的優點,這樣才能更好地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三、活動深化,猜猜我是誰

  1.同學們把這張自畫像放入老師事先準備好的箱子裡。

  2.請同學抽取其中的自畫像,讀讀上面寫的內容,猜猜他是咱們班的誰,說說你是怎麼猜出來的。(請5——8位孩子)

  3.在老師眼裡,家長眼裡,同學眼裡,每位小朋友都非常的出色、都有自己的優勢。因為有了這優勢,我們才會更加自信。那麼如何真正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大聲地對別人說我能行呢?讓我們下節課再繼續討論。

  4.送給孩子們一棵“優點樹”,並且說明具體要求,把本堂課表現的學生姓名先選一部分貼到樹上。

  【設計意圖:在一系列活動中,學生逐漸發現,感受到自己有那麼多優點、特長,而且自己的優點還可以為別人帶去快樂。活動由淺入深,學生認識逐漸深刻,而且獲得了自信、快樂等積極情感體驗。很好的達成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四、當堂訓練與達標檢測設計

  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評選出本堂課表現優秀的孩子。

  五、課後作業設計:

  把板書的“優點樹”貼到教室的角落,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不斷髮現學生的優點,不斷完善“優點樹”。

  六、板書設計:

  天生我材必有用

  教學反思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教育的內容和形式必須貼近兒童的生活,反映兒童的需要,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用自己的學習成果服務自己的生活。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上,我真是按照這一理念,努力做到以生活為背景,以發展為中心,以活動為紐帶,以注重良好的品質培養為目的。本課主要透過課前激趣、認識自我、猜猜我是誰、佈置優點樹等活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特點和優勢,培養自信心。我覺得以下幾處設計比較滿意:1.以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引入課題,激發學生興趣。2.多樣的活動為載體,讓學生認識自我,加深對自己的認識和理解,改變對自己價值的認識。3.在課堂中引入學生喜愛的活動方式:如猜猜我是誰,神秘的信封等體現了學習活動方式的開放性,也使得同學間相互瞭解對方的優勢與長處,在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的感染,以及榜樣的激勵。4.在教室內佈置“優點樹”,可以讓學生既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能欣賞他人的優勢,還能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增強自豪感,讓“我能行”植根於每個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