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讀後感> 2020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600字

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600字

2020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600字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開啟成功之門的鑰匙。書是我們永遠不能忘記的。最近我讀了一本著名作家笛福寫的名著——《魯濱遜漂流記》,令我益匪淺。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0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2020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600字1

  暑假中,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深有感觸。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未經風雨,怎見彩虹!

  書中的魯濱遜從小熱愛航海,可不幸的是,在一次航海途中,他遇到很多險情:強勁的暴風雨,船被打翻……所有船員中只有他倖免於難,他流落到了一個孤島上。但他憑著自己驚人的毅力和勇氣,戰勝了絕望,不再悲觀,失敗時不再灰心。在荒島上,他漸漸學會了生活,種植糧食、修建房屋、製造傢俱、馴養家禽……把原來的荒島變成了欣欣向榮的家園,過上了舒適的田園生活。

  我懷著激動的心情讀完了這本書,心情久久不能平靜,這本書裡面的曲折離奇、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深深地吸引著我,鮮活的人物形象震撼了我的心靈。我陷入了沉思:剛到荒島時,魯濱遜碰到了種種艱難,但他並沒有消沉,反而用勇敢、智慧、理性、勤勞、堅強去面對,最終取得了成功。未經風雨,怎見彩虹啊!這讓我想起了現實中的我們。

  現代社會我們中間的許多人都是獨生子女,家長視他們為掌上明珠,連簡單的家務活也不讓孩子們去做,天天總是對自己的孩子說:“你好好讀書就行了,做家務會浪費時間的!”讀書固然重要,但也要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臨危處理問題的能力。試想一想,在荒無人煙的孤島上,如果你什麼都不會做,根本無法生存。想到這些,我不禁反問自己:如果我像魯濱遜那樣遇到困難,我也能鎮定自若,戰勝困難嗎?恐怕不行,我連洗衣服都笨手笨腳的,更別說這些了!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不可能像他那樣自力更生,因為我沒有魯濱遜那樣的能力。所以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努力去培養個人的各方面的能力,哪怕只有一點點進步,也堅決不放棄,想辦法克服困難,戰勝自我,提升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憑自己的雙手創造財富。

  當我合上書時,滿屋子飄蕩著魯濱遜勇於向困難挑戰、打不垮、壓不彎的精神,作為新世紀的小學生,我們應該向書中主人公魯濱遜學習,在人生的旅途中,勇於前進,勇於挑戰,勇於探索,永不放棄!

  2020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600字2

  早就聽說“英國小說之父”笛福所寫的《魯濱遜漂流記》舉世聞名。上次,我去書店一買回這本書,就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很快就被主人公智慧、勇敢的卓越品質感動了。

  書中記載了1659年9月30日,年輕的魯濱遜在航海中遭遇大風暴,船沉底了。其他人全部不幸溺水身亡,只有他奇蹟生還,流浪到了一個孤島上。他曾經悲觀過,絕望過,但仍然憑藉智慧和頑強的意志戰勝了種種困難,頑強地生存下來。他學會了打獵、牧羊、種小麥、做麵包等技能,感受到了生活的樂趣,還搭救了一個名為“星期五”的野人。28年後,他搭乘一艘英國商船離開了孤島。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人孤孤單單地在一個島上生活了28年之久,這是多麼不可思議的奇蹟!但是魯濱遜做到了!他初到孤島時,“沒有食品、房子、衣服、武器,也沒有藏身之處。沒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但是過了幾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對生活有了希望,開始努力地尋找自己的生存方式。他製造用具,馴養山羊,依靠自己辛勤的勞動生存了下來。

  透過閱讀我可以得知,魯濱遜十分堅毅,他沒有助手,工具不全,做一塊木板都要花幾個月的時間,但他從未放棄。他花了兩年的時間挖了一條六尺長的小河,期間經歷過幾次失敗,但他沒有氣餒,繼續努力。就這樣,他終於“豐衣足食”,過上了安康的孤島生活。

  這本書令我受益匪淺。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難免遇到大大小小的“攔路虎”,要學習魯濱遜堅忍不拔的可貴品質,遇事多動腦筋想辦法,不要沮喪,更不要灰心喪氣。只有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才能戰勝困難,甚至創造奇蹟。我想起了自己摺紙的一段經歷。記得有一次我滿懷信心地折一個非常複雜的古代龍,步驟有200多,折到中間的時候由於細節上過於複雜,有一步我怎麼也折不對,當時真是心急火燎,又不想前功盡棄。我深吸一口氣,讓自己平靜下來,仔細又看了一邊影片,想了想,終於茅塞頓開,把那“拌腳的石頭”踢開了。我慶幸自己戰勝了困難,如果我當時放棄了,就不會有現在鋼琴上方的那個栩栩如生的古代龍了!

  《魯濱遜漂流記》是一本好書,妙趣橫生又寓教於樂,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學習他有理想、有毅力、愛勞動、不屈不撓的美好品質。

  2020魯濱遜漂流記讀後感600字3

  這個暑假我讀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它以變化多端、光怪陸離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這本書主要講了魯濱遜小時候就特別希望出海遠遊,後來他造了一隻船,從巴西出發到新幾內亞,但船隻卻在途中失事。魯濱遜來到了一個荒島上。在島上魯濱遜沒有等死,而是工作起來。他修建住所,種植糧食,馴養家畜,製造工具……在島上生活了將近28年,也就是在這28年內,他把這個荒島改造成了海洋裡的“綠洲”,最後回到原來生活的社會的故事。

  讀完之後。我感想頗多。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多常人無法想像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存活下來。沒房子,自己建;沒吃的,自己嘗試著打獵、種穀子、馴養山羊、曬野葡萄乾;用圍巾篩面做麵包……在島上的第24年,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面對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硬漢子的堅強樂觀和英雄本色,他用一顆積極樂觀的心,去看待世界,去對世界和明天抱有美麗的渴望、期待與信念,並付諸於行動,最終成為了島上的“王者”,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和精神“王國”。反觀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同學當遇到作業不會做、考試失敗等一丁點兒挫折和困難時,就灰心喪氣,停滯不前,甚至是自怨自艾,結果一事無成。

  因此我們只要有魯濱遜的自立自救、堅韌不拔的精神;只要有魯濱遜男子漢的陽剛、頑強的意志,勇敢無畏以及他的樂觀精神,那麼我們就會成為生活和學習上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