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哲理故事> 精彩哲理小故事四篇

精彩哲理小故事

精彩哲理小故事四篇

  1、給別人留路

  在茫茫沙漠的兩邊,有兩個村莊。從一個村莊到達另一個村莊,如果繞沙漠得走上二十多天;如果橫穿沙漠,只需三天便能抵達。但橫穿沙漠是非常危險的。

  後來,一位智者讓村裡人買來幾萬棵胡楊樹苗,每300米栽一棵,一直栽到了沙漠對面的那個村莊。智者告訴大家,如果胡楊樹有幸成活了,大家就可以以樹為路標;如果胡楊樹不能成活,那麼每一個行者經過時,都將枯樹拔一拔,插一插,以免被流沙淹沒。 然而,胡楊樹栽上不久全都被烈日烤枯了,枯樹成了路標。大家照智者的話去做,沿著路標走了很多年。

  一天,村裡來了一個僧人,他要去對面的村莊化緣。村民告訴他,路上遇到要倒的路標,一定要向下插好,遇到快要淹沒的路標一定要拔起插好。 僧人走了一天一夜,走得兩腿發軟,渾身乏力,遇到一些快要埋沒的路標,他也懶得動手去拔一拔。他想,反正自己就走這一次,管它那麼多呢。

  僧人走到沙漠深處的時候,靜謐的沙漠突然狂風大作,飛沙漫天,許多路標都被淹沒了、被捲走了。風沙過後,他再也走不出沙漠了。在氣息奄奄的那一刻,僧人十分懊悔,如果當初按村民的吩咐做,即使沒有了進路,卻還有一條退路啊。

  2、別忘了自己是誰

  劍橋大學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在又一批學生臨近畢業時,眼睛忽然失明瞭。學生們紛紛前來看望,他問每一個來看他的學生:“你是誰?從什麼地方來?學什麼專業?小時候幻想幹什麼?畢業後準備到什麼地方去?將來準備做什麼……” 同學們都把各自的具體情況和想法如實地告訴老教授。老教授一邊聽一邊點頭,不時地說著“好”、“很好”、“再說一遍”、“你很瞭解自己了”、“你目標明確,好好實踐吧”什麼的。

  誰知,在學生們畢業離校的前一天,老教授的眼睛又“奇蹟般地”復明了。他在送別會上對同學們說:“在我雙目失明、意志消沉的時候,是同學們的關懷和激勵讓我重又心明眼亮了!我也給那些曾經看望我的同學們精心製作了一件禮品———我們的談話錄音。在今後的人生旅程中,當你們失意的時候、迷茫的時候、不知所措的時候,就聽聽這盤錄音帶吧……”

  直到這時,同學們才真正領悟到老教授的良苦用心。 在現實人生中,許多人一輩子也沒真正關懷和關注過自己,甚至沒弄清自己是誰、是幹什麼的。“你到底是誰”,其實是一個關乎心靈走向、關乎事業抉擇的人生命題。

  3、一棵樹三堂課

  兒時,家門前有棵桃樹,我最初對事物的認識是從那裡開始的。

  桃樹每年開花結果,誘惑就懸掛在我頭頂,我垂涎三尺地抬頭望,可是一直不敢爬上去。我家的門前住著一個瘸子,我父親就拿他來恐嚇我,說瘸子就是兒時爬桃樹摔的。直到某一天,一種突如其來的力量結束了我在樹下觀望的窘況,我爬了上去。作為回報,我嚐到了自己親手摘到的桃子。而且此後沒有一次空手而返。

  這時,我才明白,在成功之前,失敗是事物發展的全部可能,而在成功之後,失敗已沒有可能。桃樹並不難上,難的是對未知的恐懼、心理權衡時產生的矛盾和別人施加的影響。

  在桃子成熟的季節,父親讓我看管桃樹,這是我的口福和我們全家的部分口糧。看桃的日子,只要有點兒蛛絲馬跡,我的心就會為桃樹牽掛,為此常常從夢中驚醒。當有一日,桃樹只剩下空空的枝頭,不但是我,一家人都感覺輕鬆又坦蕩,夜晚睡覺,一家四口的鼾聲,像交響樂中四個聲部的重奏。 財富是誘人的,像我家門前那棵桃樹的果實。

  只要它還掛在枝上,只要它還對他人存在著誘惑,總會讓看管它的人擔驚受怕。而簡單質樸的生活,讓人感到輕鬆、踏實。 我曾經嘗過那種毛茸茸的青果,那是一種青澀的滋味。父親說,等它們長成了,就跟蜜一樣甜。於是,我只好等待。但在不經意的某一天,成熟的果實已被父親偷偷摘下,連夜挑到鎮上換回了口糧。我對著桃樹哭喊,但已經無濟於事了。 未成熟的果子是青澀的,可是在等待之中,煮熟的鴨子往往也會飛。在生活中,需要恰當地把握時機,否則,人生可能一頭是青澀,另一頭是空虛。

  4、難忘三句話

  有三個人曾對我說過的三句話,我想我會永遠記住。

  第一句話是一位同事對我說的。那時我剛上班沒多久,對工作非常不滿意,但又捨不得不薄的薪酬,於是很矛盾,常常煩惱,也常常抱怨。因為這位同事和我關係比較好,所以他經常會聽到我的抱怨。那天,也許是我的`抱怨太多了,他聽完後,沉默了一會,然後看了我一眼,對我說:“如果你不喜歡,可以不幹;但是既然你選擇了幹下去,就不要那麼多抱怨。”他輕輕的一句話,卻一下子讓我啞口無言,甚至有點羞愧難當。我想了好幾天,越想越覺得他的話有道理,而我對待事情的態度也確實需要改變。誠如他所說,既然是你自己的選擇,就不能抱怨,儘管不免有這樣那樣的不滿,但與其毫無用處地怨天尤人,不如多加努力,儘量改變。

  第二句話是我的一位好朋友說的。那時我們在同一所大學讀書,性格相近,不好好讀書,經常逃課。但是有一天晚上,我同宿舍的人都回家了,我叫她來陪我。她來了,很罕見地還帶著一本課本。我問她:“你帶書來幹什麼?”“做作業呀。”我很驚訝:“你還做作業的呀?你不是都是抄的嗎?”她說:“這是一門我喜歡的課,我想,如果連自己喜歡的東西都不好好幹,那也太不像話了。”可能她也沒想到,這句話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從那時開始,我認為雖然有些事情我可以不那麼認真,但一些我喜歡的事、想做的事,是必須要認真對待、好好幹的,因為,如果對自己心底喜歡的東西、嚮往的東西都想偷懶的話,那真的就是———太不像話了。

  第三句話是媽媽說的。有段時間,我工作很不順利,一次在單位受到了委屈,心裡很不舒服,回到家裡大家都勸說我,但當我說到“我又不是想升官發財,要求我那麼高幹什麼”時,媽媽對我說:“怎麼扯到升官發財了?你要想,你在那裡拿那麼高的工資,你做的事至少要對得起這些錢啊。”———有所付出才能有所得到,不要期望不勞而獲。即使有些事你不喜歡,但既然給了你報酬,最起碼應該完成任務吧。雖然誰都有惰性,誰都有希望投機取巧的時候,但不管怎樣,腳踏實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才是值得讚許的。 我很慶幸有人對我說過這三句話,也希望自己能夠一直按照這三句話去面對我所遇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