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表格資訊加工教學設計

表格資訊加工教學設計

表格資訊加工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式。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表格資訊加工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節是普通高中《資訊科技基礎》(粵版)第三章第二節的內容。表格作為資訊資料的一種呈現、處理方式被廣泛運用,具有很高的實用性,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經常遇到。特別是它和後續將要學習的資料庫技術的共通之處,更使得其成為資訊科技的一個重要部分和階梯。

  本節內容試圖透過表格來組織資料,將相關資訊建立起一定的聯絡,並以合適的表格資料、圖表型別以及相關文字說明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去發現數據規律並直觀形象的表達統計結果,以便使表達的意圖更加充分、生動和科學。教師在教學中聯絡學生實際,沒有取用教材中的例項,而是透過Excel 建立表格處理本班學生成績統計表,再利用數值計算分析資料、建立圖表,讓學生逐步理解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的過程,但是由於課時原因所限,本節課只講授前一部分內容,建立圖表部分留待下節課再學習。

  三、學情分析

  新課標註重的是對學生利用工具表達意圖的培養,它要求“以資訊處理與交流為主線,圍繞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需求,強調資訊科技與社會實踐的相互作用”。本節課教學物件為高二學生,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對計算機操作已經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面臨即將到來的學業水平測試,課時緊、任務重,而教材偏於理論描述對考綱的針對性卻不強。因此考慮到學生實際和課標要求,教師對教材內容進行了重新設計,試圖儘可能在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兼顧到考綱要求。

  四、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 明確任務需求,以建立適當的表格

  (2) 掌握表格中資料計算的基本操作與方法

  (3) 掌握對錶格進行美化的基本方法

  (4) 掌握利用公式、函式對錶格中資料進行挖掘、提煉的基本技巧

  2、過程與方法:

  學生透過建立成績表,按照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資料計算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報告,體會表格資訊的加工與表達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鼓勵學生積極地利用資訊科技為自己的生活和學習服務。

  五、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用Excel電子表格資料進行數值計算,包括求和、求平均數等。

  難點:用Excel電子表格資料進行挖掘提煉,包括排序、篩選、條件格式等。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在日常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表格,如成績表、考勤表、評選表等,並對這些表格資料進行挖掘、提煉後統計和分析,形成科學準確的分析報告,以便人們能快速地接收和提取所需要的資訊,作出有效的判斷和決策。(此處先用課件展示高二教師分工表、學生成績表,再展示成績分析結果及轉化成的`圖表方式讓學生體會利用excel軟體在表達資料方面的優勢)

  (二)講授新課

  教師先對excel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如介面、工作薄、工作表、單元格、地址等,讓學生對excel有一個簡單的瞭解。

  1、完成表格

  請學生觀察成績表,進行一個簡單的成績分析還需要新增哪些專案(學生回答,教師整理,大致有總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名次、進步退步情況等)

  2、計算資料

  應用公式或函式等方法對Excel電子表格進行數值計算

  (1)求總分:應用公式法、按鈕法、函式法(教師重點講解,並介紹填充柄)

  (2)求平均值學生自主探究完成。

  (3)求名次,用rank()函式,教師要重點講解第二個引數的範圍的確定。

  (4)求進步情況,學生自主探究完成。

  3、美化表格

  (1)標題的美化:字型、字形、字號、顏色、對齊、單元格合併及居中

  (2)表頭的美化

  (3)單元格的美化

  4、分析資料(此為拓展任務,供學有餘力的同學完成)

  (1)篩選

  (2)排序

  (3)條件格式

  七、學生實踐

  八、作品點評

  在對學生作品點評過程中對本節課內容進行一個簡單的複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