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大資料環境下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構建論文

大資料環境下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構建論文

大資料環境下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分析與構建論文

  2012年教育部頒佈《教育部關於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要求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增強科學研究能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推進文化傳承創新,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序言中指出“面對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必須清醒的認識到,我國教育還不完全適應國家經濟社會和人民群眾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在當前大資料環境下,隨著資料量節節攀升,更加強調資料的深層挖掘、驅動決策作用,資訊產業成為支柱產業,對於資料內容收集、整理、利用的人才需求旺盛,所以未來資訊人才既要懂得資料架構和分析、注重實踐,更要了解社會文化與經濟等多元背景知識,兩者之間結合是資訊人才培養的關鍵。

  1資訊人才培養模式形成脈絡分析

  透過對檢索到的所有論文進行整理,發現有關"資訊人才培養模式〃的文獻多以運用文字來描述現象的定性研究為主,研究物件主要是各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例項及經驗總結等理論性研究。

  1.1關於資訊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

  1998年,魏曉敏提到資訊社會對資訊人才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各種資訊系統的組織與管理,資訊情報事業的發展,資訊服務質量的好壞,人才是關鍵。趙立軍強調建立政府主導型的國際化人才培養宏觀管理體制,完善國際化人才需求分析和預測系統,對人才培養工作進行監督檢查和效果評估,制定和實施高階人才引進戰略,營造有利於國際化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機制和環境等。管媛輝、肖月認為當前必須大力培養具有雙重專業和多元知識結構的新型的科技資訊專門人才,以適應大系統時代發展的要求。丁獻峰指出新的資訊環境已經對社會公共資訊部門提出挑戰,為滿足社會公眾對資訊的需求,可以採取三種人才培養模式:厚基礎+寬口徑培養模式、本碩直讀的研究生培養模式、知識+能力+素質的多元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m趙靜傑等談到資訊資源管理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分三大模組:教育培養模組、實踐模組以及綜合運用模組,三個模組和諧統一,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楊善林提出〃一寬一厚兩注重〃模式“兩注重〃一是注重實踐,二是注重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一寬"就是拓寬專業口徑,進行通識教育,深化專業內涵,拓寬專業範圍;"一厚"則是增強對專業基礎理論的學習,加大對教學計劃的最佳化,及時調整課程內容,以增強專業發展後勁。此外,這些研究還大致分析了我國高等院校的資訊教育模式,模式的弊端以及對傳統教育觀念的反思和改進等。

  1.2關於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相關研究

  目前國內研究者對國際化人才的描述較為冗長,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丁進提到國際化人才就是具有涉外工作所需要的知識、能力和技能,在參與經濟全球化程序中做出積極貢獻的人才。p]周紅等認為國際化人才不僅是一個地理層面上的概念,也是一個心理和文化層面上的概念。國際化教育內容應力求培養學生在國際化和多元文化的社會環境下生存、工作和發展的能力,必須有科學合理的、與國際接軌的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以銜接或實現國際化人才的培養目標。趙波強調企業國際化發展離不開創新型國際化人才,培養方式應該體現開放性,培養規格應該是組合式,人才培養體系應該是模組化。縱觀前人研究,國際化人才的素質包括兩大部分:一類是知識和技能;另_類是態度和意識。所以國際化人才可以這樣定義:堅持本土文化,具備國際視野和國際意識,掌握國際科學知識、專業技能,溝通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能在全球化競爭中把握機會、勇於創新的高階人才。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培養資訊人才和國際化人才的探索和研究較多,但很少將二者結合起來。國際化資訊人才培養模式應該在培養資訊人才和培養國際化人才兩者的基礎上協調統_、有機組合,資訊人才國際化,既符合當今世界對人才的渴求,也順應當前高等教育的要求。然而現階段國內資訊人才培養主要領域涉及高等學校,而且大多是採用以本科為主的學科本位模式培養,再加上資訊專業人才層次結構和知識結構具有嚴重缺陷,造成了資訊人才的浪費。比如我國高校資訊人才的培養,從重點院校到普通院校,再到一般的專科學校,教學計劃、課程設定、教學方法等基本相同,培養目標也區別不大,人才培養方面缺乏層次性,直接導致我國資訊人才結構不合理。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國際化功能、方式、目標等不斷拓展或轉變,大學國際化的概念具有新的詮釋維度和更廣的涉及面[11—12]。面對新時代資訊人才的大規模需求,世界各國積極探索資訊管理人才的培養方式,尤其是國外圖書情報學科,在培養資訊人才的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為適應資訊時代要求,國際上有許多大學將圖書館學院易名為圖書館學情報學院或資訊研究學院。2003年,美國7所著名的圖書館學情報學院的院長齊聚北卡羅來那州立大學圖書館情報學院,共同提出〃資訊學院運動"(iSchoo丨運動),後來組建iSchool聯盟,致力於以資訊、技術和人的關係為中心的研究與實踐,培養資訊人才。所以,以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為例,對國內外著名大學資訊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調研,對培養模式進行比較分析,對於我國當前資訊人才的培養具有指導意義。文章著眼於採集國內外5所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人才培養資訊,對其培養目標、課程設定、課程內容等基本情況進行比較分析,據此得出有益借鑑,提出國內資訊化人才培養模式。

  2國內外資訊人才培養的比較分析

  2.1培養目標

  培養目標是對人才的特定需要在培養活動中的具體化,它將一定的教育目的和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落實並體現於培養客體,是整個培養活動的指向性規定。

  表1國外大學信管專業培養目標

  如表1所示,在國外3所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培養目標中,都提出要掌握資訊相關的技能或能力,尤其是雪城大學強呼叫寬廣的眼光看待世界,掌握隨時代變化的技能,基本符合培養國際化資訊人才的需求,其他2所大學則在這方面內容上有所欠缺。

  在表2中,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都提到培養"能在國家各級管理部門、工商企業、金融機構、科研單位等從事工作”可見其對學生就業能力和資訊應用能力很重視。

  國內大學與國外大學的培養目標雖然差異不大,但是根據其呈現的特點,存在某些侷限性的認識:首先,過於重視培養的結果和目標,缺乏對培養過程的設定。對於培養目標的說明可以看出其主要有兩個部分,其中前一個部分表示的是資訊領域的高階專門人才,體現的是培養結果;後一個部分表示的是具體的對資訊人才規格要求,是表現性的特徵體現,此二元表述格局包括了學生的動手能力、研究能力,與原來灌輸式教育是存在顯著不同的.。但是也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沒有在培養目標或課程目標中展現"過程性"或者"體驗性"目標,這對培養學生國際化水平來說缺乏應有的空間。其次,更多地從提高學生就業適應性的角度來拓寬知識面,對學生的創新素質以及國際化視野的全面培養不夠重視。國內2所大學的培養目標都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在畢業的時候方便找工作,對學生的國際化視野、知識領域等大面的培養有待進一步提高。再次,過於強調學習知識和鍛鍊能力,而關於學生的人格、品格、溝通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很少涉及,這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不能適應時代的需求,不能滿足資訊人才的需要。所以對國內大學的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來說,需要對培

  養目標進行研究,並對其更加明晰、準確和合理的表達。

  2.2課程設定

  2.2.1課程結構

  表3國內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課程結構

  在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的課程結構中,劃分型別和每類的學分各不一樣,如表3所示。不過其課程基本上可以分成四大版塊:學校通識教育課程或者公共課、專業核心課或者專業基礎課、選修課、畢業論文與社會實踐。學校通識教育課或公共課,學校規定是每一位學生在校期間的必修課程,此類課程通常按全校統一要求進行考核;專業核心課或者專業基礎課是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對於選修課,則是要求學生在一定的課程範圍內選修的課程,需要在畢業前修滿足夠的學分;畢業論文和社會實踐是學生在畢業前必須修習的課程,是高校對其畢業生質量的最後把關。

  美國匹茲堡大學資訊科學學院要求學生至少修滿120學分,其中要在人文科學、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三大領域內修滿15個學分,包括文學,音樂和藝術,交流,社會學,歷史和文化,心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的一些分支學科。雪城大學資訊研究院則是要求學生必須修滿120學分,包括32學分的核心課程,24學分的序列課程,13學分的數學基礎,9學分的溝通技能,39學分的藝術科學,3學分的自由選修。學生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有選擇性地修讀第二專業。比如學生可以選修Newhouse公共傳播學院的專業,修滿128-141學分,或選修Whitman管理學院的專業作為自己的第二專業,修滿135-139學分,畢業學位由兩個學院授予。

  2.2.2課程內容

  (1)國內大學。通識課程的特點在於不同學科的知識相互通融,處理問題時能夠使學生從比較開闊的、跨學科的視角進行思考,與人交流合作,以達到不同文化和不同專業之間的溝通融合。從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本科生通識課程的設定可以看出,其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也有利於打破學科專業壁壘,使其接受跨學科、跨專業的教育。

  在專業核心課程方面,由表4可以看出國內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主幹課程,課程內容有著一定的相同,包括資料庫原理課程、資訊管理概論課程、程式設計語言課程、資訊檢索課程、資料結構課程、資訊組織課程等,這些課程都是學科基礎課程。

  表4國內大學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主幹課程

  在選修課程方面,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專業、課程、教師,並且自由安排學習程序。國內外各大學都設有自然科學類、社會科學類、哲學與心理學類、歷史學類、語言、文學、藝術等大類選修課,還有專業選修課。

  (2)國外大學。雪城大學[13]在課程設定方面,核心課程由資訊組織導論、資訊系統分析、資訊系統專案管理等資訊管理核心課組成和計算機入門、計算機科學導論、資料結構、計算機系統設計原理、軟欠件規格和設計、軟欠件實現等計算核心課組成。序列課程包括資料庫管理、網路、安全管理、系統和網路設計和管理。數學基礎,包括微積分基礎、邏輯導論、離散數學、統計推理與實踐。溝通技巧,包括學術寫作的實踐;研究和書評寫作,包括撰寫資訊報告和簡報。藝術與科學包括人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與數學。自由選修課程,任何課程都可滿足這一要求。

  匹茲堡大學課程主要有:資訊系統與社會導論,面向物件程式設計資訊科學、資料庫管理系統、通訊和網路導論、資訊系統和分析等核心課程。英語寫作,包括書評寫作、研究寫作。數學,包括商務微積分、解析幾何和微積分、離散數學結構。人文科學、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學術合作專案,如與匹茲堡大學格林斯堡校區合作,使其學生主修資訊科學,並授予資訊科學學位;在資訊科學學院的學生可以在藝術和科學或其他的學院修讀雙學位或與工商管理學院聯合開設的學位課程。

  倫敦大學學院為研究院,但為本科生提供有關資訊和計算主題的選修課程,包括程式設計、資訊系統、網路技術、使用者與管理、資料庫系統、語義網等。這些課程也是商務資訊管理的核心課程,由計算機系、管理科學與創新系和資訊科學系共同開設。此外,其還提供三年的跨學科學習選擇計劃,整合人文、藝術、社會和工程科學。

  2.3國內外大學資訊人才培養比較分析

  國內外5所大學在資訊人才的培養上體現著不同的特點。在資訊社會對資訊人才需求的推動下,歐美擁有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職業教育三個層次的資訊管理教育,資訊管理人才培養體系已經趨於完善。尤其是美國的資訊人才培養方面實施正規學院教育、公共學院教育、私立學院教育、商業機構認證相結合的發展模式。除了要使學生能夠熟練掌握資訊科技,而且要讓學生掌握資訊獲取、分析和處理能力,並緊貼社會的現實問題,比如資訊汙染、資訊犯罪,需要對學生進行資訊法律與資訊道德的教育。ns]在資訊人才的培養上,形成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重跨學科培養、聯合培養,使其成為懂技術、通實踐的資訊人才。

  匹茲堡大學資訊科學學院的特點在於本科導師制的實施。學生透過前兩年的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的學習,根據自己興趣來決定是否選擇資訊科學來繼續學習和研究。一旦有學生被資訊科學專案所接納,他們就可以選擇導師來幫助完成專案,通常學生和導師之間要進行學術討論和互動,導師檢查學生的專案進度,學生應選修一些課程來協助完成專案。學院也支援雙學位學生的培養。

  倫敦大學學院資訊研究系在英國範圍內提供了全面的資訊學科教育,包括圖書館學、情報學、檔案學、電子通訊和出版學。主要針對研究生進行授課,但同時開設了本科生教育課程,如與計算機科學系、管理科學系聯合培養商學士,講授商業資訊管理等。該系的本科生教育沒有開設圖書館學、檔案學、編輯出版學的課程,只涉及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但其十分重視計算機技術教育,開設了一系列的程式設計技術、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的課程,為以後深入開展研究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雪城大學資訊學院以"資訊擴充套件人類能力"為使命,它提供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資訊科學課程及相關專案教學科研的服務,根據使用者需求幫助使用者整合資訊,提供技術支援,形成了偏重技術並擁有技術優勢的課程體系。

  武漢大學在資訊管理學院開設的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沿自1978年建立的科技情報專業,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形成了自身的優勢和特色。教學研究專案組結合1998年專業目錄調整,透過對國內外同類專業的廣泛調研和比較,提出〃專業素質鏈"和〃專業課程鏈"的理念及結構模式和基於〃專業素質鏈"的資訊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構建出由9門課程(《資訊管理學基礎》、《資訊組織》、《資訊構建》、《資訊檢索》、《資訊分析與預測》、《資訊資源建設》、《資訊服務與使用者》、《資訊系統分析與設計》、《資訊經濟學》)組成的完整的具有緊密邏輯結構的資訊管理〃專業課程鏈"體系。可見武漢大學的培養模式遵循"認知一理解一應用一創新"這一路徑。

  南京大學資訊管理學院資訊管理與資訊系統專業1992年設立,其前身是情報學。該專業在通識教育上,注重培養學生跨學科和專業的思維模式。核心課程方面從資訊處理加工的流程出發,將此過程中涉及到的各種知識按照邏輯順序進行整理,從資訊的生產、流通,到資訊的檢索、組織、分析和評價,最後到資訊服務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專業課程體系。強調將資訊科技領域最新成果吸收到資訊資源管理領域中。網路資訊資源、數字圖書館、電子商務、圖象處理、元資料、語義網等反映時代特色的新內容,均列入課程體系中。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入iSchool,積極與國外著名大學諸如德國洪堡大學,美國匹茲堡大學等開展學生交換和學術交流活動,拓展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國際化資訊人才。

  3國內資訊人才培養模式構建

  3.1面向社會需求,強化通識理念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培養資訊人才,首先必須以國際化的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當今社會有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勞動分工密集和職業細化,在教育領域的表現則是學科的高度專門化和技術化。社會需求馴化專業學習,專業學習已經不能起到塑造自由人格的作用。[17]正是針對專業教育工具化、市場化與教條化的這些弊端,近年來,通識教育成為大學改革和高等教育發展的焦點。通識教育延續古典時期的自由教育,旨在培養人格健全的完整的人和自由的公民,保證學生將來成為各行各業專家的同時,仍然不失健全的人格和自由的品性,並且有能力應對複雜社會在專業領域之外提出的各種挑戰。通識教育不僅僅要拯救專業分工帶來的知識碎片化問題,更為重要的是,在當今日益多元複雜和全球化的時代,主動承擔起凝聚社會共識、培養合格公民的時代使命。

  3.2開放互動教學,培養資料素養

  培養資訊人才,課堂教學應改變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和單一的教學手段,推廣互動式、研討式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能力,以啟發式、案例式、討論式、探究式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自主開展學習,挖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比如案例課程和研討課程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研究為主,訓練學生收集資訊、整理資訊、分析資訊和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堅持學思結合,知行合使課堂教學、實踐教學以及創意訓練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著力提高其創新素質,提高資訊人才的培養質量。

  3.3校企合作,注重資訊應用

  資訊行業知識技術更新換代迅速,市場競爭激烈,高校培養資訊人才,應該與資訊產業發展產生的實際需求同步。在傳統的教學模式裡,課程內容重理論,卻輕實踐;重視系統性,卻缺乏針對性,這樣導致了課程體系與社會需求的不同步。因此,資訊人才的培養途徑應該靈活多樣。比如採取校企聯合培養模式,作為區別於學校本位模式、企業本位模式和社會本位模式的第四種教育發展模式。其是高校和企業雙方共同培養人才的一種模式,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整合雙方優勢資源,進行交換和合作。校企聯合培養是培養資訊人才的重要環節,是學校培養向企業後延、企業人力資源向學校前伸的聯合培養模式。學校和企業共同學習和借鑑國內外產學合作教育的成功經驗,發掘雙方的共同需求,從具體專案入手,以實質性的互利共贏成果激發雙方合作的積極性,深化產學教學內容。校企共建教育平臺,共同制定培養目標和培養標準,共同建設課程體系,透過實施培養過程,共同考核培養質量。學校在培養過程中密切結合企業生產實際,以培養面向資訊行業的人才為目標,把資訊企業作為教學場所的一部分,從而培養出具有獨立從事資訊系統領域內設計與執行、分析與整合、研究與開發、管理與決策等能力,以適應未來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需要,成為未來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領導能力的資訊人才。

  3.4面向國際,推動交流與合作

  培養資訊人才,國際合作辦學也必不可少。國際合作辦學在引進境外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材、課程體系、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作了有益的嘗試。

  (1)合作專案建設。在2004年7月1日開始實施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實施辦法》中,提出了中外合作辦學專案的定義“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不設立教育機構,在學科、專業、課程等方面,合作開展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的教育教學活動。"這樣的專案往往和高校中原有的教育專案並存,更多地集中在課程和師資的引進。到2012年4月20日為止,透過教育部更新並公佈的經審批與複核合作辦學機構與專案共計1499個,其中包括本科和碩士。我國現已與眾多國家建立教育合作關係,與我國建立國際合作辦學機構與專案的國家和地區有188個。

  (2)師生國際流動。高校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建立聯絡,大力推進大學海外學習計劃,不斷拓展與國外大學的交流渠道,透過聯合培養、短期交流、國際學術會議、假期學校、海外實習等方式,有計劃、有重點地派遣學生去國際一流大學進行學習和交流,讓學生切實感受國外一流大學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在瞭解學術前沿的基礎上,根據學術興趣,結合企業實踐,逐步獲取所需的知識。積極主動地與國際著名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開拓渠道支援和幫助拔尖學生在本科畢業後進入國際一流大學和資訊學科領域一流學者的實驗室深造。比如哈佛大學設立國際教育專案辦公室(OIP),鼓勵所有本科生尋求出國機會,目標是鼓勵哈佛學生把國際體驗融合在教育裡,幫助學生識別與追蹤美國之外的研究學習機會。

  (3)雙語教學機制。國際合作辦學的運作方式中,離不開雙語教學。適應國內外發展形勢,雙語教學機制是培養國際化資訊人才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國高校走向國際化、步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重要手段。因此有必要選擇性地推行資訊學科若干專業主幹課程的中英文雙語教學,培養能同時使用母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並根據工作和業務溝通物件的需要,在中英文之間進行自由轉換,既精通專業知識,又能夠熟練運用英語的資訊人才,以增強其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環境中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