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故事> 關於諸葛亮的簡短故事(精選10篇)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關於諸葛亮的簡短故事(精選10篇)

  諸葛亮的一生中有過許多著名的故事。大家知道諸葛亮的哪些著名的故事呢?下面我們為大家帶來關於諸葛亮的簡短故事(精選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1

  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開啟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故事反映諸葛亮性格:智勇雙全;沉著冷靜;知己知彼;膽識過人。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2

  官渡大戰以後,劉備逃到荊州,投奔劉表。劉表撥給他一些人馬,讓他駐在新野(今河南新野縣)。

  劉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人,因為自己的抱負沒有能夠實現,心裡總是悶悶不樂。他想尋找個好助手。他打聽到襄陽地方有個名士叫司馬徽,就特地去拜訪。

  司馬徽說:“這一帶有臥龍,還有鳳雛(音chú),您能請到其中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司馬徽告訴劉備:臥龍名叫諸葛亮,字孔明;鳳雛名叫龐統,字士元。

  徐庶也是當地一位名士,因為聽到劉備正在招請人才,特地來投奔他。劉備很高興,就把徐庶留在部下當謀士。徐庶說:“我有個老朋友諸葛孔明,人們稱他臥龍,將軍是不是願意見見他呢?”劉備聽了徐庶的介紹,說:“既然您跟他這樣熟悉,就請您辛苦一趟,把他請來吧!”徐庶搖搖頭說:“這可不行。像這樣的人,一定得將軍親自去請他,才能表示您的誠意。”

  劉備先後聽到司馬徽、徐庶這樣推重諸葛亮,知道諸葛亮一定是個了不起的人才,就帶著關羽、張飛,一起到隆中去找諸葛亮。三顧茅廬後,諸葛亮終於被劉備的誠意感動了,就在自己的草屋裡接待劉備。

  諸葛亮看到劉備這樣虛心請教,也就推心置腹地跟劉備談了自己的主張。他說:“現在曹操已經戰勝袁紹,擁有一百萬兵力,而且他又挾持天子發號施令。這就不能光憑武力和他爭勝負了。孫權佔據江東一帶,已經三代。江東地勢險要,現在百姓歸附他,還有一批有才能的人為他效力。看來,也只能和他聯合,不能打他的主意。”

  接著,諸葛亮分析了荊州和益州(今四川、雲南和陝西、甘肅、湖北、貴州的一部)的形勢,認為荊州是一個軍事要地,可是劉表是守不住這塊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廣闊,向來稱為“天府之國”,可是那裡的主人劉璋也是個懦弱無能的人,大家都對他不滿意。

  最後,他說:“將軍是皇室的後代,天下聞名,如果您能佔領荊、益兩州的地方,對外聯合孫權,對內整頓內政,一旦有機會,就可以從荊州、益州兩路進軍,攻擊曹操。到那時,有誰不歡迎將軍呢。能夠這樣,功業就可以成就,漢室也可以恢復了。”

  劉備聽了諸葛亮這一番精闢透徹的分析,思想豁然開朗。他覺得諸葛亮人才難得,於是懇切地請諸葛亮出山,幫助他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諸葛亮遂出山輔佐劉備。

  後來,人們把這件事稱作“三顧茅廬”,把諸葛亮這番談話稱作“隆中對”。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3

  諸葛亮恢復與吳聯盟、平定南中後,就準備北伐曹魏。

  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他令趙雲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態勢,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方向進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維,一時關中大震。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丟了街亭;趙雲等出兵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漢附魏。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出散關,包圍陳倉,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亮進攻武都、陰平,打敗魏援軍,佔了這兩郡,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諸葛亮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

  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蜀軍包圍祁山,魏軍統帥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司馬懿知蜀軍遠來,軍糧不多,憑險堅守,拒不出戰。諸葛亮想用退兵的辦法引誘敵人,但司馬懿追趕很謹慎,蜀軍一停,他就紮營拒守。此時李嚴假傳劉禪要求退兵的聖旨,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郃。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紮營。司馬懿也築營阻攔,不與蜀軍作戰,料知蜀軍遠來,糧草運輸困難,想把蜀軍拖垮。諸葛亮也有準備,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長期戰爭的打算。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約定同時攻魏,五月吳軍十萬攻魏,不勝,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八月間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嚴重,不久就與世長辭。死後,姜維等遵照他的遺囑,秘不發喪,整軍退入斜谷。

  諸葛亮出師北伐共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還有一次是魏軍進攻漢中,不是諸葛亮出擊。後世概而言之,說成是「六出祁山」。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4

  諸葛亮八、九歲時,還不會說話,家裡又窮,爹爹就讓他在附近的山上放羊。

  這山上有個道觀,裡邊住個白髮老道人。老道人每天都走出觀門閒轉,見了諸葛亮便逗他玩,比比劃劃地問這問那。諸葛亮總是樂呵呵地用手勢一一回答。

  老道人見諸葛亮聰明可愛,便給他治病,很快就把諸葛亮不會說話的病治好了。

  諸葛亮會說話了。非常高興,跑到道觀向老道人拜謝。老道人說:“回家對你爹孃說,我要收下你當徒弟,教你記憶識字,學天文地理,陰陽八卦用兵的方法。你爹孃同意,就天天來學,不可一天曠課!”

  從此,諸葛亮就拜這位老道人為師,風雨無阻,日不錯影,天天上山求教。他聰明好學,專心致志,讀書過目不忘,聽講一遍就記住了。老道人對他更加喜愛了。

  轉眼七、八年過去了。

  再說,在這山腰間,有個“庵”,諸葛亮每天上山下山都從這庵前經過。有一天,他下山走到這裡,突然狂風大作,鋪天蓋地地下起雨來。諸葛亮忙到庵內避雨。一個從未見過的女子把他迎進屋裡。只見這女子長得細眉大眼,油嫩絲白,嬌嬈仙姿,猶如仙女下凡。他不由心中一動:庵裡有這樣漂亮的女子呀!臨走,那女子把諸葛亮送出門,笑著說:“今天我們算認識了,往後上山下山渴了累了來歇息用茶。”

  打這以後,諸葛亮每到庵中來,那女子不僅殷勤接待,還盛情挽留,做好的飯菜。吃過飯他們不是說笑,就是下棋逗趣。與道觀相比,這裡真是另一個天地。諸葛亮被那女子的甜言蜜語弄得神魂顛倒!

  諸葛亮思想出了岔,對學習倦了起來。他笑著從庵裡出來,走進觀裡發愁,真是“出門歡喜進門愁,笑臉丟在門外頭”。師父講的他這個耳朵進去,從那個耳朵出來,印不到腦子上;書上寫的,看一遍不知道說的啥,再看一遍還是記不住。

  老道人看出了問題,把諸葛亮叫到跟前,長嘆一聲說:“毀樹容易栽樹難哪!我白下了這些年的功夫!”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5

  徐庶向劉備熱誠地推薦諸葛亮(也叫諸葛孔明),劉備很高興,便決定去訪聘。當時諸葛亮正在襄陽城外隆中隱居。劉備攜同關羽,張飛到隆中,不巧諸葛亮出了門,沒見到。過了幾天,劉備再冒著風雪去拜訪,諸葛亮又跟朋友閒遊去了。

  兩次見不到孔明,劉備有些失望,但是為了成就大業,他求才心切,不顧張飛關羽的埋怨,又安排第三次的拜訪。這回諸葛亮並沒外出,但是還在草堂上睡午覺沒醒,劉備便謙恭地拱手站在石階上等候,直等到孔明睡醒,才得以晤面。諸葛亮為劉備的其誠所感動,答應出山輔佐劉備,終於幹出了一番事業。

  “三顧茅廬”之後便用以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人家,有時也表示多次拜訪才見到對方。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6

  諸葛亮餵雞的故事發生在諸葛亮小時候求學的時候,當時諸葛亮拜水鏡先生為師,每天定時定點的去聽水鏡先生講課。可是水鏡先生有個習慣,他為了掌握上課時間就以雞叫為準,只要雞一叫就要下課。諸葛亮是一個非常勤奮的人,他總是感覺雞叫的太早自己聽課聽的不過癮,於是每天上學的時候諸葛亮就帶著糧食去偷偷的餵雞,雞吃飽以後到點就不在叫了,諸葛亮還能繼續聽老師講課。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7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有這樣一句“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wèn)達於諸侯”,這句話意思是說諸葛亮在跟隨劉備打天下之前,是一個種地的,這裡的“躬耕於南陽”指的'是在南陽種地。其實諸葛亮不光會種地,他還非常的會種西瓜,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沙甜、無尾酸。凡是去隆中拜訪諸葛亮的人都非常喜歡吃諸葛亮種的西瓜,可是諸葛亮有個規矩,吃西瓜可以但是必須把西瓜子留下。現在在襄陽一代還有“吃瓜留子”的老規矩。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8

  諸葛亮的鵝毛扇被譽為千古智慧的象徵,可是你知道這把鵝毛扇是怎麼來的嗎?關於鵝毛扇的來歷民間有這樣的傳說,當年諸葛亮拜黃承彥為師學習治國良策,黃承彥看諸葛亮是一個可塑之才,於是打算把自己的女兒黃月英許配給他。

  可是黃承彥擔心諸葛亮有眼不識金鑲玉嗎,於是騙諸葛亮說自己的女兒奇醜無比問他願意嗎?諸葛亮表示說非常願意,自己不會以相貌來看人的。聽到這樣的話黃承彥非常高興,黃承彥把所有的學問都寫在了鵝毛扇上,讓自己的女兒黃月英在大婚的時候交給諸葛亮。結婚以後諸葛亮靠鵝毛扇上兵法學問幫助劉備打下了蜀漢江山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9

  草船借箭的故事發生在三國時期赤壁大戰的時候,當時周瑜為了陷害諸葛亮命其在十天內鑄造十萬支箭,完不成就要被軍法處置,誰知諸葛亮竟然非常痛快的答應了。為了挫敗周瑜的詭計,諸葛亮命軍士把草人裝在船上假扮士兵,然後再大霧天去曹操軍營借箭,曹營看見敵方戰船以外是來偷襲於是一頓猛射,就這樣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借到了十萬多隻箭羽。

  現在人提起草船借箭一般是用來形容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諸葛亮的簡短故事 篇10

  六出祁山指的是諸葛亮為了完成劉備的北伐大業,六次帶兵伐魏的故事。祁山位於甘肅禮縣東被譽為“九州”之名阻,天下之奇峻,地扼蜀隴咽喉;勢控攻守要衝,所以成為三國時魏蜀必爭之地。諸葛亮六出祁山雖然沒有戰敗,但是最終結果也是不勝不敗。後世史學家對於諸葛亮六出祁山有貶有褒,有的人認為諸葛亮伐魏是以卵擊石徒勞無功勞民傷財,也有人說諸葛亮北伐是蜀漢生存所需,正所謂我不伐人,人必伐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