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迎新年》教學反思範文

五年級上冊數學《迎新年》教學反思

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迎新年》教學反思範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需要很強的教學能力,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五年級上冊數學北師大版《迎新年》教學反思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五年級上冊數學《迎新年》教學反思1

  1、結合本班學生實際,創造性利用教材

  我的第一個活動設計是感受最深刻的。為了讓激發學生興趣,在第一個活動中,我調整了教材的內容,從自己班級的節日活動調查入手,再與淘氣班的來比,孩子更喜歡也更自然。原來計劃讓學生隨意說出自己在節日裡的活動,教師及時板書,接著整理分類,再讓學生調查填表分析的。可是後來再仔細想一想,浪費了那麼多的時間值得嗎?再回過頭看一看教學目標,這一活動的主要目的不是讓學生經歷統計的全過程,而是主要讓對統計的資料進行分析,比較,計算,對分數的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教師提前做好了解,大致分了幾類活動,讓學生調查統計填表。這樣活動的目的性就很明確了。

  另外,調整了長跑接力中的前2個環節。由於這幅圖如果讓學生先按教材上的順序標出不合理的位置之後,對於後面自己重新設計產生視覺障礙,本來就不長的路線上面標的都是點,混淆了學生的視覺,易產生錯誤,所以教師就讓學生先來設計,再透過對比,認識到表格中設計的不當之處。

  2、民主和諧的氛圍是學生敢於表達的前提。

  本節課營造民主的和諧的共生的課堂氛圍,很利於思維的開放。課堂上孩子們暢所欲言,激烈辯論,甚至幾次與老師爭議,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我們的課堂那強大的生命力。說到此不由的想起一句話:課堂是師生生命的歷程,課堂上,師生不就在共同創造和欣賞著美景嗎?我們的人生不就是為了創造和欣賞美麗的風景嗎?

  五年級上冊數學《迎新年》教學反思2

  “迎新年”是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再次體會分數的再認識,並能將所學的知識進行綜合,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本知識內容,教材以呈現淘氣和笑笑調查全班所以同學在元旦上午10點的活動專案,並用統計表的形式記錄下全班活動情況。備課時,我仔細鑽研教材和教參,認為本節課的內容應該很簡單,知識點都是舊知,沒有新授的知識內容,一節課足以結束本節知識。

  教學時,我信心滿滿地。首先我創設了一個問題情境

  師:開班會啦,班主任宣佈了今天的班會主題——“你怎樣過元旦節?”班上的同學樂開了花,頓時大家都商談如何安排這一天短暫的假期。同學們,元旦那天你想做些什麼事情呢?

  學生回答。

  師:同學們的安排真是多姿多彩呀。淘氣和笑笑班上呀也在討論這件事情,而且活動還真不少呢。淘氣和笑笑把他們班上同學元旦活動情況還列一個統計表呢。(請學生觀看書本上的表)從這張表中,你知道了什麼資訊嗎?

  學生在此次學習興趣濃厚,大膽發言,各抒己見。接下來,我乘勝追擊,引入本節課的知識點,你能把這張表的空白部分補充完整嗎?(各項活動佔全班人數的幾分之幾?)請把它在書上填完整。看著學生很有默契的配合,感覺這部分匯入還比較成功,順利結束本節課也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可是,往往平靜的背後都隱藏著巨大的波浪。當我組織學生交流這些資料時,發現學生的資料都是填正確地。我追問他們:外出遊玩的同學佔全班人數的3/10,為什麼?你是怎麼得來這個資料的?學生一片茫然。我追問了幾次,結果無人舉手發言。我仍不死心,點了班上成績拔尖的幾個學生回答,可結果卻令我更加灰心,他們也說不出。怎麼辦呢? 學生會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樣做的原理。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相當簡單,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就是用部分的人數除以整體的人數,再利用分數與除法的關係把除式變成分數的形式,最後把這分數化成最簡分數就是我們所要求的幾分之幾。我再次引導了學生讀這個問題,並找出了整體和部分,可是學生還是不理解用部分人數除以整體人數就是它佔整體的幾分之幾。實在是身心疲憊,人都崩潰了。真理不會在人崩潰時蹦出來的。在這環節我只有搪塞,揭示真理。

  為了儘快結束本節課,後面我調整心情,繼續引導學生學習後面的內容。可是學生的心情和興趣被我一掃而盡。為了再次鞏固學生對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的概念,在學生提出分數數學問題後,我組織學生分小組活動方式,調查本班同學在元旦節活動情況。8個小組長利用表調查本組同學意向,然後將情況統一彙總給班長,班長做最後的統計,最後彙報,在黑板上列出本表,結合表再次認識部分與整體的關係。由於後來活動的組織有序,學生熱情再次被調動了,但是這節課的知識卻沒有按計劃上完。

  本節課結束後,我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教學行為:這堂課中的知識都不是新授,為什麼學生對部分佔整體的幾分之幾的問題不能做出正確的答覆,出現卡殼的現象?難道是我引導學生理解方法有誤,還是在學習理解分數的意義上沒有講清楚這個意義?還是學生沒有深刻理解分數的意義呢?或者是由於我初次教數學,沒有教學經驗,更甚至是因為我沒有認真備課、鑽研教材而導致的?在本節課創設情境教學應該是不會存在很大問題的。可是,我無從找到解決方法,我想,此時我遇到了教學的另一個瓶頸:自己懂得問題,如何才能讓學生更簡單、直接、深刻地理解其原理?只會做題目,而不知道來的緣由,長期以往,學生會被我們教成了類似於“石匠”或“木匠”的解題工人,而不是一個懂得思考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