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大雪漫道的早晨敘事散文

大雪漫道的早晨敘事散文

大雪漫道的早晨敘事散文

  白茫茫的雪,蓋住了原野,蓋住了一切。

  原本高昂的山低下了桀驁不馴的頭,樹林也彷彿消失得無影無蹤了。走在一尺深的雪中,“嘎吱嘎吱”的踏雪聲外,再也聽不到別的聲音。

  今天是他當值日。他要早一點到教室生火,把教室裡的空氣加熱,好讓同學們坐在暖和的環境裡上課。

  他正在就讀的學校坐落在縣城北郊的一個山頭上,佔地40畝。四邊圍牆,坐北朝南。西面是學校家屬院,北面毗鄰人工林場,東面是縣防疫站家屬院。門前是一條自東向西橫貫而過的10米寬的馬路,越過路是一片荒地,盡頭,能夠俯瞰到縣城公路。公路往南100米,是河谷,一條蜿蜒的河水奔騰不息。帶給這條山谷永恆的動感。它是標誌,更是驕傲。億萬年奔騰咆哮,億萬年生機蓬勃。河對岸是連綿不絕的群峰,巍峨屹立,與天相接,像螢幕般橫亙在視線裡,擋住了前方的原野。真可謂“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橫。”

  從他家前往學校要經過一座小山包,有一條羊腸小路從山腳蜿蜒而上,傾斜度大約60度。從這裡盤爬上去,就可直達學校前門。

  他如往常來到小山包下,發現小路已經被大雪封住了。繞道,肯定耽誤時間。他只好找埋在雪地中的小路。

  屋漏偏逢連夜雨。清除雪障,必須要有工具,而他連笤帚等起碼的工具都沒有,只好將兩隻手派上用場。還好,很快找到了路徑,他就一邊用手撥雪,一邊攀爬。好幾次,要不是機靈,險些滑倒,甚至跌到幾米深的溝裡。

  好不容易爬上山包時,兩手已被凍得幾乎沒有感覺了。而他來不及焐焐手,迅速向學校趕去。

  好傳統受益無窮。由於室內衛生已於昨日放學時打掃乾淨,夜裡又不上自習課,沒人到教室,衛生依然乾淨整潔,無需他再打掃。生火用的.木柴等引燃物也已在爐具中放好,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況且,生爐火對於山區孩子來說,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他更是輕車熟路。

  他不慌不忙地拿出打火機,摁下按鈕,“譁”,一苗火焰立即升騰而起,他舉著它走向爐子。

  兩爐(每個教室配備兩套爐具)火很快燒起來了,受熱輻射激發,室內冷空氣慢慢變熱了。看著火紅的爐蓋,心裡想象著同學們走進教室後滿意的神情,他得意地笑了。

  做完這一切後,他沒有逗留在教室裡取暖,而是帶著笤帚和簸箕向門外走去。

  天還早,校園裡到處都是雪。由於房子和樹上落滿了雪,眼前白皚皚的一片。唯有一個地方有一線燈光亮著。他知道,那是從化學老師的宿舍裡發出來的。

  化學老師姓林,是位大學生,已有幾年的教齡。目前,既給他們上化學課,又給他們當班主任。由於山區的條件艱苦,像林老師一樣,能堅持幾年的老師不多,都像走馬燈一樣,來了,去了。林老師本來也在在走之列,但他還沒有走。

  要是說起林老師的班主任工作,那可是頂呱呱的,沒有誰不稱讚的。記得林老師剛接他們班時,面對的是一個紀律渙散,學習風氣很差的集體。這樣的班,誰也不想接。可林老師滿不在乎。他堅信,只要功夫到鐵杵磨成針。他從一點一滴抓起,不厭其煩地做思想工作。好奇的是,對每個同學建立了所謂的成長袋,密切跟蹤。對此,大家開始有點忌憚,而林老師善於抓住機會。在不到兩個月的課餘時間,走訪了全班學生的家長。六十多位學生,六十多個家庭,遍佈在縣城的角角落落,有的在鄉下,路途比較遠,遍訪,其實很不容易。好心人們勸他別自討苦吃,要不,打個電話或捎個話得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林老師既然下了決心要走遍學生的家,他就義無反顧地實施自己的計劃。有時候,他吃了閉門羹,卻不氣餒。透過捎話方式,約定見面時間,不論家長有多大的成見,他要做到見面為止。

  萬事怕認真,林老師以鍥而不捨的精神打動了家長的心。在面對面的交流中,家長們一改昔日緘默不言的態度,暢所欲言。在廣泛的交流中,林老師終於聽到了家長的心聲。原來,有些家長之所以對家訪工作消極慢待,甚至牴觸,主要是不信任的緣故。以前也有過類似的家訪,但是,事後從來沒有兌現過家長的訴求。家長們早已洩了氣。林老師為此做了保證,不管遇到什麼事,一定要把班主任工作帶到孩子們畢業為止。

  經過交流,建立了密切的家校互動機制,為班級工作注入了活力,在雙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個曾經全校出了名的差班,有了很大的起色,學習成績也穩步上升,引起了學校的關注。

  不僅如此,林老師兢兢業業地教授化學課,他把教學重點不僅僅放在理論基礎上,而且重視基本的化學實驗。儘管學校的實驗條件僅限於個別演示實驗,而且沒有開展學生實驗的先例。但他敢於創新,勇於實踐。在徵得校方同意的前提下,他抓住機會,充分準備,給每個同學創造動手實踐的機會,不斷培養化學學習情趣。

  聽說,林老師剛分來不久,在講到氧氣的製備方法時,為了提高感性認識,讓學生們系統地掌握“氧氣的製備”這一知識點集中、技巧密集的實驗,他加班加點,利用僅有的一盞酒精噴燈燒製了供16組用的玻璃彎管,按時傳授了實驗技術。同學們因為在實驗中體會到了成就感,學習化學的興趣噴湧而出,效果非常明顯,在當年的中考中即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成熟的方法一旦得到實踐檢驗,就會成為普遍原理,對於首創者而言,簡直是如魚得水,坐享其成。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非凡的成績使林老師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成了學校的品牌。還光榮出席了縣人民代表大會。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正當林老師在事業上騰飛的時候,父母親的催調要求一天比一天強烈。親朋好友伸出援手,幫助他調動。

  每當調令好不容易到他手裡的時候,他卻猶豫不決:自己走了倒好,學生咋辦?心腸一軟,就沒有走成,讓那些熱情幫忙的朋友一次次失望,最終落下了許多埋怨。

  林老師在本地沒有親戚,除了家訪,他那兒也不去,時常住在校內宿舍,一個人靜靜地研究教學問題。多少個週末、節假日,整個空曠的校園裡住校的就林老師一人。他忘記了歡樂,忘記了遠方的父母,與書為樂,視書為友,樂此不疲。

  紮根山區,精益求精是林老師不懈的追求目標。

  此刻,林老師的燈亮著,老師可能在看書。

  他走到林老師的宿舍門到辦公室的路上,開始掃雪。由於雪厚,清掃不順,他就用簸箕端。邊端邊掃,一條夾在雪縫中的小路,從辦公室直通林老師的宿舍門口。他想,待會林老師踩著這條沒雪的路去辦公室,多好!

  掃完雪,他悄悄地向教室裡走去。“哐啷!”突然,他手裡的簸箕不慎掉到地上,發出的聲音在這個大雪覆蓋的早晨特別響亮。等他趕緊撿起來時,覺得手上有股黏糊糊的液體,他低頭一看,血!不知什麼時候劃的口子,在寒冷的空氣裡快要凝固了。

  “張翔!你的手怎麼啦?”正待他重新走向教室的時候,聽到林老師熟悉的聲音傳來,他順著聲音望過去,發現老師正在向他走來,關切地看著他的手。

  “不礙事,老師!”張翔趕緊回答。“

  怎麼不礙事,大冷的天,可要注意!”林老師再次望了望他的手,說:“跟我到宿舍去!”

  林老師說罷,就往宿舍走去,他跟在後面。

  到宿舍後,林老師幫他清洗了傷口,幷包紮了一番。

  他看到滿桌子的書,還有翻開的作業本。

  “林老師又熬夜了!”他出門時心裡這樣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