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動作> 【精品】感動作文合集5篇

感動作文

【精品】感動作文合集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感動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動作文 篇1

  粉筆生涯,講臺春秋,這是教師的生活,是的,在聖潔的教壇上,老師一直無私奉獻,他的愛像流水滋潤心田,是理性的太陽溫暖人群,說到這裡我常常會想到李老師!

  “這裡應該畫上……”“我覺得應該把這裡再改改……”我們幾個小女生在一起討論看黑板報的排版和內容方面的事情,一聲“不錯啊!”引起了我們的注意,轉過頭去,李老師在視窗微笑著看著我們,“字寫的不錯喔,誰寫的啊?”我一下子臉紅了,語塞,根本不知道回道,“她啦!”語文課代表回答了老師,老師似乎沒有介意,一直保持著微笑“那幫我個小忙吧?”

  我緊跟著老師,一直擔心著:我哪能幫老師什麼忙呀?不要搞砸就行了……忐忑不安的來到隔壁班級,“我們班這粉筆字啊!”老師提了提眼鏡,嘴角上揚,“幫忙寫一片塊,行不?”聽著老師委婉的口氣,周圍的人都笑開了,我這才明白,原來給了我一個展示自己的機會啊!“我會記得你喔,你是我在隔壁班隊我的課代表以外認識的第一位女生!”老師雖仍是微笑卻透著認真的口氣,我從心底裡開心!老師的學生那麼多,即使不記得也沒有關係啊!

  不久後,我因為等同學一起回家,在隔壁班門口徘徊著,老師正巧從辦公室裡出來,一看到老師不禁緊張起來,腳來回的躊著,一下子表現出那種煩躁和焦急,“等人啊?”老師笑著問:“啊?嗯,哦!等高×”不知為什麼,回答的亂七八糟的!老師將身子探進教室:“高×,你到是快點啊!人家吳芸可等急了!”看著目瞪口呆的我和小高,老師又添了句:“快快快!”聽著老師的催促,享受著那種輕鬆的感覺,我這樣不太出眾的學生受老師關心還真是有種說不出的滋味……

  老師上課總是會逗笑大家,生動的課堂透著輕鬆的氣氛,對每位學生是用那種朋友之間的口氣用於教育……

  這是我的老師,更是我心目中的老師!

感動作文 篇2

  有一種情懷叫偉大,有一種品格是崇高,有一種感動,就潛伏在我們身旁。

  ——題記

  微風。細雨。老樹。梧桐。

  纏綿的細雨,如絲、如絹、如霧、如煙,浸潤著窗外的梧桐沙沙沙沙,如同情人的密語,平添了一份靜謐,一份悠閒。穿越時空,定格在讓人心動的剎那。一幕幕無不讓我們感動,不禁淚流。

  狂歌五柳前

  一彎新月,如勾。朦朧月色中荷鋤而歸,只留下一片剪影。“晨興理荒穢”的辛苦勞作摧殘了你的容顏,卻改變不了你的志向。你看,那滿院燦爛的菊花,不正是孤傲的風骨?把酒對菊,一飲而盡,但願這烈酒能燃盡你心中的苦悶,消除世間的不平與黑暗。

  南山青,聽暮蟬,接輿醉,狂歌五柳前。自此文壇上多了一支清新的團圓新曲。

  八千里路雲和月

  江南秋雨瀟瀟,登高獨依欄。抬頭遠望,仰天長嘯,兩行熱淚奪框而出。

  三十年的浴血奮戰,八千里漫長的征程,面對金兵氣吞如虎,願駕長車,直搗黃龍,讓滾滾的車輪碾瑣賀蘭山厥,幾道金牌聲聲催促,不知何時才能重返沙場。不要等到滿天白髮時,才仰天長嘆。

  你的生命激情飛翔

  那一刻地動山搖,江河易道,天地變色。

  災難發生時邱光華家中的房屋盡數被毀,年逾八十的母親只能住在窩棚裡。一次次的飛行,搶救出無數的傷員。有一次直升機離自家不足800米,可你卻顧不上望上一眼。當雄鷹最後一次升空,再次搶救傷員時,失去了你的訊息。幾天後傳來雄鷹折斷翅膀的訊息,可是你的生命沒有終結,你的生命因此激情飛翔。

  細雨沙沙,微風無語。一個個偉大而又崇高的靈魂,向我們慢慢走來仰望,我們淚流滿面。

感動作文 篇3

  感動是一杯正冒熱氣的咖啡,讓人沁人心脾的香醇;感動是一杯微苦清茶,雖苦,但細品卻有清甜;感動是一杯蹦跳著水珠的汽水,給人一種清涼又充滿激情的感覺……

  記得有一次,我早上睡過頭了,接過媽媽準備的早餐錢,便急匆匆地走下樓;一出門,天氣可冷了!刺骨的寒風嗖嗖地灌進我的衣袖,我趕緊攥緊衣袖,直奔到那熱氣騰騰的大傘下。大傘下人頭攢動,暖乎乎的,還瀰漫著絲絲的'香氣。走近一看,攤主是一位年輕的中年婦女,穿著一件紅色的襯衫,戴著一件褪了色的帽子,雙手起滿了繭,臉上佈滿了笑容……“阿姨,來一個糯米糰。”直見阿姨一手抓起一團珍珠般的糯米飯,放在潔白的塑膠紙上,然後抄了一勺白砂糖,在撒上一些烏黑噴香的黑芝麻,阿姨雙手合攏,來回揉搓,不知不覺間,一個可口美味的糯米糰做好了。我舔了舔嘴唇,連忙掏錢,誰料!錢像人間蒸發了似的,口袋空空的,什麼沒有,我立即開啟書包翻箱倒櫃都不見一分錢的蹤影,我焦急起來,心裡就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心想:可能在半路上掉了沒察覺,這可怎麼辦啊?我不要,阿姨不會生氣吧!這回可真倒黴!我一臉通紅,不知所措,頭低得抬不起來,說:“抱歉,阿姨,我不要了,我……

  我……的錢……在半路上……掉了。”我正準備揮手,阿姨連忙說:“小姑娘,別急!我把這個糯米糰送給你吧!”我感到萬分驚訝:“阿姨,我不能吃‘霸王餐’,你掙的錢已經夠辛苦了,你這份心意我領了,但我不能收這個糯米糰。“阿姨咯咯地笑,說:“一兩個糯米糰的錢算什麼,你們學生要上學,千萬不要餓著肚子……”阿姨不容我分說,把糯米糰直推到我手上,我不好意思地收下,便狼吞虎嚥地吃著,回頭望了望,阿姨那慈祥的目光,溫暖的笑容,心裡既感動又溫暖,彷彿感到一股暖流直湧上我的心頭,細細品嚐這份愛的早餐,感到十分香甜……

  啊!阿姨,你那一舉一動,讓我不禁地感覺到“人人處處有真情”的愛,你那種雷鋒般的精神,使我想到了“樂於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德,你那慈祥的笑容,寬容地待人的品質,讓我學會了在社會上怎樣做人的人格……

  感動是一條瀑布,飛濺著美麗的水花;感動是一縷陽光,化解著冬天的冰雪;感動是一陣春風,溫暖了失意者的心;感動是一團火,燃起別人的信心……阿姨請讓我在這裡說上一句表示感謝的話語:“謝謝您!”

感動作文 篇4

  一朵苔花,以它渺小的身軀,點亮了生命的詩意。

  ——題記

  寂靜寥闊的烏蒙山的清晨中,一陣清脆的歌聲悠悠傳來。薄霧伸了個懶腰,漸漸散去。露珠從草葉上滑落,摔開萬道晨光。苔花伏在路邊安靜的陰涼裡。

  歌聲近了。一群苗鄉孩子輕快地走來。跟著的是一位腳踏草鞋身挎吉他的人。他說:“孩子們,我們來唱一首《苔》吧,一、二!”孩子們就興奮而又輕車熟路地唱起來:“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這是梁俊及妻子在貴州石門坎新中小學支教的第二年。在那個苔花還未開放的年頭,他來到中國最貧困的地區之一,問一個拖著鼻涕,衣服口的泥與鼻涕又結成硬塊的孩子:“你上次洗澡是什麼時候?”孩子認真想了想,說:“小時候。”梁俊笑了,可他更想哭,從此他在這裡紮下了根。

  為了讓孩子們更好的學到中華文化,梁俊費心用帶的吉他譜了曲,教孩子們唱詩。即使地處偏荒,孩子們依然努力學習。第一年夏天,苔花開了,孩子們的生活逐漸被詩充盈。在這烏蒙大山深處,終於有了悠悠的歌。

  兩年支教,孩子們早已不是兩年前的模樣。清晨唱晨起動徵鐸之思,夜半唱聽蛙聲一片之趣,上學唱寸草報春暉之心,歸家唱興盡晚回舟之樂,一個人唱,一群人也唱,高興了唱,悲傷時也唱。“唱到他們長大,唱到他們被愛。”梁俊說。

  苔花已經開放,孩子們生活的灰暗被天亮鋪開,即使梁俊不再支教,他自己也是一朵苔花,一朵將花開遍了全國的苔,在央視節目中,他問孩子們:“記得為什麼我要教你們唱《苔》嗎?”“因為我們要像苔一樣勇敢的開放。”孩子們稚氣的聲音響徹舞臺,遊走天地。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即使在烏蒙大山深處,也有並且總有一種美值得感動。這美,是渺小苔花開放的美,是梁俊如苔花般默默支教的美,是孩子們身處深山仍努力綻放的美,是中華文化經久不衰唱響天地的美。

  一朵苔花,以它渺小的身軀點亮了生命的詩意,它自信蓬勃,充滿熱情與感激。縱爾不勝丹花美,於陰暗處自在開。

感動作文 篇5

  陽光烈日下的蟬鳴蛙叫,我感受著光腳丫下來自大理石地板的陣陣涼意,望著遠處——那傳來的銅鑼齊奏的地方。籃球場已有幾攤不同的小販,玩具小販搖著手裡的鈴,賣牛肉的大叔為客人盛上冒著熱氣的牛肉羹湯......戲臺前無規律卻又不雜亂無章地擺好了各式各樣五顏六色、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凳子,它們只是安靜地待在那,等待夜晚的狂歡。

  天終於漸漸、慢慢地暗下來了,這時候好戲才正要上場。雖然夜的顏色黑藍黑藍的,但是戲臺被頂上五顏六色的燈照耀的十分溫暖。戲臺兩旁的LED螢幕像春聯一般立著,預告晚上將要展示的演出。雖然還未開始演出,但是來觀看的人們早已按耐不住。孩子們站在戲臺沿下巴枕在交叉的手臂上,買來燒烤的美味地嘗著鹽與糖合奏下的美妙,嘴邊還殘留著的油漬爽快地用手抹掉,好奇心重的喜歡撩開戲臺旁的帆布探頭看戲曲女演員貼片子、戴大柳。年紀大些的中年討論著這出戏之前已經看過,劇情如何發展。老者就只是靜靜地看著臺上,等待舞臺的開始。

  戲曲終於開始。銅鑼齊奏、演員翩翩而來。花旦彎著手背踏著小步稍帶嬌羞,煙花粉黛、動人眼眉。丑角滑稽上場,一隻腿提高,相反邊的手靠近抬起的腿,動作誇張,逗人發笑。武生雙手握拳,雙臂微圓,背上的靠旗隨著他的每一大跨步扭動起來,氣勢逼人、威風凌凌。

  他們一看就是經過訓練的姿勢,站如松、坐如鐘,讓人也不禁挺直腰板、頭頂向天。藝術般的語音語調深深在我心中刻下一筆,卻又因不同其他的閩南發音而別有趣味。動作中始終存在著一種氣質,一顰一笑動我心魄。在我心中,戲曲演員一點也不比電視劇演員差,他們的表演同樣給我帶來感動,同樣使我為那我所未料的劇情而瞪大了雙眼......

  這就是這出戏、這些人、那方言帶給我的回憶,是閩南戲曲——這古老卻不神秘的文化給觀看者帶去感動,家鄉的語言給老者帶去一份寬慰、給年輕人帶去一份童年滿滿的回憶、給孩子們一份新鮮。

  如此資訊大爆炸的時代,那文化帶給我的是回憶、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