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橘子寶寶》含反思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活動教案《橘子寶寶》含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活動目標:
1、進一步感知橘子寶寶的內外特徵。
2、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布袋一個,內裝有橘子,每組一盆橘子,毛巾每組一塊
活動過程:
(一)神秘禮物匯入
1、教師出示布袋,以神秘的口吻,請幼兒猜猜布袋裡裝的是什麼。
2、請個別幼兒上來摸摸、說說是什麼禮物?結論:是橘子寶寶。
(二)、感知橘子寶寶的外形特徵
1、橘子寶寶長什麼樣子的.?(引導幼兒從顏色、形狀等觀察)
2、這麼多的橘子寶寶都一樣嗎?
結論:橘子寶寶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扁、有黃黃的,有綠綠的等。
3、圓圓的橘子寶寶像什麼呢?
4、請小朋友摸一摸、捏一捏橘子寶寶,感覺怎麼樣?
(三)、體驗剝橘子、吃橘子的快樂。
1、老師把橘子寶寶剝開來,看看橘子寶寶裡面的秘密。
老師把橘子皮剝掉,裡面是什麼樣子的?
2、你吃過橘子嗎?是什麼味道呢?
小結:橘子寶寶酸酸的、甜甜的、冷冷的、
3、幼兒嘗試自己剝橘子、吃橘子。
4、你吃的橘子是什麼味道的?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我圍繞主題《秋天的水果》,選取橘子這個農村自然物開展了這次小班科學活動。活動中能夠使幼兒對生活中最常見的橘子有進一步認識,對橘子的內外特徵有了較深的感知和了解。活動中透過看一看、說一說、摸一摸、猜一猜、做一做、嘗一嘗等活動方式不僅鍛鍊了幼兒動腦、動口、動手能力的培養促進了幼兒語言表達的完整和規範,同時也激發了幼兒大膽表達的慾望,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活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