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揚州作文集合五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揚州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揚州作文 篇1
美麗的揚州城,高樓鱗次櫛比,汽車川流不息,我們感受著城市的繁華,自然也眷戀著哺育了揚州的母親――古運河。
古運河兩旁綠樹成陰,花繁葉茂,亭臺樓閣,曲徑通幽。淡綠色的河水透著絲絲的柔和,水裡的魚兒在自由嬉戲。河面上還不時有五顏六色的花船駛過,兩旁便會出現一道道水波,如同在水面上開闢了一條大道。不過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橫跨古運河的巨人似的大橋,在陽光的映襯下,更為古運河增添了一份莊嚴。到了晚上,橋上張燈結綵,五彩繽紛的燈光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道絢麗的彩虹。橋下,金黃色的燈光照亮了牆壁,使大橋顯得金碧輝煌。運河兩側的高樓上,一串串彩燈亮起,此時此刻,夜幕下的河水被照亮,顯示著燦爛,展現著輝煌。岸邊,各種珍貴的植物在燈光的點綴下,更是一片火樹銀花,整個古運河遠遠望去,成了燈的海洋。
坐落在古運河邊的大王廟,對揚州來說具有非凡的意義,奧運聖火在揚州的傳遞也是從這裡開始的。廟裡,有兩尊威風凜凜的人物塑像,他們分別是吳王夫差和劉濞,人們紀念他們,是因為他們一個開創了揚州的歷史,一個發展了揚州的經濟。廟前的迴廊兩側,坐了許多的老人,他們悠閒地彈琴、唱歌,看著那沉沉靜靜的古運河,聽著這悠悠揚揚的吟唱,揚州的歷史彷彿在我的眼前一頁一頁地開啟。
從骯髒的河岸到美麗的風光帶,從混沌汙濁到清澈見底,從遠古到現代,古運河靜靜地流淌,感受著揚州的變遷。倘若能夠開口,它一定會高聲歌唱,歌唱揚州的美麗,更歌唱揚州人的美麗!
揚州作文 篇2
鳥兒們嘰嘰喳喳的啼鳴聲,啄破了被冬日冰封的蛋殼,一個活脫脫的春天便破殼而出。
我好不容易撈到一個週末,小睡了個懶覺。作業在昨晚的拼搏下被全部殲滅,好閒!心想正值春光明媚,何不外出閒遊春光呢?
沒走幾步,就被一塊青菜地迷住了。青菜在鄉下是尋常物,我對它也算是熟識了,竟沒想到它和春天的其他景物一樣會沁出濃濃的詩意!
我忍不住用“女大十八變”來形容它。這片青菜地被分成兩部分,兩邊顯然不是同時種下的,一邊高些、大些,另一邊矮些、小些。印象中,青菜剛長出來時,只有三兩片葉子在風中搖曳,找不出有什麼與眾不同之處。沒想到長著長著,它的葉片邊緣開始翻卷起來,枝莖開始聚攏起來,便長成了一朵朵綠色的“玫瑰花”,它不像真正的玫瑰花一樣擁有濃烈熱情的紅色,卻也不失風韻,擁有清新的氣質。這片青菜地裡矮小些的一塊就是這樣!腦海裡閃過一句話:“哈,這戶人家種了一片綠色的玫瑰花耶……”又馬上笑出聲來,被自己的奇怪想法逗到了。
那這塊高些的青菜地呢?
又是一種花——蓮花!
它的葉片比先前那塊大了許多,捲起的葉片也舒展開來向遠方伸展,並不是胡亂的伸展,很是注意美感呢!這若是個女子,絕對是個愛美的女子,它伸展得極富層次感:底部的葉片最寬最厚,顏色也最深,彷彿用指甲一掐就能掐出水來。上面一層的葉片長在底部葉片的縫隙間,半掩半露,藏著一絲嬌羞之態。頂部的葉片則大多隻有兩片,像是有人伸開雙手擁抱了我。
我陶醉的看著。
倏然懷疑起自己,青菜真的出落成花的模樣麼?會不會是我聯想太荒唐了?
再定睛看看,並沒有錯,跟先前看到的一樣。又思慮起之前我為何沒有發現。
原來我先前都太忙了,只知道往前方不停奔跑,忘記去慢看身邊的景色,忘記去發現身邊的詩意。發現不了生活的美,真是不奇怪了。
人生果真是需要閒的。並不是說停步不前,閒淡終日。而是說,我們實在需要偶爾的閒暇去欣賞那些花開花落,去感受這悠悠萬古時光。
揚州作文 篇3
我估計只要稍稍瞭解江蘇的人,都不會不知道揚州。在小學課本里讀過,“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讀此詩時我只是二三年級,童年的記憶認為揚州或許是個裡下河地區,那裡肯定有許多縱橫河道,來往船隻正揚起帆搖著擼在一望無際的水面穿行。恰好昨夜與好友伏宇駕車沿滬寧高速回泗,與揚州服務區小憩,但當我真正踏入揚州這片土地,尋找著浩瀚的長江與孤帆搖船時,發現童年的幻想畫卷終究無法在現實中鋪展開來、現實中揚州的繁華與熙攘生命的擁簇,立刻打破幼時想象的荒誕畫面.
縱觀一些古城歷史,大都是金戈鐵馬屍橫遍野的疆場,也或是南北商賈車來船往的樂土;但揚州卻還有另一個特別地方,歷代許多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尋花問柳的去處,往往頗具文化素養和政治見識的佳麗,會成為官僚商賈所謂的知已,讓當時政治文化史多少染上些豔麗色彩。歲月終究不會停下腳步,抹去了歷史的傷痕同時也斑駁了世人的記憶,而今僅留下幾篇經久未衰的詩篇。記憶雖然早已遠去,而文字卻還是那麼的真誠.
溫柔的晚風依舊緩緩鋪展著這裡的夜晚,周圍的燈光很多,閃爍不定,和無垠天空中的繁星遙呼相應。長途勞頓的旅客站在廣場上或是坐在樹下,一些年輕人正慢慢踱步在草坪上拿著手機和人閒聊,耳畔不時飄入來自天南地北方言的高聲談笑、樹葉迎風嘩嘩地響,遠處貨輪傳來聲聲或長或短的轟鳴。鳥兒也努力地拍打著翅膀與此起彼伏的蛙聲譜寫著春天之歌.
今夜,也許坐車的時間久了,渾身乏力,找一處僻靜的之地索性歇下了吧。靜靜地坐著、一個人,看月亮、數星星,發一會兒呆。重新審踱現在的揚州究竟以什麼樣方式存在,古老的城邑已離我們很遙遠,曾經有過的輝煌印跡,大都殘破不全。幸好,今夜有晚風依舊輕輕吹過,伸出雙手,高高舉起,風從指縫間滑過無聲卻很細膩,恰如光陰,又似水流,從不為誰而停留,也無法測量!總是在你最不經意的時刻,悄悄來,匆匆去,在這一來一去中詮釋著古老揚州興衰更替的歷程!
不想了,仰起頭輕輕閉上雙眼享受春的.氣息,也許,人生總會在記憶裡留下一些美好瞬間,隨時都能淡化心靈的縛博,哪怕是一次短暫的重逢,命運帶來的異鄉偶遇,總是會成為人生最美的回憶.
不想了,輕鬆地在這片古老而繁華的土地上漫步,我不知道也不必確認所去的方向,腳下每一步都踏向厚重的歷史,每一步都能感到現代社會繁榮與奔放。閒庭信步不需思量,不管是虛度了昨天,還是預支了明天,此時只要你靜靜的站在這裡,心靈的世界自有恬奕的白雲與輕柔的月光,好像雨後天空出現的彩虹,今夜的風帶你飛翔.
行走在這鋪滿歷史沉積的世界中,賞閱的是今時的風景,追尋的是前人的遺蹟。仰望蒼穹,一輪明月孑然獨立,千百年來,它收藏著多少文人墨客曾經的悲喜,皎潔的光陰劃過無數風雲突變時空。昔日的烽火硝煙、豔麗野史的年代早已塵埃落定,那些歷代時光的吟詠卻成為永遠的詞章.
仰望夜空,浩瀚的星際正散發著柔弱的星光,猶如心靈深處那泊寧靜的湖水,把我此刻的心情緩緩流淌,隨著微風輕輕抑揚.
揚州作文 篇4
古人云:“煙花三月下揚州。”是的,三月的揚州風景宜人,到處流溢位濃濃的春意,猶如畫家潑墨渲染的畫卷。
比起春天,夏天也不遜色。今人吟:“盛夏七月醉揚州”,七月的揚州驕陽似火,但到處吹來涼爽的風。
年年都來揚州,只不過都是春天來。今年,我在暑假隨泰州晚報小記者團來到揚州。
我們乘車來到了揚州“世界動物之窗”,剛下車,一股濃濃的熱氣撲面而來,雖然如此,但我還是很興奮。
導遊說,20xx年8月,世界輪椅基金會創始人、著名野生動物標本收藏家肯尼斯貝林先生來揚州訪問。參觀結束後,貝林先生提出願意向揚州無償捐贈價值數百萬美元的非洲野生動物標本。揚州“世界動物之窗”就這樣建起來了。
位於瘦西湖風景區內的“世界動物之窗”佔地137畝,金字塔與城牆磚構成的兩座主體建築表現了非洲文明與中華文化的交融。
我們一邊走,導遊就一邊給我們介紹“世界動物之窗”的各個景點。首先,我們隨著導遊來到了綜合館,外形呈金字塔狀的綜合館位於動物之窗的入口處。導遊給我們介紹:“綜合館的設計汲取了中國傳統元素,‘天圓地方’,外牆面還採用了古城牆磚紋的材質。”
綜合館的頂部很有特色,一層層向外翻挑。導遊說,為使綜合館的建築與整個非洲原始叢林的環境相協調,該館採用了大量玻璃作為原材料,透明的玻璃使動物之窗內外的景色相互映襯,達到內外景色交融的效果。
剛進門,哇!好熱鬧啊,有許多老外。其中有一個個子不高,長的胖胖的老外爺爺向我們走來,導遊說,他就是標本的主人——肯尼斯貝林先生。我非常激動,竟然能親眼見到他本人。這時,我們一齊喊道:“貝林爺爺好!”貝林爺爺微笑著向我們打招呼,我們還和貝林爺爺一起合了影,我好不開心。
接著我們欣賞了好多精美的動物標本,我還拍了許多照片,我太開心了。
之後,導遊又帶我們來到旁邊一個館,導遊說,這是非洲館,裡面全是非洲動物以及非洲人的標本,讓我們進去感受一下“非洲一天”。
進入非洲館,就彷彿走進了非洲大草原:頭頂著藍天白雲,四周牆壁上繪製著非洲風貌,道路旁聳立著一棵棵仿製的熱帶樹木,更讓人覺得神奇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動物標本,它們擺出各種姿態,猛地一看,彷彿都生存在原生狀態。
啪啪啪——嘩嘩譁——這是什麼聲音?我非常害怕。導遊笑著說,這是為了營造身臨其境的現場感,館內利用大規模的場景畫結合多媒體技術,營造出白天、黃昏、黑夜的效果,再現電閃雷鳴、夕陽西下、彩虹出現的場景,可是使我們真正領略到“非洲”一天的風貌。
我看到了好多動物的標本,有獅子、鱷魚、羚羊、狒狒、犀牛、河馬等。其中,我覺得身材最高的是一隻長頸鹿標本;最小的則是一種雞的標本;而體積最大的則是非洲象。
一天的“動物標本”之行,讓我認識了好多以前沒有見過的動物,增長了許多有關動物的知識,讓我受益匪淺。
揚州作文 篇5
四月三日,我們全家來到了江蘇省揚州市遊玩。當天晚上,我們去了福滿樓吃飯。第二天,我們去了冶春茶社吃早飯,然後我們又去了何園和瘦西湖,晚上,我們一家又坐船瀏覽了古運河。第三天,也就是我在揚州的最後一天,我們去富春茶社吃好早飯就戀戀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揚州。
揚州之行我最喜歡的景點就是瘦西湖了。 那天,我們買好門票進入瘦西湖遊覽區,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月觀”,你站在地上,往瘦西湖旁邊的水裡一看,咦?怎麼有個月亮呢?原來旁邊的石頭上有個圓洞,這個洞倒映在水裡就像一個月亮,所以叫“月觀”。我們沿著瘦西湖邊走邊看景,三步一桃、五步一柳,恍若置身於人間天堂杭州的西湖。
我們走到了二十四橋,這時我想到了唐朝詩人杜甫的詩“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蕭”。
走到了紅橋,瘦西湖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而且我發現了一件神奇的事,紅橋這邊河道很窄,但紅橋那邊的河道就變寬了許多。
還有徐園,徐園這兩個字寫得有講究,“徐”是楷體,“園”是草體,關於這兩個字有兩個傳說,我先給你們說一個,還有一個等你們去了就知道了。
一說:風先生和徐園的主人徐先生是好朋友。一天,徐先生被炸死,風先生便主動上門來題字,一開始他的心情很沉重,就把“徐”字寫成了楷體,後來越寫越激動,就把“園”字寫成了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