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幼兒詩歌>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合集15篇)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合集15篇)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詩歌吧,詩歌語言言簡義豐,具有凝練和跳躍的特點。那麼都有哪些型別的詩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1

  活動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詩歌中“祖國”的含義,知道祖國很大、很美。

  過程與方法目標:感受詩歌意境美,學習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嘗試仿編詩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熱愛祖國,產生對祖國的自豪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朗誦詩歌,能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難點:透過感受詩歌的意境類,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1.有小白鵝、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小鴨子、小牛、小鳥、小猴子及它們生活環境的圖片的教學課件。

  2.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幫助幼兒初步瞭解詩歌的內容。

  1.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很多的小動物,我們一起去看看都有誰吧(出示小白鵝、小山羊、小燕子、小蜜蜂等動物的圖片)

  提問:圖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生活在什麼地方?

  師:小動物們都有自己的家,它們在自己的家裡快快樂樂地生活著。

  2.出示河流、山坡、泥窩、花朵的圖片,請幼兒說說是什麼地方,分別是誰的家

  提問:說說是什麼地方?都是誰的家?

  二、播放課件,引導幼兒完整感知詩歌內容,嘗試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詩歌。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幼兒欣賞、理解詩歌內容。

  提問:這首詩歌的名字叫什麼?小白鵝是怎麼說的?小山羊是怎麼說的?小燕子是怎麼說的?小蜜蜂是怎麼說的?小朋友是怎麼說的?誰能用詩歌裡的話來說一說?

  2.師幼接龍朗誦詩歌,教師說前半句,幼兒說後半句。

  3.請男孩女孩分工合作朗誦詩歌。

  4.播放音樂,師幼用輕柔、優美的聲音共同完整的朗誦詩歌。

  三、引導幼兒理解詩歌中事物之間的關係,嘗試仿編詩歌。

  1.嘗試仿編詩歌

  問:為什麼小白鵝說,祖國有清清的河流?

  河流還會是誰的家?你能把它放進詩歌裡說一說嗎?

  2.嘗試創編詩歌

  出示小鳥、小猴等的圖片,讓幼兒說一說它們生活在哪裡?它們會告訴我們祖國有什麼?

  結合圖片,共同用輕柔、優美的聲音朗誦仿編、創編的詩歌

  四、出示祖國廣大河山影片,讓幼兒感受祖國的美麗,產生自豪感。

  詩歌裡用了一個好聽的詞語,祖國!小朋友,我們的祖國都有什麼?

  小結:祖國是我們共有的一個家,我們應該熱愛我們的祖國。

  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老師在活動區給大家準備了更多的圖片,我們繼續去編一首新的詩歌吧!

  反思:

  中班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選擇上,選擇了語言豐富、優美的詩歌《美麗的祖國》,透過通俗易懂的語言、幼兒所熟悉的動物、景物,來引導幼兒表達對祖國的熱愛與產生愛國的自豪感。

  在活動開始前,出示了詩歌中的小動物的圖片與生活的地方的圖片,透過感受、提問,讓幼兒先初步理解了事物,為之後詩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在朗誦詩歌時,透過一遍一遍的重複提問動物與地方之間的關係,讓幼兒更好地、進一步理解詩歌與感受詩歌的美。在仿編與創編詩歌時,教師為幼兒提供多種動物圖片作為提示,幫助幼兒有目的地進行仿編,具有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幼兒因祖國的強大而驕傲自豪。

  在活動中,我作為老師的語言還是不夠簡練,容易給幼兒造成混淆。活動中對幼兒的評價也是顯得單調,會在以後的活動中注意的!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2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

  2、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3、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背景圖一幅(畫有太陽、小溪、窗戶、花朵、媽媽)、錄音磁帶《陽光》

  知識準備:知道陽光是什麼。

  重點:理解詩歌的畫面,學習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難點:理解並掌握詩歌中的動詞:爬、笑、跳、亮。

  活動過程:

  (一)、觀察背景圖引入,激發幼兒學習詩歌的興趣1、出示背景圖,引出詩歌名稱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幅好看的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好嗎?圖上面有什麼啊?

  小結:"在藍藍的天空上有一輪金色的太陽,在金色的陽光照耀下有小溪流、有房子、有花兒,還有一個媽媽。其實這幅畫裡藏著一首好聽的詩歌,詩歌的名字就叫《陽光》"

  (二)教師用富有激情的聲音朗誦,讓幼兒感受詩歌明朗、歡快的節奏,並理解詩歌的畫面1、聽錄音磁帶,讓幼兒感受詩歌的節奏。

  提問:"聽完這首詩歌,你們的感覺是什麼樣?

  2、藉助教具,教師有感情朗誦詩歌第二遍,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畫面。

  提問:"陽光先照在什麼地方呢?""接著陽光又照在什麼地方?""陽光再照到什麼地方呢?""最後陽光照在什麼地方?"小結:"陽光先照在了窗上,接著照在了花上,又照在了溪上,最後啊,照在了媽媽的眼裡。"3、教師第三遍朗誦詩歌,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並掌握詩歌中的幾個動詞。

  提問:"陽光,在什麼上爬著?""陽光,在什麼上笑著?""陽光,在小溪上怎麼樣?""陽光在媽媽的眼裡又是怎麼樣?"(教師逐一提問個別幼兒,要求幼兒用詩歌的原句來回答老師的問題,幼兒回答後,請全班幼兒一起念一遍原詩句。)提問:"為什麼說陽光在窗上爬著?在花上笑著?在溪上跳著?在媽媽的眼裡閃著?"

  (三)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1、藉助掛圖,幼兒嘗試完整地朗讀詩歌。

  2、幼兒第二遍完整地朗誦詩歌。

  3、有感情地跟老師朗誦

  4、請個別幼兒朗誦詩歌。

  (四)帶領幼兒到戶外感受陽光,找找陽光都照在了那裡。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3

  活動準備:

  人手一面鏡子,表情卡每人一套,圖片每人一幅(情節、風景、色彩圖等),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談論臉部的各種表情

  1、活動開始,引導全體幼兒觀察老師的表情(笑)

  今天,有這麼多老師來做客,小朋友高興嗎?那你們看馮老師高興嗎?你怎麼知道老師很高興?(老師在笑)那你又是怎麼知道老師在笑的?

  輔助提問:老師的嘴巴、眉毛、眼睛怎麼樣了?

  師:哦,眉毛彎了,眼睛眯起來了,嘴巴往上彎了,小朋友就知道老師在笑了。

  師:那現在,我們一起拿出小鏡子,看看自己是怎麼笑的?

  2、笑是一種表情,除了笑還有什麼表情?

  幼兒照鏡子看看、找找、說說、做做。

  (1)你找到了什麼表情?來,到上面來表演給小朋友看。(幼兒模仿)

  (2)根據回答出示表情圖,說說表情,進一步感知明顯特徵。

  (二)聽故事找表情

  表情可真有趣呀,看看大家的臉可以找到表情。其實,在聽故事的時候,表情也會發生變化。下面,老師要請小朋友有來聽聽、看看一個故事,你們想想在這個故事裡能找到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找到了這個表情?

  1、觀看多媒體故事

  2、提問:你覺得故事裡有什麼表情,在什麼地方?

  幼兒說說,引導幼兒說完整。

  (三)觀察、理解圖片內容,為圖片選擇恰當的表情。

  小朋友真聰明,把藏在故事裡的表情都找了出來。今天還有一些表情躲在信封裡了,快把他們拿出來,(取出信封,看看錶情圖片),我們給這些表情找張圖片朋友好嗎?

  請幼兒自由選擇圖片。

  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許多圖片(一次性在大螢幕上出現五張操作圖),就放在後面,等一下,你可以自己去選一張圖片,看一看,你覺得這張圖片可以和哪個表情交朋友,就把這個表情貼在圖片上,然後跟旁邊的小朋友說說為什麼要用這個表情。

  根據自己的理解為圖片選擇表情,並說說理由。

  (教師在巡迴觀察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和同伴交流,說連貫和完整,如:因為……所以我選擇**的表情。)

  3、大家一起來說說:

  你的圖片是怎麼樣的?(同步在大螢幕上點出此張圖片)

  你為他選擇了什麼表情?為什麼?(允許和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發表自己的理由。)

  (四)討論自己喜歡的表情

  1、表情這麼有趣,他表達的內容這麼豐富,那你最喜歡哪種表情呢?為什麼?

  2、我們都喜歡高興的表情,那怎樣才能讓自己和別人天天都高興呢?

  教師小結:幫助別人、關心別人、不被困難嚇倒、勇敢的人才能快樂的生活。

  (五)延伸活動:

  進一步豐富幼兒的表情內容、製作臉譜等

  設計理念:

  1、採集孩子生活中非常感興趣的點棗“表情”為活動內容,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在與老師、同伴交流,和材料充分互動的過程中,產生自己的想法,發表自己的意見,加深對錶情的理解,提高語言能力。

  2、語言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他的發展與孩子情感、思維、社會參與水平、交流技能、知識經驗等方面的發展是不可分割的聯絡在一起的,因此要注意差異、尊重孩子的個性。

  3、語言能力包括思維和口語兩部分,以往我們較注重口語能力的培養,從而出現純模仿的誤區,其實思維過程是支撐孩子口語的基石,本次活動注意了幼兒內在思維和外在口語的有機結合。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4

  教案目標:

  1、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2、幫助幼兒理解事故內容。

  3、引導幼兒用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象。

  教案准備:

  用紙盒搭建一幢高樓,桌面操作教具:兔子和烏龜。

  教案過程:

  1、提問:小朋友你看誰來了?出示小兔和烏龜圖向大家問好:“小朋友好!我是小兔小白、我是小烏龜聰聰。”介紹完了以後老師問:“小朋友猜一猜他倆誰爬的最快?如果進行爬樓比賽誰會得第一?為什麼?”請小朋友大膽講述。

  2、教師有表情的講述詩歌一遍,幼兒欣賞後提問:①龜兔爬樓誰第一?你從哪句詩歌裡聽出來的烏龜第一?開口說話的“石頭”是誰?請3—4名幼兒清楚的回答,教師作肯定。②烏龜剛開始爬樓時,小兔子已經爬到幾樓了?為什麼兔子爬的那麼快卻沒有得第一呢?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回答,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

  3、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大膽想象。老師邊操作桌面教具、邊再次朗誦詩歌一遍。

  提問:小烏龜是怎樣快速來到屋頂的?啟發幼兒大膽想象並用清楚的語言描述烏龜快速爬樓的不同方法,並將幼兒想出的方法記錄在黑板上,如:乘電梯、乘吊車等。讓幼兒知道行動慢的動物或人可以透過不同的方法使自己先達到目的地,只要勤奮和肯動腦筋才能最快到達目的地。

  4、學唸詩歌:引導幼兒學習朗誦詩歌,討論如何用不同的語調、語速來表現烏龜和兔子的不同動態。

  延伸活動:

  在語言區裡投放詩歌圖片讓幼兒練習詩歌。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5

  活動目標

  1、理解並學習詩歌內容,感受詩歌的音律美及其所營造的意境美。

  2、學習詩歌中“×××,在……裡”的句式特點,初步嘗試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夏天的歌》詩歌插圖、詩歌音訊、詩歌圖譜,夏天自然景觀和人們活動場景相關圖片。

  活動過程

  談話匯入,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夏天。)

  ——在夏天裡,你聽到過什麼美妙的聲音嗎?

  播放插圖,引導幼兒觀察想象,鼓勵幼兒講述。

  ——圖片上都有什麼?

  播放詩歌《夏天的歌》,引導幼兒初步欣賞。

  ——詩歌裡說了些什麼?夏天的歌在哪裡?

  播放詩歌插圖及音訊,引導幼兒學習詩歌。

  1.分段出示詩歌插圖及音訊,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2.結合詩歌圖譜,用問答的形式熟悉詩歌。

  3.帶領幼兒朗誦詩歌2~3遍。

  播放圖片,引導幼兒根據詩歌的句式進行創編。

  1.引導幼兒瞭解、感受詩歌獨特的句式結構:“×××,在……裡”。

  2.出示夏天自然景觀和人們活動場景的圖片,請幼兒觀察並想象、仿編。

  3.組織幼兒展示、交流仿編結果,教師記錄並引導幼兒學習同伴仿編的詩歌。

  附【詩歌

  《夏天的歌》

  夏天的歌在哪裡?

  “蟈蟈蟈”“蟈蟈蟈”,在綠綠的草叢中。

  夏天的歌在哪裡?

  知了、知了,在高高的大樹上。

  夏天的歌在哪裡?

  “嘩啦”“嘩啦”,在清清的池塘裡。

  夏天的歌在哪裡?

  在太陽帽裡,在小花傘裡,在冰激凌裡。在小朋友樂呵呵的歌聲裡。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6

  活動名稱:

  詩歌“綠色的世界”(小班)

  活動要求:

  1.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體驗詩歌所展示的大自然的美和快樂的情趣。

  2.引導幼兒用詩的眼光觀察周圍世界,大膽進行想象。

  3.學習仿編詩歌句,體驗創造的快樂。

  教案准備:

  1.教學用書——“綠色的世界”

  2.綠色的眼鏡,幼兒每人一副。

  3.紅、黃、蘭色的玻璃紙。

  教案過程:

  (一)觀看無色彩的圖書——“綠色的世界”

  1.圖書上有什麼?

  2.這些畫都是黑、白顏色的,有什麼辦法讓它變成彩色的?

  3.我想了一個辦法,請你們來看一看!

  (老師戴上一幅綠色的眼鏡)

  4.請你們猜一猜,現在我看見的畫是什麼顏色的?為什麼?

  5.請你們也戴上綠色的眼鏡來試一試

  (二)欣賞詩歌——“綠色的世界”

  (老師配樂朗誦)

  提問:

  1 .這首小詩說了什麼?

  2.綠色的世界都有些什麼?

  3.為什麼一切都變成綠色的呢?

  (三)學唸詩歌——“綠色的世界”

  讓幼兒帶著綠色的眼鏡讀唸詩歌。激發興趣。

  (四)仿編詩歌句

  提問:

  如果你戴上紅顏色的眼鏡,又會看到一個什麼顏色的世界呢?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7

  活動設計背景

  中班的幼兒年齡較小,他們適合學習有趣味、易讀易記、語言通俗化的詩歌。詩歌《小獅子理髮》語言明朗,篇幅短小,適合中班幼兒學習。

  活動目標

  1.能感受理解詩歌內容,喜歡詩歌中的兩個角色。

  2.體驗小獅子理髮時和理髮後的情緒變化。

  3.能大聲朗讀小獅子理髮,感受朗誦活動的愉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動作、語氣、表情表現詩歌內容。

  難點;小獅子理髮前和理髮後的情緒變化。

  活動準備

  幼兒已認識獅子和烏賊,知道他們的外形特點。本班一幼兒理髮前和理髮後照片各一張,表現詩歌內容的大圖一張,每位幼兒操作卡一套。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1.教師展示幼兒理髮前和理髮後照片,提問:頭髮長長了怎麼辦?幼兒回答:到理髮店理髮。理完髮有什麼變化?幼兒回答:好看、漂亮。提問:媽媽喜不喜歡?答:喜歡。2教師.有一隻小獅子的頭髮也長長了,猜一猜它是怎麼做的,誰給它理髮,它理髮時發生了什麼情況。

  二.欣賞理解詩歌,出示大圖。1.教師提問:詩歌裡說誰去理髮?理髮師是誰?2.幼兒再次欣賞詩歌。教師朗誦第一段,提問:小獅子進理髮店是怎麼做的?(亮亮抓,齜齜牙。)提問?這個動作表現了小獅子是什麼情緒?回答:雄壯、威武。教師和幼兒學習本段。教師朗誦第二段,提問:烏賊理髮師在給小獅子理髮時出現了什麼情況?答:忙的汗珠直滴答。理完髮後小獅子變成什麼摸樣?答:頭髮和鬍子都沒啦。它心情怎麼樣?答:很高興,覺得自己很漂亮。回家後發生了什麼情況?答:把媽媽嚇跑了。提問:為什麼會這樣?答:媽媽不認識它了,它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三.幼兒欣賞操作卡,閱讀詩歌。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透過幼兒自主觀察圖畫,來理解詩歌表現內容。透過朗誦活動,感受學習詩歌的愉悅。教師在朗誦時,要運用不同的語氣和語調朗誦,來表現小獅子理髮前的激動,進理髮店時的威武,理髮後的高興,回家把媽媽嚇跑的疑惑。不足之處是幼兒不能完整的理解小獅子從激動、威武、高興、疑惑這個情感過程的表達。

  附詩歌《小獅子理髮》

  小獅子理髮

  高洪波

  小獅子的頭髮長了,

  他到理髮館去理髮。

  一進門,

  他亮亮爪,齜齜牙:

  “頭髮要染,

  鬍子要刮!”

  烏賊理髮師,

  忙得汗珠直滴答。

  小獅子的鬍子——沒啦

  小獅子的頭髮——沒啦

  漂亮的小獅子回到家,

  嚇跑了親愛的媽媽…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8

  活動目標:

  1、學念兒歌,理解兒歌的內容。

  2、願做力所能及的小事,感受長大的快樂。

  3、念準:穿、擦、花、事等字音。

  活動準備:

  PPT課件、白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中班語言兒歌教案及反思《別說我小》含PPT課件

  幼:說它小。

  師:小明是怎麼回答的?(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並逐句出示PPT,並依據PPT逐句示範朗誦;落實幼兒對穿、擦、花、事等字的發音。)

  3、幼兒學念兒歌。

  師:看來大家真的長大了,連聲音也越來越響亮了,我要再仔細聽聽,誰唸的又準確,又響亮。

  師:老師請一個能幹的小朋友來和我一起念。(多念幾遍,一定要保證幼兒已經會看圖念,已掌握句式,然後再仿編,)

  三、仿編兒歌

  1、教師用簡筆畫記錄幼兒所說的事例。

  師:請小朋友說說,自己還會幹哪些事,我們一起來把它們編成兒歌好不好?誰來說說自己還會幹什麼?

  幼:……

  2、鼓勵幼兒仿編兒歌:xx你別說我小,我會xxxxx。

  師:誰來說一說?(說一句式)

  引導幼兒規範語句,保持xx你別說我小,我會xxxxx的句式。

  3、帶領幼兒將仿編兒歌完整念一遍

  4、結束:請每個小朋友自己編一個句子,和兒歌一起講給爸爸媽媽聽。

  附兒歌:《別說我小》

  媽媽你別說我小,我會穿衣會洗腳。

  爸爸你別說我小,我會擦桌把地掃,

  奶奶你別說我小,我會給花把水澆,

  我是中班的小朋友,會做的事情真不少。

  教學反思:

  1、仿編部分難度有點大,沒有很好了解幼兒的現有水平,應在前期學說兒歌時準備充分,減小難度。

  2、仿編部分的簡筆畫圖示太小,應再稍大些;由於側身在小黑板上比較難畫,下次可以在畫好後貼到黑板上。

  3、整堂課教學環節清晰,關注幼兒已有經驗與課程內容的聯絡。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9

  一、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有節奏地朗誦詩歌。

  2、學習使用相同句式結構創編詩歌,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活動準備:

  與詩歌內容相關的PPT。

  三、活動過程:

  (一)、看圖片引出詩歌主題“水”,並說一說水師:這是什麼?你們在在哪裡見過?

  師:你還知道有什麼水?

  (二)、指導幼兒初步學習理解詩歌。

  1、出示圖片,讓幼兒看各種各樣的水問:圖上的這些水你們見過嗎?叫什麼水呢?(協助幼兒認讀)

  2、初步感受詩歌《水》

  (1)師:老師將這些圖片上的各種水編成了一首詩歌,名字叫《水》。

  幼兒傾聽詩歌一遍.

  (2)師:你聽到詩歌裡說了些什麼?(幼兒自由描述)

  3、學唸詩歌

  (1)、教師念,幼兒傾聽想象。

  師:我們來聽一聽詩歌裡唸的是不是這樣子的。

  (2)、幼兒有節奏地念詩歌師:我們說過好聽的詩歌要是按照節奏來唸會更加好聽教師出示節奏譜“XXXX/XXX”

  師:這個節奏譜認識嗎?

  大家一起拍打節奏問:你們想不想也來有節奏地念一念這首詩歌呀?

  問:你們還記得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麼嗎?

  (3)、幼兒集體朗誦。

  問:剛才我們在唸的時候你有沒有發現什麼秘密?(一個“X”對應一個字)

  4、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問:我們剛才唸的這首詩中,你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嗎?(幼兒自由提問,教師或幼兒回答。目的:協助幼兒理解難詞難句。)

  問:你見過噴泉嗎?為什麼詩歌裡說它是跳舞的水呢?

  6、幼兒集體朗誦詩歌。

  (三)、學習仿編詩歌1、師問:我們在生活中除了有剛才說到的這些水,還有些什麼水呢?

  問:剛才我們說到的這些水,他們是什麼樣子的呢?

  2、鼓勵幼兒做小小詩人,動腦筋編詩歌。

  師:你願意把你知道的其他水也編進我們的詩歌中去嗎?

  3、師:今天回家把你編的這首好聽的詩念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附詩歌:

  水小小的水

  是淚水大大的水

  是海水跳舞的水

  是噴泉髒髒的水

  是泥水靜靜的水

  是湖水甜甜的水

  西瓜水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10

  教學目的:

  透過表演、實踐故事,引導幼兒懂得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做好或完成一件事情。

  準備:

  五兄弟指偶,笤帚一把

  活動與指導:

  1.教師利用指偶給幼兒邊演示邊講故事。

  2.討論:

  ⑴五個手指兄弟單獨掃地為什麼辦不到?

  ⑵五兄弟同時進行為什麼就很快完成了?

  3.遊戲:幼兒五個手指分別戴上五兄弟的指偶,邊說兒歌,邊做手指遊戲。

  附故事:手指五兄弟的爭吵

  有一天,小玉剛想上床睡午覺,忽然聽見右手的五個手指頭說起話來。大拇指說:"我是你們的大哥,我最有用了。"食指說:"瞎說,瞎說,我最有用。"中指、無名指也嚷嚷開了:"我最有用!""我最有用!"小拇指一聽,笑了:"哈哈,我最有用!咱們光嚷嚷有什麼用?總得講出點道理才行啊!"

  大拇指馬上說:"我先說!人們都管我叫大拇指哥,小玉誇獎什麼的時候,總是把我伸出來,說真好,真好,第一第一,我當然最有用啦!"

  食指說:"你是老大哥怎麼啦,你沒有我長得高!我最有用。小玉要嘗一樣好吃的東西,總是用蘸一下,誰聽說讓你蘸過呀!"

  中指說:"別吹牛了,你有我高嗎?我在五個兄弟裡最高,所以人們管我叫中拇,比高呀,那可數我第一!"

  無名指也嚷嚷開了:"你們都別說了,我緊有用,人最喜歡我,管我叫無名指。有的人有漂亮的戒指,都是戴在我身上的!"

  小拇指說:"你們說的都不錯,可是最有用的得數我!小玉耳朵癢了,就用我來摳。"

  "不對,我最有用!"

  "不對,我最有用!"

  "……"

  呵,這兄弟五個吵起來了。小玉一聽,覺也睡不著了,他咯咯地笑了。五個指頭兄弟

  "對、對,還是讓小玉說說吧,我們誰最有用?"

  "我看你們別爭了,父們都用。有些事一個人就辦不了,要靠大家才能辦好。"

  "我不信。"

  "我也不信。"

  "好,不信你們就試試吧。來你們誰能用一個指頭,拿起這把笤帚掃掃地?"

  大拇指說:"我能!"

  "好,試試吧!"

  大拇指想,這還不容易。它走過去就想把笤帚拿起來,可是不知為什麼,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四個弟弟一看全笑了。食指說:"還是我來吧!"

  食指過去了,它把身子彎過來一勾,真把笤帚勾起來了。可它想拿起笤帚掃地,笤帚就是不聽它的話。中指、無名指、小拇指也全試過了,誰也沒能把笤起來。五個兄弟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說話了。小玉又跟他們說:"來,你們大家一起使勁,看看能不能把笤帚拿起來!"

  五個指頭一合作,一下子就把笤帚拿起來了,嘩啦,嘩啦,把地掃得十淨極了。

  小玉問大家:"你們說誰最有用啊?"

  "我們都有用,團結起來力量大!"

  五個指頭都不說話了,小玉躺在床上,不一會就睡著了。

  建議:請幼兒體驗:團結起來力量大的道理、團結協作掃掃我們的室內環境,活動形式可以把幼兒分成若干組,每組負責做一件事情,如:擦桌子、掃地……。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11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

  2、引導幼兒大膽表達,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詩歌背景圖。

  2.活動教具:星寶寶、花寶寶、魚寶寶、蝴蝶、蜜蜂等。

  [活動過程]

  一、引入課題。

  出示小娃娃,問:她想睡覺了,怎麼樣才能使她很快的睡著呢?

  二、學習詩歌《搖籃》,理解詩歌內容。

  老師帶來了一首很好聽的詩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一遍。)

  1.第一遍欣賞,提問:

  (1)詩歌的題目是什麼?

  (2)詩歌裡有誰?

  2.第二遍欣賞,幼兒學習詩歌。

  第一段提問:藍天是搖籃,搖著誰?(教師一邊提問一邊出示圖片)白雲怎麼飄,星寶寶睡著了?

  第二段提問:大海是搖籃,搖著誰?(教師一邊提問一邊出示圖片)浪花怎麼翻,魚寶寶睡著了?

  第三段提問:花園是搖籃,搖著誰?(教師一邊提問一邊出示圖片)風兒怎麼吹,花寶寶睡著了?

  第四段提問:媽媽的手臂是搖籃,搖著誰?(教師一邊提問一邊出示圖片)手臂怎麼搖,小寶寶睡著了?

  3.發展想象力,仿編詩歌。

  三、活動延伸:今天,小朋友學得真棒,回家還可以找到更多的東西當搖籃,繼續模仿編詩歌。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12

  一、活動目標:

  1.認識一些秋天的果子,知道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2.初步學會朗誦詩歌,體驗詩歌的節奏美,讓幼兒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二、活動準備:

  教具:

  1.各種秋天的果子:核桃、龍眼、蘋果、橘子、香蕉、獼猴桃、柿子、梨。

  2.袋子一個、盤子一個。

  3.一張紙條。

  學具:

  3.梨子、葡萄、橘子、綠蘋果、紅柿子等剪好的圖片和大盤子圖片幼兒人手一份。

  4.膠水。

  三、活動過程:

  1.聽秋天的音樂。

  2.提問:

  a.小朋友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秋天)

  b.秋天是一個怎麼樣的季節呢?(秋天是一個收穫的季節)

  3.出示裝有果子的袋子

  a.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秋天收穫的果子,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都有些什麼果子呀?(想)

  b.請一位幼兒把袋子裡的果子一個一個摸出來放到盤子裡,並讓幼兒說說你摸到什麼?你摸到的'水果是什麼顏色的?像什麼?

  4.欣賞詩歌

  a.最後教師摸出一張紙條:

  咦!(很驚訝的說):“這裡面有張紙條,讓老師看看是什麼。”

  哦,是水果仙子送給我們的一首好聽的詩,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b.教師邊念兒歌,邊在大盤子圖片上貼水果圖。

  小結:其實秋天就像一隻大盤子!

  5.幼兒學詩歌

  a.第一遍:放慢速度,教師念一句幼兒念一句,在唸的同時貼上一個水果,直到唸完、貼完為止。

  b.第二遍:讓幼兒一起參與。請一位小朋友上來貼水果圖,老師和幼兒一起集體念詩歌;

  6.幼兒製作水果盤:

  a.這麼多水果豐收了,我們小朋友也來做一個水果盤怎麼樣啊?

  b.幼兒製作水果盤。

  7.教師小結:現在果子已經裝到秋天這個大盤子裡了,我們把水果盤送給客人老師好嗎?(好)

  四、活動延伸:

  “水果遊戲”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13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的思維十分活躍,尤其是抽象思維已經萌芽,加之積累的生活經驗已經比較豐富,他們願意、樂意、也渴望在集體面前暢所欲言,想像我自己是一個5歲的孩子,同樣渴望這樣的言語交流。在此基礎上,我設計本次教育活動時,出發點在於如何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寬鬆的語言情境,因此,我將活動中“幼兒是否說得準確到位”看得不是很重,關鍵是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同時,童話般的情境能夠充分刺激幼兒的感官,為後來言語活動做準備;在最後的自由創編過程中,鼓勵幼兒像小姑娘那樣,大膽的將自己的詩歌念給在場的所有人聽,以此體驗成功的快樂和語言活動的樂趣、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理解詩歌“家”所表達的含義。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所瞭解的動物、植物、“生活區域和活動範圍”等知識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歌創編,發展幼兒的創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引導幼兒萌發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情感。

  重難點

  為幼兒創造大膽、自信地進行語言表達的語言氛圍、引導幼兒積極、勇敢地說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句創編。

  活動準備

  鋼琴曲磁帶、背景圖:森林、沙漠、海洋、北極、花園、天空等;小動物貼圖、水彩筆、詩歌欣賞圖片、有動物或有背景和空白的圖畫紙,教師創編詩句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引出詩歌預設:

  溫暖的春天到了,小草發芽了,五顏六色的花都開放了,小燕子也飛回來了,大自然變的更加美麗了,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放背景音樂,師幼一起來到美麗的大森林,邊走邊欣賞)預設:這裡可真美,有茂密的大樹、青青的小草,還有……(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大膽地說,最好也能運用形象的形容詞,例如:漂亮的房子、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河水、漂亮的花園、……)

  (二)出示掛圖,分析詩歌。

  引導幼兒理解“家”的含義預設:在這個美麗的地方,住著一位聰明的小姑娘,她寫的詩歌非常好聽!你們聽!(畫外配樂詩歌:廣闊的大海是海豚的家,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一望無際的沙漠是駱駝的家,茂密的松樹是松鼠的家。)師:真好聽,小姑娘僅說了那麼多小動物的家,有:(教師出示掛圖,並逐一分析,引導幼兒理解“家”的含義)“家”是什麼地方?家是每一個人感到最舒服的地方.所有的動物,包括我們人類在自己的“家”裡,會感覺到很舒服、很自由自在、很安全。

  (三)創編詩歌預設:小朋友知道其他動物的家在哪裡?(引導幼兒說出知道動物的家:例如:狗熊的在山洞、小魚的家在河裡、老虎的家在森林。我們也試著編一首關於“家”的詩歌,一定很好聽!

  1、由教具引導,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學習創編。(在幼兒沒有充分放開的時候,教師要運用幼兒熟悉的畫面引導:例如:教師出示竹林,引導幼兒說:密密的竹林是大熊貓的家!或者綠綠的、大大的、綠色的、等等都要及時肯定。

  2、幼兒獨立創編,教師為幼兒記錄。(為幼兒提供較充足的時間,讓每一個幼兒有表現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為幼兒做符號記錄,是為了展現幼兒的勞動成果,讓孩子們進一步感受到成就和滿足。從而體驗語言活動的快樂。這裡幼兒大膽地求助於在場的老師,發展幼兒的社會性,事先和教師說好,予以熱情的幫助)預設:清請的小河是小魚的家、綠綠的池塘是青蛙的家、黑黑的山洞是狗熊的家、漂亮的大房子是小姑娘的家、茂密的大樹是小鳥的家、藍藍的天空是白雲的家(當出現非生物的家時,教師要及時並且熱情的肯定,鼓勵幼兒的大膽創意!)青請的小草是小花的家、美麗的花園是蝴蝶、蜜蜂、蜻蜓的家、美麗的朝陽一村是我的家!)

  延伸部分

  小朋友們編得這麼棒,老師也想編一句。(出示掛圖——地球)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保護它!所有的動物、植物、還包括我們人類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地球。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做保護地球的小衛士,讓我們的家越來越美麗,好嗎!老師知道,漂亮的五幼是五幼小朋友的家,能帶老師參觀一下嗎?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14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的畫面美和語言美,初步理解詩歌內容。

  2、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嘗試改編詩歌。

  3、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4、學習有序、仔細的觀察圖片,理解圖片,並用較清楚的語言描述圖片內容。

  活動準備:

  1、PPT課件:含有藍天、草地、大樹、河水、幼兒園圖片。

  2、列印圖片:飛機、小馬、小羊、烏龜、螃蟹、小鳥、小猴、蝴蝶、松鼠圖片。

  3、音樂《我愛我的家》。

  4、白板或黑板。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進入主題

  1、出示PPT,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天空、草地、河水、大樹、幼兒園)。

  2、引導幼兒用一句話講述圖片,如:藍藍的天空、高高的大樹等。

  中班優秀語言公開課教案《詩歌家》

  3、遊戲《找家》

  請幼兒扮演天空、草地、河水、大樹、幼兒園,再請幼兒扮演白雲、小羊、小魚、小鳥、小朋友,聽老師口令去找自己家。老師喊停就要站好,看誰找到自己的家。

  三、改編詩歌

  1、出示草地、藍天、河水、大樹的圖片(列印後貼到白板)和各種動物圖片(列印後貼到白板),請幼兒嘗試進行改編詩歌。

  2、根據幼兒操作的結果讓幼兒改編詩歌。例如:藍藍的天空是小鳥的家、蝴蝶的家、飛機的家。

  四、共同的家

  1、教師小結:

  小朋友真能幹,編了這麼好聽的詩歌,現在我們知道了,每種一動物、植物和我們都有自己的家。而且世界上所有的動物、植物和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家,我們一起生活在那裡。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嗎?

  師:對,就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老師也編了一句詩,放在這首詩的最後: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所以我們要愛護它。

  2、聽音樂《我愛我的家》結束本課。

幼兒園中班教案詩歌15

  活動目標:

  1、感受詩歌內容的情趣。

  2、能大膽想象和仿編。

  3、能將仿編的詩歌《樹葉》朗誦給大家聽。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5、理解詩歌內容,豐富相關詞彙。

  活動準備:

  PPT課件、動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匯入

  PPT展示樹葉從樹上飄落到地面的圖片。

  提問:圖上有什麼?樹葉發生了什麼變化?

  二、PPT出示圖片

  1、這時候一隻小螞蟻著急地走來了,他回家要過河,於是就撿起一片樹葉。

  提問:他會用樹葉幹什麼?(當成小船)

  小螞蟻撿起一片,它是我的渡船。

  2、下雨啦,一隻小猴淋著雨跑過來,他也撿起一片樹葉。

  提問:他會用樹葉幹什麼?(當成雨傘)

  小猴撿起一片,它是我的雨傘。

  秋天的樹葉這麼美,還會有哪些小動物會來呢?

  3、完整欣賞《樹葉》PPT

  提問:

  ①還有哪些小動物來撿了樹葉?

  ②他們都當作了什麼?

  4、朗誦詩歌。(我們把小動物的話編成了一首好聽的詩)

  我們來學著小動物的樣子朗誦一遍這首好聽的詩歌吧!

  三、仿編詩歌(小動物們撿起樹葉撿得這麼高興,別的小動物看見了,也想來撿樹葉。我們來看看又來了哪些小動物吧!)

  1、PPT分別出示圖片(小兔,小刺蝟,小松鼠,毛毛蟲)

  引導幼兒想象它們分別會把樹葉當成什麼?(信紙,帽子,棉被,房子)

  2、嘗試仿照前面的句式仿編。

  3、幼兒自主選擇動物頭飾進行表演。

  結束:今天我們不僅學了一首美麗的詩歌,還自己創作了一首。回家以後去表演給爸爸媽媽和你的好朋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