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一斤等於幾兩?作文

一斤等於幾兩?作文

一斤等於幾兩?作文

  “西紅柿!個大包甜!四塊錢一斤勒!”一個小販引起了我的注意,嗬,他家的西紅柿真不錯,每一個都紅彤彤的,還比別家便宜不少。“給我來一斤。”他笑嘻嘻地接過錢,裝了一袋子西紅柿遞到我手上,本來以為今天賺到的我,回家一稱就傻眼了,這哪裡是一斤,明明才九兩,這一斤怎麼就變成九兩了?帶著疑問,我又一次來到市場,“這豆角怎麼賣的?”“四塊五一斤。”“你家稱準不準?”“我是九兩稱,如果滿稱要五塊一斤。”我沉默了,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度量衡,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對衡器的要求越來越高。東漢初年,木杆秤應運而生。我國是世界上最早實行法制計量的文明古國,無論從古代計量精度上看,還是從計量單位和計量管理體制上看,都是舉世無雙的,但現在呢,唐宋時期就統一的十進位制怎麼變了?這是不正當競爭,是的,如果不在稱上做手腳,小販的利潤從哪裡來?但不知道他們想過沒有,如果一斤等於九兩,那消失的一兩呢,隨著誠信飛走了嗎?我不禁想到了“油條哥”劉洪安。

  他是一名大學生,雖然學的會計專業,但他卻自謀職業賣起了早點。他只用一級大豆油,且每天一換,還在油鍋旁放上一把“驗油勺”,讓顧客們親自檢驗油的質量。良心讓他不但沒有賠錢,還賺了不少,只要道德底線向上提高一些,生意不會變差,甚至會更好。他賣的是誠信,賺到的是真心。這就像網友說的'那樣:“油條哥”把不誠信、昧良心像殘油一樣一併倒掉了。他把“連自己都不願意吃的東西,怎麼好意思叫別人吃?”作為他的生活動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作為他的“營銷理念”。這又讓我想到另一個小販的“生意經”。

  嚴把進貨關,只賣平價菜,每天引來五六百市民光顧,不起眼的小菜攤月入萬元……在緯四路農貿市場,一家名為“小農夫精細菜”的攤位靠“誠信”經營,不僅登上市場誠信經營“紅榜”並開了分店,還贏得數百市民“粉絲”追捧。說起成功秘訣,攤位老闆張德祿說:講誠信就是我的“生意經”。收銀機打印出來的小票上,時間、斤兩、單價、總價一目瞭然,更不會缺斤短兩。在緯四路農貿市場,像這家攤位一樣的商販還有很多。“顧客至上,誠信經營”在這裡已蔚然成風。

  他們讓我知道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中還有擁有誠信的人,我煌煌中華是文明古國,誠信在現今的社會中舉足輕重,它決定著一個人,一家公司,乃至一個國家的未來,它受到了人們的普遍認同。對人誠實,對事守信是我們應保持的最高尚的美德。那麼一斤等於幾兩呢,我認為一斤等於十兩的誠信;那麼誠信一斤多少錢呢,我認為誠信一斤要賣一個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