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彙總7篇

大班數學教案

大班數學教案彙總7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數學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新年的腳步悄悄地走向我們,一天我會聽到龍龍在說:“爸爸媽媽昨天帶我去親戚家做客了,做客前爸爸媽媽會去超市買很多禮物。”其他孩子聽到了也紛紛表示也去親戚家做客了,也買了很多禮物。在他們交流的過程中,我發現幼兒對購買禮物非常感興趣,並且有的幼兒還可以說出具體的購物過程,再加上大二班的小朋友開了家“河馬超市”,我們的孩子非常渴望到超市裡親自體驗購物的感受。於是,我就創設了為熊貓奶奶購買禮物的情景,從中既能讓幼兒體驗到購物的樂趣,又能讓幼兒瞭解合理安排錢幣的重要性。

  活動目標:

  1、透過購買禮物這一活動,初步嘗試合理安排錢幣的方法。

  2、體驗購物的樂趣。

  3、透過各種感官訓練培養幼兒對計算的興致及思維的準確性、敏捷性。

  4、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新年馬上就要到了,熊貓奶奶邀請我們去做客。

  2、銀行取錢,交代要求:領的錢要拼成四種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四種圖形的顏色要不一樣、兩半圖形上的數字要合成10

  3、購買禮物

  4、交流分享:你買了什麼禮物,為什麼買這份禮物?一共用了多少錢?

  5、師總結:我們在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合理安排錢幣,有多少錢用多少錢,不要超支。

  活動反思:

  在匯入部分,我透過問話讓學生說一說農曆九月九日是什麼節日,有幾個學生能說出是重陽節,我向學生簡單介紹了一下重陽節,並希望同學們在重陽節這一天能夠為家裡的老人獻上一份愛心。不管是在什麼課上,我們都應該有機會教給學生除了科學知識之外的東西:向敬愛老人、愛護花草樹木、愛護益蟲益鳥等等。利用課本上提供的素材和匯入環節的兩三分鐘就能夠灌輸給學生很多思想、情感方面的教育,這一方面在以後還要繼續堅持多關注,充分利用好這一環節。

  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學生對於運算順序都能夠掌握,在計算時,為了便於學生對計算過程的檢查,我要求學生用遞等式的形式來計算,但是有部分學生對於遞等式掌握的不是很好,在練習課上還要再透過練習題鞏固一下才行。另外有的學生沒有列豎式的習慣,雖然口算能鍛鍊學生的計算能力,但是這樣練習的正確率就很難保證。我讓學生用兩個豎式連寫,這樣就簡便一些了。我想在以後的課上應儘量讓學生自己透過觀察分析總結、找出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而不是由老師直接告訴他們。

大班數學教案 篇2

  一、活動生成:

  作為一線教師,管理班級物品不丟失是常規工作。到了大班後,隨著孩子們能力的增強,我們經常會請他們幫忙來數數量較少的東西。雖然每次都是請一兩個孩子,可總會有許多孩子積極地來幫忙。看到孩子們忙得“不亦樂乎”,我便想到透過統計班級物品,讓孩子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條形統計圖淺顯易懂,可以清楚地看出數量,便於比較多少,還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較為規範的統計概念及方法,對其終身發展也有一定的價值。

  二、設計意圖

  每個孩子,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和物質的、直觀的現實世界發生了直接的接觸,同時也就意味著開始了與隱藏在直觀的現實世界背後的數學世界發生了這樣那樣的聯絡,也就意味著他每時每刻都在接觸一個由一定的“數”,按一定的“形”和“序”構成的數學的世界,這就為幼兒獲取數學體驗提供了豐富的資源。新《綱要》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並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遊戲中某些簡單問題。”“善於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這就要求我們的數學教育應著眼於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熟悉的自然資源和感興趣的事,讓幼兒獲得數學經驗。

  三、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做條形統計圖的方法,並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2、學習透過圖表感知數量的多少。

  3、體驗積極幫助他人的情感。

  四、活動準備:

  1、每組桌面玩具:穿線板12個,小機器人9個,套筒7套;

  2、條形統計圖範例一幅;

  3、小統計圖人手一張,水彩筆,白紙。

  五、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學習統計的興趣。

  師:好幾天沒有清點我們最喜歡的玩具了,今天我請全班小朋友都來幫忙數一數,願意嗎?

  幼兒:願意。

  (生活是幼兒獲取數學知識的源泉,玩具又是孩子們最喜歡的,平時老師請一兩個孩子幫忙數玩具就已經讓多數孩子羨慕不已了,所以,我的這個求助馬上得到了全班孩子的強烈回應,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2、感知探索,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1)鼓勵幼兒嘗試用自己的方法統計出玩具的數量。

  師:不過我今天是有要求的,請小朋友認真聽好哦:每組小朋友數一數自己桌上的玩具有幾個,然後把你數的結果記錄在白紙上。

  (2)交流統計結果,學習簡單的統計方法。

  請小朋友說說你用什麼方法記錄的。(記錄結果:點點、照樣子畫下來、畫對勾等。)

  總結統計方法:先畫出標記,再記錄出數量。

  (瞭解幼兒的前經驗及當前的想法,是支援幼兒探究學習的基礎。這個環節中讓幼兒嘗試記錄玩具的數量,可以充分了解幼兒的已有經驗,正確判斷幼兒的水平和需要。而幼兒在原有經驗和想法上發展和建構的新經驗或概念,往往更具有生命力。這個環節中幼兒的表現就有很大差別,有的幼兒可以較為完整地記錄出玩具的數量,如:畫出一個套筒,在它的後面點了7個點或7個對勾,這是來自中班時一節統計圖形數量的活動的經驗。也有的孩子將數學的記錄概念表現為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如:在一張紙上滿滿地畫了12個穿線板、9個機器人、7個套筒。也有的幼兒沒有完成記錄任務。陳鶴琴先生的教育觀認為:兒童也可成為傳授者,即“兒童教兒童”。在接下來的交流環節中,這些孩子從同伴那裡獲取到了新的經驗,為下一個環節打下了基礎。)

  3、觀察認識條形統計圖。

  (1)出示條形統計圖,引導幼兒觀察、認識同伴的統計方法。

  我們剛剛的記錄中哪種玩具最多?哪種最少?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呢?今天我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張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這張圖上記錄了誰的數量?怎麼看出來的?它們各有幾個?你怎麼知道的?誰的數量最多?誰最少?也沒數怎麼就能知道呢?穿線板比機器人多幾個?誰能不用點數就看出了套筒有幾個?

  (2)討論總結:這種記錄表和你剛做的記錄表有什麼不一樣嗎?你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種記錄表?這種記錄表有個名字叫條形統計圖。

  (在師幼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透過對核心問題的明確和支解,將其放大拋給幼兒,聚攏幼兒的探究視點,把握幼兒活動的方向,引發幼兒進行新的探究。這個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由於孩子沒有書寫數字的經驗和能力,對記錄出的玩具數量還要再透過點數來比較數量,這時我的一個問題“怎樣讓別人不用數數也能一下就看明白”,讓孩子的探究慾望再次燃起,並將孩子的視點引入到條形統計圖上。透過問題的步步深入,引導幼兒自己感受到條形統計圖的優點。透過討論兩種記錄表的不同,自己找出製作條形統計圖的方法,並讓孩子將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說出自己還在什麼地方看到過,以促進幼兒養成在生活中注意觀察的良好習慣。)

  4、操作體驗,學習製作條形統計圖。

  (1)出示空白條形統計圖紙,引導幼兒討論製作方法。

  (2)幼兒自由選擇任務,動手製作成條形統計圖。

  為幼兒提供統計的物品有:幼兒的男女人數和客人老師數,教室的桌子、小椅子和玩具框。

  (以活動的形式學習數學,非常受幼兒的歡迎。幼兒透過動手操作,主動學習,進一步感知、體驗了條形統計,使幼兒在自然的狀態下輕鬆獲得簡單的數學經驗。真正使數學活動生活化、遊戲化,孩子們從中體驗到數學的有趣和重要。)

  (3)交流分享。先做完的幼兒可與同伴交流,全部完成後集體展示幼兒的統計圖,請個別幼兒講述自己的統計。

  5、活動結束

  今天我們學習了用條形統計圖來統計物品,小朋友們很棒!回到家我們也用這種方法幫助爸爸媽媽來統計一下家裡的物品好嗎?統計好了明天帶過來貼到展示牆上,大家互相看看,講講。

  (幼兒園的延伸活動作為教育活動的一種延續,為孩子更好地鞏固已掌握的知識提供了可持續性發展的契機。數學來源於生活實踐,也應用於生活實踐,幼兒的思維是感性的、具體的,只有應用於生活的數學教育活動,才能使他們真正體會到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絡。)

大班數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人民幣,嘗試在生活中運用人民幣.

  2、教育幼兒愛護人民幣,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

  活動重點: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體驗數學與我們生活之間的密切關係。

  活動難點:初步掌握用貨幣購物的基本常識;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模擬人民幣”;小猴子的果樹園場景佈置;若干附有錢幣的果子;文具店、圖書店等商店佈景;愛心捐款箱;各類標有價格的文具、圖書等貨物;災區錄影。

  2、學具準備:“模擬人民幣”。幼兒自制的小存錢包;小果筐。

  活動過程:

  一、預備活動。

  1、匯入語。

  教師:親愛的小朋友你們好,你們最近都喜歡什麼樣玩具或圖書呢?這些東西都是誰買來送給你們的?用什麼買的呢?(提出問題,引導幼兒進入主題)

  教師:媽媽、爸爸那些送你們禮物的人他們的錢又是從那來的呢?(引導幼兒知道人民幣與我們生活的之間的關係)

  教師:你們想不想自己學著去商店買東西呢?

  幼兒:想。

  教師:要想去買東西就必須有人民幣,那我們要怎麼辦呢?

  幼兒:像爸爸、媽媽一樣去工作。(引導幼兒知道只有靠勞動和付出才能獲得回報。)

  教師:好吧,今天我剛好在路上遇到小猴子它說它的果園裡想請一些園丁去幫忙摘果子,那讓我們一起去幫他吧!你們願意嗎?

  幼兒:願意。

  教師:去小猴子的果園要經過一座很窄很窄的獨木橋,大家排好隊,都跟著我一個跟著一個的走。(教師帶領幼兒走線)

  二、集體活動。

  1、採果子,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啊,我們終於到了小猴子的果園了,你們看小猴子在等我們呢!

  小猴子(教師扮):小朋友你們終於來啦,快來幫我摘果子吧。每一個果子裡都有一個小秘密哦!

  幼兒拿小果筐幫助小猴子摘果子,並從果子裡取出不同面值的貨幣。2、認識人民幣。

  教師:小朋友,剛剛我們大家幫助小猴子採摘了那麼多果子,工作了這麼久辛苦啦現在要給小園丁們發工資了。

  教師:那你們都認識他們的面值嗎?(出示模擬人民幣,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的人民幣,引導幼兒認讀。)

  3、幼兒操作認讀。

  請幼兒認讀自己手中的人民幣。

  4、感知人民幣的兌換關係。

  出示100元人民幣,提問幼兒可以兌換幾個50元(幾個20元、幾個10元)?

  請幼兒用學具擺一擺。(引導幼兒按群計數)(出示課件)

  教師小結:100元可以兌換成2個50元,5個20元,10個10元。

  3、遊戲:小小銀行家。

  請幼兒清點自己的模擬人民幣,並按面值分類記錄數量,記錄在記錄表裡。(記錄表見附圖)

  4、觀看災區錄影。

  教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嗎?在我們的災區還有很多小朋友沒有家,沒有學校沒有書讀。他們多麼想和我們一樣,在明亮溫暖的教室裡學唱歌跳舞學知識啊!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引導幼兒關心他人,願意將自己的愛心奉獻)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怎麼幫助這些受災的小夥伴呢?

  幼兒:我要送她禮物……

  幼兒討論自己要送給災區小朋友的禮物。

  5、獻愛心活動。

  請幼兒按自己的意願選擇自己傳遞愛心的方式。

  ①、文具店、圖書店、玩具店,教師選幼兒扮演營業員,請幼兒按購物規則進行購物。

  ②、愛心捐款箱,請幼兒將自己的善款捐進愛心箱內。在與幼兒一起統計“愛心捐款箱”裡的捐款數目。

  三、結束活動“送愛心”。

  教師:小朋友讓我們把我們的愛心禮物送到災區的小朋友那裡吧!

  教師帶領幼兒開上“幸福火車”前往災區送愛心。

  四、延伸活動:

  帶幼兒去超市購物,體驗生活中的數學運用。

  點評建議:

  人民幣在我們的生活中是隨處可見,它與我們密切相關。在幼兒的生活中,一個玩具、一個蛋糕、……,都要接觸到人民幣。《幼兒園教育綱要》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定位於:“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依據這一理念,我設計此活動。以便讓孩子正確認識一些貨幣的面額,並瞭解使用貨幣購物的常識,懂得合理地消費,同時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的現象和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使數學教育更加生活化、遊戲化、綜合化。

大班數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與同伴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2、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嘗試,初步學習分類統計並進行簡單的記錄。

  活動準備:

  1、小熊商店背景圖一副,帽子、圍巾、口罩標記各1個,圖片若干張,數字卡片;

  2、水彩筆、白紙,幼兒操作材料〈一〉〈二〉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匯入活動

  師:小熊商店裡有許多東西,都藏在小椅子底下,拿出來放在桌子中間,看一看有幾種?每種東西有幾個?

  2、幼兒自由探索分類統計的方法,分組記錄。

  (1)師:每組東西都不一樣,把它記在你桌子的白紙上;

  (2)幼兒自由探索、記錄;

  (3)交流小結。

  3、幼兒初步學習分類統計方法

  (1)幼兒送商品回商店;

  (2)引導幼兒說出將商品分類的方法;

  (3)教師操作、演示分類統計的方法。

  (4)小結。

  4、幼兒操作,鞏固練習分類統計的方法

  (1)介紹操作材料(一);

  (2)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小結。

  5、延伸活動

  (1)介紹操作材料(二);

  (2)幼兒操作;

  (3)個別幼兒介紹統計表。

  6、活動結束

  師:今天我們用分類統計的方法幫助小熊和小貓統計了商品,這種方法還可以幫我們統計生活中的許多東西。

大班數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透過自制座位票,瞭解座位票中"排"與"座"的意義。

  2、學習按座位票中的兩個條件,對號入座的正確方法。

  3、發展幼兒大膽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教具:一張大的"排"、"座";1~4排的"排"標記。

  2、學具:幼兒每人一張寫有"____排____座"的紙、筆

  活動過程:

  一、自制座位票

  1、認識排,幼兒自做"排"號。

  師:"看!這裡的椅子已經排成了一排排,請小朋友找個小椅子坐下來,請第一排的小朋友站起來,請第二排的小朋友揮揮手,請第三排的幼兒點點頭,請第四排的小朋友舉雙手。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麼知道你是坐第幾排?"

  幼兒做出相應的動作。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字(排)?這個排字的前面多了什麼?這一橫線表示寫幾排,請小朋友拿筆記在紙上,你是第幾排的。"

  3、認識"座",幼兒製作"座"位號。

  師:"請小朋友把筆放下,數一數每排座位都有幾張椅子?請問你是坐在幾號座位的?請所有5號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4號座的小朋友點點頭,清所有3號座的小朋友揮揮手,請所有2號座的`小朋友站起來,請所有1號座的小朋友舉雙手。"

  幼兒做出相應動作。

  師:"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字(號)?這個號字的前面多了什麼?這一橫線表示寫幾號,請小朋友拿筆記在紙上,你是第幾排的。"

  3、認讀座位票

  師:"請小朋友把你們椅子下面的紙開啟,這就是座位票,請小朋友讀一讀你的座位票。"

  幼兒:"三排四號..."

  二、交換座位票,學習看票找座位。

  師:"請小朋友把筆放下,拿好座位票上來找個好朋友和他交換座位票讀一讀,大聲地讀出來,然後找到好朋友的座位坐下去。"

  小結:我們看座位票找座位時,要先找到"排",再找到"座"。

  三、活動結束

  師:"小朋友你們學了看座位票找座位這個本領開心嗎?請小朋友想一想,你在哪裡見過座位票。"

  幼兒:"電影院。"

  師:"小朋友知道得真多!以後你們就可以看票自己找座位了,不用再麻煩爸爸媽媽了。下次我們再來玩看座位票找座位的遊戲好嗎?"

  幼兒:"好!"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和時間賽跑

  活動目標

  1、 認識時鐘,知道時鐘的基本用途。

  2、 感知時間,體驗時間的長短。

  3、 發現時間的價值與自身努力的關係。

  活動準備

  時鐘、寫字本、積木、圖書、畫紙、鉛筆、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1、 認識時間

  老師出示時鐘,提問: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這是時鐘,是用來看時間的)

  你會看時間嗎?現在是幾點?(9點)

  你怎麼知道的?(長針指向12,短針指向9,就是9點整)

  如果長針和短針都指向12,是幾點?(12點)

  小結:當長針指向12時,短針指向幾,就是幾點。

  2、感知時間

  有誰知道一分鐘有多長?(很短、不知道、很長)

  我們一起來玩“和時間賽跑”的遊戲。老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在這一分鐘裡,你們可以自由選擇做什麼事,時間到了就停下,我們來比一比看看誰做的事情多。

  (幼兒遊戲,教師計時。孩子們紛紛離開座位,有的去拿紙,有的去拿積木,還有一個孩子呆呆地站在一邊在想要做的事。)

  幼兒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裡做的事情:

  我覺得一分鐘實在太短了,什麼事都沒做時間就過去了;

  我在一分鐘裡畫了一個圈;

  我在一分鐘裡搭了一個積木┄┄

  小結:小朋友都說一分鐘太短,老師在這一分鐘裡可做了許多事情:回答了天天的問題,給如如拿了一張紙,觀察了所有小朋友的活動,看到有人在爭吵,然後找了把椅子坐下來。我們再玩一次,看看這一次我們在一分鐘裡能做多少事情。

  (我這樣做小結的目的是希望孩子們能感覺到他們做得很多事情都被忽略了,只要抓緊時間就可以做許多事。第二次遊戲時,好多孩子果然加快了速度,沒再出現爭執。)

  幼兒再次交流自己在一分鐘時間裡做的事情:

  我在一分鐘裡拿了一張紙,畫了一個小人;

  我在一分鐘的時間裡找到了自己的數學本,寫了26個數字;我在一分鐘裡拿了一堆雪花片,搭了兩架飛機;

  我在一分鐘裡看了5頁書......

  3、總結交流

  提問:今天的活動,你有什麼收穫和發現?

  學會了看時鐘;知道一分鐘很短,但我們加快速度也能做許多事情。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老狼老狼幾點鐘

  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老狼老狼幾點鐘

  目的:

  1、 透過遊戲較熟練地分辨單數、雙數、並知道單數、雙數的排序規律。

  2、 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準備:

  1、 小玩具若干,1-10 的點卡1套,1-10的數卡1套。

  2、 不同顏色的墊子兩塊。

  過程:

  1、 第一次遊戲,複習10以內單數、雙數。

  ①今天,我們來玩“老狼老狼幾點鐘”的遊戲。遊戲規則跟以前的有點不同。請小朋友仔細看、仔細聽。

  ②教師扮老狼,報1點鐘、3點鐘、5點鐘時回頭,報2點鐘、4點鐘、6點鐘時不回頭。

  ③提問:遊戲規則有什麼變化?老狼什麼時候回頭?什麼時候不回頭?

  ④根據幼兒回答,教師把數卡分放在兩塊墊子上,請幼兒找出“老狼”回頭的規律。

  ⑤遊戲1-2遍。引導幼兒遵守遊戲規則,即雙數整點時跟著“老狼”走,單數整點時不動。

  2、 第二次遊戲,練習較正確、迅速地分辨10以內的單數、雙數。

  ①介紹新的遊戲規則:“老狼”在回答時間的同時,任意抽取一張10以內的數字卡片,如抽出的是雙數,幼兒就找一個朋友相抱;如抽出的是單數,幼兒則單獨站立不動。

  ②遊戲2-3遍,要求幼兒逐步加快速度分辨單數、雙數。

  3、 第三次遊戲,感知單數、雙數的排列規律。

  ①介紹新的遊戲規則:教師扮老狼,幼兒分成紅、綠兩隊進行比賽。“老狼”在回答的同時迅速翻出卡片,兩隊幼兒搶答是單數還是雙數,並派代表按照“老狼”的要求來翻卡或回答問題。師幼共同檢驗正確與否,翻對或回答正確者即可得到一個小玩具。

  ②出示1-10的數卡,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在幼兒瞭解其排列順序後將其反扣在墊子上。遊戲開始,教師逐一提出要求:翻出所有的單數;翻出所有的雙數;翻出比×大的單(雙)數;翻出比×小的單(雙)數;有沒有比10大的雙數,有沒有比9大的單數,有沒有比1小的單數,等等。

  ③“老狼”翻出一張卡片,問幼兒:它的小鄰居是幾?大鄰居呢?它們是單數還是雙數?

  ④統計玩具數量,確定遊戲勝負。

大班數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

  2、體驗跳格子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泡沫墊子若干擺成8*9的格子、8個禮物(每個禮物盒上貼一個數字)、數字1—8三套、障礙物若干(可以是飛碟,飛碟上有數字)、小旗。

  活動過程:

  一、有趣的跳格子(價值分析:瞭解幼兒已有的方位經驗。)

  -----這些格子有什麼不一樣,玩過跳格子嗎,怎麼玩的?

  小結:跳格子有很多的玩法,有的單腳跳,有的雙腳跳,有的是向前跳,有的是向左跳,向左前格跳。

  二、玩玩跳格子(價值分析:嘗試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

  ● 幼兒第一次遊戲

  過渡:那我們來試試跳格子,這回我來我發指令,你們來跳格子。

  要求:每個人站一個白格,聽清楚指令哦,看誰又快又準確。

  ● 幼兒第二次遊戲

  -----小紅旗表示終點,箭頭表示起點,從起點出發你有什麼辦法,走什麼路線能到達終點,每次只能走一格?

  小結:從起點出發先是往……跳……格,再往……跳……格,然後往……跳……格。終於到達了終點。

  三、跳格子尋寶(價值分析:能按照方位語言的指令行動並嘗試用方位語言描述簡單的路徑)

  接下來遊戲更有趣嘍,這裡有許多裝有禮物的的盒子,每個禮物盒上都有數字,等會我們就來玩一個“跳格子尋寶”的比賽。

  遊戲玩法:小朋友分成兩隊玩遊戲。兩隊輪流玩,玩這個遊戲的時候需要一個發指令的人也需要一個尋寶的人。發指令的孩子要告訴同伴怎麼走可以找到禮物,指路前先抽一張任務卡,(任務卡上會告訴你,你們隊要到達哪裡找的是幾號禮物盒,但是不能告訴你的同伴哦),另一個孩子聽指令去尋寶。

  遊戲規則

  ——每隊遊戲時需要一個孩子發指令,一個孩子尋寶;發指令的孩子先抽任務卡,不能告訴同伴,說出來犯規,取消一次尋寶的機會。尋寶的孩子聽清楚指令,這次可以走2格也可以走1格。

  ——白隊從白格出發只能走白格,紅隊從咖啡格出發只能走咖啡的格子;

  ——兩隊輪流進行,碰到椅子要繞道走,不能從椅子上走。

  ——哪隊得到的禮物多,哪隊就獲勝。

  小結:

  發指令的孩子要說的清楚,尋寶的孩子要走的路線正確,才能找到寶物!

  空間方位相對而言是比較抽象的一個概念,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加直觀的去感受,我們老師更多的是採取一種多媒體圖片的一種形式,讓孩子來積累相關的一些經驗。但是今天的活動當中沈英老師利用了一個孩子在平常經常玩的熟悉的民間遊戲——跳格子順利的完成了教學活動,老師們不妨圍繞以下問題進行討論哦:

  拋問:

  1、本次“跳格子”活動可以促進兒童哪些方面的能力發展?

  2、請說說日常生活中,可以採用哪些方式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左、右”概念?

大班數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嘗試進行上下、左右空間相對位置的綜合運用練習。

  2、在親身嘗試的基礎上,學習透過視覺感知、理解平面圖形中人物的上下、左右位置關係。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畫像、自制表格。

  活動過程:

  一、出示數字卡片。

  認讀數字1-10,初步理解數的排列是有順序的。

  二、談話引入,激發幼兒的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樂趣。

  小朋友,你們都長大了,是哥哥姐姐了。黃老師今天看到你們個個穿著漂亮的衣服,我可喜歡你們了,你們看黃老師今天帶了什麼過來?(照相機)你們知道照相機用來幹什麼用的?(照相)今天,黃老師看看誰最乖,我請他上來照相好不好?(好)其實我今天給你們照相,是想記錄一下你們的成長過程,這也是我們今天要學的《成長記錄》。

  三、在親身嘗試的基礎上,學習透過視覺感知、理解平面圖形中人物的上下、左右位置關係。

  1、請兩名男孩子和兩名女孩子上來。

  2、引導幼兒認識上下、左右空間相對位置。

  (1)師:你們看,我們的講臺上站了幾個小朋友?(引導幼兒數一數,並說出是4個小朋友)你們看,我們其中的兩個小朋友站那裡?還有兩個呢?(引導幼兒說出兩個站地上,兩個站凳子上)

  (2)學習左右、上下箭頭符號。(引導幼兒說出箭頭向左代表小朋友在左邊,箭頭向右代表小朋友在右邊,箭頭向上代表小朋友在上面,箭頭向下代表小朋友在下面)

  3、用箭頭記錄小朋友的位置,並在正確的箭頭上塗上顏色。

  (1)出示左右箭頭,問:這裡有兩個箭頭它表示什麼意思?(向左向右)你們看一看我們班的朱家樂小朋友,他站的位置要用那個表示,請我們的小朋友記錄一下,(引導幼兒說出朱家樂站的是左邊,在向左邊箭頭塗顏色。)

  (2)出示上下箭頭,這兩個箭頭跟上面的兩個箭頭一樣嗎?它表示什麼意思?(引導幼兒說出上面的兩個箭頭是表示向左向右,下面的箭頭表示向上向下)那我們班的陸欣怡小朋友,她站的位置要用那個箭頭表示?請一名小朋友在黑板上記錄下來。(先讓幼兒說出陸欣怡在上面用向上的箭頭表示,在向上的箭頭塗顏色)

  (3)用同樣的方法,引導幼兒說出吳湛斌、範嘉怡各站在什麼位置,並在正確的箭頭上塗上顏色。

  四、示範遊戲,進一步嘗試進行上下、左右空間相對位置的綜合運用練習。

  請小朋友看看圖片上的四個小朋友他們在照片上的位置,在正確的箭頭上塗上顏色。

  課外延伸:

  帶小朋友在操場上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