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多樣化考核形式在獨立學院公選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多樣化考核形式在獨立學院公選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多樣化考核形式在獨立學院公選課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摘要】本文以食品安全導論公共選修課教學改革為背景,以課程考核模式的研究為突破點,研究不同考核方式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影響,探索一種適合獨立學院辦學特點的公選課考核模式。

  【關鍵詞】獨立學院 食品安全導論 公選課 考核模式

  高校公共選修課一般是指面向全校各專業、各年級學生;旨在發展學生興趣特長、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由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公選課的開設體現了教學模式的多樣化、教學層次的多元化和課程體系設計的靈活性等特點[1],這與獨立學院以培養具有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一定創新能力的應用型、創業型人才為其辦學宗旨相符合[2]。因此獨立學院的公選課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途徑、最佳化學生知識結構的有力舉措、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益選擇。

  我們獨立學院自成立以來,開設了《食品安全導論》公共選修課程,教學中我們注意採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貼近生活的事例,向處於生長髮育時期的大學生,介紹影響食品安全的多種因素,食品安全性評價,食品安全的管理與制度三個方面的內容,以期提高大學生的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高大學生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身體素質,深受大部分學生歡迎。

  然而,由於獨立學院的學生來自高考第三批次錄取,入學水平參差不齊,部分學生綜合素質較高、學習基礎相對較差、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自主性不強[3]。另外,公選課本身存在學生來源廣泛、組成複雜,學生的專業知識基礎背景參差不齊等特點,以及部分學生有片面地追求學分,選而不讀或只選不修等現象,影響了教學效果。本文從改革考核方式入手,在常用的開卷考試和課程論文寫作基礎上,採用檢查到課情況、檢查聽課筆記、開展課堂討論等多樣化的考核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質量。

  1 課堂考勤考核

  公共選修課通常是學生逃課的“重災區”。有的學生對公選課缺乏正確的認識, 在選報選修課時,或僅看課程名稱的字面含義,或只是口耳相傳式的瞭解,不重視、不投入,錯誤認為報了名偶爾上課可以矇混過關取得學分,因此常常選擇逃課以爭取時間精力做他們認為更值得的事情;有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對自己的學習缺乏規劃,在選課時並非考慮自己的專業或愛好,而是抱著混學分的想法,很少參加聽課,試圖考試時“投機取巧”。獨立學院的學生一般都有較好的家庭背景和條件,從小沒有勤勞習慣,入學後學習懶散,缺乏動力,個別學生必修課的學習都是迫於家長的壓力,所以公共選修課更是能逃就逃[4]。另外公選課學生來自不同系,數量多、組成複雜,不可能分年紀或班級考勤,老師不可能每次佔用時間對在座的一百多個學生一一點名檢查到課率。

  為了掌握學生的到課情況、提高學生聽課的自覺性,我們在食品安全導論公選課的第一堂課上,除開宗明義講授課程的教學內容、目的和要求,讓學生認識到食品作為人類生活的必需品, 其安全關係著個人、關係著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受到全社會的關注,受到國家的重視[5]。當代大學生不僅要有精湛的專業知識,還必須有健康的身體,學習食品安全導論,對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以外,還鄭重提出食品安全導論公選課每週一次,考勤佔總成績的10%,要求學生努力做到不缺課,相對固定座位,以便老師進行課堂考勤、檢查到課率。利用座次表考勤,可以使老師心中有數,針對性地點名和清查人數,可引起遲到缺課同學的注意,督促到課,給予考勤評分,還有利於老師熟悉和了解學生,便於課堂教學。個別學生尤其是大三、大四的學生,由於課程緊張或外出實習,難免有兩三次缺課現象,對於這些學生只要有院系學工組批准的請假證明,按照額外佈置的食品安全討論話題如“三聚氰胺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食品新增劑對食品安全的利與弊”、“使用不鏽鋼餐具應注意什麼”等,進行5-10分鐘的課堂發言並回答同學的提問,可以彌補。如此督促和關愛學生,開啟了心扉,撥動了心絃,學生乃“親其師而信其道”,重視本公共選修課程學習,氣氛日益濃厚。

  2 課堂筆記考核

  《食品安全導論》是一門涉及化學、生物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管理工程,甚至環境科學的一門邊緣、交叉學科,可以講授的內容和範圍十分廣泛;作為公共選修課時效性強、內容更新較快,老師一般收集大量的參考資料編寫講義授課,學生選用一本教材很難滿足學習的需要,另外,公共選修課授課物件為全院非食品科學專業的本科生,大多數學生的食品安全以及生物學、化學知識水平依靠平時生活中的積累或停留在高中水平上,而獨立學院的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較差、缺乏毅力,上課不作筆記,遲到早退,課堂上思想開小差,不注意、不善於聽講,不積極開動腦筋。因此為了增強學習自覺性,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要求學生做課堂筆記,併成為考核的一部分。

  有人測試過上課45分鐘,學生只能記住75%,48h後再測試則只能記住10%。而課堂筆記是要求學生課堂上專心致志,眼到、耳到、手到、心到的手段,記好了筆記,課後複習能清晰再現老師講課內容,能使學習效率大幅提升,“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名言正好說明了記課堂筆記的重要性[6]。在本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將課堂筆記作為考核指標,佔總成績的20%,要求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和多媒體課件,在理解的基礎上記錄授課內容的重點,檢查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能遵照執行,如按照生物性因素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食品新增劑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食品包裝材料和容器對食品安全的影響、農藥、獸藥殘留對食品安全的影響、重金屬元素及環境汙染物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含天然有毒有害物質的食物以及新型食品的安全性、食品安全性評價、食品安全的管理與制度等章節認真記錄並整理完整筆記,這樣使學生能按教學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掌握課程範圍內的知識,培養了學生積極的學習態度,養成了集中聽課注意力的好習慣, 克服自律性較差的毛病; 同時也鍛鍊了學生的速記能力。我們認真檢查學生課堂筆記,並按等級給出成績,一般分為優、良、及格和不及格四等,對於不及格的可補充後重新檢查一次。

  3 課堂提問考核

  獨立學院學生雖然文化基礎相對薄弱,但思想活躍、愛好廣泛、個性鮮明、參與意識強。在本課程教學中,抓住公選課具有教學模式多樣化、教學層次多元化和課程體系設計靈活性等特點,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採用討論式教學方法、精心構思以學生為主體的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發揚其長處,鼓勵學習積極思考、踴躍參與、主動學習。

  教學時根據學習知識點,隨堂向學生提問,給予發言者加分獎勵;鼓勵學生質疑和提問,給予提問者肯定和表彰,這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表現能力,克服膽怯的心理,也增加了學生對重點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並達到了考核的目的。在講解農藥殘留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時,介紹了給農藥殘留對食品安全的影響及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提問農藥殘留的原因以及作為消費者吃水果時怎樣防止或控制農藥殘留的影響。在每章學習結束時,設計一些判斷題和選擇題,供學生搶答,並請幾位學生按照座次的分組來記分進行評比,這不僅及時瞭解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合作,收到了活躍課堂氣氛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效果。學生們普遍反映這門公選課課堂氣氛活躍,能積極啟用學生的興趣,為了對付課堂提問,課堂上不能偷懶、開小差,始終保持積極思維的狀態;課堂上注重師生互動,鼓勵學生質疑,並給予了思路的引導;聽起來不枯燥,而且也覺得輕鬆,能很好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4 課堂討論考核

  食品安全與個人日常飲食生活密切相關、也牽涉到千家萬戶,這對於學生來講並不陌生,但有些食品安全知識。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在教學時挑選大家比較熟悉的熱門話題,給出一些思考題, 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利用校內可利用的資源,如網上下載、圖書館查詢答案,作為課外作業完成,並將拓寬的內容帶到課堂上作3-5分鐘的專題發言或分組辯論,學生聯絡自己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件和身邊存在的隱患,從具體的事件中受到啟發,從而認識食品安全問題的嚴重性,從而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比如在學習生物性因素對食品安全的影響時,佈置思考題“談談你所瞭解的由生物性因素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有的同學根據查閱的資料,介紹吃生或半生的螺類或魚類,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幼蟲,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病(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脊髓膜炎),由於侵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表現腦膜和腦炎、脊髓膜炎和脊髓炎症狀的事例,提醒大家吃唆螺時要注意衛生;有的同學談到在家鄉吃酒宴見到的食後不適現象;有的同學談到自己在小攤上購買小吃儲存不當,吃後腹瀉的親身體會,並分析引起的原因。在學習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時,由學生主持開展了從食品安全形度考慮轉基因食品的利與弊的辯論,學生主持人介紹轉基因的概念和轉基因食品的特點,正方學生認為透過轉基因技術可培育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抗除草劑等特性的作物新品種,以減少對農藥化肥和水的依賴,降低農業成本,大幅度地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改善食品的質量,緩解世界糧食短缺的矛盾;轉基因食品可以擺脫季節、氣候的影響,讓人們一年四季都可吃到新鮮的瓜菜;轉基因技術把動物的生長素基因、多產基因、促卵素基因、高泌乳量基因、瘦肉型基因、角蛋白基因、抗寄生蟲基因、抗病毒基因等外源基因匯入動物的精子、卵細胞或受精卵,可培育出生長週期短、產仔多、生蛋多、泌乳量大、瘦肉率高的食品動物,生產優質的動物性轉基因食品。而反方學生認為轉基因食物“可能”對人類健康的危害包括三個方面:某些毒素可引起人類急、慢性中毒,某些轉基因作物可引起人的過敏反應,轉基因產品營養成分變化,使人的營養結構失衡。

  這種方式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才華、鍛鍊能力的極好機會,也促進了學生積極思維、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增強了自信心和學習的主動性,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使老師瞭解到學生們的學習狀況,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考核評分。

  5 期末筆試考核

  期末考試是考察學生課程知識及某些相關知識掌握程度、檢查學生知識運用能力、自學能力、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及應考心理素質等的方式,目前仍然是評價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7],在食品安全導論課程學習中佔總成績的50%。本課程採用開卷考試的形式,有兩部分的內容,一部分是進行基本知識測驗,檢驗學生對基本知識、基本概念和專業常識的瞭解與掌握情況佔卷面總分的60%。一部分是論文,則給出命題,如“談談作為一名大學生,學習食品安全知識的重要性”、“作為一名消費者,如何注意食品安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等等,在這一部分靈活性很大,文體不限,學生髮揮空間很大,評分時也易於拉開成績檔次。

  實踐表明:科學地利用課程考核機制,充分發揮考試的評價、反饋、激勵、引導等功能, 能讓每一個學生熱愛公選課, 主動學習;能讓每一個學生都嘗試成功, 逐步成材!

  參考文獻

  [1] 王志祥.提高公共選修課教學效果的探討[J].高教研究,2008,26(12):19-20.

  [2] 王浩麗.獨立學院教學改革的思考[J].高校講壇,2008,(8):488-489.

  [3] 張海龍,肖月,周子明.對如何提高高校公共選修課質量的思考[J]. 長春工業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27(4):74-76.

  [4] 陳媛媛.提高獨立學院公共選修課質量的思考[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 ,2008,22(7):37-39.

  [5] 夏明,管婧婧.公眾教育——提升食品安全的有效途徑[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7,(2):73-75.

  [6] 徐麗香,萬家富.目標教學法和多樣化考核形式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 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5(1):100-103.

  [7] 李子秋.考核的形式是學生能力培養的關鍵——對高職教學改革的思考[J].林區教學,2007,(4):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