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用水優秀手抄報初二
開源與節流並重,節流優先、治汙為本、科學開源,綜合利用。為宣傳節約用水意識,給大家分享了節約用水手抄報,歡迎參考!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1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2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3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4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5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6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7
節約用水手抄報圖片8
節約用水宣傳標語
1、每人節約一滴水,就能換來一片綠地。
2、糧收萬石,也要粗茶淡飯。
3、勤為家書一生讀,儉為良田一世耕。
4、節約一張紙,保護一片綠。
5、擰擰水龍頭,讓細水長流。
6、今天省一滴水,明天省一升水,就是為下一代造福。
7、節約用水、造福人類,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8、愛惜糧食就是熱愛生命。
9、請節約每一張紙。
10、購買電器有方法,節能標誌真正好。
11、依法管水,科學用水,自覺節水。
12、節能多用心,大家都開心。
13、別讓沙漠從你我手中誕生,請節約用紙!
14、水是地球的動脈,愛惜水從小事做起。
我國節約用水現狀及措施
一、我國節水雖已取得較大進展,但與經濟社會發展要求仍相距甚遠
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國北方一些城市和地區先後出現水危機,節水成為這些城市和地區的一種有效緩解措施。隨著我國缺水範圍的不斷擴大,水資源問題引起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國家在制訂“七五”、“八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時,把有效保護和節約利用水資源作為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政策,節水工作取得進展。目前,從中央到地方,都基本建立了節水機構,普遍開展了節水宣傳,制定了一些節水管理法規,整個節水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礎。在生活節水方面,全國大部分城鎮,都基本做到了計量安裝水錶收費,取消了居民生活用水包費制。在工業節水方面,全國用水重複利用率比80年代初提高了40%以上,萬元產值用水量比80年代初減少5成,1983年到1995年累計節水量近200億立方米,減少汙水排放量近150億立方米,沿海城市利用海水量近65億立方米。在農業節水方面,1997年底全國節水灌溉工程面積2.13億畝,佔總灌溉面積的27%。採用坐水種、水稻淺溼曬節水灌溉、雨水集流、平田整地、大畦改小畦、施用抗旱保水劑等非工程節水措施面積1.3億畝。在節水產業發展方面,節水裝置研製、生產、銷售、推廣、服務已初步形成規模。
但從全國總的情況來看,當前的節水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仍然相距甚遠。主要有兩點:一是節水力度不夠,表現在年節水量偏小,如工業節水,1983年到1995年,年平均節水量只有15億立方米,年最大節水量也不到30億立方米,而全國工業用水量已達900多億立方米。生活和農田灌溉節水也存在類似的現象。二是地區之間、城市之間、行業之間發展不平衡。據國家發計委和水利部組織制訂的《全國水中長期供求計劃》和水利部組織完成的《全國缺水城市供水水源規劃》、《全國第二次水資源質量評價》等成果分析,從1980年到現在,我國總體缺水形勢未得到緩解,水資源質量總體呈惡化趨勢仍未得到控制。農業灌溉每年平均缺水300多億立方,平均每年受旱面積3.22億畝,佔全國耕地的1/5,成災面積1.29億畝,每年因旱災減產糧食100億~150億公斤。一些山區、邊區、牧區、海島仍有6000萬人和幾千萬頭牲畜飲用水困難。我國現有600多個城市中有300多個缺水,其中比較嚴重缺水的城市有110多個,全國城市日缺水量為1600萬立方米,全國城市每年因缺水影響工業產值2000億元,影響城市人口約4000萬。
二、我國節水潛力很大,前景廣闊
甘肅在全省範圍開展“121”雨水集流工程建設(即農村每戶建100平方米集水面積,修兩個集水坑,建一畝水澆地),為乾旱缺水地區開闢了一條節水新路。
首先是工農業用水水平較低,相比先進國家水平節水潛力大。目前,全國農業用水利用率只有40%左右,部分地區灌溉單位用水量偏高,水田達到每畝1500立方米,仍存在大水漫灌現象,而發達國家農業用水利用率可達80%以上;全國工業用水重複利用率只有45%左右(包括鄉鎮工業),而發達國家則為70%~90%。
其次,汙水資源化是一條節水的途徑。據有關部門預測,2000年城市汙水年排放總量為474億立方米。透過完善城市下水道,使進入城市下水道的汙水量佔總量的80%,為379億立方米,城市汙水處理率達20%~30%,處理量為75.89億~113億立方米,城市汙水再生利用率平均達到處理量的10%,則我國城市汙水年回用量可達7.5億~11.3億立方米。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城市排水作為城市建設的基礎設施必將得到進一步完善,城市汙水處理率達到40%~50%,缺水地區和城市的汙水再生利用率達到30%~40%,回用量可進一步增大。
另外,在嚴格節流的同時,積極利用替代水源也有利於節約用水,保障水資源供需平衡的重要措施。利用海水替代一部分淡水在沿海地區現實可行。我國微鹹水面積分布很廣,數量很大。利用微鹹水也能解決一些地區的農業灌溉用水問題。
三、當前節水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機制,需要大力加強政府推動和市場引導
一是節水是一項具有廣泛社會性和區域性的工作,搞好節水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和支援,特別是要透過節水來緩解華北地區和黃河下游斷流這類區域性缺水和水環境問題,更需要全區域(或全流域)以及各地區、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見成效。而部分領導和群眾對節水的認識不足,重視不夠。
二是節水工作面廣量大、情況複雜多樣,需要大量投入和採用一定的先進技術。如工業用水,一般可分成冷卻用水、鍋爐用水、洗滌用水、工藝用水等,其中節約冷卻用水就相對比較容易,而節約洗滌用水、工藝用水則相對較難。但不管要節約哪種工業用水,都需要更新改造用水裝置,有的甚至要更新改造工藝裝置。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隨著節水量的加大,用水重複利用率的提高,單方節水投資會愈來愈大,技術要求也愈來愈高。目前我國尚無節水固定投資渠道,節水工程一般是爭取一個上一個。投入不足與技術落後使我國工農業節水水平與國外差距拉大。
三是當前節水工作還沒有一套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執行模式。由於水價太低,節水的`經濟效益不能體,
用水戶節水積極性不高,節水並沒有真正變成企業、農戶的自覺行動。工業節水還沒有同企業的生存、效益直接掛鉤;農業節水還沒有同農民的承受能力和增產增收掛鉤;生活節水還沒有和居民的利益掛鉤,節水工作處於被動狀態。
四是節水需要堅強的法制保障和全面統一管理。目前節水管理處於各自為戰、條塊分割狀況,定額標準混亂。到目前為止,國家還沒有一部有關全面節水的法規,節水工作缺乏法律依據,更談不上有效監督管理,不
可能從水資源供需平衡的高度解決好“節”的問題。
上述四個方面的問題中,最主要的是機制問題。節約用水涉及各行各業,千家萬戶,單靠政府行為,沒有市場推動,節水動力不足,行之不遠;單靠市場推動,沒有政府引導,節水也必然難見成效。抓好節水必須充分考慮節水工作的特點,既要靠市場推動,也要加強政府行為。
四、要大力發展節水,必須全面規劃,加強領導,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一是各級政府都應制定節水規劃和節水年度計劃,並列入同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計劃之中。
二是努力增強全民節水意識,鼓勵群眾參與。要充分利用一切宣傳形式,大力宣傳節約用水的方針、政策、法規和科學知識,增強全社會的節水意識,並建立健全節水工作的社會監督體系,多形式、多層次組織社會公眾參與節水工作,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樹立節水光榮的社會風尚。
三是要儘快健全節水法規體系,加強法制管理。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儘快制定相應的節水法規,地方也要根據實際制定有關的節約用水管理規定。
四是要加強節水工作領導,嚴格監督管理。節水規劃、計劃制定的目標應作為硬任務列入各級政府任期目標,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調動全社會的力量,實行全民節水。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擬定全國節約用水政策,編制節約用水規劃,制定節水標準,並組織實施。統一組織、指導和監督全國節約用水工作,具體工作由全國節約用水辦公室承辦。其他有關部門,按照政府分工,負責各行業節水工作,並接受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監督。各級都要健全節水管理機構,理順關係,強化職能,明確措施和責任人,定期部署、協調、監督和檢查推動各部門、各行業的節水工作。
五是要增加投入,逐步建立國家、地方、用水戶多元化、多渠道投資體系。建議國務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基本建設、技術改造資金及水利建設基金、城市建設三項費用中安排節水資金。符合貸款條件,具有償還能力的節水專案,銀行要優先安排貸款,各級政府對農業節水專案貸款根據實際情況安排財政貼息。國家和地方應考慮透過多渠道籌集資金,建立國家和地方節水基金,用於支援節約用水技術改造和管理。
六是要建立節水型用水標準化體系。開展建立活動。對已有的行業用水標準,要進行一次清理,並根據新制定的國家標準進行修訂。尚未制定行業標準的要儘快組織制定。
七是建立健全節水管理制度。應完善取水許可制度實行“三同時”、“四到位”。新建、改建、擴建的工程建設專案在報送取水許可申請時,必須附具節水設施設計任務書和相應的節約用水措施,節水設施必須和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各級水行政主管部門應會同有關供水部門,根據水資源統一規劃和水的供求計劃,編制供水計劃,報同級計劃主管部門批准,下達執行。
八是運用經濟手段,促進節水。儘快制定全國供水成本核定導則或辦法,科學合理地核定成本,供水水價原則不應低於供水的邊際成本,逐步使水價達到最合理、最最佳化的水平,控制需水量的過速增長。
九是依靠科技進步,推進節水。要不斷依靠科技進步研製、開發節水的高技術、新技術、新途徑、新產品,大力推廣現有節水新工藝、新產品(含引進消化國外節水新技術、新工藝和新產品)。重點節水技術研究開發專案,應納入國家重點科學研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