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篇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個兒子》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誇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麼也沒說。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個性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就應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育學生認識到要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2.理解課文資料,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

  3.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說: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麼表現呢

  2.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狀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沉甸(di6n)胳膊(bo)

  2.理解詞語。

  個性: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導閱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2.從書中畫出三個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說:“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個性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麼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

  (從“誰也比但是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誇獎,甚至誇耀的語氣說。從“他沒有什麼個性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4.指導讀三個媽媽說的話,體會語氣。

  採取分組練讀、群眾賽讀的形式。

  五、鞏固:分主角有感情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怎樣說自己的兒子

  (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另一個媽媽說:“他沒有什麼個性的地方。”)

  2.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了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麼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從填上的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水桶裡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著這麼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麼

  (真想有人來幫忙……)

  2.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麼表現呢

  (1)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抓動詞,體會最後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後一個孩子是怎樣想的

  (覺得媽媽個性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十分吃力。我來幫忙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麼一向跟在後邊的老爺爺心裡在想什麼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明白關心媽媽,明白幫忙媽媽分擔。老爺爺心裡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3.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三、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麼聯絡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後一個兒子學習。)

  四、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1.分組練習。

  2.指名彙報。

  3.群眾評議。

  五、作業: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內練習

  一、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個性一―(

  二、填上適宜的詞語。

  (的歌聲(的水桶

  )的地方(的孩子

  三、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個性:(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個性――

  2.個性――

  四、閱讀課文片斷,並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後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慢一―重――後――(

  3.從什麼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媽媽拎著這麼重的水桶,你會怎樣做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鞏固生字字音、字形,在具體語境中理解字義。

  能力目標:分角色朗讀有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學會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的句型練習說話。

  情感目標:理解老爺爺說的“一個兒子”的含義,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體貼、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勞動的艱辛,從而產生體貼、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

  【教學難點】理解老爺爺的話所包含的深意,他為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讀,未成曲調先有情

  1、教師用緩慢而低沉的語調講述《烏鴉反哺》的故事。

  2、讓學生自由發言,聽了這個真實的故事有些什麼想法。

  3、今天我們要認識三位小朋友,他們在這方面會怎麼做呢?

  4、課件出示圖片,匯入新課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圖片,說一說:你看到了誰,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誰開口講話了?講了什麼呢?

  (課件配音:“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咦,明明圖片上有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卻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呢?’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烏鴉反哺的故事匯入後,激疑:烏鴉知道要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課文中的三位孩子的表現又如何呢?然後利用課件匯入課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的同時,在自主觀察、探討中自然地引出本文的重點、難點:‘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呢?’為什麼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一個兒子呢?這個問題,引領學生把握住了重點,為下文的學習埋下了伏筆。

  二、通讀,潛心會文初動情

  (一)出示讀書的要求:(課件出示)

  一讀課文,標出課文自然段,並圈出難讀的生字詞語。

  二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讀課文,用“____”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二)交流反饋:

  1、鞏固生字

  (1)帶拼音複習生字。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給生字寶寶打聲招呼。(齊讀、開火車讀)

  (2)讀準字詞:嗓子、拎著、水桶、晃盪、沉甸甸、既聰明又有力氣。(提醒讀準“沉甸甸”)

  2、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3、在你的學習小組裡和小夥伴一起練一練,嘗試模仿媽媽的語氣。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從感知文章的語言符號——文字開始,認識生字,生詞是順利進行閱讀的前提。二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自學生字,朗讀課文的能力。這一過程可放手讓學生自主完成,給學生提供更大的學習自主空間。

  三、參讀,感悟媽媽對兒子的愛

  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什麼樣的?你都在課文中找到了哪幾句?

  (課件出示前兩位媽媽誇獎自己孩子的話)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指導朗讀

  師:請幾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兩句話。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

  2、扶放結合

  師生搭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個小朋友來讀一讀。(驕傲、自豪的語氣)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得怎麼樣?

  (預設)我覺得他還可以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來。

  師:那你能上來試一試嗎?

  (預設)(昂首挺胸,驕傲的眼神)讀得有聲有色。

  大家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3、學法遷移

  利用課件,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前兩位媽媽都誇獎自己孩子,第三位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為什麼呀?

  (2)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樣的心情?

  (3)你能用朗讀的形式來表現這位媽媽的心情嗎?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去學習。”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係和學習的方式應從“授之以魚”轉變為“授之以漁”,甚至可以“授之以漁場”,這環節的設計真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空間,讓孩子們人人都靈動起來,在老師的引導下,以最大的熱情和積極性投入到自主學習當中去,從中體驗學習的樂趣。

  四、研讀,理解媽媽的辛苦

  (一)多元解讀積澱語感

  1、過渡: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

  (1)誰來讀一讀?這個字叫——拎。什麼是“拎”呢?(拎:用手提,把水提起來。)

  (2)角色轉換:同學們,站起來。此刻你就是那三位媽媽,你面前有一桶沉甸甸的水,你正拎著這桶水走在回家的路上。

  採訪:媽媽,這桶水重嗎?大概有多重啊?你告訴大家——一桶水可重啦!(隨機問3個)

  媽媽們,一起把你的感受告訴大家。(齊讀)

  (3)那麼重的水,你提著辛苦嗎?(預設:好辛苦啊,好累啊!)課文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媽媽提水很辛苦呢?把你找到的詞語或句子用波浪線線畫出來。(水直晃盪,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腿也酸了)

  2、結合課文理解“晃盪”。(向兩邊擺動)“直晃盪”(不停地向兩邊擺動)

  (1)誰能用自己的朗讀把媽媽走一步聽三步的辛苦樣子讀出來呢?(指名讀)

  (2)補充詞語:一桶水可重啦!媽媽累得()。

  3、師:如果你看到媽媽提著這麼種的水桶,你會怎樣做?

  (預設):我會毫不猶豫地去幫媽媽。

  師讚揚:你真是一個體貼父母的好孩子!課文中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又是怎樣做的呢?

  師小結:前兩個兒子雖然本領都很大,但他們卻沒能孝敬自己的父母。第三個兒子雖說沒有什麼特別,但其實他是最特別的一個,因為他能夠?(孝敬父母)

  【設計意圖】學生透過第三個兒子默默無聲的表現,立刻就能體會到:一個好兒子的好,不能光表現在會翻跟頭、會唱歌上,而應以實際行動去分擔媽媽的重擔。此時,學生已模糊地意識到,什麼樣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二)開拓思維發揮想象

  師:你能像課文中“一個(只)……一個(只)……一個(只)……”的句式來練習說一說嗎?

  課件出示:一個(只)——————————————————————。

  一個(只)——————————————————————。

  另一個(只)—————————————————————。

  師提示:透過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可以說說大自然中的動、植物。

  【設計意圖】透過對以上這個句型的練習,讓學生從多角度大膽發揮想象力,拓展思維空間,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激發他們想象創造的火花,課堂氣氛頓時活躍無比。

  五、精讀,設身處地悟深情

  師:當三個兒子同時出現在媽媽面前時,一位媽媽問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麼樣啊?”

  “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1、師範讀。

  2、小組討論:為什麼明明三個兒子,而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答)

  3、我們再回頭看第三個媽媽的話,她說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你認為呢?現在你覺得第三個兒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

  4、想象一下這個兒子平時還會幫助媽媽做什麼?

  5、指名分角色讀媽媽和老爺爺的話。現在,我們終於明白老爺爺這句話的含義了,誰願意當老爺爺來說說。

  評價:老爺爺的話真是意味深長啊。

  師小結:小朋友,你最想當哪個兒子啊?(針對學生回答總結)是啊,生活中有的人確實沒有什麼特長。但是隻要有一顆體貼父母,關心父母的心,那麼,你就有一顆金子般的心,你就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好兒女。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到這裡,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學生齊讀)

  【設計意圖】這是學生體驗的昇華。此時,不需要乾澀說教,教育的目的就達到了。一堂語文課的價值不在教材內容本身,不在簡單到認識文章的字詞句,瞭解文章的內容大意,而在教材背後所隱藏的意義世界,我們要引導學生走向這個意義世界。因為,文字背後是海洋,是天空,是豐富生命的心際網路。

  六、活讀,表演且抒箇中情

  1、小組內合作表演文中的對話。

  2、上臺表演(指名兩個組來表演)。

  3、拓展練習:第三個媽媽聽了老爺爺的話,她還會和老爺爺說什麼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合作在課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續編對話,讓孩子們親身體驗角色,對感情朗讀課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真正起到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著力培養孩子的語文素養。

  【作業設計】

  1、學了這篇課文,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把它寫進你的日記裡。

  2、倡議:從現在起,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

  【教學板書】

  23、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聰明有力

  又一個兒子唱歌好聽

  另一個兒子孝敬父母

  【設計意圖】

  在課堂上學生接受知識資訊的渠道基本有兩個,一是視覺,二是聽覺。板書是使學生透過視覺而獲得知識資訊的。在學生接受資訊的兩個渠道中,透過視覺獲得資訊的記憶時間,比從聽覺獲得資訊的時間要長几倍。板書便於學生鞏固知識,因而是提高教學效果。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裡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的緊要任務是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感。因此,閱讀教學的整體構架必須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核心,以指導讀書活動為“經”,以字詞句的訓練為“緯”;閱讀教學的基本策略必須堅持“重感悟、重積累、重運用”。《三個兒子》第二課時的教學設計,力圖落實和體現上述教學理念。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3

  1.會認“既、嗓”等6個生字,會寫“拎、桶”等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學生的語感。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一、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教學難點: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教學準備:小黑板、三個裝滿水的水桶

  三、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一)聽唱兒歌《好孩子》,匯入新課。

  1、聽唱兒歌《好孩子》:擦桌子,抹椅子,拖得地板像鏡子,照出一個小孩子。小孩子,捲袖子,幫助媽媽掃屋子,忙得滿頭汗珠子。

  2、匯入新課:好孩子,人人愛。這節課有《三個兒子》來到我們的課堂,他們是好孩子嗎?讓我們一起走進《三個兒子》

  (二)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一)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劃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

  (二)交流識字情況,培養識字興趣。

  1、形式多樣有趣的讀生詞(齊讀、個人讀、開火車讀、領讀、男女生輪讀、比賽讀等穿插進行,增加讀生字的興趣。)

  2、指導難讀的詞,注意“沉甸甸”的“甸”變讀為一聲,“胳膊” 讀輕聲。

  3、自主識記字形。

  4、組內交流:說一說是用什麼好辦法記住字的;哪個字難記,向組內同學請教。

  (三)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

  1、學“既”字。

  (1)“既”字有個好朋友是“又”,他倆總在一起,誰來讀一讀課文中這句話。

  出示課文中的句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師用“既……又……”的句式誇獎學生。(你讀得既正確又流利。)

  2、學“嗓”字。

  (1)你會用“嗓”字組詞嗎?

  (2)師誇讚學生。

  如“你的聲音真好聽,你有一副好嗓子。”“你們的聲音真洪亮,真是金嗓子!”用有“嗓”字的句子誇讚學生。

  3、學“拎”“桶”“晃”“甸”字

  (1)請學生先做拎水桶的動作,然後說為什麼“拎”字是提手旁, “桶”字是木字旁。

  (2)請一名學生拎一桶水,其他學生觀察水面變化。

  (3)師採訪拎水桶的學生:你拎這桶水感覺怎麼樣啊?指導讀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

  (4)請學生說水面的變化,巧記“晃”字。

  如:太陽發出萬丈光芒;日光為“晃”等。

  (5)課文中還有一個詞也是說水很重的,誰發現了? “沉甸甸”,識記“甸”字。

  (6)請大家讀詞語、句子。

  4、師真誠地表揚:同學們真能幹呀,這麼多的生字都會讀了,真了不起。

  三、創設情境、體驗情感、練習朗讀。

  (一)創設情境、體驗情感。

  1、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麼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2、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二)練習朗讀。

  1、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1-6小節,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用橫線劃出。

  2、你把自己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誇一誇孩子。

  3、組內練讀。

  四、朗讀交流,感受閱讀樂趣。

  交流(一):

  (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1、採訪剛才朗讀的同學,順勢指導: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兒子時,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預設:(1)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2)我想,我的孩子真能幹!

  (3)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2、各位媽媽們都自豪地、驕傲地誇獎誇獎自己的兒子吧。(學生練讀)

  交流(二):

  (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師生共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麼說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大家仔細地聽一聽,評一評他的朗讀。(指名學生朗讀)

  2、朗讀、評價。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麼樣?

  3、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交流(三):(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會怎樣想?

  2、請你帶著這樣的心情來朗讀。

  交流(四):整體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四、細心觀察、寫字練習。

  (一)觀察生字,心裡書空練習。

  學生細心觀察要求會寫的字,發現規律,找到難點,在心裡書空練習。

  (二)組內交流。

  哪個字難寫,哪個筆畫難寫,怎樣才能把字寫漂亮。

  (三)指導書寫。

  1、指導“聰”字寫法。

  怎麼能把“聰”字寫漂亮呢?“耳”字作了偏旁就變苗條了,這三橫寫得短一點兒,最後一筆橫,變成了提,“耳”字就苗條了。老師相信聰明的孩子一定能把“聰”字寫漂亮。

  2、請大家在田字格里寫一個。

  3、學生自己練習寫其他字。

  第二課時

  一、匯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三個兒子》,讀寫了生字,讀通了課文,還學習了課文1—6節。

  2、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三個兒子》。

  二、立足文字舊知,進行說話示範

  1、齊讀課文1——6節,在三個媽媽的話中,這是怎樣的三個兒子?

  2、出示: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3、用上“一個……一個……另一個……”把三個句子連起來。

  (1)三個句子孤零零的,讓它們在一起做朋友吧!誰能用上連線詞“一個……一個……另一個……”介紹媽媽口中的三個兒子。

  (2)交流。

  一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一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另一個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3)加上了“一個……一個……另一個……”這樣的連線詞,句子間就顯得特別有條理。

  4、從媽媽的話中,我們看到三個不同的兒子。讓我們的句子再變變變,誰能把三個句子變成一段話呢?

  出示句子:一個兒子 。一個兒子 。另一個兒子 。

  (1)交流。

  一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一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另一個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開頭空兩格,後面三個句子連在了一起,三個句子就變成了一段話。學語文可真有意思。

  三、模擬文字情境,嘗試說話訓練

  學習第7、8節

  1、引讀:三個媽媽介紹了自己的孩子,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

  一桶水可重了!水 直晃盪 ,三個媽媽 走走停停 ,胳膊都 痛 了,

  腰也 酸 了。

  2、這段話寫什麼?(水很重,媽媽很辛苦、很吃力。)

  你從哪些詞語看出來?請你透過朗讀把這個詞表現出來!

  讀得不錯,把媽媽的辛苦讀出來了。

  3、誰能透過表演把這些詞表現出來!(實物:三個裝滿水的水桶)

  4、現場採訪:

  這個媽媽,你感覺怎樣?

  這個媽媽,需要幫忙嗎?

  這個媽媽,如果把這桶水從這裡拎到你家,你覺得行嗎?你現在最希望什麼?

  (真想有人來幫忙,有輛推車該多好,如果水井離家近些,好累,真想休息一下,下次換個小桶……)

  5、把三個媽媽的話連起來說說。

  一個媽媽說: 。

  一個媽媽說: 。

  另一個媽媽說: 。

  四、利用文字空白,發揮想象說話

  (一)學習三個孩子的表現(9——11節)

  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麼表現呢?

  1、默讀9——11節,畫出有關句子。交流。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指名讀。

  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運用了比喻,句子多生動呀!

  “跑到”看出什麼?

  3、假如你看到這一幕,你想對哪個兒子說什麼?

  (二)學習老爺爺的話(12——13節)

  1、看到這一幕,一個媽媽問老爺爺:“看見了嗎?這就是我們的三個兒子。怎麼樣啊?”“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2、老爺爺真的只看到一個孩子嗎?

  3、那他看到的這個孩子是誰?

  4、他看到這個孩子的什麼?

  填空:老爺爺看到這個孩子的 。(孝順、懂事、關心父母)

  5、小結:老爺爺看到的不是外表,而是孩子的內心,身上的閃光點。老爺爺認為:一個孝順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6、句式說話拓展運用

  聽了你們和老爺爺的話,其他兩個孩子會怎麼做的?句式說話拓展運用。

  (鼓勵學生加上動作、神態、語言說說。)

  出示: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一個孩子 。另一個孩子 。

  動作:跑、接、提

  神態:羞愧、不好意思、臉紅了、臉上紅一陣青一陣

  語言:媽媽,你辛苦了!媽媽,我錯了,我來幫你的忙!

  五、提取生活素材,泛化說話訓練

  1、在小朋友和老爺爺的幫助下,另外兩個孩子也很棒!他們知錯就改,也學會去幫助媽媽,關心媽媽,用實際行動父母分擔生活重擔,學著做一個孝順父母的好孩子,真好!學會感恩是一種美德,它不分男女,不分老少,不分國內國外。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認識“拎、聰、嗓“等10個生字,會寫詞語“胳膊”。

  2、透過做動作、聯絡生活、結合上下文理解“拎著、晃盪、特別、沉甸甸”等詞語。並結合生活學會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句子。

  3、運用創設情境、抓住重點詞語,填提示語,對比閱讀等方法練習有感情朗讀課文。

  4、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並能用實際行動去孝敬父母。

  教學重難點:

  認識生字詞、書寫生字。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讀好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26課,齊讀課題,大聲地再來讀。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初讀課文這是三個怎樣的兒子?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注意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下面的拼音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端起書,大聲朗讀課文。

  (生自由讀文)

  2、分組學習字詞。

  (1)出示:拎指名讀,做拎著的動作。

  水桶(指導讀準字音)

  拎著什麼呢?(動畫:拎著水桶)想一想生活中還會拎著什麼呢?

  (2)“甸”單讀是四聲,在沉甸甸詞語中就變調為一聲。拓展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

  (3)第三組:聰、嗓指名讀,強調平舌音。怎麼記住他們?練習用聰明說句子。

  (4)第四組:蕩、膊

  指名讀。出示晃盪胳膊(看他們跑到了這兩個詞中,你發現了什麼?練習讀好輕聲)

  “胳膊”聯絡我們以前學過的字,還有哪些字也帶有月字旁?想一想,月字旁的字都和什麼有關係?

  指導書寫“胳膊”反饋,評價。

  三、學習1-6自然段,認識三個兒子。

  詞語都讀好了,讓我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你都知道了什麼?指名說。你們很會思考,就像大家所說的課文講了三個不同的兒子,在媽媽眼裡,他們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6自然段,邊讀邊畫媽媽說的話。

  1、練習讀好第一個媽媽的話。

  【課件出示: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媽媽說兒子的時候,想象媽媽此時的心情,她會怎樣地說呢?(驕傲、自豪)

  出示: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總結方法:(生齊讀這句話)。剛才,我們邊想象媽媽的心情,讀好了第一個媽媽的話。

  2、練習讀好第二個和第三個媽媽的話。

  相信第二個媽媽和第三個媽媽的話,你也能用這種方法讀好。自由練讀

  自己先練習讀。指名讀。

  理解“特別”再讀讀前面兩位媽媽說的話,前兩個兒子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聯絡上下文的確是理解詞語的好方法。這個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突出的地方,媽媽會怎樣說呢?誰來讀?

  3、小組分角色練習。前兩個媽媽都為兒子驕傲,另一個媽媽卻很平淡。我們四人一個小組,三個同學分別讀媽媽的話,另一個同學當小評委,比一比哪個小組合作的最好。展示讀。

  過渡:三個媽媽說完自己的兒子,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老爺爺跟在他們後邊慢慢地走著。老爺爺看到。

  四、朗讀感悟,認識真正的兒子。

  1、感知水重,體會媽媽辛苦。

  【出示: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疼了,腰也酸了。】

  來,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想你知道了什麼?

  引導學生抓住“晃盪”“走走停停”“痛了”“酸了”這些重點詞語知道了水很重,並練習有感情朗讀。

  2、媽媽拎著水桶都快走不動了,此時媽媽在想些什麼?三個兒子又是怎麼做的呢?請,同學們大聲讀課文的9——11段。

  出示圖片。練習說話。並引導學生用上“一個、一個、另一個,”這樣的句式來介紹。

  課文中是怎樣寫的呢,請同學們先自己讀一讀。

  出示:一個兒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再轉,真好看。一個兒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另一個兒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是呀,這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為什麼說他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呢?

  3、練習對比閱讀。讓我們再沉下心來對比著讀讀這三句話,看能不能讀出三個孩子的不同表現。自己對著著練習讀。

  4、揭示真正的兒子。讀到這兒,你一定知道老爺爺為什麼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指名說。是呀,聰明有力氣會唱歌,都很優秀,可是這時候,媽媽最需要的是幫助,所以另一個孩子就是這樣做的。讓我們再來讀。

  一個兒子,翻跟頭,真好看,一個兒子唱歌真好聽,另一個兒子接過媽媽手裡的水桶,真怎麼樣呢?(出示:真————)

  總結:能幫助媽媽力所能及的事情,才是老爺爺說的那個兒子。孝順懂事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五、練習說話、鞏固詞語

  1、課文用一個、一個、另一個給我們介紹了三個不同的兒子,你能不能也來聯絡我們的生活,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呢

  比如說:下課了,同學們都到操場上玩,一個同學+--一個同學——另一個同學——同位倆互相說一說。

  換成“一隻、一隻、另一隻”你還會說嗎?先自己說一說,指名說

  2、鞏固詞語。

  教學反思:

  感謝教研室姜主任和學校領導,給予我這次難得的展示機會,給予我教學上的精心指導。凝結各位領導的智慧,這節課上得還算比較成功。結合教學設計和課堂效果,我總結如下:

  一、依據學情,準確定位年段教學目標

  在選定課題,進行教學設計時,我們首先定位在把課“上成所教那個年段的閱讀課,上成所教那種型別的閱讀課”。我在把握年段目標的前提下,根據教材內容、學情實際準確定位課時目標,緊緊圍繞“識字學詞”“讀通讀好課文”兩個重點展開教學。

  二、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精心安排教學內容

  這節課我採取了“抓住重點、分散難點、關注趣點”重要的策略。這裡的“重點”是教學的重點,學生學習的重點,就是識字、學詞。對學生來說讀好,體會人文價值觀是課文的難點。所以,本節課我採用了集中識字和分散識字相結合,在集中識字環節,抓住這節課重點難讀的字音進行指導,如“拎”沉甸甸的“甸”變調,“晃盪、胳膊”輕聲,讓學生髮現規律,並積累類似詞語。對於詞語的理解是低年級教學一大重點,我引導學生聯絡生活,藉助語言環境,聯絡上下文理解“拎著、晃盪、特別”等詞語。本課的難點和趣點是正確認識“老爺爺為什麼只看到了一個兒子”,我們採用以讀代講的形式,讓學生透過對比閱讀,讀出三個兒子的不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認識到“另一個孩子真————!”從而體會到到“聰明有力氣唱歌好也很優秀,但在媽媽需要幫助的時候,懂得孝敬媽媽才是真正的兒子”有效突破了難點。

  三、讀為主線,教給方法,整合設計教學流程

  從整節課的教學來看,我以讀為主線,採用板塊結構,巧妙地將指導讀書、識字寫字、學習詞語、初步感悟融為一體,整合設計教學流程。如指導讀書,紮紮實實,層層推進,環環相扣。首先把課文讀正確。做到字字正確,句句通順,包括生字、新詞,包括輕聲(清楚)、變調(沉甸甸)都要讀正確,接著教給學生透過加提示語、想象媽媽的心情,抓住重點詞語、對比閱讀等讀書方法,把課文讀好。其次在教師的示範引領下讀流利,讀出語氣來。

  四、指導學習,學用結合,有效滲透學習策略

  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和滲透,並在讀書、識字、學詞、讀句子的過程中內化方法,進而形成學習的能力,是這節課的又一特色。例如識字問學生“你用什麼辦法記住這些字的”讓學生用“加一加”“換一換”“猜字謎”的方法識記“聰”“嗓”等字,並進行歸類月字旁的字都有哪些,這些字都和什麼有關,教給學生歸類識字的方法;寫字時又提醒學生“一看二寫三對照,一個要比一個好”。再如: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練習說話”老師首先給學生一個語言環境,讓學生結合生活,練習說話,減輕了難度,激發了學生說話的積極性。

  整節課,我們所體現的教學策略正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習”。但因個人水平有限,個別地方還沒有落實到位,懇請大家的指點。且行且思 且思且行。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5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師生之間的關係和學習的方式從授之以魚轉變成為授之以漁,而更多的人把這樣的關係又提升了一個高度,致力於把授之以漁轉變成授之以漁場,真正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可持續發展空間,讓孩子們的心靈在真實體驗的天空下自由翱翔。所謂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讀出真情,讀出實感,讓學生真正地走進文字,融入角色,體會課文的情感,使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文章的內涵才能水到渠成,落實到位。

  【學習目標】

  1、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道理,體會媽媽的辛苦,懂得關心、孝順父母。

  2、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透過朗讀體會課文情感,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道理。

  【課前準備】

  1、句式的準備,裝滿水的水桶。

  2、課文動畫《三個兒子》

  【教學流程】

  一、猜謎激趣,輪盤鞏固

  1、猜謎送果子。昨天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的生字,今天這些字寶寶躲在蘋果樹上不肯出來,它們要請小朋友們來猜猜字謎,猜中了他們就跳出來了,請聽:

  課件出示一棵長滿蘋果的蘋果樹,一個個蘋果鮮紅飽滿,惹人喜愛。

  ⑴ 手中握著令牌。

  (拎)

  ⑵ 蠶兒吃桑葉。

  (嗓)

  ⑶ 太陽發出萬丈光芒。

  (晃)

  ⑷ 裝水要用它,材料是木頭。

  (桶)

  ⑸ 遠看是勺字,近看是塊田。

  (甸)

  2、轉輪盤組詞說句子。這些字寶寶真高興啊,它們一跳跳到了轉盤中,你能認出它嗎?

  (出示一個轉動的輪盤)

  ⑴ 隨著輪盤的轉動搶讀出現的生字。

  ⑵ 開小火車給生字組詞或者說一句話。

  3、上節課我們還學習了課文的2~6自然段,媽媽們是怎樣誇獎自己的兒子的,加上你的動作展示一下。

  二、巧設懸念,自讀質疑

  1、聽了媽媽們的話,我們彷彿看到了三個不同的兒子,可是課文中的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找到老爺爺說的話,讀一讀。

  (相機出示老爺爺說的話:三個兒子?老爺爺說:不對吧,我可只看見一個兒子。)

  2、齊讀第13自然段。

  3、讀了老爺爺說的話,你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疑問呢?

  (板書:三個兒子 一個兒子 )

  三、創設氛圍,情動你我

  過渡:

  是啊,明明是三個兒子,老爺爺卻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讓老爺爺有這個想法,他看到的兒子又是誰?從課文中找答案。

  1、初讀激情情萌發:

  ⑴ 學生自由讀7~13自然段。

  ⑵ 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發生了什麼事情?

  ⑶ 學生邊彙報邊重點理解第8自然段。

  (出示第8自然段)

  ① 請小朋友讀第8自然段,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生朗讀)

  ② 指名回答,(水很重)你是從哪裡看出水很重呀?

  ③ 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邊讀邊理解晃盪、可重了詞語的意思。)

  ④ 哪些地方看出媽媽很累,體會讀。

  (體會走走停停、腰也酸了的意思)

  2、表演悟情情漸深:

  ⑴ 創設情境悟情:

  聽了你們的精彩朗讀,老師也想來讀一讀了,老師讀得時候,想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表演媽媽提水桶,其他同學站在座位上表演。

  師旁白:

  先請媽媽們彎下腰去,水桶就在你的腳邊,試著把它提起來,哎呀,好重啊!再來一次,哦,提起來了,往前走一步,停一停,再走一步,停一停。

  ⑵ 採訪感受激情:

  ① 採訪上臺提水桶的孩子:你現在心裡最想的是什麼?

  ② 小朋友你們體會到了什麼,想說什麼?

  ③ 齊讀課文。

  ④ 句式感情:

  看到媽媽臉上流下的汗珠,我真想,看見媽媽彎著腰弓著背,我真想,看到媽媽辛苦的樣子,我真想說。

  3、自讀辨析情亦濃:

  孩子們你們都是孝順父母的好孩子,當看見媽媽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手幫助她,三個兒子他們各自有什麼表現呢?

  ⑴ 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① 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② 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③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⑵ 三個兒子誰做得對?請說說理由。

  (結合學生的回答逐節朗讀課文)

  ⑶ 抓動詞,體會最後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① 找動詞。

  (板書:跑到、接過、提著走。)

  ② 最後一個孩子是怎麼想的?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⑷ 齊讀老爺爺和媽媽的對話,再次體會老爺爺的話,你現在覺得那個兒子是誰?為什麼?

  ⑸ 句式渲情:

  那是第 兒子,因為第一個兒子只顧著 ,沒有看見 ,第二個兒子只顧著 ,沒有看見 ,第三個兒子卻只看見 ,跑過去 他多麼 媽媽。

  4、課終延情情未了:

  ⑴ 學了課文,你想對兩個兒子說些什麼?

  ⑵ 聽了你們的話,他們會怎麼做?

  ⑶ 句式練說:

  (書面作業)

  聽了這些,一個兒子翻著跟頭,翻著翻著 ,一個兒子唱著歌兒,唱著唱著 ,另一個兒子什麼也沒說, 。三個媽媽開心的笑了。

  ⑷ 看到這些,媽媽們會說些什麼?老爺爺又會說些什麼呢?發揮你的想象說一說。

  (可以師生對說,也可以生生對說。)

  四、拓展延伸情滿課堂

  觀看課文動畫,學當配音演員。

  (播放課文動畫)

  1、看,仔細看,記住人物說的話。

  2、演,加上動作演。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跑

  接

  提

  晃 蕩

  走走停停

  腰痠背疼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7—13小節,能體會水重,母親提水的辛苦。

  2、讀懂故事,理解老爺爺為什麼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3、有感情情朗讀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鞏固生字,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白老爺爺話的含義,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FLASH動畫歌曲“不再麻煩好媽媽”。

  一、課前談話,回讀媽媽的話。

  師:說說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麼?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你們在家裡幫父母做過事情嗎?你都幫父母做過什麼事,有什麼感受?

  師:你們真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師:可以上課了嗎?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1到6小節,知道了在井邊打水的三位媽媽對三個兒子的評價。

  課件出示句子: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板書:力氣大)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板書:嗓子好)

  3、這個媽媽說:“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板書:沒什麼)

  二、學習課文7—13小節,體會水的沉,媽媽的辛苦

  過渡:在媽媽的心中,兒子都是了不起的。三位媽媽談到了三個兒子。

  課件出示課文插圖,你看到了幾個兒子,(3)可是這位老爺爺卻說:“三個兒子?不對吧,我只看到了一個兒子。”(出示句子)

  師:讀了老爺爺的話,你有什麼想知道的?明明是三個兒子,怎麼只有一個兒子呢?在再讀“讀老爺爺的話”

  師:到底發生什麼事,使老爺爺只看到一個兒子呢?請同學們自由讀7—13小節,認真讀,邊讀邊想,你讀懂了什麼?從哪裡讀懂的?

  ▲預設學習重點段:出示: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後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們小組讀懂了三個媽媽拎的水桶很重。我給大家讀一讀:“一桶水可重了!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我覺得他沒有讀出水很重的樣子,我能讀得比他好。(此名學生朗讀)

  師:透過他的讀,你感受到水很重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你能透過讀,讓別人也感受到水很重嗎?

  (學生齊讀此段)

  ▲聽老師範讀拎水的句子

  (1)讓學生用耳聽,你彷彿聽到什麼?(媽媽喘氣聲,水晃盪聲等)

  (2)讓學生用眼看,你彷彿看到什麼?(媽媽流汗,彎著腰很累的樣子)

  (3)讓學生用心體會用口說說,你此時的感受。

  (再一次體會媽媽的累)——全體深情朗讀——表演

  (4)假如是你看到了會怎麼做?你會說些什麼?(聯絡實際發散、創造)

  三、學習三個孩子的表現,呼應前面的表揚,質疑昇華

  師:而三個孩子是怎麼做的呢?看圖,先看孩子看圖自由說,課文中又是怎麼寫的?請同學們

  從課文中找找,並用橫線劃出相關的句子?看圖分別說,出示句子

  1、板書:翻跟頭回讀誇獎的話

  2、板書:唱歌

  3、板書:拎水桶你有什麼問題想問這位媽媽嗎?

  師:這句話什麼意思?他真的就沒有什麼特別的嗎?看了這個孩子的做法,

  師:此時此刻,你是這位媽媽,再談論孩子時,會說什麼?(板書:孝敬父母)

  如果你也在旁邊,你覺得誰做的最好?你又看到了幾個兒子?

  這一切老爺爺看在了眼裡,怪不得他說—————

  他看到的是哪一個?看到了是什麼?為什麼?

  生:因為其他兩個兒子只顧表現自己,只有這個兒子幫媽媽。

  生:只有第三個兒子孝敬父母。

  生: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所以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

  生:只有孝敬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板書:真正的兒子)

  ……

  怪不得老爺爺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一個真正的兒子。(板書:一個真正的兒子)

  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讓我們一起來朗讀課文,注意不同人物,語氣不同。

  四、齊讀全文,總結

  齊讀課文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收穫?怎樣才是孝敬父母?在今後的生活中,你打算怎樣做?老師有個建議,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每天為父母做一件事,做一名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板書設計:

  三個兒子

  一 二 三

  力氣大 嗓子好 沒什麼特長(孝敬父母)

  翻跟頭 唱歌 拎水桶

  真正的兒子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7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複習字詞

  2.導課:明明有在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二、朗讀感悟

  1.組內讀書,相互幫助

  ⑴一個一個地讀,相互學習,相互指正。

  ⑵分角色讀課文。

  2.自讀自悟

  思考問題:文中出現了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3.朗讀第二、三、六自然段。

  ⑴畫出三個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①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②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③這個媽媽說:“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⑵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麼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說話時很得意,用誇獎,甚至誇耀的語氣,讀時語速稍快,語調稍高。從“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說話很平淡,讀時語調平穩)

  ⑶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⒋朗讀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⑴輕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麼?

  ①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②你從填上的詞語中體會到什麼?(水桶裡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③假如是是你拎著這麼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麼?(真想有人來幫忙……)

  ⑵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麼表現呢?

  ①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②抓動詞,體會最後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後一個孩子是怎麼想的?(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③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麼?一直跟在後邊的老爺爺心裡在想什麼?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裡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⑶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透過交流得出:真正的兒子應該是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孝敬父母(關心、體貼父母)。在老爺爺眼裡,不懂得孝敬父母和為父母分憂的兒子,不算真正的兒子。

  三、總結課文,情感昇華

  1.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這位媽媽,在談論孩子時,你會怎麼說?(讓生回過頭來看媽媽眼中的孩子,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孝敬父母當然也是。)

  2.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板書第三個孩子下的“沒什麼特別”改成“孝敬父母”,並畫一顆紅紅的愛心。

  3.學到這兒,我突然想起《三字經》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四、積累運用

  1.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麼?聯絡自己的生活談一談。(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後一個兒子學習。)

  2.你一言我一語。你一定會打電話吧!請你把下面對話補充完整,再實踐一下,看看你填的對話合適嗎?要注意說話的語氣。

  小強:“喂,你好!小華在家嗎?” 小華:“ ”

  小強:“我是小強。” 小華:“ ”

  小強:“ ” 小華:“ ”

  3.完成課後“讀讀說說”的練習。練習說話時,應允許學生使用“個”、“只”以外的量詞。

  五、課內練習

  1.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 ) 特別——( )

  2.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歌聲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3.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特別:⑴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⑵格外。

  ①特別——

  ②特別——

  4.閱讀課文片斷,並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後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⑴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⑵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慢——( ) 重——( ) 後——( )

  ⑶從什麼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⑷看到媽媽拎著這麼重的水桶,你會怎麼做?

  板書設計

  23 三個兒子

  聰明有力氣

  唱歌好聽

  孝敬父母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8

  教材簡說

  這是一篇十分淺顯的課文,但是淺顯的文字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本課教學中,我們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只要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在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就能夠了。

  學習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主角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朝陽區父母的道理。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兒子,這個字眼裡在媽媽的心裡是神聖的。但是,媽媽這個字眼,在兒子的心裡是怎樣的呢?“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我們的媽媽都很愛我們,這天我們就來看一個有關媽媽們比兒子的故事〈三個兒子〉

  二、識字

  1、識字指導。讓學生在自讀課文的過程中,藉助拼音自主識字,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讀音方面注意"躁"是平舌音;"拎"是前鼻音;"晃"是多音字,在本課讀第四聲;"甸"在"沉甸甸"一詞中應讀一聲。

  出示帶生字的詞句,檢查學生識字的狀況。

  如:(1)嗓子、晃盪、沉甸甸、拎著水桶

  (2)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三、寫字指導。

  (1)寫正確。本課要寫的字中有些容易寫錯,個性是諸多的"點",最容易被忽視。如,"拎"字最後一筆(點),"桶"字右上的一點,"膊"字右上的點,都容易漏寫。"蕩"字也是易寫錯的字,學生往往寫成左右結構,指導時應個性強調。

  (2)寫美觀。寫"桶"字時,右上的"橫撇、點"不宜大;"晃"字中間的橫不能太長,下面的撇、豎彎鉤要寫舒展。寫好"停"字的關鍵是寫好右邊,右邊部件多,要寫緊湊,口儘量扁,給下邊的禿寶蓋和"丁"字留出位置。"膊、蕩"二字筆畫多,不容易寫好,要加強範寫指導。

  第二課時

  一、匯入

  明明有在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討論一下

  二、朗讀感悟

  1、聽全文錄音,想一想,為什麼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2、聽課文第二、三、六自然段的朗讀。

  (1)三個媽媽分別是怎樣說自己的兒子的?在聽朗讀的同時做上記號。前兩個媽媽說話時很得意,讀時語速稍快,語調稍高。第三個媽媽說話很平淡,讀時語調平穩。

  (2)自由模仿朗讀。

  (3)請三位同學分雖讀一讀三個媽媽的話,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

  3、聽課文第八至十一自然段的朗讀,說一說,三個兒子見到自己的媽媽在提水時,分別是怎樣做的?讀時語氣應有什麼區別?

  4、聽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朗讀,想一想,老爺爺為什麼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正確讀出老爺爺說話的語氣。

  5、分大組朗讀並評價。

  (1)請一半的學生跟著錄音讀一遍課文,另一半學生仔細聽,指出哪些句子讀得好,哪些句子需要改善。

  (2)兩組交換朗讀,並互相評價。

  6、群眾朗讀全文,請老師配上音樂,老師評價就應改善的地方。

  7、指名朗讀課文。

  8、讀了課文,你懂得了什麼?寫一篇日記。

  三、積累運用

  1、你一言我一語。你必須會打電話吧!請你把下應對話補充完整,再實踐一下,看看你填的對話適宜嗎?要注意說話的語氣。小強:"喂,你好!小華在家嗎?"小華:"____"小強:"我是小強。"小華:"____"小強:"____"小華:"____"

  2、完成課後"讀讀說說"的練習。練習說話時,應允許學生使用"個"、"只"以外的量詞。

  四、實踐活動

  分主角表演本課的故事。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理解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材分析:

  《三個兒子》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單元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三位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裡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兒子,卻能實實在在幫助媽媽拎水桶,他才是真正能夠孝敬父母的兒子。

  《三個兒子》語言十分淺顯,但在淺顯中卻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因此在教學中無需逐字逐句地給學生講課文的思想內涵,但要正確巧妙地引導學生閱讀,能讓學生融入生活場景,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後的成就感,並能從第三個兒子的身上發現他的閃光點影射到自己的身上。

  學情分析:

  由於二年級的學生由於年齡較小,課堂上容易感到疲倦,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既要努力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又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校學生素質較高,大部分學生語感較好,把課文讀流利不存在什麼問題。因此,我把指導朗讀的重點放在指導人物角色朗讀方面,進入角色朗讀也正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之一。透過朗讀,體驗閱讀的樂趣,感悟做人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複習生字詞,播放歌曲匯入新課:

  1、開火車認讀生字詞:

  既然 嗓子 晃盪 胳膊 沉甸甸 拎著水桶

  2、談話匯入:同學們,你們表現得太棒了,上節課所學的字詞掌握的非常好,為了獎勵大家老師給你們放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曲《好媽媽》,同學們一定要仔細聽歌觀察畫面,邊聽邊想一想歌曲裡講了什麼?

  3、師: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

  (1)同學們,在家裡父母是怎麼誇獎你的?

  (2)今天,我們來看看課文裡的三位媽媽是怎樣誇自己的兒子的。

  二、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讀課文,找出三位媽媽的話。

  師:請同學們邊讀課文邊找出三位媽媽評價自己孩子的話,用“———”畫出來。

  2、全班交流:指名讀、自讀。

  3、指導朗讀三位媽媽的話,體會閱讀樂趣。

  (1)出示第一位媽媽的話,指名讀,學生評價。

  師採訪“媽媽”:您剛才在誇獎自己兒子的時候,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那你能誇得再自豪點嗎?(再指名讀句子)

  師:第一位媽媽這樣誇獎自己的兒子,第二位媽媽也不甘示弱,她又是怎樣誇自己的兒子的呢?

  (2)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指導朗讀。(提示:可邊讀邊做動作) 師:現在我們再來看看第三位媽媽的表現。

  (3)出示第三位媽媽的話,指名讀。

  師:兩位媽媽都誇獎了自己的兒子,而第三位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為什麼呀?(指名說說自己的想法)

  誰能謙虛地讀一讀?

  師:真是一位謙虛樸實的媽媽!

  (4)分角色朗讀1——6自然段。

  師:孩子是媽媽心中的太陽,當媽媽的都愛自己的孩子。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媽媽呢?(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

  4、品讀文字,體會“孝敬”美德。

  (1)引導朗讀7、8自然段:

  師: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三位媽媽打完了水向家走去。她們走走停停,走走停停,這是為什麼呀?

  課文的哪些詞語或句子告訴了我們水重?你能把它讀出來嗎?

  (2)引導朗讀9——11自然段:

  師:三個兒子面對這麼重的水,他們分別是怎麼做的呢?請大家繼續讀課文,找出三個兒子的做法,畫上自己喜歡的符號。

  同桌交流後,師相機板書。

  說話練習:用“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說一句完整的話。

  師:如果這三個兒子就在你面前,你想對他們中的誰說點兒什麼嗎?(指名說)

  (3)引導朗讀12、13自然段:

  師:其中的一位媽媽和老爺爺也有一段對話,請你和同桌分角色讀一讀。

  分角色朗讀展示。

  採訪“老爺爺”: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為什麼說只有一個兒子呢?(指名回答)

  三、總結課文,昇華主題。

  1、是啊,爸爸、媽媽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多辛苦啊!只有孝敬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同學們,現在條件好了,水桶是不用你們提了,你覺得從今天開始你們可以幫爸爸、媽媽做些什麼事來孝敬他們?(生自由說)

  2、我們都是在爸爸、媽媽手心裡疼愛著長大的,都是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可是當我們漸漸長大,有的學生就開始粗聲粗氣的對父母講話,甚至不耐煩,那麼我們應該以一顆什麼樣的心來面對爸爸、媽媽呢?(生自由說)

  3、孩子們,今天老師還為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名字叫《感恩的心》。(播放歌曲)讓我們在這優美的歌聲中,回憶父母曾經為我們的付出、給我們的關愛,請在這張空白的心形卡片上寫下你最想對爸爸、媽媽說的幾句心裡話。

  4、請幾位學生讀一讀卡片上的話。(及時鼓勵、引導)

  四、指導書寫“胳膊、晃盪”:

  1、引導觀察範字,請學生指出該注意的地方。

  2、分別範寫“膊、蕩”,學生練習書寫。

  五、小結:

  同學們,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老師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用你們美麗的微笑去回報母親吧!

  六、作業:

  從今天開始行動起來,每天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有心的同學還可能將這些記在你的日記中,我將是一份最好的成長記錄。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等6個生字,會寫“拎”等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激趣匯入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媽媽表揚過你嗎?

  生:表揚過。

  師:怎樣表揚的?

  當生舉手的少時,師提示:當你考試考好的時候、當你聽話的時候、當你幫媽媽做事情的時候……

  生:……

  師:你們真是既聰明又懂事的孩子。

  2、師:這天我們來學習第23課“三個兒子”。(師板書課題)

  生齊讀課題

  二、讀通課文,感知資料

  1、師:三個兒子怎樣樣呢?請小朋友自由讀課文,能夠藉助生字表讀準字音,也能夠用字典識字。困難處多讀幾遍,開始吧!

  生自由讀

  2、課件出示詞語:嗓子拎著水桶晃盪沉甸甸

  師:誰想讀讀?

  生流利的朗讀詞語

  當生讀到“拎著水桶”時,師:能做個動作嗎?

  當生讀到“晃盪”時,師:誰能用動作表示?

  師:你來?

  生再讀詞語

  3、課件出示句子

  師:看!這些句子你能讀好嗎?快!讀給你的同桌聽聽。

  同桌互讀

  師:找一組小朋友開火車讀!

  當一生讀第一句話時,師:把你對這句話的理解讀出來?

  當生讀第二句話時,師:讀的好,你理解了。

  當一組生讀完時,師:咱們一齊讀讀吧!

  生齊讀句子

  4、師:怎樣能把課文讀的更有味道,下面聽老師來讀課文!

  師範讀課文,生認真聽

  師:謝謝大家!象老師這樣讀讀吧!

  生再讀文

  5、師:小朋友練習的很認真,下面我請同學分段朗讀課文。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橫線劃出三個媽媽談論孩子的話。

  生認真的聽,認真的劃。

  三、自悟,品讀語言

  1、師:都找到哪幾句話?

  生分別讀三句話

  師:下面自己練一練,看誰能讀出三個媽媽不同的語氣。

  2、交流一: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

  師: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

  一生讀的很好

  師:哎呀,我聽出來了,你的兒子真是誰也比但是他。

  師:讓我們一齊伸出大拇指,來誇誇自己的兒子,“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

  生齊讀

  4、交流二: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

  師:第二個媽媽的話,誰來讀?

  生讀

  師:我聽出來了你讀出了媽媽驕傲的語氣。

  5、交流三: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

  師:這兩個媽媽在談論自己的孩子時充滿了驕傲與自豪,那第三個媽媽呢?誰來讀!

  一生讀的好

  師:哎呦,你讀懂了課文。

  一生讀的不好

  師:再想想該怎樣讀?生讀好了,師:對,就這樣讀!

  6、師:讓我們繼續讀課文的7到11段,去認識這三個孩子吧!

  生自由讀

  師:這麼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是怎樣做的?

  生彙報

  師課件出示“三個兒子的做法”

  生再齊讀三個兒子的表現

  四、指明中心,分主角朗讀

  1、師:接下來,你和你的同桌,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12、13段的對話。

  同桌練習

  2、師:誰來?

  指明一組表演

  3、分主角朗讀

  師:下面請小朋友以小組為單位,分主角朗讀全文吧!

  師巡視,指導

  師:剛才老師巡視的時候,發現這幾個小朋友朗讀的很好,來為我們展示一下吧!

  (叫讀的好的學生)

  五、昇華主題

  1、師:你認為老爺爺看見的就應是哪個兒子?為什麼?

  2、師:那前兩個孩子怎樣呢,他們就不孝順了嗎?為什麼?

  生展開辯論

  師總結:是啊!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好孩子。

  3、師:學到這兒,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

  課件出示:“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五、拓展

  師:這天回到家後,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跟他們說說你對這個故事的感受。母親節快到了,你也能夠回到家為媽媽做一件事!

  《三個兒子》教學反思

  閱讀,一向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直接關係到識字寫字、寫作、口語交際教學等各個方面。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資料,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閱讀教學生活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字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就應是一種“導體”,讓文字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閱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資料,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樣樣誇獎你的”,從而匯入課文。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讓學生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字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閱讀教學個性化。《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用心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主角的模擬能夠引導學生自由地朗讀,自由地想象,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就有了靈性,就會冒出創造的火花,課堂上就會不斷完善自我,提高自我。愛探索、喜嘗試是孩子的一大特點。於是,我設計指明中心,分主角朗讀課文這一環節,讓同桌學生之間一個扮演媽媽,一個扮演老爺爺,幫忙孩子“嘗試”各種主角的模擬。在主角的完成中,喚醒學生的自我意識,讓他們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華,從而促使學生真正地走入了課文的意境中,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情感,能對課文產生更深的理解。

  3、閱讀教學的昇華。《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這就要求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確立新的閱讀教學價值觀――尊重差異,張揚個性,多元解讀。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許多老師往往“走過了頭”,把尊重等同於“放縱”,把張揚等同於“隨心所欲”,更把多元理解等同於“想怎樣理解就怎樣理解”。學生的理解與文字的價值取向相去甚遠,而老師沒有主觀意見,沒有核心理解,學生說什麼都對,都給予肯定,從絕對的“書本中心”完全走向了絕對的“學生中心”。因此,我設計昇華主題這一環節,讓學生展開討論:你認為文中老爺爺看到的就應是哪個兒子,為什麼?難道其他兩個兒子就不優秀了嗎?這兩個問題的設計,幫忙學生們理解正確的價值取向,理解三個兒子其實都很優秀,但是隻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兒子”,在學生心裡激起思維的火花。同時也做到了正確處理“多元解讀”與“尊重文字正確價值取向”的辨證關係。最後,為了聯絡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孝順父母的心願,我佈置課後作業讓學生為媽媽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為課文的學習帶給生活的保證。使文字轉化成一個基於真實的環境,在還原後的生活場景中,學生能夠完成生活交給的任務,在生活中、在體驗中完成情感態度和

  價值觀的提升,為課文的學習帶給生活的保證。

  總之,在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中我們只有注意激發和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把聽、說、讀、思、演等相機結合,相互滲透,讓孩子們融入生活場景中,自主學習,體驗閱讀的樂趣,獲得閱讀後的成就感,長此以往,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1

  一、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搞笑,感人肺腑的故事中。課文中的三個兒子應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裡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個性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忙媽媽拎水桶,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二、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閱讀興趣;

  1、複習生字、詞語。

  2、真誠地表揚:哎喲,小朋友們真能幹呀,這麼多的生字都能夠順利解決了,真了不起。

  3、創設生活的情境:小朋友,你看老師是這樣表揚你的,你還記得你的媽媽是怎樣表揚你的嗎?(學生自由表達)

  4、提高要求:你能把媽媽的表情和動作也做一做嗎?(學生自由表演)

  5、匯入新課:這天,有三個媽媽也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了,請你自己去讀讀課文,找出媽媽表揚孩子的話。

  『設計意圖』:在複習生字的時候,給孩子們帶去的是枯燥的,乏味的資訊,但是,利用老師真誠的表揚,透過聯絡生活,回憶媽媽的誇獎,立刻就使孩子們從枯燥中走出來,進入興奮的狀態,為後面課文的感情朗讀墊定了基礎,是孩子們表達真實感情的需要。同時,在回憶媽媽的話,講述媽媽的話的同時,提高要求,讓孩子們把媽媽的動作和神態也表現出來,經過這樣的加工,一個為自己的孩子而感到驕傲的媽媽的形象就有血有肉地呈此刻孩子們的面前。

  (二)、自讀自悟,合作研討,體驗閱讀資料。

  1、三個媽媽分別是怎樣誇獎自己的孩子的,請你仔細讀課文,用橫線劃出媽媽表揚的話。

  2、你把自己就當成媽媽,去讀一讀,媽媽的話,讀出媽媽的感情來。

  3、交流:你們都找到了哪幾句話呀?指名朗讀三個媽媽的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看似簡單,其實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們在自讀的基礎上,找到了學習的資料:三個媽媽誇獎孩子的話。在自悟的基礎上,把自己就當成媽媽來讀,讀出媽媽的語氣和神態。

  4、在你的學習小組裡和小夥伴一齊練一練,看誰最能讀出媽媽的語氣。(學生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三人行,必有我師”。在自讀自悟的條件下,博採眾長,吸取別人的經驗也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新課程下學習方式從理解學習到自主、合作、探究的一種體現。

  (三)、朗讀交流,發現閱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一:(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請一位小朋友來讀讀這句話,大家聽聽,他把自己當成媽媽了沒有。(指名生讀)

  1、採訪剛才讀的同學:

  師:這位媽媽,您剛才在誇獎您的兒子,一邊說,一邊在想些什麼呀?

  生:我在想,我的孩子真了不起。

  生:我想,我的孩子是很能幹的,要是他表現好的話,我要好好表揚他!

  生:我為我的孩子感到驕傲!

  生:我還為我的兒子感到自豪,我想他以後必須能成為一個很有名的運動員!

  2、交流提高:

  師(面帶微笑):我也為你們的兒子感到驕傲,各位媽媽能誇獎地更自豪一點嗎?

  (學生練讀)

  師:把你們練習的結果表現給你的同桌看看。(同桌相互讀這句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孩子們更進一步地把自己轉化成媽媽的主角,讀了以後訪問同學,其實時時處處都在提醒他們:你說的話是媽媽說的話。這樣挖掘內心的交流,讓孩子們很快就體會到作為一個媽媽在介紹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是怎樣的驕傲和自豪。然後再自由練讀,帶給練習提高的空間,試圖把“授之以魚”轉換成“受之以漁場”。

  交流二:(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二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1、師生共建交流平臺:另外一個媽媽是怎樣說自己的孩子的?也請幾位小朋友來讀一讀。

  大家也聽聽,他有沒有讀出驕傲、自豪的語氣來。(指名學生朗讀)

  2、朗讀、評價。

  師:你們覺得這個媽媽讀的怎樣樣?

  生:我覺得他還能夠做出媽媽驕傲的表情。

  師:那你能幫忙他來改善一下嗎?(生做抬高頭的動作,驕傲的眼神)。

  生:我認為他的話還能夠說得更慢一些,那樣別人能夠聽得更清楚,感覺這個媽媽也就更驕傲了。

  師:哦,你的想法很棒,你能來讀讀嗎?(生自信地朗讀)

  3、自由練讀,感悟提高。

  大家提的意見都很有水平,像他們這樣,其他的同學也去練習一下,爭取讀得更好。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由收到放的過程。第一個媽媽的話,老師和學生一齊把情感的電點滴滴都挖掘了出來,孩子們也讀的有聲有色,有滋有味,那麼第二個媽媽的話只要稍加點撥,他們就能把媽媽的情緒用朗讀來表現。學生還是學習的主體,放開手腳,讓他們自己去讀,去悟,會有更多的收穫。

  交流三:(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第三個媽媽的話。:“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說很麼個性的地方。”)

  1、提出疑問:兩個媽媽都誇獎自己的孩子,第三個媽媽卻什麼也沒有說,這是為什麼呀?

  2、找到情感共鳴:這個媽媽在說這話的時候會是怎樣樣的情緒呀?

  3、你能用你的朗讀來表現嗎?

  『設計意圖』:三次和文字的交流,把三個媽媽做了比較,學生對人物形象的反應是多元的。對同樣的句子,不同的人肯定有他獨特的體驗,在不磨滅學生個性的前提下,對文字的多元解讀就是十分必要了。我設計這樣三次交流,除了讓學生用自己的理解把文字的含義進行表達以外,還設計了一個從“收”到“放”再到“收”的過程,讓孩子學會了學習方法,能根據方法自主學習。

  (四)、自主發現,從細小見真情。

  1、自讀發現:三個媽媽打完了水,走回家去,路上發生了什麼事情?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的7、8小節,想一想,你有什麼發現。

  2、交流反饋:師:讀了兩段話,你有什麼發現?(水很重)

  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水很重的?

  你能用朗讀來表現出水的重嗎?

  3、朗讀提高。

  『設計意圖』:自主發現是這套教材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每個《語文園地》裡都有“我的發現”這樣一個資料,經過快一年的實踐,感覺到孩子們的觀察發現潛力已經上了一個新的臺階,因此,那裡設計了一個透過自主發現,領悟文章的深層含義的環節,從細小的地方發現水桶很重,更進一步發現兒子對媽媽的一片真情。

  4、這樣重的水,三個兒子看見了,他們分別是怎樣做的?請你去讀讀書,用筆劃出三個兒子的做法。

  (五)、體會感悟,挖掘孩子內心的想法。

  小朋友們,看到這樣的孩子,你體會到了什麼呀?想說些什麼?(學生自由交流)

  『設計意圖』:為了儘快展示出課文中具有人文性的思想,。我在那裡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節,透過讀書,體驗,感悟,然後到了抒發自己想法的境界。那裡的想法,主要是指孩子們真實的想法,不是虛假的,空浮的,鼓勵說真話,說自己心裡想的話,允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

  (六)、指明中心,昇華主題。

  1、自由表演:這時候,一個媽媽還和老爺爺發生了對話,請你和你的同桌一齊準備一下,一個當媽媽,一個做老爺爺,來表演對話。

  2、上臺表演:指名兩個組來表演。

  隨即採訪:奇怪了,明明有三個兒子,老爺爺您怎樣說只有一個兒子呀?

  3、全班參與討論。提煉出中心:孝順父母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孩子。

  4、拓展練習:這個媽媽還會和老爺爺說什麼呀?你們能把故事編下去嗎?

  『設計意圖』:合作在課堂教學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透過同桌之間的相互合作,我主要想讓孩子們親身體驗主角,對感情朗讀課文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自由朗讀以後,請兩個小組來表演,讓大家都來體會別人是怎樣讀的,自己還有什麼不足的地方,最後昇華文章的主題:為什麼只有一個兒子?全班討論,共同提煉出中心思想。

  最後給課文補上空白,進行了一個拓展練習,同桌兩個人續編對話,讓本來處於模糊狀態的同學也能深切體會到作為一個孩子,要成為務必孝順父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孩子。同時,課堂上的閃光點也由這個環節而顯現出來,成為整節課的高潮。

  (七)、小節課文,讀讀議議。

  你認為該學習哪個孩子?為什麼?

  你覺得該怎樣樣孝敬父母親?

  說說你是怎樣樣幫忙父母做事情的?

  『設計意圖』:我設計第一個問題,為了幫忙孩子們理解正確的價值取向,理解三個兒子都很優秀,但是隻有孝敬父母的才是“真正的兒子”,在學生心裡激起思維的火花,引導進行小小的辯論。設計第二、三個問題,出於聯絡實際的生活,激發孩子們孝順父母的心願,為課文的學習帶給生活的保證。

  三、教後反思: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覺得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講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資料,只要在引導孩子們讀書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在眼前,為什麼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這個問題,來引導孩子們去讀書,讀出神,讀出味。

  1、閱讀教學生活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僅僅把自己對文字的感受、理解、體驗傳授給學生是不行的,教學就應是一種“導體”,讓文字與學生的感受、理解、體驗發生“碰撞”,產生火花,從這個角度看,它就是生活。因此,閱讀教學生活化要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資料,進行生活教育,讓學生明白“生活與教育是一個東西,不是兩個東西”。在學習語文的同時學習生活並磨礪人生。比如:在開始引入課題時,讓孩子們回憶“你的媽媽是怎樣樣誇獎你的,她的動作和表情是怎樣樣的?”從而匯入課文“那裡也有三個媽媽在誇獎自己的孩子,你去讀一讀”。這樣的閱讀教學貼近生活,並營造了一個民主的教學環境,充分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敢想、敢說、敢做),使學生對文字有了獨特的理解。

  2、閱讀教學自主化。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性、能動性和創新意識,創新精神,透過自讀自悟,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而交流研討是培養和考察學生自主學習潛力的主要途徑。其目的在於引發學生交流研討的興趣,培養學生交流研討的潛力。因此,在每次安排自讀自悟的環節以後,我都要設計一個交流的環節,用教師生動有效的課堂評價,學生充滿個性化,充滿生命活力的的語言,挖掘學生心靈深處想法,對文字的主題進行昇華,把課堂教學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自由支配時間,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

  3、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教師應尊重每一個學生,多一些鼓勵,促使他們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只有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氣氛裡,學生的思維才可能處於用心主動的活躍狀態,才能把緊張的學習過程轉變成愉快的學習活動。因此,課堂上,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語言:“老師,我有個問題。”“***,我對你提個意見。”“我對他有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老師的語言也成了:“**你先來說說好嗎?”“能向大家說說你是怎樣想的嗎?”“你先等一等,讓別的同學先準備一下好嗎?”生動活潑、用心主動的課堂教學氣氛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它易於造成一種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奮發向上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從中受到感化和薰陶,從而激發出學習的無限熱情和創造願望,使他們全力以赴地投入學習,提高對學習活動的用心性。

  當然,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最後幾個環節的時候,學生爭論哪個孩子更好,向誰學習時,教師的引導地位沒有很好地顯示出來,在續編故事時,教師的引導、點撥還不夠到位等等。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實現這樣大幅度的轉變,教師的主角需要至少發生這樣的轉變,由傳授者轉化為促進者,由管理者轉化為引導者,讓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聰”。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聯絡歌曲,匯入課文

  1、提要求:邊聽邊想一想歌曲裡講了什麼?

  2、播放錄音《好媽媽》,說說聽了這首歌,你知道了什麼?

  3、小結:歌曲中的小朋友多疼愛自己的父母啊!你們喜歡嗎?今天我們的課堂上來了三位小朋友,他們又是怎樣做的?你們喜歡他們嗎?

  4、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課文,瞭解大意

  1、生提學習要求:讀課文時該注意什麼?

  2、師小結:五不(並強調遇到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3、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4、解決學生讀書過程中出現的字音難點,並說說“蕩”的字形。(沉甸甸胳膊晃盪)

  5、簡要說說:在三個媽媽的眼中,他們的兒子分別是怎樣的?

  6、根據學生的回答,簡要板書。(注:板書的內容根據學生的回答來確定。)

  7、在板書的過程中,寫字指導“聰”

  ①、提醒老師注意在田字袼中寫字該注意什麼?

  ②、觀察在田字格中的位子。

  ③、師生同寫,看誰寫的字既快又好。

  ④、評價。

  三.學習課文2、3、6自然段

  1、動手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劃好後好好讀一讀。

  2、示三句話的小黑板,選一句自己最喜歡的媽媽說的話,想想該怎樣讀?(練習讀)

  3、朗讀指導

  ①、抽三生讀,讀後評議。(你認為誰讀的好,為什麼?)

  ②、師生合作分角色讀。

  四.學習第八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一桶水很重?

  2、用朗讀表現出水很重。

  3、如果你看見這樣的情景,你會怎麼做?

  4、質疑:三位媽媽的三個孩子是怎樣做的呢?我們可以去讀一讀課文的(由學生得出9、10、11自然段)

  五.學習第9、10、11自然段

  1、生自由讀,讀完後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出示

  一個孩子。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

  (老師覺得你用自己的話說一個孩子的表現,你已經很不錯了,如果能說三個,那就太了不起了!)

  (設計的目的:將課文語言內化為自己的語言)

  2、質疑: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幾個孩子?可老爺爺為什麼說他只看見了一個兒子,那你認為他看見的應該是哪個兒子呢?為什麼?

  3、小組討論,彙報交流。

  (人人都認為應該是第三個兒子,因為他孝敬父母。可一個孩子卻發表了他不一樣的觀點:一桶水連媽媽都提的腰痠悲痛,兒子怎麼能提得動呢?我覺得另外兩個孩子也表現很好,他們想透過自己精彩的表演,讓媽媽忘記疲勞。)

  (孩子真的很能幹,我備課的時候雖也想到,可沒想到二年級的孩子也能往這方面去想。)

  六.總結課文,情感昇華

  1.此時此刻,如果你是這位媽媽,在談論孩子時,你會怎麼說?(讓生回過頭來看媽媽眼中的孩子,感受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孝敬父母當然也是。)

  2.根據學生的回答,把板書第三個孩子下的“沒什麼特別”改成“孝敬父母”,並畫一顆紅紅的愛心。

  3.學到這兒,吳老師突然想起《三字經》裡的一句話,送給大家,出示:

  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七.拓展內容,課外延伸

  1.讀課外故事《烏鴉愛媽媽》,談談感受。(由於時間不允許,未交流)

  2.總結:課外也可以收集一些古今中外孝敬父母的故事,細細閱讀,相信能給你們很多的啟發。老師希望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

  (此時,鈴聲響了。)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3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組的第三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人物的優秀品質來選編課文,以誠信,孝敬貫穿始終,把優秀的思想品質教育融合在生動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本課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的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唯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跑到媽媽跟前,接過了沉甸甸的水桶。難怪老爺爺說他只看到一個兒子,因為他深知,這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卻能幫助媽媽拎水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淺顯的文字中包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基本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讓學生“多讀多想、讀懂課文”的同時,提高自身的朗讀能力。

  3、感受父母的艱辛與不易,懂得兒女應該以實際行動為父母分擔生活重擔的道理,在生活中做個體貼、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感受到父母的關愛和勞動的艱辛,從而產生體貼、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難點是理解老爺爺的話所包含的深意,他為什麼說只看到一個兒子。

  【預設過程】

  一、回顧匯入

  小朋友,上節課我們認識了怎樣的三個兒子?

  1、指名回答。相機板書。

  2、讓我們再來驕傲地誇誇他們吧!

  (課件出示媽媽話)

  3、請三個小朋友扮演三位媽媽,表情朗讀。

  二、朗讀感悟

  1、質疑啟思:

  ⑴ 過渡:

  這就是媽媽眼中的三個兒子。

  (板書:媽媽眼中)

  可是,在老爺爺的眼中

  (板書:老爺爺的眼中)

  又是怎麼樣的呢?

  ⑵ 學生質疑:

  導語:

  是啊,明明是三個兒子,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 你認為老爺爺看到的是哪個兒子?

  (板書問號)

  (第三個兒子)

  ⑶ 為什麼你們認定他就是老爺爺眼中這唯一的一個兒子呢?哪告訴你的?讀給大家聽聽。

  2、自主發現, 深入體會水的重和媽媽提水的辛苦:

  ⑴ 哦,這個兒子幫媽媽提的是一桶怎麼樣的水?(沉甸甸的水)從課文中哪裡可以看出這是一桶沉甸甸的水?找到劃出來,仔仔細細讀一讀。

  ⑵ 體會句子: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① 生自由讀。

  ② 誰願意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③ 哪些地方讓你感受到了水很重?

  (板書:“痛”、“酸”、“走走停停”、“直晃盪”)

  ④ 指名讀,評議:

  (導語:是啊,多重的一桶水啊,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多累啊。誰能用自己的朗讀把水桶的重和媽媽的累給讀出來呢?)

  師傾聽學生朗讀的亮點,師透過及時評價引領學生有情朗讀。

  ⑤ 想象性、移情性體驗,感受母親的辛勞。

  A、師範讀,生閉眼想象。

  B、四人小組交流感受。引導:可以用你的語言,用你的動作表現出來。

  C、彙報交流。

  ⑥ 老師啊,也想請你來讀一讀。我閉上眼睛來聽一聽,看我的眼前,能不能也出現像你們一樣的畫面。

  (全體深情朗讀)

  ⑦ 聯絡生活體會:你們有過這樣的經歷嗎?曾經拿過,搬過或者拎過很重的東西嗎?請你回憶一下。此時,你最大的希望是什麼?

  3、對比體會,深入感受:

  過渡:

  這時,三個媽媽也多麼希望有人能來幫幫她們呀!可事實是怎樣的呢?

  (讀文說感受)

  ⑴ 你能用文中的三個句子來說說三個孩子的表現嗎?

  (課件出示句子)

  ⑵ 朗讀感悟。

  ⑶ 你對三個兒子的表現是怎麼看的?

  (同桌交流)

  ⑷ 全班交流。

  三個兒子的行為對比:

  一個兒子只顧自己翻跟頭,一個兒子只顧著唱歌炫耀自己的才藝。獨獨對媽媽手中的水桶視而不見。

  兒子的行為跟媽媽的辛勞對比:

  這時候,他們的媽媽在幹什麼?

  4、想象體會,進一步感受第三個兒子的精神品質:

  ⑴ 那麼重的一桶水,大人都不太提得動,一個跟你們差不多大的孩子提著這麼重的一桶水,會是怎樣的情景呢?請你想象一下。

  ⑵ 你認為這三個兒子當中誰最能體會媽媽此時的需要呢?為什麼?

  ⑶ 揭示中心:

  難怪老爺爺會說──只看見一個兒子。原來老爺爺看到的是一個孝敬父母的兒子。

  (板書:孝敬父母)

  三、明意練筆,挖掘孩子的內心想法

  1、提出建議:

  此時此刻,我想你一定有許多話想對三個兒子、對三個媽媽、對老爺爺、對同學、對自己的爸爸媽媽或者對自己說的,請你選擇一條,把你最想說的話寫下來。能幹的小朋友可以寫得更多。

  (課件出示:我想說……)

  2、師巡視指導。

  3、交流反饋。

  四、小結,昇華情感

  小朋友,一直以來,我們都感動於媽媽對我們的愛,感動於媽媽對我們的付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相信小朋友也一定會用自己的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去做一個真正孝敬父母的孩子,是嗎?

  【板書設計】

  23 三個兒子

  媽媽眼中 老爺爺眼中 我的眼中

  ↓ ↓ ↓

  ① 既聰明又有力氣

  只有一個兒子

  ② 唱歌好聽

  ③ 沒什麼特別的地方 孝敬父母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第三篇課文。這是一篇淺顯的文字中卻飽含著樸素而深刻的道理,課文中的三個兒子面對著三個媽媽,當他們的媽媽拎著沉重水桶走來時,力氣大的只顧著翻跟頭,嗓子好的只顧著唱歌,他們對媽媽手裡的水桶視而不見;而那個”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的兒子,卻能幫著媽媽拎水桶,這樣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教學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2、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2、欣賞課文,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3、理解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水桶、圍巾。

  教學過程:

  一、觀看影片、揭示課題

  講課之前,老師請同學們觀看一段小影片,請同學們認真觀看,想一想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生觀看)

  好,誰能告訴大家,這個影片主要講了什麼故事呢?

  沒錯,這就是《三字經》中的“香九齡,能溫席”,後被世人稱為《黃香溫席》的故事。九歲的黃香就已經知道要靠自己的行動孝敬父母,真值得我們向他學習!今天,就讓我們繼續學習這一篇關於孝道的課文,伸出你的小手,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板書)齊讀課題。注意兒子的子是輕聲。

  二、研讀課文,昇華感情

  1、複習字詞

  老師想透過摘星星的方式,檢查上節課學習的效果。也希望同學們在接下來朗讀課文時把字音讀準。(甸)紅彤彤、黃澄澄。看來同學們上節課學的真不錯!

  2、分析2—6自然段

  接下來,老師想採訪採訪同學們,你們有聽到過媽媽對你的誇獎嗎?

  同學們你們真棒,我們知道,我們在媽媽的心中那永遠是塊寶。現在,課文中也有三位媽媽,你們瞧,她們正在打水呢!看看她們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兒子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找出相應語句,用“—”標記出來。

  第一位:(課件出示)你們想一想這位媽媽在誇讚自己兒子時是什麼樣的心情?(自豪、驕傲)沒錯,那誰能當一當第一位媽媽,把她這種自豪的語氣讀出來!

  嗯,老師聽出來了,你是真愛自己的兒子呀!而且這些同學都很厲害,知道重讀關鍵詞來加強語氣。以後我們在朗讀時要注意!這裡的關鍵詞是一組關聯詞。誰找到了?(既…又…)能夠表達出一個物體的兩個特點。

  誰能用它來誇誇自己?誰能誇誇同桌?(我們應該善於發現別人身上的閃光點,並取長補短!)

  現在請我們同學學著這位媽媽的樣子,昂起頭,露出得意的表情,眼神中滿是自豪,並伸出大拇指,一起誇誇自己的兒子吧!

  第二位:另一位媽媽聽了她的話,不甘示弱,誰找到了她是如何評價自己的兒子的?

  這一位媽媽聽了上一位媽媽誇獎自己的兒子,而她呢感覺自己的兒子要比她的兒子還要優秀,因此我們在朗讀的時候要比上一位媽媽語速快一些、語調更高,而且要重讀關鍵詞“極了”,要讀出這位媽媽更加自豪那股勁!(自由練讀)並把你的成果展現給同桌!

  第三位:正當這兩位媽媽激烈地討論著,而第三位媽媽卻毫無反應,於是,這兩位媽媽不禁產生了疑問。(課件出示)誰找到了第三位媽媽是如何回答的?我們來分析一下,前兩位媽媽都覺得自己的兒子很有才能,並且還想讓人們都知道,這其實是一種炫耀。而這位媽媽卻說自己的兒子沒什麼特別的地方,就是沒有什麼特殊的才能、優點等。而第三個兒子真的像她媽媽說的那樣嗎?不見得!

  因此這位媽媽與前兩位媽媽截然不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第三位媽媽是什麼樣的人呢?(謙虛、樸實、不炫耀)因此我們要用平淡的語氣讀這位媽媽說的話。誰能試試?

  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三個兒子都有什麼特點呢?(板書)

  3、提出質疑

  就是這樣的三個兒子走進了我們的課堂,文章題目也是三個兒子,然而文中的老爺爺卻沒看到三個兒子,他只看到了幾個兒子呢?誰能用原文回答?

  哦,原來他只到了一個兒子,那到底事發生了什麼事情才會讓老爺爺覺得只有一個兒子呢?你們好不好奇?(好奇)那就讓我們繼續看課文。

  4、分析7—11自然段

  7—8自然段

  哦,原來是三位媽媽已經打好了水,正拎著水桶往家走呢,而老爺爺也跟在他們後面。那我們來看一看是怎樣的一桶水呢?找同學讀一下第8自然段。誰能說一說是怎樣的一桶水?透過哪些詞語可以知道這水桶很重?誰能給大家分析分析?嗯,第一個很簡單,老師來說:可重啦!這是從正面描寫。誰還能找到呢?嗯,同學們非常棒,重點詞語重點理解。從這些詞語中可以體會出媽媽很辛苦。

  但是,只從字面理解,我們不能設身處地的體驗到媽媽當時的艱辛。

  老師這正好也有一桶裝滿水的水桶,誰想上來體驗一下?從門口拎到老師講臺這側。老師想採訪你一下,累不累?哦,只是這麼近的距離,就給他累成這樣,那我們不難想到,文中的三位媽媽還要拎回家呢,她們的艱辛不言而喻!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讓你們用耳朵聽,你彷彿聽到了什麼?

  讓你們用眼睛看,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讓你們用心體會,媽媽最需要什麼?

  恰好這時,引以為傲的三個兒子出現了,我們來看一看,當三個兒子面對媽媽手中沉甸甸的水桶時,是怎麼做的?(課件)

  分析9—11自然段

  請同學找出來,並用“~~”標出。

  找同學讀一下。(課件出示)

  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組句子又出現了一組關聯詞。誰能用這組關聯詞說一句話?(生答)如果要描述一堆小猴子呢?我們應該改成?好,誰來完成這組句子?

  現在,老師要問問你們,這三個兒子都有什麼表現啊?

  第一個:光顧著翻跟頭;第二個:唱歌;第三個:幫媽媽提水。

  我們重點看一下第三個兒子的表現,這句話是對第三個兒子的動作描寫,誰找到相應的動詞了?透過這一連串熟練的動作,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兒子沒有一絲猶豫,也經常幫助媽媽來提水。這又與前兩個兒子只顧著展現自己的才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你們覺得哪個兒子的做法對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

  你們現在還覺得這個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嗎?(孝敬父母、板書)

  同學們,原來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因此老爺爺才會說…(課件)

  討論解答疑問

  同學們,我們學到了這,請小組討論為什麼老爺爺說只看到了一個兒子?他所指的是哪一個兒子呢?(只有知道孝順父母的兒子才是真正的兒子)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弟子規的總緒也是以“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開始;而三字經中又有“為人子,方少時,孝與親,所當執”。孝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傳承下去。

  三、總結全文,感情昇華

  同學們,現在,你們想對這三個兒子說些什麼呢?

  老師也想對他們說句:孝敬父母就是提一桶水這麼簡單。

  我們應該用實際行動孝順父母!

  現在老師給你們一些啟發,想想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怎樣孝敬自己的父母呢?

  同學們說的都很好,孝敬父母就從小事做起,孝敬父母就從現在做起。老師有一個倡議:從現在起,每天至少為父母做一件事。

  最後,我們來玩一個射擊小遊戲,來總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看來這節課我們班同學真是收穫滿滿!

《三個兒子》教學設計15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

  第一自然段至第六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在井邊打水,一個老爺爺坐在旁邊的石頭上休息。兩個媽媽都誇耀自己的兒子如何好,另一個媽媽什麼也沒說。她認為自己的兒子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第七自然段至第十三自然段主要寫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只有第三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

  這篇課文向我們展現的是母親與兒子之間的情感,認識到作為孩子應該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1.教育學生認識到要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爺爺說話的意思。

  3.培養學生思維想象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教師說:三個媽媽拎著很重的一桶水回家,這時她們的三個兒子迎面跑了過來。同學們想想三個兒子會有什麼表現呢?

  2.板書課題。

  二、指導自學。

  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查字典或聯絡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沉甸(di6n) 胳膊(bo)

  2.理解詞語。

  特別: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四、指導閱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至六自然段。

  2.從書中畫出三個媽媽說的話,出聲讀一讀。

  (1)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2)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3)這個媽媽說:“有什麼可說的,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3.分組討論:她們的話分別是什麼意思?她們各自用怎樣的語氣說?

  (從“誰也比不過他”,看出第一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最聰明、最有力氣;從“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看出第二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歌聲最好聽。兩位媽媽用誇獎,甚至誇耀的語氣說。從“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看出第三個媽媽認為自己的兒子和其他的兒子是—一樣的,沒有超出一般的。這位媽媽用平常的語氣。)

  4.指導讀三個媽媽說的話,體會語氣。

  採取分組練讀、集體賽讀的形式。

  五、鞏固:

  分角色有感情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

  1.三個媽媽在打水時,怎麼說自己的兒子?

  (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又一個媽媽說:“我那個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另一個媽媽說:“他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2.接下來發生什麼事了?

  二、指導閱讀第七至十三自然段。

  1.輕聲讀第七自然段,想:主要講什麼?

  (1)完成填空。

  一桶水可重了!水__________,三個媽媽__________,胳膊都了__________,腰也了__________。

  (2)你從填上的詞語中體會到什麼?

  (水桶裡的水很滿,三個媽媽提著水很吃力。)

  (3)假如是是你拎著這麼重的水桶,此時你在想什麼?

  (真想有人來幫忙……)

  2.這時,迎面跑來三個孩子。他們各自有什麼表現呢?

  (1)邊讀邊畫出有關句子。

  A.一個孩子翻著跟頭,像車輪在轉,真好看!

  B.一個孩子唱著歌,歌聲真好聽。

  C.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裡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2)抓動詞,體會最後一個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A.找動詞。(跑到、接過、提著走。)

  B.最後一個孩子是怎麼想的?

  (覺得媽媽特別辛苦。“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非常吃力。我來幫助媽媽提水吧!)

  (3)看到這個孩子的做法,他的媽媽在想什麼?一直跟在後邊的老爺爺心裡在想什麼?

  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充分說。(他的媽媽在想:我的兒子真是長大了。雖然比不上第一個孩子翻跟頭,比不上第二個孩子歌

  聲動聽,但是他知道關心媽媽,知道幫助媽媽分擔。老爺爺心裡在想:只有這個兒子看到了自己的媽媽吃力地拎著水桶,主動地接過水桶。他真是一個關心父母、體貼父母的好兒子。)

  3.理解老爺爺說只看見一個兒子的意思。

  三、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想到了什麼?聯絡自己的生活談一談。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我們很不容易。作為兒女,我們要處處關心父母、體貼父母。向課文中的最後一個兒子學習。)

  四、練習繪聲繪色地講故事。

  1.分組練習。

  2.指名彙報。

  3.集體評議。

  五、作業: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課內練習

  一、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聰明——( ) 特別一—( )

  二、填上合適的詞語。

  ( )的歌聲 ( )的水桶

  ( )的地方 ( )的孩子

  三、理解詞語的兩種意思,分別造句。

  特別:(1)特殊、不平常的,超出一般的。

  (2)格外。

  1.特別——

  2.特別——

  四、閱讀課文片斷,並按要求作答。

  三個媽媽打了水,拎著水桶回家去,那個老爺爺跟在後邊慢慢走著。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盪三個媽媽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1.給未點標點處加上標點。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慢一—( ) 重——( ) 後——( )

  3.從什麼地方看出一桶水很重?

  4.看到媽媽拎著這麼重的水桶,你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