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筆記> 《我就是數學》讀書筆記

《我就是數學》讀書筆記

《我就是數學》讀書筆記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書筆記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就是數學》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剛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書的目錄吸引了我,目錄分為六輯:第一輯課前慎思、第二輯課中求索、第三輯課後反思、第四輯聽課隨想、第五輯評課心語、第六輯生活感悟。而每一輯的小標題也深深的吸引著我繼續讀下去,如腦袋磕破後的笑聲、無意間的傷害、“下課啦”、會飛的課堂、手指尖上的智慧、風景、像農民種地那樣教書、站著的眼睛等等,看到這些標題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腦袋磕破了還能笑得出來?下課啦有什麼好寫的?眼睛還能站著?帶著這些疑問,我仔細閱讀了這本書。

  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流露出華老師對教育的深刻思考,全書的六大部分既有華老師的教,也有他對別的老師上課的評;既有他教學實踐的反思,也有他對人生的感悟。這是一本值得我們全體數學教師閱讀的一本好書。

  一、思考讓課堂精彩紛呈

  他的課前慎思為課堂求索的成功奠定了基礎。例如:在教學“圓的認識”中,華老師有一個固定環節:借橡皮。這個環節的設計,華老師是經過慎重思考的,他認為借橡皮有兩點理由:

  1、“沒有橡皮,下筆會更慎重。”現在的.學生很浮躁,往往不肯靜下心來想好了再動筆,常常是毛手毛腳,一看就動筆,一動筆就錯,一錯就擦。寧靜才能致遠,逼學生靜心思遠,對學生的成長是有好處的。

  2、“錯了,也不白錯,抓住‘她’好好欣賞,看看能從中學到些什麼!”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時,學生和老師總是習慣地認為是“粗心”。

  其實學生做錯一般都不是因為“粗心”往往是因為感知、技能和思維的缺陷。這一環節的設計正是華老師課前慎思的結果。華老師在教學這一課之前回想起自己以前在黑板上畫圓時,畫出的圓經常不是很圓,於是趕緊擦掉重畫。為什麼總是畫不圓呢?他發現要麼是由於圓心滑動,要麼是由於圓規兩腳距離的改變。他想:這不正突出了圓的特徵嗎?為此,他備課時就計劃好,自己在黑板上畫的圓不標準,不擦,而是和學生一起分析“為什麼不圓。”他思考:學生不圓的作品該怎麼把它們也利用起來呢?因此他就想到把學生的橡皮借過來,讓他們沒法擦,不圓的作品也就保留下來了。再如:華老師為執教“乘法的估算“一課蒐集資料,看到一份”生活中的估算“教案,作者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出示幾個例子,讓學生思考判斷結果是否正確,說說為什麼?例1:三年級學生小梅每天從家走到學校,一般情況下,用10分鐘左右時間可走到學校。一天,數學老師問她從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她思索了一會兒說:“也就20xx多米吧。”例2:媽媽在農貿市場買了每千克8元8角的芒果4千克,攤主向她要37元2角錢。這裡的例2正是華老師要搜尋的生活中的估算。在書寫自己的教案時,華老師想象課堂上學生會怎麼回答“攤主多要了錢!每千克芒果8元8角,不足9元錢,買4千克總共應不到36元。”“什麼?攤主多要了錢?”華老師的心不由一驚:這不是在貶損攤主嗎?人應該是互相尊重的!並且,如果上課班級的學生家長正是個什麼攤主,學生看到這道題心裡會是什麼滋味?如果改成“攤主少要了錢”那麼媽媽會怎麼做呢?這不是又可折射出媽媽的心地善良,為人誠實嘛?因此,華老師設計了以下一段文字讓學生看過後評論:媽媽在農貿市場買了每千克8元3角的芒果4千克,攤主向她要31元2角錢。這樣的課前思考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