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四單元]寫一則觀察日記>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範文合集7篇

螞蟻觀察日記

【精選】螞蟻觀察日記範文合集7篇

  一天即將完結,今天我們都做了什麼了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日記吧。在寫之前,要先考慮好內容和結構喔!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螞蟻觀察日記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螞蟻觀察日記 篇1

  自然界中的螞蟻,大家一定非常熟悉,一定都觀察過螞蟻挖洞、螞蟻搬家、螞蟻齊心協力搬運輸食物等有趣的現象,小小的螞蟻給我們大家帶來了很多的樂趣。

  今天爸爸送給我一個神秘的禮物,和漢語大詞典差不多大小的藍色盒子。我讀著盒子上的字:“螞蟻工坊”,螞蟻?我好奇地開啟,拿出一個拱形透明的塑膠盒,裡面是藍色透明像果凍一樣的東西,那種藍色像大海,不,比大海的顏色還好看,簡直就像藍色的水晶宮。爸爸笑著說:“你可以在家養螞蟻了。”啊?在家養螞蟻,簡直是太好了。我迫不及待地倒出盒子裡所有的東西:一個小放大鏡、一個裝著大螞蟻的試管和說明書。再怎樣做呢?媽媽和我一起先來仔細閱讀說明書。

  看完說明書,我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這是一個可以養螞蟻的小作坊,也就是螞蟻家園,是一種生態玩具。那藍色透明像果凍一樣的東西是“凝膠”,裡面富含著豐富的營養物質,是螞蟻的食物,小小的螞蟻就是吃這些“凝膠”維持生命。在螞蟻工坊,可以觀察到小螞蟻們是怎樣挖掘隧道、怎樣合作交流,還能觀察到怎樣運載同伴的屍體,真是非常神奇!小試管裡的螞蟻很大,和我們在外面見到的螞蟻不一樣,是弓背蟻,渾身漆黑漆黑的,比普通螞蟻的個頭要大一些,可以清晰地看到螞蟻的觸角和腿,它們跑得也特別的快。此時的弓背蟻正在小試管裡上下亂竄,估計是很想出來透透氣吧。

  我先在工坊上用塑膠棍均勻地插出四個一釐米左右小洞,然後小心翼翼地將裝著螞蟻的試管蓋子開啟一個小口,螞蟻們一下子全都擁到試管口,估計是嗅到了新鮮的空氣吧。然後,我迅速把試管與剛插的小口對接好,螞蟻們就慌里慌張從管子裡一隻一隻爬了出來。有一隻大弓背蟻可真狡猾,在我如此迅速的動作下,還是趁機從我手指縫間跑掉了,一下子就跑到我的書桌上,嚇得我大聲喊爸爸:“快點,螞蟻逃跑了!”爸爸手疾眼快,一下子用鑷子抓住它,把它放回隊伍裡。媽媽則在一旁輕輕晃動塑膠盒子,好讓螞蟻們趕緊分散開,快點開始工作。最後,我把上面的小洞洞塞好,以防螞蟻逃脫。可是螞蟻們好像受了驚嚇一般,就是趴在入口那黑壓壓的擠在一起,也不動彈。過了十幾分鍾,螞蟻開始在裡面跑來跑去,一副驚慌失措的樣子,好像在尋找出口,但是並不開始工作。爸爸對我說:“彆著急,一般24小時左右螞蟻就會開始工作了,等下午放學回來再看看有沒有變化,這會沒那麼快。”

  就是就是,螞蟻也需要熟悉環境呀。以後我就可以親眼目睹螞蟻們是如何工作的了,真想快點看到螞蟻們挖隧道。螞蟻的世界一定十分十分的奇妙,期待螞蟻早點開工!

螞蟻觀察日記 篇2

  今天下午,我在外婆家樓下發現了一群正在搬運食物的螞蟻,禁不住好奇,我便蹲下來觀察了起來。

  他們身體呈黑色,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六條腿,頭上還有一對觸角在不停地擺動。它們腹部有一、二節呈結狀。前足距離大,呈梳狀。回想曾學過的內容,螞蟻是具有社會行為的昆蟲,負責照顧蟻后和幼蟻、挖洞、蒐集食物的是工蟻,那眼下這一排排歪歪扭扭的隊伍應該就是工蟻了吧。接著,我又想起課本上寫螞蟻是靠氣味辨別方向和傳遞資訊的,就伸出手在蟻群周圍蹭了蹭,他們立刻像摸不著頭腦似的亂轉了起來,估計是失去氣味後找不到回去的路了。

  我還覺得沒有玩夠,便想到了一個曾在書上看到過的實驗:把一隻螞蟻燒成灰之後,撒在另一隻活螞蟻身上,其它螞蟻就會認為它已經死了,不管那隻“死螞蟻”怎麼動,其它螞蟻還是要把它抬走。我按照實驗步驟,把死蟻灰撒在了一隻活螞蟻身上,再把它放到蟻群當中,果然發生了這種情況!那隻被撒了死蟻灰的螞蟻被其它的螞蟻當成了死螞蟻抬著走了,儘管它在不停的掙扎,抬著它的螞蟻似乎還像沒感覺到一樣,竟“毫不動搖”。但再一想,蟻群是靠氣味傳遞資訊的,嗅到了死螞蟻的氣味,自然會認為它已經死了。

  我高興地把這些發現記了下來,又繼續低頭仔細觀察了起來,我發現較大塊的食物都是好幾只螞蟻一起配合搬運的,前面幾隻什麼東西都不搬的應該是領頭帶路的。它們的合理分工真是令人驚歎!

  形成組織的蟻群能分工明確、團結一心,讓我自愧不如。我們班級雖然有值日表貼在牆上,但也難以像它們那樣有條不紊,也沒有像它們那樣團結。小小的螞蟻倒成為了我們的老師,教會了我群體之間團結協作的重要性。

  晚上,我利用資料更多地瞭解了螞蟻。知道了他前足距離大是為了清理觸角用的,知道了它屬於蜂科,膜翅目,並且雄蟻只有在和沒有生育過的雌蟻時有翅膀,後翅膀就脫落了,

  大千世界真是無奇不有,自然界中許多動、植物都不僅僅是我們的朋友,還是我們的老師。而生物學就是我們讀懂自然奧秘的鑰匙,熱愛生物也就是熱愛自然。

螞蟻觀察日記 篇3

  有一天下午,我在外婆家觀察螞蟻。我抓啦一隻非常大得螞蟻。我把它關在啦一個玻璃瓶裡,然後邊養邊觀察。因為它得個頭特別大,我給它取啦個名字叫“巨無霸”。

  我發現螞蟻得身體分三節,第1節是它得頭部,第2節是它得腹部,第3節是它得尾部。它長啦8條腿,有趣得是它長兩根觸鬚。

  我非常喜歡這隻小螞蟻。

螞蟻觀察日記 篇4

  冬天快到了,小螞蟻去找吃的。在半路上,它看見一根骨頭,天哪,這根骨頭大的跟小船一樣(對小螞蟻來說是這樣的),怎麼辦呢?於是,小螞蟻就叫來夥伴幫忙,但還是搬不動,小螞蟻又叫了許多夥伴,它們一邊“嗨喲嗨喲”地喊著,一邊使勁地搬著,終於搬起來了。

  走在路上,小螞蟻愉快地想:“這根骨頭夠我們吃一年了。”

  小螞蟻搬骨頭,使我想起了一句話:團結力量大。

螞蟻觀察日記 篇5

  透過我的觀察,發現:螞蟻喜歡黑暗、潮溼的地方。還有,它們比較喜歡饅頭但更喜歡糖。只要一發現糖就立即爬來了。

  小螞蟻很不喜歡大螞蟻,吃糖時總是把大螞蟻趕到一邊。我只好等小螞蟻鑽到土下面時再喂大螞蟻,但發現它已經把饅頭渣吃飽了。我等它們都鑽到土壤裡面後向瓶中撒了些水,以保持土壤的溼度。

螞蟻觀察日記 篇6

  “啊,好悶啊。”只見一片片枯萎的葉子壓在了我的.身上,葉子很脆,一踩就破,邊上很鋒利,被劃一下肯定出血。身上重重的,好像背了一座大山,喘不過氣,身上既不舒服,又有點麻,可真難受。

  前面是枯葉,後面也是枯葉,好像走進了一個枯葉迷宮,好像怎麼走都走不出去,太陽照在枯葉上,燙燙的,枯葉再貼在我的皮膚上,感覺自己就像在火爐上一樣,枯葉下面就是草,也枯了,在我的旁邊還有幾個塑膠袋子,一個是紅色和白色的,一個是藍色的,還有一個是綠色和黃色的,上面還有一些字,有一個已經破了。在我的左邊還有一棵非常高大的樹,樹葉很茂密,分成四個大枝幹,樹幹上還有一個洞,摸一摸覺得很粗糙,大概有三四層樓那麼高,這棵樹旁邊還有一棵葉子很大的樹。從走廊中走來了一位抽著香菸的叔叔,他踩斷了已經枯了的小草,踩裂了掉在地上枯了的葉子,發出“咔咔咔”的聲音,我終於可以從裂縫中逃出來了,只見叔叔將香菸仍在了我的身上,突然感覺自己在被烤一樣,很痛,只見被燒的地方流了血,我再努力地前爬,啊,終於可以出來了,回家了。

  終於走出了迷宮,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可見空氣對我們來說多重要。

  我在舅舅的牆角下有一隻小螞蟻窩,螞蟻們進進出出,有條不素地忙碌著。

  這時,一隻大螞蟻在離家不遠的地方發現了一隻大青蟲,它好像在想:哪來的大青蟲呀!如果把它搬回去的話,那我們的糧庫就豐收了。他很驕傲,自以為自己就把大青蟲咬死,於是它趾高氣揚地向它果實衝去。

  大螞蟻首先發出進攻,它死死咬住大青蟲的尾巴。誰知,那青衝竟毫不在意。用力一甩,那隻螞蟻在空中滑行一段距離,便垂頭喪氣地跌在地上。大螞蟻有撲上去,結果有被甩倒……屢戰屢敗,那大螞蟻已經無力再向前進攻了,而大青蟲卻大步向大螞蟻走來。大螞蟻想:好傢伙,這麼強!好漢不吃眼前虧,還是逃吧。

  它逃回螞蟻窩,不一會兒,它就領著大群螞蟻浩浩蕩蕩地向大青蟲殺來。你咬我一口,我抓你一道,大青蟲甩了這邊那邊咬,甩了那邊這邊抓。不一會兒,大青蟲就成了螞蟻的糧食了。

  螞蟻們齊心地把大青蟲搬回窩裡。

螞蟻觀察日記 篇7

  “螞蟻們都是是很勤勞的,他們分工明確,從不打架。”這句話是爸爸告訴我的。我半信半疑,於是準備去做一個實驗。到了樓下,我將一塊兒事先準備好的糖放在地上。過了大約五分鐘左右,我看見有一隻螞蟻過來了,它試圖想把那塊糖拖走。雖然螞蟻們都是大力士,但是這塊兒糖已經超出了他的承重範圍,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呀!又過了不久,出現了另一隻螞蟻,那兩隻螞蟻走到一起觸角碰觸角。我想,看來爸爸這次說錯了,誰說螞蟻不打架,這不是打起來了嗎?

  突然,一隻螞蟻走了,另一隻螞蟻還在糖的周圍轉圈。過了一會兒,哪一隻螞蟻又回來了,後面還有黑壓壓的一片,我大吃一驚,這螞蟻打架怎麼也拉人幫忙呀?當大隊人馬走到糖跟前才知道,原來是來幫忙搬運事物的。我長出了一口氣,以為那隻螞蟻會命喪黃泉呢!“你以為他們是在打架嗎?”不知道什麼時候,爸爸已經站在我的身後了,他說:“開始那兩隻螞蟻是在交流資訊,讓另一隻螞蟻去搬援兵,所以我說螞蟻之間很團結,是不會打架的。”

  我們生活在各種團隊之中,都要有小螞蟻那種團結、互助的精神,這樣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寫螞蟻的觀察日記300字二

  今天我發現了一個螞蟻洞,它就在爺爺奶奶家旁邊的牆角下。我抓住了一隻螞蟻,它是由三個小“芝麻”組成的。頭和肚子是黑色的,像兩粒圓鼓鼓的芝麻,中間是黃褐色的,像是一粒癟了的芝麻。螞蟻的身體大約有0。5釐米長,它的身體像上了一層漆一樣亮亮的。

  螞蟻腦袋上有兩根觸角,經常輕輕地搖動。螞蟻的嘴像一把小小的老虎鉗子,一張一合地。螞蟻的腿細細長長的,一共有六條,它的腿和身子一樣也是經褐色的,因為很長,所以跑起來十分快。

  我把一小塊肉放在螞蟻洞旁,一隻螞蟻發現了肉,它碰了碰肉,又退了回去,等了一下,它又過來碰了碰肉,又退回去,就這樣反覆了好幾次。這時又來了三隻螞蟻,它們也到了肉旁,其中有一隻螞蟻回洞裡去了,不大會兒,又有幾隻螞蟻排著隊從洞裡直接來到肉旁,接著螞蟻越來越多了。

  我一個小時後再來觀察時發現:那些螞蟻把肉運到了洞門口,肉上面密密麻麻地爬滿了螞蟻。我把水灑在螞蟻洞口,洞口本來是有一堆細土的,現在被弄溼、衝散了。然後我看見出來了許多螞蟻,它們不斷地從洞裡推出泥巴來,不久洞就通了,螞蟻又可以隨便從洞口進進出出了。透過這次觀察,我覺得螞蟻是團結、勤勞、不怕困難的動物。